齊家類
關燈
小
中
大
前世因:前世種下的因。
因,佛教基本概念之一。
常與果合稱“因果”,指事物的緣起或起因,種下什麼因,将來就會得到什麼果,即因果報應。
[43]受:遭受,承受。
[44]作者:所做的事。
[45]近處:此處指身邊的人。
感動:此處指感化和教育。
[46]及遠:此處指推及到那些相對疏遠的人。
[47]調理:管理,治理。
[48]聯屬:聯合,籠絡。
[49]格疏者:管理關系疏遠的人。
格,糾正。
此處引申為管理。
疏,關系疏遠的人。
[50]一家生理不能全備:一家人的生活所需都不能齊備。
生理,生計,此處指生活所需。
備,完備,齊全。
[51]安養:安撫養護。
[52]率:遵守,遵循。
《詩經·大雅·假樂》:“不愆不忘,率由舊章。
”漢鄭玄注:“率,循也。
” [53]子弟:家中晚輩孩童。
[54]弛:放松。
誨:教育,教導。
[55]驕敗:因驕縱而品行敗壞。
敗,此處指品行敗壞。
[56]不肖:此處指沒有才華。
《禮記·中庸》:“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
” [57]怨離:因怨恨而疏遠。
離,此處指疏遠。
[58]雨澤:雨水。
過潤:此處指雨水過多。
[59]恩崇過禮:尊崇超過了禮法。
恩崇,尊崇。
過禮,超過了禮法的限制。
[60]臣妾:此處指地位低下的人。
[61]情愛:此處指疼愛。
過義:超過了限度。
義,宜。
此處指應有的限度。
[62]整理得一身正當:約束自己使品行端正。
整理,此處指約束。
正當,此處指品行端正。
[63]調劑得一家肅穆:管理家庭使整肅有序。
調劑,此處指管理。
肅穆,整肅有序。
[64]融:此處指去除。
偏私:偏袒和私心。
此處指性情上的缺陷和不足。
[65]嫌隙:因猜疑或不滿而産生的仇怨。
此處指家庭成員之間的矛盾。
[66]經綸:學問,才能。
[67]交遊之失:交往中的過失。
[68]剀(kǎi)切:此處指态度懇切地規勸糾正。
《詩經·小雅·雨無正》:“哿矣能言,巧言如流,俾躬處休!”唐孔穎達正義:“《書》傳注雲:‘剀,切。
’《說文》雲:‘剀,摩也。
’謂摩切其傍,不斥言。
” [69]遊移:猶豫不決,态度暧昧。
[70]骨肉之變:親人間的矛盾。
[71]委曲:此處指委婉含蓄。
[72]激烈:此處指情緒激動。
[73]萃:聚集。
[74]吉昌:吉祥昌盛。
[75]戾氣:乖戾、兇暴之氣。
此處指家中不和,相互争鬥。
[76]閨門:内室的門。
此處指家中。
《禮記·樂記》:“在閨門之内,父子兄弟同聽之,則莫不和親。
” [77]戲言:戲鬧的言語,開玩笑的話。
[78]刑于之化:化用《詩經·大雅·思齊》篇中“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禦于家邦”之語,意在說明君子當以身作則,為自己妻子和兄弟做好榜樣,這樣才能管理好家庭。
刑,典範,榜樣。
[79]房幄:帷帳,代指内室。
[80]相敬之風:即夫妻相敬如賓,化用《左傳·僖公三十三年》:“臼季使過冀,見冀缺耨。
其妻馌之,敬,相待如賓。
” [81]嫡室:正妻。
[82]蔽子之過:掩飾自己兒子的過錯。
蔽,掩飾,掩蓋。
[83]繼室:原配死後續娶的妻子。
《左傳·昭公三年》:“齊侯使晏嬰請繼室于晉。
” [84]誣子之過:誣陷原配生的兒子犯有過錯。
誣,誣陷。
子,此處指原配生的兒子。
[85]仆:仆人,奴仆。
[86]内事:此處指家庭内部事務。
[87]外事:家庭之外的事物。
[88]人:此處指外人。
[89]得罪于天:違背天道,傷天害理。
天,天道,天理。
[90]不祥:不善,缺點。
[91]謗語:诽謗的話。
[92]信:聽信。
仆婢:仆人。
谮(zèn)言:誣陷,說别人的壞話。
[93]正經人:作風正派的人。
交接:交往。
《後漢書·張衡傳》:“常從容淡靜,不好交接俗人。
” [94]往來:交往,來往。
《老子》第八十章:“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 [95]作:興起。
此處指蘇醒。
[96]人靈于物:人作為萬物之靈。
[97]寐而不覺:大睡不醒。
寐,睡。
覺,醒。
[98]譴:譴責,責罰。
[99]臨朝:上朝。
[100]高卧:高枕安卧。
[101]不免罰責:免不了要受責罰。
罰責,因有罪而遭到責罰。
[102]夜漏三更:夜半時分。
漏,漏壺,銅制有孔容器,通過滴水或漏沙以起到計時功能。
三更,古人将一天劃分為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兩個小時,其中将晚上七點到第二天早上五點這十個小時“五個時辰”定為五更,即戌時、亥時、子時、醜時、寅時。
子時為三更,恰為夜半時分。
[103]群物皆息:萬物都休息了。
群物,萬物。
息,休息。
[104]煙酒沉溺:即沉溺煙酒。
[105]地祇(qí):地神。
诃:斥責。
[106]鞭笞:鞭打。
[107]供神:供奉神明。
[108]穢亵:污穢猥亵。
此處指不雅的行為。
[109]開戶:打通門戶,開通一扇門。
因,佛教基本概念之一。
常與果合稱“因果”,指事物的緣起或起因,種下什麼因,将來就會得到什麼果,即因果報應。
[43]受:遭受,承受。
[44]作者:所做的事。
[45]近處:此處指身邊的人。
感動:此處指感化和教育。
[46]及遠:此處指推及到那些相對疏遠的人。
[47]調理:管理,治理。
[48]聯屬:聯合,籠絡。
[49]格疏者:管理關系疏遠的人。
格,糾正。
此處引申為管理。
疏,關系疏遠的人。
[50]一家生理不能全備:一家人的生活所需都不能齊備。
生理,生計,此處指生活所需。
備,完備,齊全。
[51]安養:安撫養護。
[52]率:遵守,遵循。
《詩經·大雅·假樂》:“不愆不忘,率由舊章。
”漢鄭玄注:“率,循也。
” [53]子弟:家中晚輩孩童。
[54]弛:放松。
誨:教育,教導。
[55]驕敗:因驕縱而品行敗壞。
敗,此處指品行敗壞。
[56]不肖:此處指沒有才華。
《禮記·中庸》:“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
” [57]怨離:因怨恨而疏遠。
離,此處指疏遠。
[58]雨澤:雨水。
過潤:此處指雨水過多。
[59]恩崇過禮:尊崇超過了禮法。
恩崇,尊崇。
過禮,超過了禮法的限制。
[60]臣妾:此處指地位低下的人。
[61]情愛:此處指疼愛。
過義:超過了限度。
義,宜。
此處指應有的限度。
[62]整理得一身正當:約束自己使品行端正。
整理,此處指約束。
正當,此處指品行端正。
[63]調劑得一家肅穆:管理家庭使整肅有序。
調劑,此處指管理。
肅穆,整肅有序。
[64]融:此處指去除。
偏私:偏袒和私心。
此處指性情上的缺陷和不足。
[65]嫌隙:因猜疑或不滿而産生的仇怨。
此處指家庭成員之間的矛盾。
[66]經綸:學問,才能。
[67]交遊之失:交往中的過失。
[68]剀(kǎi)切:此處指态度懇切地規勸糾正。
《詩經·小雅·雨無正》:“哿矣能言,巧言如流,俾躬處休!”唐孔穎達正義:“《書》傳注雲:‘剀,切。
’《說文》雲:‘剀,摩也。
’謂摩切其傍,不斥言。
” [69]遊移:猶豫不決,态度暧昧。
[70]骨肉之變:親人間的矛盾。
[71]委曲:此處指委婉含蓄。
[72]激烈:此處指情緒激動。
[73]萃:聚集。
[74]吉昌:吉祥昌盛。
[75]戾氣:乖戾、兇暴之氣。
此處指家中不和,相互争鬥。
[76]閨門:内室的門。
此處指家中。
《禮記·樂記》:“在閨門之内,父子兄弟同聽之,則莫不和親。
” [77]戲言:戲鬧的言語,開玩笑的話。
[78]刑于之化:化用《詩經·大雅·思齊》篇中“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禦于家邦”之語,意在說明君子當以身作則,為自己妻子和兄弟做好榜樣,這樣才能管理好家庭。
刑,典範,榜樣。
[79]房幄:帷帳,代指内室。
[80]相敬之風:即夫妻相敬如賓,化用《左傳·僖公三十三年》:“臼季使過冀,見冀缺耨。
其妻馌之,敬,相待如賓。
” [81]嫡室:正妻。
[82]蔽子之過:掩飾自己兒子的過錯。
蔽,掩飾,掩蓋。
[83]繼室:原配死後續娶的妻子。
《左傳·昭公三年》:“齊侯使晏嬰請繼室于晉。
” [84]誣子之過:誣陷原配生的兒子犯有過錯。
誣,誣陷。
子,此處指原配生的兒子。
[85]仆:仆人,奴仆。
[86]内事:此處指家庭内部事務。
[87]外事:家庭之外的事物。
[88]人:此處指外人。
[89]得罪于天:違背天道,傷天害理。
天,天道,天理。
[90]不祥:不善,缺點。
[91]謗語:诽謗的話。
[92]信:聽信。
仆婢:仆人。
谮(zèn)言:誣陷,說别人的壞話。
[93]正經人:作風正派的人。
交接:交往。
《後漢書·張衡傳》:“常從容淡靜,不好交接俗人。
” [94]往來:交往,來往。
《老子》第八十章:“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 [95]作:興起。
此處指蘇醒。
[96]人靈于物:人作為萬物之靈。
[97]寐而不覺:大睡不醒。
寐,睡。
覺,醒。
[98]譴:譴責,責罰。
[99]臨朝:上朝。
[100]高卧:高枕安卧。
[101]不免罰責:免不了要受責罰。
罰責,因有罪而遭到責罰。
[102]夜漏三更:夜半時分。
漏,漏壺,銅制有孔容器,通過滴水或漏沙以起到計時功能。
三更,古人将一天劃分為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兩個小時,其中将晚上七點到第二天早上五點這十個小時“五個時辰”定為五更,即戌時、亥時、子時、醜時、寅時。
子時為三更,恰為夜半時分。
[103]群物皆息:萬物都休息了。
群物,萬物。
息,休息。
[104]煙酒沉溺:即沉溺煙酒。
[105]地祇(qí):地神。
诃:斥責。
[106]鞭笞:鞭打。
[107]供神:供奉神明。
[108]穢亵:污穢猥亵。
此處指不雅的行為。
[109]開戶:打通門戶,開通一扇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