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事類

關燈
吏,無不可化之人。

    ” 處人不可任己意[62],要悉人之情[63];處事不可任己見,要悉事之理[64]。

     【譯文】 與人相處不可聽任自己的意願,要了解他人的感受;處理事情不可聽任自己的見解,要了解事物的道理。

     見事貴乎理明,處事貴乎心公。

     【譯文】 觀察事情最重要的是事理明白,處理事情最重要的是内心公正。

     【源流】 明薛瑄《讀書錄》卷二:“見事貴乎理明,處事貴乎心公。

    理不明則不能辨别是非,心不公則不能裁度可否。

    惟理明、心公則于事無所疑惑而處得其當矣。

    ” 于天理汲汲者[65],于人欲必淡。

    于私事耽耽者[66],于公務必疏[67]。

    于虛文熠熠者[68],于本實必薄[69]。

     【譯文】 努力探究天地至理的人,對于人的凡俗欲望必然淡漠。

    專注于一己私事的人,對待公務必然疏忽大意。

    對空洞言辭精心修飾的人,對世間大道的本真涵義必然知之甚少。

     【源流】 明呂坤《呻吟語》卷四:“于天理汲汲者,于人欲必淡。

    于私事耽耽者,于公務必疏。

    于虛文熠熠者,于本實必薄。

    ” 君子當事[70],則小人皆為君子,至此不為君子,真小人也;小人當事,則中人皆為小人[71],至此不為小人,真君子也。

     【譯文】 君子做官,那麼小人也都能變為君子,如果在這種情況下還不能變為君子的,那便是地地道道的小人了;小人做官,那麼普通人也都能變為小人,如果在這種情況下仍不會淪為小人的,那便是真真正正的君子了。

     【源流】 明呂坤《呻吟語》卷四:“君子當事,則小人皆為君子,至此不為君子,真小人也;小人當事,則中人皆為小人,至此不為小人,真君子也。

    ” 居官先厚民風[72],處事先求大體[73]。

     【譯文】 做官首先要使民風淳樸,辦事首先要總攬全局。

     【源流】 明呂坤《呻吟語》卷三:“處事先求大體,居官先厚民風。

    ” 論人當節取其長[74],曲諒其短[75];做事必先審其害[76],後計其利。

     【譯文】 評論他人應當選取他的優點,諒解他的缺點;做事一定要先考慮到帶來的危害,然後再去考慮帶來的利益。

     小人處事,于利合者為利[77],于利背者為害[78];君子處事,于義合者為利,于義背者為害。

     【譯文】 小人做事,有利可圖的就是利,無利可圖的就是害;君子做事,合乎道義的才是利,違背道義的才是害。

     隻人情世故熟了[79],甚麼大事做不到?隻天理人心合了,甚麼好事做不成?隻一事不留心,便有一事不得其理。

    隻一物不留心,便有一物不得其所。

     【譯文】 隻要熟悉了為人處世的道理,還會有什麼樣的大事做不到呢?隻要做事上合乎天理、下合乎人心,還會有什麼樣的好事做不成呢?隻要對某一件事沒有認真對待,便不會了解其内在的道理。

    隻要對某一事物沒有認真對待,便不會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

     【源流】 明呂坤《呻吟語》卷一:“隻一事不留心,便有一事不得其理。

    隻一物不留心,便有一物不得其所。

    ” 事到手,且莫急,便要緩緩想;想得時[80],且莫緩,便要急急行。

     【譯文】 遇到事情,不要着急,要進行深入細緻的思考;想好之後,刻不容緩,要抓緊時間趕快去做。

     【源流】 明呂坤《呻吟語》卷三:“事到手,且莫急,便要緩緩想;想得時,切莫緩,便要急急行。

    ” 事有機緣[81],不先不後[82],剛剛湊巧;命若蹭蹬[83],走來走去[84],步步踏空[85]。

     【譯文】 世事自有機緣,隻要把握得住,不早不晚,剛好趕上;命運如若不順,總是不得機會,忙來忙去,一事無成。

     *** [1]寬:寬緩。

     [2]厚:寬厚。

     [3]緩:此處指從容不迫。

     [4]平:此處指心平氣和。

     [5]無意:此處指順其自然,不要刻意為之。

     [6]照管:照料。

    此處指多加修養。

     [7]兢(jīng)兢然:小心謹慎的樣子。

    《尚書·臯陶谟》:“無教逸欲有邦,兢兢業業,一日二日萬幾。

    ”漢孔安國注:“兢兢,戒慎;業業,危懼。

    ” [8]放下此心:将心放下。

    此處指不做過多思考,該怎麼做就怎麼做。

     [9]坦坦然:坦然平靜的樣子。

    唐韓愈《曹成王碑》:“出則囚服就辯,入則擁笏垂魚,坦坦施施。

    ” [10]弭:平息,消除。

     [11]應:應對,對待。

     [12]忽慢苟簡:輕慢草率。

    忽慢,輕慢。

    苟簡,草率簡陋。

    《莊子·天運》:“食于苟簡之田,立于不貸之圃。

    ” [13]審:察明。

     [14]憑理:依據道理。

    便得:就可以了。

     [15]敏則有功:迅速去做才能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