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品類

關燈
文】 貧賤時,眼中不去羨慕富貴,将來得志一定不會驕橫;富貴時,心中不忘貧賤,将來離開官位也不會有什麼抱怨。

     【源流】 清陳弘謀《五種遺規》之“史搢臣《願體集》”:“貧賤時,眼中不看富貴,他日得志必不驕;富貴時,意中不忘貧賤,一旦退休必不怨。

    ”按,史搢臣,名典,《格言聯璧》此句當本于清代史典編撰之文句。

     貴人之前莫言賤[32],彼将謂我求其薦[33];富人之前莫言貧,彼将謂我求其憐。

     【譯文】 在地位高的人面前不要說自己低賤,這樣做會讓對方以為你在乞求他的推薦;在富有人的面前不要說自己貧窮,這樣做會讓對方以為你在乞求他的憐憫。

     【源流】 明劉萬春《守官漫錄》卷二:“(胡文定公)又曰:‘貴人之前莫言窮,彼将謂我求其薦矣;富人之前莫言貧,彼将謂我求其助矣。

    ’”按,胡安國谥文定,《格言聯璧》此句當本于宋代胡安國之語。

     小人專望人恩[34],恩過辄忘[35];君子不輕受人恩[36],受則必報。

     【譯文】 小人總是期望能夠得到他人的恩惠,接受後就馬上忘記;君子不輕易接受别人的恩惠,一旦接受了就必定會回報。

     處衆以和[37],貴有強毅不可奪之力[38];持己以正[39],貴有圓通不可拘之權[40]。

     【譯文】 與大家相處要态度随和,貴在堅持原則立場時剛強堅毅;自己修身要端正嚴格,貴在不拘泥原則懂得權變時圓融通達。

     【源流】 明呂坤《呻吟語》卷四:“心平氣和而有強毅不可奪之力,秉公持正而有圓通不可拘之權,可以語人品矣。

    ” 使人有面前之譽[41],不若使人無背後之毀;使人有乍處之歡[42],不若使人無久處之厭。

     【譯文】 使人得到當面的贊譽,不如使他人沒有背後的诋毀;使人有短暫相處的歡樂,不如使人沒有長久交往的厭煩。

     媚若九尾狐[43],巧如百舌鳥[44],哀哉羞此七尺之軀;暴同三足虎[45],毒比兩頭蛇[46],惜也壞爾方寸之地[47]! 【譯文】 谄媚逢迎像九尾狐,花言巧語像百舌鳥,可悲啊!堂堂七尺男兒會有如此行徑;兇殘暴虐如同三足虎,陰險狠毒好比兩頭蛇,可惜啊!人的心地怎麼會如此敗壞啊! 到處伛偻[48],笑伊首何仇于天[49]?何親于地?終朝籌算[50],問爾心何輕于命?何重于财? 【譯文】 到處低三下四逢迎他人,可笑你的頭和天有仇嗎?和地有親嗎?整天都在謀劃算計,問問你的心為何這樣輕視生命?為何如此看重錢财? 富兒因求宦傾赀[51],污吏以黩貨失職[52]。

     【譯文】 富家子弟因求取官職而傾盡家産,貪官污吏因貪污受賄而丢掉官位。

     【源流】 清陳弘謀《五種遺規》之“何西疇《常言》”:“富兒因求宦傾赀,污吏以黩貨失職。

    初皆起于慊其所無,而卒至于喪其所有也,各泯其貪心,而安分守節則何奪祿敗家之有?”按,何坦,号西疇,《格言聯璧》此句當本于宋代何坦之語。

     親兄弟析箸[53],璧合翻作瓜分[54];士大夫愛錢,書香化為銅臭。

     【譯文】 親兄弟分家,曾經美好和睦的家族就此變得四分五裂;讀書人愛錢,高雅書香之氣便淪為世俗貪财的銅臭味。

     【源流】 明鄭元勳《媚幽閣文娛》卷八:“親兄弟析箸,璧合翻作瓜分;士大夫愛錢,書香化為銅臭。

    ”按,此條後附“以上采《雙清》”注文,疑即明代楊夢衮所著之《雙清》,故《格言聯璧》此句似當本于明代楊夢衮之語。

     士大夫當為子孫造福,不當為子孫求福。

    謹家規[55],崇儉樸,教耕讀,積陰德[56],此造福也。

    廣田宅,結姻援[57],争什一[58],鬻功名[59],此求福也。

    造福者澹而長[60],求福者濃而短。

     【譯文】 讀書人應當為子孫造福,而不當為子孫求福。

    嚴肅家規,崇尚簡樸,教子孫耕田讀書,積德行善,這是造福。

    廣置田宅,與權貴攀親結交,盤剝百姓,賄賂求官,這是求福。

    造福清淡而長久,求福濃烈而短暫。

     【源流】 清陳弘謀《五種遺規》之“張侗初《卻金堂四箴》”:“士大夫當為子孫造福,不當為子孫求福。

    謹家規,崇儉樸,教耕讀,積陰德,此造福也。

    廣田宅,結姻援,争什一,鬻功名,此求福也。

    造福者澹而長,求福者濃而短。

    ”按,張鼐,号侗初,《格言聯璧》此句當本于明代張鼐之語。

     士大夫當為此生惜名[61],不當為此生市名[62]。

    敦詩書[63],尚氣節,慎取與,謹威儀,此惜名也。

    競标榜[64],邀權貴[65],務矯激[66],習模棱[67],此市名也。

    惜名者,靜而休[68];市名者,躁而拙。

    士大夫當為一家用财[69],不當為一家傷财[70]。

    濟宗黨[71],廣束脩[72],救荒歉[73],助義舉,此用财也。

    靡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