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自紀 三

關燈
之聽,當以賣花聲為第一。

     今譯 談論聲音風韻人們常常說: “溪水潺潺聲,澗水淙淙聲, 修竹潇潇聲,松風獵獵聲, 山禽和鳴聲,幽谷嗚咽音, 芭蕉雨滴聲,落花簌簌聲, 落葉瑟瑟聲,諸如此類聲, 都是天地間最清越的音響, 可以激發詩人才子的情思。

    ” 但最令人蕩氣回腸的聲音, 還當以賣花吆喝聲為第一。

     注釋 [1]詩腸之鼓吹:比喻激發詩人創作欲望的音樂。

     假糟丘為霸業 托花谷為深山 英雄未展之雄圖,假糟丘為霸業[1];風流不盡之餘韻,托花谷為深山。

     今譯 當英雄沒有伸展他的雄圖之時, 假借酒糟壘成的小丘作為霸業; 當風流的抱負沒有施展時, 假借繁花點綴的山谷作為深山。

     注釋 [1]糟丘:積釀酒所餘的糟滓堆積成山。

    句意謂沒成大業前不得不借酒消愁。

     人不可無癖 人不可無癡 生平賣不盡是癡,生平醫不盡是癖。

    湯太史雲[1]:“人不可無癖。

    ”袁石公雲[2]:“人不可無癡。

    ”則癡正不必賣,癖亦不必醫也。

     今譯 一生賣不完的是對某事的極度執着, 一生治不好的是對某物的極度喜好。

     湯顯祖說:“一個人不能沒有癖好。

    ” 袁宏道說:“一個人不能沒有癡執。

    ” 這樣看來癡可以不賣癖也可以不醫了。

     注釋 [1]湯太史:湯顯祖,明代文學家。

    按:湯顯祖此句不詳出處。

    明李流芳《檀園集》卷二:“袁生嘗有言‘人不可無癖’,天下難醫是俗病,往往奇人有奇疾。

    ” [2]袁石公: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

     聲色貨利欲世界 清真淡泊佛真身 聲色貨利,原以人事成世界;清真淡泊,别以天道為法身。

     今譯 聲色财利,本是按人欲所構成的功利的物質世界; 清真淡泊,才是按天理所形成的崇高的精神世界。

     使我遊于世 使世遊于我 法界甚寬,盡可容橫逆之禽獸[1];吾心非隘,自足征忍辱之菩提。

    衛洗馬雲[2]:“人有不及,可以情恕;非義相幹,可以理遣。

    ”佩此二言,可以使我遊于世,亦可以使世遊于我。

     今譯 大千世界茫茫宇宙多麼寬廣, 能容下強暴蠻橫的禽獸畜生; 我的心胸寬廣并非狹隘局促, 足以印證忍辱耐垢的菩提智。

     衛玠曾經說過: “别人如果有做得不夠的地方, 可以從情感上對此加以寬恕; 别人如果無緣無故地來冒犯, 可以從理智上對此加以排遣。

    ” 銘記這兩句話, 既可使我與世人很好地相處, 也可使世人與我很好地相處。

     注釋 [1]橫逆:強暴不順理。

    《孟子·離婁下》:“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橫逆,則君子必自反也。

    ” [2]衛洗馬:晉衛玠,風姿秀異,有玉人之稱。

    官至太子洗馬,世稱衛洗馬。

     傳神之語 貴于清遠 傳神之語,貴于清遠。

    着意摹拟,反緻失真。

    王弇州曾集諸詞人賦綠牡丹,争寫連篇累牍,總未極其風韻。

    一人忽投一絕,結雲:“雨後卷簾看霁色,卻疑苔影上花來。

    ”衆皆自失。

    此蓋以清遠敵摹拟也。

     今譯 傳達出事物精神的文辭,貴在清新淡遠。

    如果刻意摹拟,反而會失去真實。

     王世貞曾召集衆多詩人賦綠牡丹,衆人都争着描寫,文詞冗長,寫來寫去,仍然不能傳達出牡丹的風韻。

    有人忽然獻上一首絕句,結尾說:“雨後卷上窗簾觀看晴朗的天色,宛然是青苔的影子映上了牡丹花。

    ”衆人都恍然自失。

     這就是以清新淡遠擊敗了刻闆的摹拟。

     得喪升沉付陳迹 死生契闊資清歡 黃次山雲[1]:“得喪升沉,盡置十年陳迹;死生契闊,聊資一笑清歡。

    ”可為達生。

     今譯 黃彥平說: “得喪升沉的滋味,權當作十年前的舊事; 死生聚散的甘苦,權當笑料而一笑置之。

    ” 真可以稱得上透徹地了悟生命的真谛了。

     注釋 [1]黃次山:宋黃彥平,号次山,宣和進士。

    靖康初坐與李綱善貶官。

     文字為典刑 鼎彜為供具 老成安在,但以文字為典刑[1];清賞謂何,必藉鼎彜為供具[2]。

     今譯 老練成熟的文章在何處? 唯有把精妙絕倫的文字當作規範; 清雅高逸的鑒賞怎進行? 一定将古色古香的鼎彜作為供具。

     注釋 [1]“老成”二句:語出《詩經·大雅·蕩》:“雖無老成人,尚有典刑。

    ”典刑,典型。

    指舊法,常規。

     [2]鼎彜:古代祭品,常于上面銘刻文字,表彰有功之人。

    鼎,古代烹饪器,彜,古代宗廟中的禮器。

    供具:陳設酒食的器具。

     清襟凝遠 妙筆縱橫 昔人雲:“清襟凝遠,卷松江萬頃之秋;妙筆縱橫,攙昆侖一峰之秀。

    ”讀此可以遣煩郁之懷,潤枯澀之筆。

     今譯 昔人曾經說過: “清遠的襟懷凝聚着遠大的氣勢, 如浩浩的松江卷起了萬頃秋波; 奇妙的文筆随心所欲洋洋灑灑, 似巍巍的昆侖聳立着一峰秀色。

    ” 讀這樣的句子, 既可以用它遣散煩惱憂郁的情懷, 也可以用它滋潤幹枯艱澀的文筆。

     良心與學問 夜氣清明時 先儒謂良心在夜氣清明之候,予以真學問亦不越此時。

     今譯 儒家先賢說人的良心在夜氣清明時最容易生發, 我以為真正的學問也正是在這個時候容易成就。

     肝膽相照 意氣相許 肝膽相照,欲與天下共分秋月;意氣相許,欲與天下共坐春風[1]。

     今譯 肝膽相照, 想與普天之下的人們一起觀賞秋月的明潔; 志氣相投, 想與普天之下的人們一起沐浴春風的和暖。

     注釋 [1]坐春風:比喻承良師的教誨,如沐春風。

    宋朱熹《近思錄》卷十四載,宋代朱光庭拜訪程頤後,歸來對人說:“我在春風中坐了一個月。

    ” 從議最宜婉轉 發論定以主持 從議最宜婉轉,但忌随波;發論定以主持,須戒偏執。

     今譯 參與議論最适宜委婉,但忌諱随波逐流,毫無主見; 闡述觀點定要有主見,須戒除偏頗固執,自以為是。

     縱意颦笑千古憂 遊口春秋一生毒 縱意之颦笑,成千古之憂;遊口之春秋,中一生之毒。

     今譯 随心所欲的喜怒哀樂,會變成千古的憂愁; 毫無約束的褒貶是非,會種下一生的毒瘤。

     木魚數聲破煩惱 蓮花皎潔見性靈 破除煩惱,二更山寺木魚聲;見徹性靈,一點雲堂優缽影[1]。

     今譯 二更時分山寺傳來的木魚聲, 能完全徹底破除世人的煩惱; 禅堂裡一株株青蓮花的影子, 能使人徹見原本的純明心性。

     注釋 [1]雲堂:僧堂。

    僧人議事吃飯的地方。

     山靜晝亦夜 山淡春亦秋 山靜晝亦夜,山淡春亦秋,山空暖亦寒,山深晴亦雨。

     今譯 山中安靜,白晝也如同夜晚; 山色淺淡,春天也如同秋天; 山林空曠,暑天也帶有寒意; 山壑幽深,晴天也如同下雨。

     随地選佛場 到處遊仙樂 不作好,不作惡[1],随地是選佛之場[2];應以馬,應以牛[3],到處有遊仙之樂。

     今譯 不去想善事,不去想惡事, 随地是被選取成佛作祖的地方; 叫我馬也應,叫我牛也應, 到處有雲遊神仙般的快樂情趣。

     注釋 [1]“不作好”二句:禅宗六祖在大庾嶺頭傳法給惠明說:“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惠明當下大悟,遍體汗流。

    不思善,不思惡,乃超出是非善惡之念始可了悟真理的意思。

     [2]選佛之場:選擇成佛作祖的高僧的地方。

    唐代龐蘊出馬祖門下,呈偈馬祖,稱贊其禅風之盛:“十方同聚會,個個學無為。

    此是選佛場,心空及第歸。

    ”《五燈會元》卷五載,唐代丹霞禅師,早年讀儒書,到長安應舉,途中宿店,遇一禅僧問他何往,丹霞說“選官去”,禅僧說:“選官哪裡比得上選佛?”丹霞問當往何處選佛,禅僧告訴他馬祖道一那裡是“選佛之場”,天然就改變初衷,直奔江西,參見馬祖,終成一代名師。

     [3]“應以馬”二句:語出《莊子·天道》:“昔者子呼我牛也,而謂之牛;呼我馬也,而謂之馬。

    ”後以“呼牛呼馬”“呼牛作馬”指毀譽由人,悉聽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