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自紀 三

關燈
,機詐。

     [3]此則化用宋楊簡《偶成》詩:“山禽說我胸中事,煙柳藏他物外機。

    ”含義略有不同。

     丹青依形似 文字足傳神 《鶴林》雲:“繪雪者不能繪其清,繪月者不能繪其明,繪花者不能繪其馨,繪泉者不能繪其聲,繪人者不能繪其情。

    ”夫丹青圖畫[1],元依形似,而文字模拟,足傳神情。

    即情之最隐最微,一經筆舌,描寫殆盡。

    吾且試描之以筆舌[2]。

     今譯 《鶴林玉露》裡說: “畫雪的人不能夠畫出雪的清奇, 畫月的人不能夠畫出月的明麗, 畫花的人不能夠畫出花的香氣, 畫泉的人不能夠畫出泉的聲響, 畫人的人不能夠畫出人的情态。

    ” 用顔色作畫本來隻能達到形似; 而文學描寫則能夠傳達出神情。

     即便是最隐秘細微的人類感情, 經由文字語言都可以充分描寫。

     試對雪月花泉人進行文學描寫, 看看能不能惟妙惟肖神情畢現! 注釋 [1]丹青:繪畫用的顔色。

     [2]筆舌:文字語言。

     曉看山如樹 晚看樹如山 曉看山,則菁蔥而玲珑,山如樹也;晚看樹,則盤郁而溟濛,樹如山也。

    景緻在疑似之間,最為着趣。

     今譯 早上看山,則青郁蔥茏玲珑有緻,山就像樹一樣; 晚間看樹,則曲折繁複模糊不清,樹就像山一樣。

     景緻在似與不似之間,最令人感到妙趣橫生。

     生來唯願 四般無恙 生平願無恙者四:一曰青山,二曰故人,三曰藏書,四曰名卉。

     今譯 生平衷心希望無災無病的有四種: 一是青山,二是朋友,三是藏書, 四是名貴的花草樹木。

     契少金蘭 讒多貝錦 世人契少金蘭[1],以故讒多貝錦[2]。

    一德之求,自不妨千言之間。

     今譯 世人交往很少相投,所以容易被讒言中傷; 隻要朋友一心一德,哪怕有千萬句的離間。

     注釋 [1]金蘭:言交友相投合。

    《易·系辭上》:“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 [2]貝錦:編成貝形花紋的錦緞。

    《詩經·小雅·巷伯》:“萋兮斐兮,成是貝錦。

    彼谮人者,亦已太甚。

    ”後以貝錦比喻故意編造以陷害人的讒言。

     閱讀至情文 當灑至情淚 前輩有雲:“讀諸葛武侯《出師表》而不堕淚者,其人必不忠;讀李令伯《陳情表》而不堕淚者,其人必不孝;讀韓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淚者,其人必不友。

    ”[1]夫如此才為真讀書。

    今人非不日讀可涕可淚之書,且看何人堕淚,固知忠孝友道之難。

     今譯 前輩曾經說過:“讀諸葛亮《出師表》而不掉眼淚的,那個人一定不是忠臣;讀李密《陳情表》而不掉眼淚的,那個人一定不是孝子;讀韓愈的《祭十二郎文》而不掉眼淚的,那個人一定不重友情。

    ” 隻有這樣才是真正讀書。

     今天的人每天都讀值得流淚的書,但可見到有什麼人堕淚?由此可以知道忠孝友道的困難了啊。

     注釋 [1]“前輩有雲”諸句:語見南宋趙與時《賓退錄》卷九。

     祛惡魔女郎說劍 銷熱血學士談禅 祛長夜之惡魔,女郎說劍;銷千秋之熱血,學士談禅。

     今譯 驅除長夜的惡魔,女郎論說劍術; 冷卻千秋的熱血,學士談論禅道。

     欲擔大用 小試其才 效大用者不妨小試其才。

    百裡奚飯牛而牛肥[1],蔔式牧羊而羊息[2]。

    其受知于秦穆公,受知于漢武帝,固皆以鄙事托基也。

     今譯 能夠充分發揮巨大作用的人, 不妨在小事上檢驗他的才能。

     百裡奚喂牛牛長得肥壯結實, 蔔式放羊羊群繁殖得非常多。

     他們一個受到了秦穆公重用, 另一個則受到了漢武帝重用, 都是從做卑下的事情開始的。

     注釋 [1]百裡奚:春秋時秦穆公之賢相。

    受秦王重用前經曆坎坷。

    《史記·秦本紀》載,他對秦穆公說:“周王子頹好牛,臣以養牛幹之。

    及頹欲用臣,蹇叔止臣,臣去。

    ” [2]蔔式牧羊:《漢書·蔔式傳》載,漢河南人蔔式以牧羊緻富,武帝時多次将财産分給貧民。

    武帝任他為郎,讓他在上林苑牧羊。

    一年後,羊既壯大,又繁殖很多。

    武帝贊歎,蔔式說:“不隻是牧羊是這樣,治理百姓也是同一個道理。

    ”武帝就讓他做了縣令,有政績。

    後來官至禦史大夫,賜爵關内侯。

     示樸 藏拙 琴以不鼓為妙,棋以不着為高。

    示樸藏拙,古之至人。

     今譯 琴以不彈為妙,棋以不下為高。

     顯示渾樸而用笨拙來掩藏自己, 是古時候修養最高之人的境界。

     松竹淩霄而不摧 桃李豔陽而不耐 松竹之淩霄而不摧者,以其高而清也;桃李之豔陽而不耐者,以其麗而嬌也。

    于此可以想見為人。

     今譯 松竹直上雲霄而受得住風吹, 是因為松竹品格崇高而清拔; 桃李沐浴豔陽而耐不住雨打, 是因為松李美麗卻質性嬌貴。

     從這裡可以悟出做人的道理。

     殺得人方生得人 有恩者必然有怨 殺得人者方得生人[1],有恩者必然有怨。

    若便不陰不陽,随世披靡,肉菩薩出世[2],于世何補,此生何用? 今譯 能殺人的人才能夠使人活下去, 有恩于人的人必然會結怨于人。

     如果不陰不陽随波逐浪無恩怨, 即使是修行到最後成為了菩薩, 對這個世界人心究竟有何裨益, 生活在這個世上究竟有何用處? 注釋 [1]“殺得”句:《圓悟心要》:“殺人須是殺人刀,活人須是活人劍。

    既殺得人,須活得人;既活得人,須殺得人。

    ”禅宗認為,妄想分别是“生死輪回”的根本,禅門中許多機鋒、話頭,都是為了消除學人的妄想分别,所謂“打念頭”。

    這種“打念頭”的機用,就是“殺人刀”,讓人“大死一番”。

    然而,打去念頭後,如木石一般不思不動,卻是禅家最擔心的弊病。

    佛教之“空”,空去妄想而已,卻需顯示出“真性”的無窮妙用,所謂“打得念頭死,救得法身活。

    ”這就是“活人劍”的功能:以智慧的利刃斬除一切妄想,複活“真性”的妙用,就是“活人劍”。

    一刀一劍,能殺能活,顯示出息妄顯真的禅機。

     [2]肉菩薩:指肉身菩薩。

    即以父母所生之身而修行至菩薩位者。

     口耳之際 聞暖語如挾纩[1];聞冷語如飲冰;聞重語如負山;聞危語如壓卵[2];聞溫語如佩玉[3];聞益語如贈金;口耳之際,倍為親切。

     今譯 聽到熱情的話好像穿上綿衣般溫暖; 聽到冷淡的話好像喝了冰水般涼冷; 聽到沉重的話好像背負大山般吃力; 聽到危險的話好像泰山壓卵般危急; 聽到溫柔的話好像佩戴玉器般溫馨; 聽到有益的話好像得到金子般欣悅。

     與人交談的時候感受真是十分真切。

     注釋 [1]纩(kuàng):絲綿。

     [2]危語:使人害怕的話。

    《世說新語·排調》載桓玄和殷浩、顧恺之等在一起作“危語”,顧恺之說:“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

    ” [3]溫語:溫柔平和之語。

    佩玉:《詩經·秦風·小戎》:“言念君子,溫如其玉。

    ”古人以玉比德,此句意為思念君子之德溫然如玉。

     依附他人 即為影人 後梁為北魏影國[1],謂附庸也。

    予請以一切依附之人為影人。

     今譯 曆史上後梁是北魏的影國,意思是附庸國家。

     我覺得所有依附别人的人,應當叫作影子人。

     注釋 [1]影:六朝以臨摹為影。

     書法之妙 用墨得神 書法之妙,在用墨之得神。

    姜白石雲:“徐季海之渴筆[1],如绮筵之素馔,美人之淡妝。

    ”不則癡重淋漓,不免倪思墨豬之诮矣[2]。

     今譯 書法的精妙之處,在于用墨能夠有神氣。

     姜夔說:“徐季海的書法雖然筆枯, 卻像華貴宴席上的素菜、絕色佳人的淡妝。

    ” 否則把字寫得又肥又大,滿紙是墨, 就難免倪思墨豬的譏諷了。

     注釋 [1]渴筆:筆枯少墨。

     [2]墨豬:比喻筆畫豐肥而臃腫無力的書法。

    晉衛夫人《筆陣圖》:“多肉微骨者,謂之墨豬。

    ” 聲韻多般 賣花第一 論聲之韻者,曰:“溪聲,澗聲,竹聲,松聲,山禽聲,幽壑聲,芭蕉雨聲,落花聲,落葉聲,皆天地之清籁,詩腸之鼓吹也[1]。

    ”然銷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