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自紀 二
關燈
小
中
大
鵝命不惜于身,使我造此非法事!”
閱曆實境見聞真 備嘗世味嗜欲淡
實境閱曆,斯耳目之界真;世味備嘗,斯口腹之嗜淡。
向長安而空笑,過屠門而思嚼[1]。
實境真味,将何着落? 今譯 經曆實境耳目的見聞就會真實, 嘗盡世味口腹的嗜欲就會恬淡。
對着西面的長安城而癡癡地笑, 經過賣肉的鋪子想着大吃一頓。
實際情境真實滋味又何從談起? 注釋 [1]“向長安”二句:指羨慕而不能得,聊以已得之狀而自慰。
漢桓譚《新論》:“人聞長安樂,出門西向笑,肉味美,對屠門而嚼。
”三國魏曹植《與吳季重書》:“過屠門而大嚼,雖不得肉,貴且快意。
”有成語“屠門大嚼”。
冷香作詩韻 幽豔沁人脾 和冷香韻:幽人到處煙霞冷,仙子來時雲雨香。
霜封夜瓦鴛鴦冷,花拂春簾翡翠香。
妝臨水鏡花俱冷,曲奏霓裳月亦香。
雪罥層巒山骨冷,花随飛浪水痕香。
今譯 用“冷”“香”這兩個字為韻腳作詩: 幽人到處煙霞冷,仙子來時雲雨香。
霜封夜瓦鴛鴦冷,花拂春簾翡翠香。
妝臨水鏡花俱冷,曲奏霓裳月亦香。
雪罥層巒山骨冷,花随飛浪水痕香。
玄之又玄夢中夢 解所不解杯後杯 若問玄之又玄[1],不免夢中說夢[2]。
最是解所不解,有如杯後添杯。
今譯 如果談論玄妙而又玄妙的問題, 不免是身在夢中又做起了幻夢; 如果強解根本難以理解的東西, 猶如是在大醉之後再繼續喝酒。
注釋 [1]玄之又玄:《老子》:“道可道,非常道。
……玄之又玄,衆妙之門。
”本指“道”幽昧深遠,不可推測。
後泛指事理非常奧妙難懂。
[2]夢中說夢:佛教語。
譬喻虛無而不實在。
幻中出幻,妄中出妄。
論名節緩急事小 較死生名節論微 論名節,則緩急之事小;較死生,則名節之論微。
但知為餓夫以采南山之薇,不必為枯魚以需西江之水[1]。
今譯 名節方面,緩急的事情并不為大; 死生方面,名節顧忌顯得很輕微。
可以做饑餓不堪的高士伯夷叔齊, 采摘服食南山的薇蕨以維系生命; 不必做幹渴已甚的涸轍裡的小魚, 非得等待着西江的水來救活自己。
注釋 [1]“不必”句:《莊子·外物》載:莊子家貧,向監河侯借粟。
臨河侯說:“可以,等我過一段時間得了錢借給你三百金,可以嗎?”莊子很生氣地說:“我昨天看到車轍中有條魚,喊叫求救說:‘有沒有升鬥之水使我活下去?’我說:‘可以,我将到南方遊說吳越的國王,讓他們引來江河水救你。
’這條魚很生氣地說:‘我隻需要一點點水就可以了。
要像你說的那樣,我早就渴死了,你就得到賣魚的店裡去找我了!’”後用枯魚比喻身陷困境、急待救援的人。
為儒隻須一畝宮 為士須有三寸舌 儒有一畝之宮[1],自不妨草茅下賤;士無三寸之舌,何用此土木形骸[2]。
今譯 儒者雖隻有一間極狹小的房屋, 生活在惡劣的環境卻心志高遠; 讀書人如果沒有三寸不爛之舌, 還要這具臭皮囊來做什麼用處? 注釋 [1]儒有一畝之宮:《禮記·儒行》:“儒有一畝之宮,環堵之室,筚門,圭窬,蓬戶,翁牖,易衣而出,并日而食。
”指貧窮屈道,仕為小官。
宮,牆垣。
[2]土木形骸:形容像土木一樣自然。
比喻人不加修飾的本來面目。
《晉書·嵇康傳》:“康早孤,有奇氣,遠邁不群。
身長七尺八寸,美詞氣,有風儀,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飾。
人以為龍章鳳姿,天質自然。
” 無奇僻事見聞陋 多奇僻人倫常亂 天下非有至奇、至怪、至誕、至僻之事,則見聞不開;天下倘多至奇、至怪、至誕、至僻之人,則經常不正。
故曰:不可無一,不能有二。
今譯 天下如果沒有極奇、極怪、極荒誕、極生僻的事, 則人生的見聞不能廣博; 天下如果太多極奇、極怪、極荒誕、極生僻的人, 則人生的操持不能方正。
所以說:不可無其事,不能有其人。
覺當煙水倦意去 聽到是非睡意生 覺當煙水,則青眼頓開;聽到是非,則白日欲寝。
今譯 醒來面對煙水,則青眼頓時豁開; 聽到是非之事,則白日昏昏欲睡。
客來蕉衫換酒 興到竹籁代吟 裘敝黑貂[1],客來時蕉衫換酒[2];歌慚白雪,興到處竹籁代吟。
今譯 貂裘已經太破舊,不能再拿去抵賬, 客人來到時用麻布制成的衣衫換酒; 詩文的水平比不上郢中白雪的高雅, 興緻勃發時修竹的清音可代替吟詠。
注釋 [1]黑貂:紫貂。
皮可制裘,極為貴重。
據《戰國策·趙策一》,李兌贈送蘇秦黑貂裘。
又《西京雜記》卷二載司馬相如與卓文君還成都,以貂裘換酒。
《晉書·阮孚》載,阮孚曾用金貂向人換酒。
[2]蕉衫:用麻布縫制的衣衫。
精鑿之妙 不妨镂刻 抱沖雅者,一經精鑿,辄謂有傷神色。
不知精鑿之妙,不妨镂刻。
譬之精鑿美玉,雕磨百端,神色愈正。
今譯 禀賦高邁而風雅的人,一旦被精雕細鑿後, 動不動就說有傷元氣。
殊不知精鑿的妙處, 正不妨細細加以镂刻。
就像精鑿美玉一樣, 雖然雕磨得到了極緻,神色愈加端莊周正。
沈郎詩瘦 東老書貧 沈郎詩瘦[1],對翠竹同病相憐;東老書貧[2],借白雲一家生活。
今譯 才子沈約因作詩而清瘦,對着翠竹同病相憐; 東鄰老者因讀書而清貧,借來白雲維持生計。
注釋 [1]沈郎:指南朝梁沈約。
《梁書·沈約傳》記沈約與徐勉書,說自己已老病,“百日數旬,革帶常應移孔,以手握臂,率計月小半分。
以此推算,豈能支久”?後以“沈腰”作身體瘦損的代稱。
[2]東老:指宋沈思。
隐居于浙江東林山,自号“東老”。
宋趙令畤《侯鲸錄》卷四載:熙甯年間,有道人自稱“回山人”,他到沈東老家飲酒,醉後在主人家東老庵壁上用石榴皮題詩:“西鄰已富憂不足,東老雖貧樂有餘。
白酒釀來因好客,黃金散盡為收書。
”後來,蘇東坡見到了沈東老之子,那時沈東老已死了三年。
蘇東坡為其和詞。
觀魚 調鶴 馳馬不如觀魚,放鷹不如調鶴。
今譯 馳騁駿馬胸膽開張,不如觀看遊魚雍容恬淡; 放鷹圍獵豪氣飛動,不如調養白鶴逸氣高舉。
窗中窺大椿 置身太古境 從牖窦窺大椿樹,積陰如壑,寒濤若湧,郁然有不可測之勢。
仙郎曰:“古之巢居得此,不減秘室。
”餘曰:“如是幽深玄遠,白日之下,風雨欲來,虬龍隐躍其上。
直似穴處,不同巢居耳。
” 今譯 從窗洞裡窺看大椿樹,濃濃的蔭涼如同幽深的山谷,松濤挾帶着寒氣似乎在翻騰湧動,蔥郁得難以測度。
仙郎說:“古時候在巢穴上生活的人得到這個地方,不減秘室。
” 我說:“像這樣的幽深玄遠,即使是在大白天,也似乎讓人感覺到風雨就要襲來。
那盤曲的枝柯,就像虬龍在上面隐藏着一樣。
簡直像是在洞穴裡生活,而不像是在樹上生活啊。
” 山巒多變态 不及世人心 “變态”二字難聞,獨于山巒喜幻,然山态之變紫變青,不似世态之機心機事。
風波千古未平,不知心險更惡。
蓋風色可沖可避,非若人情之多伏多藏。
今譯 “變态”這兩個字不好聽,唯獨對于山巒喜歡變幻。
但山态變紫變青, 還比不上世間的機詐之心機詐之事變化得快。
風波險惡,自古以來就沒有平息過, 卻不知道人心更是險惡。
風波可以解決,也可以避免, 而險惡的人心卻隻是潛伏隐藏着,難以防範! 豪華到極限 愚蠢到極點 侈汰出于無用[1],不特暴殄天物[2],亦且何與快事。
不見羊琇之獸炭[3],石崇之蠟薪乎?欲極奢華,翻覺癡絕。
今譯 豪華驕奢沒有用處,不隻是任意浪費, 而且到底能獲得什麼愉快? 難道沒有見到羊琇把木炭做成獸形, 石崇把蠟燭當作柴火燒? 本想奢侈豪華到極限,反而讓人覺得蠢到了極點。
注釋 [1]侈汰:奢侈無度。
[2]暴殄(tiǎn)天物:任意糟蹋東西。
[3]羊琇之獸炭:《晉書·羊琇傳》:“琇性豪侈,費用無複齊限,而屑炭和作獸形以溫酒,洛下豪貴鹹競效之。
” 世路漸分明 人情倍親切 由少得壯,由壯得老,世路漸到分明;絲不如竹,竹不如肉,人情倍為親切。
今譯 由少年到壯年,由壯年到老年,經曆世事漸漸分明; 弦樂不如管樂,管樂不如歌聲,傳達人情分外親切。
海内殷勤讀停雲 目中寥廓歌明月 海内殷勤,但讀停雲之賦[1];目中寥廓[2],徒歌明月之詩[3]。
今譯 深情地思念着海内親友,纏綿地誦讀《停雲》詩; 寂寞地懷念天邊的美人,徒然地誦吟《明月》詩。
注釋 [1]停雲:晉陶淵明有《停雲》詩四首,自序稱“停雲,思親友也”。
[2]寥廓:遼闊,冷清。
[3]明月之詩:指《詩經·陳風·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舒窈糾兮,勞心悄兮!”宋蘇轼有《赤壁賦》雲:“歌明月之詩,誦窈窕之章。
”
向長安而空笑,過屠門而思嚼[1]。
實境真味,将何着落? 今譯 經曆實境耳目的見聞就會真實, 嘗盡世味口腹的嗜欲就會恬淡。
對着西面的長安城而癡癡地笑, 經過賣肉的鋪子想着大吃一頓。
實際情境真實滋味又何從談起? 注釋 [1]“向長安”二句:指羨慕而不能得,聊以已得之狀而自慰。
漢桓譚《新論》:“人聞長安樂,出門西向笑,肉味美,對屠門而嚼。
”三國魏曹植《與吳季重書》:“過屠門而大嚼,雖不得肉,貴且快意。
”有成語“屠門大嚼”。
冷香作詩韻 幽豔沁人脾 和冷香韻:幽人到處煙霞冷,仙子來時雲雨香。
霜封夜瓦鴛鴦冷,花拂春簾翡翠香。
妝臨水鏡花俱冷,曲奏霓裳月亦香。
雪罥層巒山骨冷,花随飛浪水痕香。
今譯 用“冷”“香”這兩個字為韻腳作詩: 幽人到處煙霞冷,仙子來時雲雨香。
霜封夜瓦鴛鴦冷,花拂春簾翡翠香。
妝臨水鏡花俱冷,曲奏霓裳月亦香。
雪罥層巒山骨冷,花随飛浪水痕香。
玄之又玄夢中夢 解所不解杯後杯 若問玄之又玄[1],不免夢中說夢[2]。
最是解所不解,有如杯後添杯。
今譯 如果談論玄妙而又玄妙的問題, 不免是身在夢中又做起了幻夢; 如果強解根本難以理解的東西, 猶如是在大醉之後再繼續喝酒。
注釋 [1]玄之又玄:《老子》:“道可道,非常道。
……玄之又玄,衆妙之門。
”本指“道”幽昧深遠,不可推測。
後泛指事理非常奧妙難懂。
[2]夢中說夢:佛教語。
譬喻虛無而不實在。
幻中出幻,妄中出妄。
論名節緩急事小 較死生名節論微 論名節,則緩急之事小;較死生,則名節之論微。
但知為餓夫以采南山之薇,不必為枯魚以需西江之水[1]。
今譯 名節方面,緩急的事情并不為大; 死生方面,名節顧忌顯得很輕微。
可以做饑餓不堪的高士伯夷叔齊, 采摘服食南山的薇蕨以維系生命; 不必做幹渴已甚的涸轍裡的小魚, 非得等待着西江的水來救活自己。
注釋 [1]“不必”句:《莊子·外物》載:莊子家貧,向監河侯借粟。
臨河侯說:“可以,等我過一段時間得了錢借給你三百金,可以嗎?”莊子很生氣地說:“我昨天看到車轍中有條魚,喊叫求救說:‘有沒有升鬥之水使我活下去?’我說:‘可以,我将到南方遊說吳越的國王,讓他們引來江河水救你。
’這條魚很生氣地說:‘我隻需要一點點水就可以了。
要像你說的那樣,我早就渴死了,你就得到賣魚的店裡去找我了!’”後用枯魚比喻身陷困境、急待救援的人。
為儒隻須一畝宮 為士須有三寸舌 儒有一畝之宮[1],自不妨草茅下賤;士無三寸之舌,何用此土木形骸[2]。
今譯 儒者雖隻有一間極狹小的房屋, 生活在惡劣的環境卻心志高遠; 讀書人如果沒有三寸不爛之舌, 還要這具臭皮囊來做什麼用處? 注釋 [1]儒有一畝之宮:《禮記·儒行》:“儒有一畝之宮,環堵之室,筚門,圭窬,蓬戶,翁牖,易衣而出,并日而食。
”指貧窮屈道,仕為小官。
宮,牆垣。
[2]土木形骸:形容像土木一樣自然。
比喻人不加修飾的本來面目。
《晉書·嵇康傳》:“康早孤,有奇氣,遠邁不群。
身長七尺八寸,美詞氣,有風儀,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飾。
人以為龍章鳳姿,天質自然。
” 無奇僻事見聞陋 多奇僻人倫常亂 天下非有至奇、至怪、至誕、至僻之事,則見聞不開;天下倘多至奇、至怪、至誕、至僻之人,則經常不正。
故曰:不可無一,不能有二。
今譯 天下如果沒有極奇、極怪、極荒誕、極生僻的事, 則人生的見聞不能廣博; 天下如果太多極奇、極怪、極荒誕、極生僻的人, 則人生的操持不能方正。
所以說:不可無其事,不能有其人。
覺當煙水倦意去 聽到是非睡意生 覺當煙水,則青眼頓開;聽到是非,則白日欲寝。
今譯 醒來面對煙水,則青眼頓時豁開; 聽到是非之事,則白日昏昏欲睡。
客來蕉衫換酒 興到竹籁代吟 裘敝黑貂[1],客來時蕉衫換酒[2];歌慚白雪,興到處竹籁代吟。
今譯 貂裘已經太破舊,不能再拿去抵賬, 客人來到時用麻布制成的衣衫換酒; 詩文的水平比不上郢中白雪的高雅, 興緻勃發時修竹的清音可代替吟詠。
注釋 [1]黑貂:紫貂。
皮可制裘,極為貴重。
據《戰國策·趙策一》,李兌贈送蘇秦黑貂裘。
又《西京雜記》卷二載司馬相如與卓文君還成都,以貂裘換酒。
《晉書·阮孚》載,阮孚曾用金貂向人換酒。
[2]蕉衫:用麻布縫制的衣衫。
精鑿之妙 不妨镂刻 抱沖雅者,一經精鑿,辄謂有傷神色。
不知精鑿之妙,不妨镂刻。
譬之精鑿美玉,雕磨百端,神色愈正。
今譯 禀賦高邁而風雅的人,一旦被精雕細鑿後, 動不動就說有傷元氣。
殊不知精鑿的妙處, 正不妨細細加以镂刻。
就像精鑿美玉一樣, 雖然雕磨得到了極緻,神色愈加端莊周正。
沈郎詩瘦 東老書貧 沈郎詩瘦[1],對翠竹同病相憐;東老書貧[2],借白雲一家生活。
今譯 才子沈約因作詩而清瘦,對着翠竹同病相憐; 東鄰老者因讀書而清貧,借來白雲維持生計。
注釋 [1]沈郎:指南朝梁沈約。
《梁書·沈約傳》記沈約與徐勉書,說自己已老病,“百日數旬,革帶常應移孔,以手握臂,率計月小半分。
以此推算,豈能支久”?後以“沈腰”作身體瘦損的代稱。
[2]東老:指宋沈思。
隐居于浙江東林山,自号“東老”。
宋趙令畤《侯鲸錄》卷四載:熙甯年間,有道人自稱“回山人”,他到沈東老家飲酒,醉後在主人家東老庵壁上用石榴皮題詩:“西鄰已富憂不足,東老雖貧樂有餘。
白酒釀來因好客,黃金散盡為收書。
”後來,蘇東坡見到了沈東老之子,那時沈東老已死了三年。
蘇東坡為其和詞。
觀魚 調鶴 馳馬不如觀魚,放鷹不如調鶴。
今譯 馳騁駿馬胸膽開張,不如觀看遊魚雍容恬淡; 放鷹圍獵豪氣飛動,不如調養白鶴逸氣高舉。
窗中窺大椿 置身太古境 從牖窦窺大椿樹,積陰如壑,寒濤若湧,郁然有不可測之勢。
仙郎曰:“古之巢居得此,不減秘室。
”餘曰:“如是幽深玄遠,白日之下,風雨欲來,虬龍隐躍其上。
直似穴處,不同巢居耳。
” 今譯 從窗洞裡窺看大椿樹,濃濃的蔭涼如同幽深的山谷,松濤挾帶着寒氣似乎在翻騰湧動,蔥郁得難以測度。
仙郎說:“古時候在巢穴上生活的人得到這個地方,不減秘室。
” 我說:“像這樣的幽深玄遠,即使是在大白天,也似乎讓人感覺到風雨就要襲來。
那盤曲的枝柯,就像虬龍在上面隐藏着一樣。
簡直像是在洞穴裡生活,而不像是在樹上生活啊。
” 山巒多變态 不及世人心 “變态”二字難聞,獨于山巒喜幻,然山态之變紫變青,不似世态之機心機事。
風波千古未平,不知心險更惡。
蓋風色可沖可避,非若人情之多伏多藏。
今譯 “變态”這兩個字不好聽,唯獨對于山巒喜歡變幻。
但山态變紫變青, 還比不上世間的機詐之心機詐之事變化得快。
風波險惡,自古以來就沒有平息過, 卻不知道人心更是險惡。
風波可以解決,也可以避免, 而險惡的人心卻隻是潛伏隐藏着,難以防範! 豪華到極限 愚蠢到極點 侈汰出于無用[1],不特暴殄天物[2],亦且何與快事。
不見羊琇之獸炭[3],石崇之蠟薪乎?欲極奢華,翻覺癡絕。
今譯 豪華驕奢沒有用處,不隻是任意浪費, 而且到底能獲得什麼愉快? 難道沒有見到羊琇把木炭做成獸形, 石崇把蠟燭當作柴火燒? 本想奢侈豪華到極限,反而讓人覺得蠢到了極點。
注釋 [1]侈汰:奢侈無度。
[2]暴殄(tiǎn)天物:任意糟蹋東西。
[3]羊琇之獸炭:《晉書·羊琇傳》:“琇性豪侈,費用無複齊限,而屑炭和作獸形以溫酒,洛下豪貴鹹競效之。
” 世路漸分明 人情倍親切 由少得壯,由壯得老,世路漸到分明;絲不如竹,竹不如肉,人情倍為親切。
今譯 由少年到壯年,由壯年到老年,經曆世事漸漸分明; 弦樂不如管樂,管樂不如歌聲,傳達人情分外親切。
海内殷勤讀停雲 目中寥廓歌明月 海内殷勤,但讀停雲之賦[1];目中寥廓[2],徒歌明月之詩[3]。
今譯 深情地思念着海内親友,纏綿地誦讀《停雲》詩; 寂寞地懷念天邊的美人,徒然地誦吟《明月》詩。
注釋 [1]停雲:晉陶淵明有《停雲》詩四首,自序稱“停雲,思親友也”。
[2]寥廓:遼闊,冷清。
[3]明月之詩:指《詩經·陳風·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舒窈糾兮,勞心悄兮!”宋蘇轼有《赤壁賦》雲:“歌明月之詩,誦窈窕之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