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關燈
小
中
大
所謂誠其意者[1],毋自欺也[2]。
如惡惡臭[3],如好好色[4],此之謂自謙[5]。
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小人閑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6]。
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7]?此謂誠于中,形于外。
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8]!”富潤屋,德潤身[9],心廣體胖。
故君子必誠其意[10]。
【注釋】 [1]誠其意者:《大學直指》:“直心、正念、真如,名為誠意。
” [2]毋自欺也:《禮記正義》:“言欲精誠其意,無自欺诳于身,言于身必須誠實也。
” [3]如惡惡臭:《禮記正義》:“謂臭穢之氣,謂見此惡事,人嫌惡之,如人嫌臭穢之氣,心實嫌之,口不可道矣。
” [4]如好好色:《禮記正義》:“謂見此善事而愛好之,如以人好色,心實好之,口不可道矣。
言誠其意者,見彼好事、惡事,當須實好、惡之,不言而自見,不可外貌詐作好、惡,而内心實不好、惡也。
皆須誠實矣。
” [5]此之謂自謙:《禮記正義》:“謙,讀如慊,慊然安靜之貌。
心雖好、惡而口不言,應自然安靜也。
” [6]小人閑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謂小人獨居,無所不為,見君子而後乃厭然閉藏其不善之事,宣着所行善事也。
閑居,指平時獨處。
厭然,閉藏貌。
揜,掩飾。
[7]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禮記正義》:“言小人為惡,外人視之,昭然明察矣,如見肺肝然。
‘則何益矣’者,言小人為惡,外人視之,昭然明察矣,如見肺肝,雖暫時揜藏,言何益矣。
” [8]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禮記正義》:“此經明君子修身,外人所視,不可不誠其意。
作《記》之人,引曾子之言以證之。
‘十目所視,十手所指’者,言所指、視者,衆也。
十目,謂十人之目,十手,謂十人之手也。
‘其嚴乎’者,既視者及指者皆衆,其所畏敬,可嚴憚乎。
” [9]富潤屋,德潤身:《禮記正義》:“此言二句為喻也。
言家若富,則能潤其屋,有金玉又華飾見于外也。
‘德潤身’者,謂德能沾潤其身,使身有光榮見于外也。
” [10]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心廣體胖”者,言心無愧怍,則廣大寬平,而體常舒泰矣。
胖,安舒也。
“故君子必誠其意”者,以有内見于外,必須精誠其意,在内心不可虛也。
【譯文】所謂誠意,就是不欺騙自己。
就像讨厭不好的氣味、愛好美好的顔色一樣,這就叫做自快自足,毫不造作。
所以君子獨處的時候,一定要謹慎,不可随便。
小人平時做壞事,想不善的事情,無惡不作;見到君子,便躲躲閃閃地掩飾自己的壞處,而表現自己的好處。
可是别人看來,好像看見他的肺肝一樣清清楚楚,這樣掩飾,又有什麼益處呢?這就叫做内心真實,一定會體現到外在來。
所以君子即使在獨處的時候也一定要謹慎,不可随便啊! 曾子說:“十雙眼睛看着你,十隻手指着你,這是多麼嚴厲啊!”财富可以把房子裝飾得漂亮,美德可以潤澤己身,内心坦然,身體自然安泰。
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内心的意念都能真實無妄。
《詩》[1]雲:“瞻彼淇澳,菉竹猗猗[2]。
有斐君子[3],如切如磋,如琢如磨[4]。
瑟兮僴兮,赫兮喧兮。
有斐君子,終不可喧兮[5]。
”如切如磋者,道學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僴兮者,恂慄[6]也;赫兮喧兮者,威儀也;有斐君子,終不可喧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注釋】 [1]《詩》:指《詩經》。
[2]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澳,水邊深曲處。
猗猗,美盛貌。
《禮記正義》:“此《詩·衛風·淇澳》之篇,衛人美武公之德也。
澳,隈也。
菉,王刍也。
竹,萹竹也。
視彼淇水之隈曲之内,生此菉之與竹,猗猗然而茂盛,以淇水浸潤故也。
言視彼衛朝之内,上有武公之身,道德茂盛,亦蒙康叔之餘烈故也。
引之者,證誠意之道。
” [3]有斐君子:斐,文彩。
《禮記正義》:“有斐然文章之君子,學問之益矣。
”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切磋,
如惡惡臭[3],如好好色[4],此之謂自謙[5]。
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小人閑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6]。
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7]?此謂誠于中,形于外。
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8]!”富潤屋,德潤身[9],心廣體胖。
故君子必誠其意[10]。
【注釋】 [1]誠其意者:《大學直指》:“直心、正念、真如,名為誠意。
” [2]毋自欺也:《禮記正義》:“言欲精誠其意,無自欺诳于身,言于身必須誠實也。
” [3]如惡惡臭:《禮記正義》:“謂臭穢之氣,謂見此惡事,人嫌惡之,如人嫌臭穢之氣,心實嫌之,口不可道矣。
” [4]如好好色:《禮記正義》:“謂見此善事而愛好之,如以人好色,心實好之,口不可道矣。
言誠其意者,見彼好事、惡事,當須實好、惡之,不言而自見,不可外貌詐作好、惡,而内心實不好、惡也。
皆須誠實矣。
” [5]此之謂自謙:《禮記正義》:“謙,讀如慊,慊然安靜之貌。
心雖好、惡而口不言,應自然安靜也。
” [6]小人閑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謂小人獨居,無所不為,見君子而後乃厭然閉藏其不善之事,宣着所行善事也。
閑居,指平時獨處。
厭然,閉藏貌。
揜,掩飾。
[7]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禮記正義》:“言小人為惡,外人視之,昭然明察矣,如見肺肝然。
‘則何益矣’者,言小人為惡,外人視之,昭然明察矣,如見肺肝,雖暫時揜藏,言何益矣。
” [8]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禮記正義》:“此經明君子修身,外人所視,不可不誠其意。
作《記》之人,引曾子之言以證之。
‘十目所視,十手所指’者,言所指、視者,衆也。
十目,謂十人之目,十手,謂十人之手也。
‘其嚴乎’者,既視者及指者皆衆,其所畏敬,可嚴憚乎。
” [9]富潤屋,德潤身:《禮記正義》:“此言二句為喻也。
言家若富,則能潤其屋,有金玉又華飾見于外也。
‘德潤身’者,謂德能沾潤其身,使身有光榮見于外也。
” [10]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心廣體胖”者,言心無愧怍,則廣大寬平,而體常舒泰矣。
胖,安舒也。
“故君子必誠其意”者,以有内見于外,必須精誠其意,在内心不可虛也。
【譯文】所謂誠意,就是不欺騙自己。
就像讨厭不好的氣味、愛好美好的顔色一樣,這就叫做自快自足,毫不造作。
所以君子獨處的時候,一定要謹慎,不可随便。
小人平時做壞事,想不善的事情,無惡不作;見到君子,便躲躲閃閃地掩飾自己的壞處,而表現自己的好處。
可是别人看來,好像看見他的肺肝一樣清清楚楚,這樣掩飾,又有什麼益處呢?這就叫做内心真實,一定會體現到外在來。
所以君子即使在獨處的時候也一定要謹慎,不可随便啊! 曾子說:“十雙眼睛看着你,十隻手指着你,這是多麼嚴厲啊!”财富可以把房子裝飾得漂亮,美德可以潤澤己身,内心坦然,身體自然安泰。
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内心的意念都能真實無妄。
《詩》[1]雲:“瞻彼淇澳,菉竹猗猗[2]。
有斐君子[3],如切如磋,如琢如磨[4]。
瑟兮僴兮,赫兮喧兮。
有斐君子,終不可喧兮[5]。
”如切如磋者,道學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僴兮者,恂慄[6]也;赫兮喧兮者,威儀也;有斐君子,終不可喧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注釋】 [1]《詩》:指《詩經》。
[2]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澳,水邊深曲處。
猗猗,美盛貌。
《禮記正義》:“此《詩·衛風·淇澳》之篇,衛人美武公之德也。
澳,隈也。
菉,王刍也。
竹,萹竹也。
視彼淇水之隈曲之内,生此菉之與竹,猗猗然而茂盛,以淇水浸潤故也。
言視彼衛朝之内,上有武公之身,道德茂盛,亦蒙康叔之餘烈故也。
引之者,證誠意之道。
” [3]有斐君子:斐,文彩。
《禮記正義》:“有斐然文章之君子,學問之益矣。
”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切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