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針線活兒
關燈
小
中
大
是,那在我們家是不可能的。
因為幼兒園的時候,有一次我為了熔化葡萄糖吃燙傷過肚子,而且,那之後還有一次用湯勺熔化葡萄糖吃的時候,把一個大湯勺給燒焦了,從此以後,葡萄糖就徹底變成了家裡的“違禁食品”,而且已經有很長時間了。
接下來就想起了像果脯似的可以在炭火上烤着吃的粘糖。
紅色、綠色、黃色這三種顔色的長條黏到一起,足足有30厘米長、皮帶那麼寬,如果現在可以把那誘人的粘糖用炭火烤着吃,該有多好啊。
我回頭瞥了一眼媽媽正在織東西的裡屋方向,很快就無奈地搖了搖頭。
如果我跟她說:“媽媽,就10元嘛!……”别說是答應了,媽媽肯定會幹脆假裝聽都沒聽到,連嘴角都不會動一下。
有什麼大不了的,那我就自己找找呗。
百無聊賴的我,心裡那麼想着,便開始在屋裡悄悄地尋找藏在某個地方等待着我的零錢。
剛開始,我打開哥哥們用的書桌抽屜找了個遍。
但是,連白襯衣紐扣那麼小的1元錢硬币也沒一個。
我從木地闆走過土地面到後院,不聲不響地打開廚房門,貓一樣悄悄地溜了進去,搜尋着媽媽有可能放硬币或者小面值紙币的地方。
媽媽不時地會把小錢放進扣在竈台角落裡的白瓷碗裡,可是今天,别說錢了,竈台上甚至連碗都沒有。
下一個目标就是大碗櫥上端和旁邊的小抽屜。
如果運氣好的話,媽媽在口袋裡放過的那些零錢會在那裡被發現。
可是,這次我也隻看到幹鳀魚頭、調味料或者辣椒粉袋子,我要找的東西根本不在。
我心想,說不定會在碗櫥最上端的紫色餐盒裡呢,但那是我的個子夠不到的地方。
如果想伸手夠到那個地方,就需要對面屋的書桌椅子或者媽媽的縫紉機椅子。
而對于初等學校低年級的我來說,不聲不響地搬動椅子,而不被在裡屋織東西的媽媽發覺,是不可能的。
下一個媽媽藏硬币的地方則是裡屋的地闆革下面。
特别是在廚房覺得口袋裡的硬币礙事的時候,媽媽經常打開單扇門,翻起那邊地闆革的一角,把錢放到那下面。
還有,把裡屋衣櫃下面抽屜完全打開就會露出來的最底部,更可謂是放我們紅色鐵皮屋頂房的大錢的地方。
那裡簡直是父親的金庫,在那兒一般可以找到用報紙一層一層地包起來的或者用包裹包起來的紙币捆。
我經常想抽出一張悄悄地花掉,那就足夠我買幾碗炸醬面啦,對我來說那簡直是“夢一般的食品”,但是問題在于,如果我那樣幹的話,早晚都會被發覺的,因為每一捆不多不少,剛好都是一百張。
無論如何,隻要媽媽坐在裡屋織東西,今天我就沒辦法弄到錢了。
也就是說,粘糖、威化或者夾心餅都已經泡湯了。
啊,能将炒拉面放進嘴裡嚼一嚼該多好啊。
入口時的味兒就不用說了,直到咽下去了還滿嘴都是炒拉面的香味。
如果現在可以把那炒拉面放進嘴裡嚼着吃,即使望着外面粗大的雨滴發呆,心裡也會像陽光一樣軟綿綿地幸福。
“媽媽……就隻給我10元吧……” “為什麼?” 媽媽連眼角都沒從織着的東西上移開,輕輕地問。
聽她那語氣,如果能說出10元的合适用途,倒也是可以給的。
可是,我卻找不出合适的借口。
如果我迫不得已說要買鉛筆、橡皮、彩色鉛筆、書墊或者筆記本,媽媽就會說你打開對面屋裡哥哥最下面的書桌抽屜看看。
從鉛筆頭到黃豆大小的橡皮,還有在教會拿的筆記本、書墊和筆盒之類的,媽媽把這些攢在抽屜裡積得滿滿的。
在紅色鐵皮屋頂房着火之前,不,是在我初等學校畢業之前,那些東西看起來是絕對不會減少的了。
從哪裡拿來也好,或者撿來也罷,反正總得把抽屜用多餘的學習用品塞得滿滿的,媽媽這才甘心。
“沒什麼……” “這家夥,什麼沒什麼啊?嗯,我看是又嘴饞了,想吃零食了吧?這樣吧,我給你刨個紅薯?” “不要,不吃!又是這些東西!” “哎喲,這麼一看,都過了中午了啊。
你是肚子有點餓了,所以那樣的吧?我馬上給你端好吃的飯來,等一小會兒啊。
” 媽媽放下機械式動着的竹針,到廚房去了。
我心想,就是這個時候啦!我迅速掀開了裡屋的黃色塑料地闆革,飛快地到處翻找了個遍。
硬币也好,如果是10元錢的紙币,那就更好不過了,可是,媽媽總是早一步看穿我的心思,早已把藏零錢的地方改成别處了。
地闆革下面連1元錢都沒有找到,我被氣得喘
因為幼兒園的時候,有一次我為了熔化葡萄糖吃燙傷過肚子,而且,那之後還有一次用湯勺熔化葡萄糖吃的時候,把一個大湯勺給燒焦了,從此以後,葡萄糖就徹底變成了家裡的“違禁食品”,而且已經有很長時間了。
接下來就想起了像果脯似的可以在炭火上烤着吃的粘糖。
紅色、綠色、黃色這三種顔色的長條黏到一起,足足有30厘米長、皮帶那麼寬,如果現在可以把那誘人的粘糖用炭火烤着吃,該有多好啊。
我回頭瞥了一眼媽媽正在織東西的裡屋方向,很快就無奈地搖了搖頭。
如果我跟她說:“媽媽,就10元嘛!……”别說是答應了,媽媽肯定會幹脆假裝聽都沒聽到,連嘴角都不會動一下。
有什麼大不了的,那我就自己找找呗。
百無聊賴的我,心裡那麼想着,便開始在屋裡悄悄地尋找藏在某個地方等待着我的零錢。
剛開始,我打開哥哥們用的書桌抽屜找了個遍。
但是,連白襯衣紐扣那麼小的1元錢硬币也沒一個。
我從木地闆走過土地面到後院,不聲不響地打開廚房門,貓一樣悄悄地溜了進去,搜尋着媽媽有可能放硬币或者小面值紙币的地方。
媽媽不時地會把小錢放進扣在竈台角落裡的白瓷碗裡,可是今天,别說錢了,竈台上甚至連碗都沒有。
下一個目标就是大碗櫥上端和旁邊的小抽屜。
如果運氣好的話,媽媽在口袋裡放過的那些零錢會在那裡被發現。
可是,這次我也隻看到幹鳀魚頭、調味料或者辣椒粉袋子,我要找的東西根本不在。
我心想,說不定會在碗櫥最上端的紫色餐盒裡呢,但那是我的個子夠不到的地方。
如果想伸手夠到那個地方,就需要對面屋的書桌椅子或者媽媽的縫紉機椅子。
而對于初等學校低年級的我來說,不聲不響地搬動椅子,而不被在裡屋織東西的媽媽發覺,是不可能的。
下一個媽媽藏硬币的地方則是裡屋的地闆革下面。
特别是在廚房覺得口袋裡的硬币礙事的時候,媽媽經常打開單扇門,翻起那邊地闆革的一角,把錢放到那下面。
還有,把裡屋衣櫃下面抽屜完全打開就會露出來的最底部,更可謂是放我們紅色鐵皮屋頂房的大錢的地方。
那裡簡直是父親的金庫,在那兒一般可以找到用報紙一層一層地包起來的或者用包裹包起來的紙币捆。
我經常想抽出一張悄悄地花掉,那就足夠我買幾碗炸醬面啦,對我來說那簡直是“夢一般的食品”,但是問題在于,如果我那樣幹的話,早晚都會被發覺的,因為每一捆不多不少,剛好都是一百張。
無論如何,隻要媽媽坐在裡屋織東西,今天我就沒辦法弄到錢了。
也就是說,粘糖、威化或者夾心餅都已經泡湯了。
啊,能将炒拉面放進嘴裡嚼一嚼該多好啊。
入口時的味兒就不用說了,直到咽下去了還滿嘴都是炒拉面的香味。
如果現在可以把那炒拉面放進嘴裡嚼着吃,即使望着外面粗大的雨滴發呆,心裡也會像陽光一樣軟綿綿地幸福。
“媽媽……就隻給我10元吧……” “為什麼?” 媽媽連眼角都沒從織着的東西上移開,輕輕地問。
聽她那語氣,如果能說出10元的合适用途,倒也是可以給的。
可是,我卻找不出合适的借口。
如果我迫不得已說要買鉛筆、橡皮、彩色鉛筆、書墊或者筆記本,媽媽就會說你打開對面屋裡哥哥最下面的書桌抽屜看看。
從鉛筆頭到黃豆大小的橡皮,還有在教會拿的筆記本、書墊和筆盒之類的,媽媽把這些攢在抽屜裡積得滿滿的。
在紅色鐵皮屋頂房着火之前,不,是在我初等學校畢業之前,那些東西看起來是絕對不會減少的了。
從哪裡拿來也好,或者撿來也罷,反正總得把抽屜用多餘的學習用品塞得滿滿的,媽媽這才甘心。
“沒什麼……” “這家夥,什麼沒什麼啊?嗯,我看是又嘴饞了,想吃零食了吧?這樣吧,我給你刨個紅薯?” “不要,不吃!又是這些東西!” “哎喲,這麼一看,都過了中午了啊。
你是肚子有點餓了,所以那樣的吧?我馬上給你端好吃的飯來,等一小會兒啊。
” 媽媽放下機械式動着的竹針,到廚房去了。
我心想,就是這個時候啦!我迅速掀開了裡屋的黃色塑料地闆革,飛快地到處翻找了個遍。
硬币也好,如果是10元錢的紙币,那就更好不過了,可是,媽媽總是早一步看穿我的心思,早已把藏零錢的地方改成别處了。
地闆革下面連1元錢都沒有找到,我被氣得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