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針線活兒
關燈
小
中
大
初冬,
每個晚上媽媽都要做針線活兒。
在暗暗的燈光下, 把晃動門縫紙的、長長的風聲穿在針裡, 一針一針地縫着殘損的人生。
不時地還拿起剪刀, 把歎息剪斷。
每當那些時候, 黃土牆釘子上挂着的幹巴巴的白菜幹, “唦啦唦啦”地在嗚咽。
窗戶上草草貼上的塑料紙, 亦在嚴寒中哆嗦瑟縮…… 那些聲音被媽媽的針線穿在一起, 直到現在還時時飛進我的夢鄉。
媽媽啊, 我那熬夜縫補這世上最溫暖最傷感的聲音的媽媽…… 剩菜泡飯 雨打到鐵皮屋頂的聲音,讓雨聽起來最像雨滴。
雖然是白天,隻要天空中耀眼的“電燈泡”——太陽像熄滅似的一消失,市場統就一下子昏暗下來。
天空像支起了暗室裡用的厚厚的窗簾或者帳幕似的,一陣潮濕的風吹過,豆大的雨滴便抓着那風的裙角,從天而降。
雨像馬群沖向地面一樣掉下來,“嘩啦啦”“嘩啦啦”“嘩啦啦啦”……粗大的雨滴掉到鐵皮屋頂上的聲音,就像把粗大的菜豆随便亂抖下去似的,又像一個驚慌的小偷在踩着屋頂逃跑。
接下來就是“刷刷,刷,刷……”細細密密地劃破空中,雨的聲音變得像從淋浴器整齊地灑下來的水聲一樣,穿過屋頂,從天花闆的各個地方濕漉漉地流了下來。
如果下起雨,就不能抓起鋤頭或鎬頭出去幹活了,取而代之,媽媽就幹起家務活來。
一般就是縫縫補補的活兒,破了洞的襪子、破舊的内衣,用碎布細細縫上;或者坐在縫紉機前,裁裁剪剪;或者是快到冬天的下雨天,把以前穿過的厚厚的毛衣從頭開始拆成一根毛線,混和着新線重新織些東西。
媽媽把新毛線挂在我張開的兩手上,然後把那長長的毛線纏起來,做成圓圓的毛球。
我則時不時動動大拇指或者手指尖,使毛線不絞在一起,順滑地解開來。
特别是,每當媽媽把纏起來有籃球那麼大的毛線團兒放在地闆革上,用長長的兩根竹針織馬甲或者内衣的時候,我經常會像貓一樣淘氣地玩弄着毛線團兒。
我把頭躺在盤腿而坐的媽媽的膝蓋上,盯着媽媽靈活的手一節一節地層層織上去,織出來的東西“噌噌”地變大,那是挺好玩的一件事情。
因手的動作而産生的身體的晃動、喘息聲,還有在紅色鐵皮屋頂房上到處滾來滾去的、圓圓的雨聲,感覺這些就像一滴一滴地被穿上網眼編織起來一樣。
可是,一直盯着那個看個夠,也是件挺無聊的事情。
随着媽媽越織越多,毛線球就一點一點地變小。
随着兩根竹針忙碌地交錯,毛線球就像是有生命似的一點一點地動彈着,纏着的毛線徐徐解開。
我不由自主地就會将注意力集中到那個毛線球上。
那時我的身體就會從媽媽的膝蓋上“咕噜噜”地滑落到地闆上,躺着用頭頂那個毛線球,或者當做小足球用腳踢着玩。
“别那樣啊,線都纏在一起了。
” “那有什麼?重新纏就行了呗!嘿嘿嘿……” “麻煩嘛,頭也亂哄哄的……呃呵,你真是打了才聽話啊,還不趕緊放下?” 直到媽媽做出怒氣沖天的表情,抓起手邊用來量綢緞的長竹尺的時候,我才罷休,不再胡亂地弄開毛線,搞得裡屋到處都是。
如果大白天下雨,年幼的我就一定會體驗到兩種東西:無法忍受的無聊,又或快速進入熟睡之中,都不清楚是什麼時候睡着的,不知道是不是雨聲裡摻雜着什麼催眠的藥。
我走出裡屋,爬到放在窗戶下木地闆上的大鐵床上面去玩。
裝有很多鐵絲和彈簧的那個鐵床對于我來說,就像現在孩子們蹦蹦跳跳玩的蹦床一樣。
如果媽媽從裡屋喊:“你真的不安靜點啊?嗯?!”我可能就會故意在鐵床上面多跳幾下,但是如果裡面不再作出任何反應,那個事情很快也變得沒有意思。
我便又把鼻子貼在可以看到外面的格子型玻璃窗上,壓成扁豬鼻子。
那個時候,市場統那麼大的地方連一個人影都看不到,隻有無數雨束,在屋檐下的地面上打出深深的坑。
全世界都變得甯靜而又百無聊賴之後,嘴肯定就會開始發饞,感覺不管什麼東西都要放進嘴裡嚼一嚼,才能好好地呼吸。
啊,這個時候如果可以去商店買些粘糖在炭火上烤着吃,或者葡萄糖,在湯勺裡化着吃,那是多麼的幸福…… 我想象着把湯勺放到炭火上,熔化大大的四角橡皮一樣的白色葡萄糖吃。
可
在暗暗的燈光下, 把晃動門縫紙的、長長的風聲穿在針裡, 一針一針地縫着殘損的人生。
不時地還拿起剪刀, 把歎息剪斷。
每當那些時候, 黃土牆釘子上挂着的幹巴巴的白菜幹, “唦啦唦啦”地在嗚咽。
窗戶上草草貼上的塑料紙, 亦在嚴寒中哆嗦瑟縮…… 那些聲音被媽媽的針線穿在一起, 直到現在還時時飛進我的夢鄉。
媽媽啊, 我那熬夜縫補這世上最溫暖最傷感的聲音的媽媽…… 剩菜泡飯 雨打到鐵皮屋頂的聲音,讓雨聽起來最像雨滴。
雖然是白天,隻要天空中耀眼的“電燈泡”——太陽像熄滅似的一消失,市場統就一下子昏暗下來。
天空像支起了暗室裡用的厚厚的窗簾或者帳幕似的,一陣潮濕的風吹過,豆大的雨滴便抓着那風的裙角,從天而降。
雨像馬群沖向地面一樣掉下來,“嘩啦啦”“嘩啦啦”“嘩啦啦啦”……粗大的雨滴掉到鐵皮屋頂上的聲音,就像把粗大的菜豆随便亂抖下去似的,又像一個驚慌的小偷在踩着屋頂逃跑。
接下來就是“刷刷,刷,刷……”細細密密地劃破空中,雨的聲音變得像從淋浴器整齊地灑下來的水聲一樣,穿過屋頂,從天花闆的各個地方濕漉漉地流了下來。
如果下起雨,就不能抓起鋤頭或鎬頭出去幹活了,取而代之,媽媽就幹起家務活來。
一般就是縫縫補補的活兒,破了洞的襪子、破舊的内衣,用碎布細細縫上;或者坐在縫紉機前,裁裁剪剪;或者是快到冬天的下雨天,把以前穿過的厚厚的毛衣從頭開始拆成一根毛線,混和着新線重新織些東西。
媽媽把新毛線挂在我張開的兩手上,然後把那長長的毛線纏起來,做成圓圓的毛球。
我則時不時動動大拇指或者手指尖,使毛線不絞在一起,順滑地解開來。
特别是,每當媽媽把纏起來有籃球那麼大的毛線團兒放在地闆革上,用長長的兩根竹針織馬甲或者内衣的時候,我經常會像貓一樣淘氣地玩弄着毛線團兒。
我把頭躺在盤腿而坐的媽媽的膝蓋上,盯着媽媽靈活的手一節一節地層層織上去,織出來的東西“噌噌”地變大,那是挺好玩的一件事情。
因手的動作而産生的身體的晃動、喘息聲,還有在紅色鐵皮屋頂房上到處滾來滾去的、圓圓的雨聲,感覺這些就像一滴一滴地被穿上網眼編織起來一樣。
可是,一直盯着那個看個夠,也是件挺無聊的事情。
随着媽媽越織越多,毛線球就一點一點地變小。
随着兩根竹針忙碌地交錯,毛線球就像是有生命似的一點一點地動彈着,纏着的毛線徐徐解開。
我不由自主地就會将注意力集中到那個毛線球上。
那時我的身體就會從媽媽的膝蓋上“咕噜噜”地滑落到地闆上,躺着用頭頂那個毛線球,或者當做小足球用腳踢着玩。
“别那樣啊,線都纏在一起了。
” “那有什麼?重新纏就行了呗!嘿嘿嘿……” “麻煩嘛,頭也亂哄哄的……呃呵,你真是打了才聽話啊,還不趕緊放下?” 直到媽媽做出怒氣沖天的表情,抓起手邊用來量綢緞的長竹尺的時候,我才罷休,不再胡亂地弄開毛線,搞得裡屋到處都是。
如果大白天下雨,年幼的我就一定會體驗到兩種東西:無法忍受的無聊,又或快速進入熟睡之中,都不清楚是什麼時候睡着的,不知道是不是雨聲裡摻雜着什麼催眠的藥。
我走出裡屋,爬到放在窗戶下木地闆上的大鐵床上面去玩。
裝有很多鐵絲和彈簧的那個鐵床對于我來說,就像現在孩子們蹦蹦跳跳玩的蹦床一樣。
如果媽媽從裡屋喊:“你真的不安靜點啊?嗯?!”我可能就會故意在鐵床上面多跳幾下,但是如果裡面不再作出任何反應,那個事情很快也變得沒有意思。
我便又把鼻子貼在可以看到外面的格子型玻璃窗上,壓成扁豬鼻子。
那個時候,市場統那麼大的地方連一個人影都看不到,隻有無數雨束,在屋檐下的地面上打出深深的坑。
全世界都變得甯靜而又百無聊賴之後,嘴肯定就會開始發饞,感覺不管什麼東西都要放進嘴裡嚼一嚼,才能好好地呼吸。
啊,這個時候如果可以去商店買些粘糖在炭火上烤着吃,或者葡萄糖,在湯勺裡化着吃,那是多麼的幸福…… 我想象着把湯勺放到炭火上,熔化大大的四角橡皮一樣的白色葡萄糖吃。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