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書

關燈
當是骊山下之骊戎,以其距文王所都之豐甚近也。

    茲從其說。

    本篇文辭淺易,蓋亦後人述古之作。

     西伯既戡黎,祖伊恐,奔告于王1。

     注釋 1 《史記》謂祖伊為纣之臣。

    王,謂纣。

     譯文 西伯已戰勝了黎國,祖伊很恐慌,跑去報告(纣)王。

     曰:“天子!天既訖我殷命;格人元龜,罔敢知吉1。

    非先王不相我後人,惟王淫戲用自絕。

    故天棄我:不有康食,不虞天性,不迪率典2。

     注釋 1 訖,終止。

    格,假;借:《便讀》說。

    元龜,大龜。

    古以龜蔔,以為龜越大而越靈。

    敢,能。

    大龜之靈既已與人,故殷人不能知吉。

     2 相,助。

    康,安。

    《骈枝》雲:“不有康食,謂饑馑;不虞天性,謂疫疠:皆天災也。

    虞,樂也;娛之借字。

    ”迪,順。

    率,與律通,法也:孫《疏》說。

    率典,即法典。

     譯文 說:“天子!老天既然終止了我們殷國的命運;把大龜(的靈性)借給别人,(我們)就不能知道吉兇。

    這并不是我們的先王不幫助我們後人,都是因為王太荒淫愛玩而自己斷絕了國運。

    所以老天就舍棄了我們:使我們不能安甯地生活,不能使天性愉快,(而且)大家都不遵從法典。

     “今我民罔弗欲喪,曰:‘天曷不降威?大命不摯,今王其如台1!’” 注釋 1 喪,謂亡國。

    降威,謂賜予懲罰。

    大命,此處指天之命令言。

    摯,至。

    如台,如何。

     譯文 “現在我們的人民沒有一個不希望我們國家滅亡的,(他們)說:‘老天為什麼不降給王懲罰呢?老天的命令不降下來,對于現在的王怎麼辦呢!’” 王曰:“嗚呼!我生不有命在天?”祖伊反曰:“嗚呼!乃罪多參在上,乃能責命于天1!殷之即喪,指乃功;不無戮于爾邦2。

    ” 注釋 1 反,謂對答。

    參,擺列。

    上,謂天上。

    責,責望。

     2 即,就。

    指,與旨通;是也。

    功,事。

    不無戮于爾邦,言殷邦不能免于滅亡。

     譯文 王說:“啊!我生活在世不是有命運在天上嗎?”祖伊回答說:“唉!你的罪惡許許多多都擺列在天上,竟然還能責備天,希望老天給你好命運!殷國趨于滅亡,全是你所造成;(這樣下去)不會免于滅亡你的國家的。

    ” 微子 《史記》謂微子為纣之異母兄,《呂氏春秋》及鄭玄則以為纣之同母兄。

    兩說未詳孰是。

    告子述或說,又謂微子為纣之諸父。

    恐不然也。

    微,畿内國名。

    子,爵也。

    本篇文辭淺易,蓋亦非當時之作品。

     微子若曰:“父師、少師,殷其弗或亂正四方1。

    我祖厎遂陳于上;我用沉酗于酒,用亂敗厥德于下2。

    殷罔不小大、好草竊奸宄,卿士師師非度,凡有辜罪,乃罔恒獲3。

    小民方興4,相為敵仇。

    今殷其淪喪,若涉大水,其無津涯。

    殷遂喪,越至于今5。

    ” 注釋 1 父師,《史記》作太師。

    鄭玄雲(見皇侃《論語義疏》):“父師者,三公也;時箕子為之。

    少師者,大師之佐,孤卿也;時比幹為之。

    ”是鄭氏亦以父師為太師。

    《述聞》謂《尚書》“率”字每訛為“亂”字。

    按:此“亂”字亦當為“率”。

    率正四方,謂率天下以歸于正。

     2 厎,緻。

    《尚書故》雲:“遂陳,猶遂古遂遠也。

    ”按:遂陳,意謂遂陳之人,猶言陳人,古人也。

    上,謂上天。

    沉酗,猶沉醉。

    下,謂人間。

     3 小大,猶老少。

    《便讀》雲:“草,鈔也;掠也。

    ”此言老少之人無不好掠竊奸宄。

    師師,謂互相師法。

    非度,不合法度。

    辜,罪。

    恒,常。

    獲,捕獲。

     4 方,并;普遍。

    興,起。

     5 淪喪,滅亡。

    津,渡口。

    遂,終。

    越,爰。

    至于今,謂在于今日。

     譯文 微子這樣說:“太師、少師,殷恐怕不能領導天下走到正路上去。

    我們的祖先已做了古人在天上了;我們就沉醉在酒中,因而就胡亂地在人間毀壞了自己的品德。

    我們殷國不管年少的、年老的,沒有不愛搶劫偷竊作亂的,官員們互相效法着去做不法的事,凡是犯了罪的人,竟然常常不逮捕(他們)。

    于是人民普遍互相敵對仇視。

    現在殷國恐怕就要滅亡了,好像在渡過大河一般,這條河将是沒有渡口和涯岸的。

    殷國終究要滅亡的,那麼就是在現今了。

    ” 曰:“父師、少師,我其發出狂,吾家耄、遜于荒1?今爾無指告予,颠若之何其2?” 注釋 1 發,行。

    狂,應依《史記》作往。

    耄(mào),老。

    遜,遁。

    荒,荒野。

     2 指告,指示。

    颠,倒。

    (jī),墜落。

    其,讀為“箕”,語詞。

     譯文 (微子)說:“太師、少師,我是出發到别處去,還是住在家中直到老年,退隐在荒野呢?現在你們若不指點我,将來要是傾倒墜落了,那怎麼辦呢?” 父師若曰:“王子!天毒降災荒殷邦,方興沉酗于酒1。

    乃罔畏畏,咈其耇長、舊有位人2。

    今殷民,乃攘竊神祇之犧牷牲,用以容,将食無災3。

    降監殷民,用乂;仇斂,召敵仇不怠4。

    罪合于一,多瘠罔诏5。

     注釋 1 微子為帝乙之子,故稱王子。

    毒,《史記》作笃;荒,作亡。

    笃,猶重也。

    方,并。

    興,起。

     2 下“畏”字讀為“威”。

    咈,違。

    耇,老。

    舊,久。

    有,猶于也。

     3 因其來而順手取之曰攘,往取曰竊。

    神,天神。

    祇,地神。

    犧,純色之牲(祭神以純色之牲為貴)。

    牷(quán),整體之牲。

    容,謂寬容其罪。

    将,猶持也:《便讀》說。

    災,指刑罰言。

     4 降,下。

    監,視。

    乂,治。

    上仇字馬融作稠(見《釋文》),多也;謂屢屢也。

    鄭玄雲(見《釋文》):“斂,賦斂也。

    ”召,招來。

    《便讀》雲:“不怠,猶不已也。

    ” 5 罪合于一,言君民同惡相濟,合為一體。

    瘠,瘦;猶言病苦。

    诏,告。

     譯文 太師這樣說:“王子!老天重重地降下災難來滅亡我們殷國,(讓我們官民)都沉醉在酒中。

    他們竟然都不怕懲罰,違背了他們的年老而在位已久的官員。

    現在殷的人民,居然順手偷竊祭神用的整個純色的牲畜,而政府竟寬容(他們),取去吃了而沒有一點災殃。

    老天向下監視着殷的人民,目的在于使國家太平;(現在)橫征暴斂,以緻招來人民的仇視,卻仍暴斂不已。

    因此,天子和人民的罪惡,合成了一體;(許多良民受了)無限的痛苦而無處控訴。

     “商今其有災,我興受其敗1。

    商其淪喪,我罔為臣仆2。

    诏王子出,迪我舊雲刻子;王子弗出,我乃颠3。

    自靖,人自獻于先王,我不顧行遁4。

    ” 注釋 1 興,舉也;皆也。

    《平議》說《詩·大雅·抑》“興迷亂于政”之“興”字如此。

    敗,禍災也:義見《禮記·孔子閑居》鄭注。

     2 古時戰勝者以被征服者為臣仆;臣仆,即奴隸。

     3 诏,告。

    迪,逃:《尚書故》說。

    舊,久。

    刻,害。

    颠,指殷亡後無人主殷祀言。

     4 靖,謀。

    人,謂人人。

    自,各自。

    獻,貢獻。

    顧,顧慮。

    行遁,遁逃。

     譯文 “商現在就要有災禍了,我們都要受到災難。

    商就要滅亡了,我不會做(周人的)奴隸。

    我勸告王子逃走,我早就說過(王)會害你的;王子若不出走,我們殷國就完了。

    各人要為自己打算打算,人人要各自有所貢獻于先王,但我卻不考慮逃亡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