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書
關燈
小
中
大
如此說:“告訴你們衆人。
我現在教訓你們,為的是讓你們去掉私心,不要遊樂而放縱地追求安逸。
從前我們的先王,總是打算任用世家舊臣來共同管理政事。
先王向官員們布告政令,官員們都能不隐瞞王的旨意,王因而對他們滿意;(官員們傳布政令,)都沒有錯誤的言論,民衆因而也都改過向善了。
現在你們聒聒地自以為是而拒絕别人的好意見,又另外發表邪說,我不知道你們到底在争論些什麼。
“非予自荒茲德;惟汝含德,不惕予一人1。
予若觀火。
予亦拙謀,作乃逸2。
注釋 1 荒,荒廢。
含,應從《史記》作舍;與捨同。
惕,懼。
2 觀火,謂視民情如觀火之明。
拙謀,謂所謀拙劣。
作,作成。
乃,汝。
逸,過錯。
譯文 “這并不是我自己荒廢了這美德;隻是你們放棄了美德,不把我的政令告訴每一個人。
我(對你們這種情形)好像看火似的(那麼清楚)。
這當然也怪我的計謀拙劣,以緻造成你們的過失。
“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1;若農服田力穑,乃亦有秋2。
注釋 1 綱,系網之大繩。
條,條理。
紊,亂。
2 農,農人。
服,從事。
力,努力。
穑,耕稼。
有秋,猶有年;謂谷物豐收。
譯文 “就像把網系在綱上,才能有條有理而不紊亂;就像農人從事田野工作,努力耕種,才能豐收。
“汝克黜乃心,施實德于民,至于婚友;丕乃敢大言,汝有積德1。
乃不畏戎毒于遠迩2;惰農自安,不昏作勞,不服田畝,越其罔有黍稷。
汝不和吉言于百姓,惟汝自生毒3;乃敗禍奸宄4,以自災于厥身。
乃既先惡于民,乃奉其恫,汝悔身何及5! 注釋 1 婚友,婚姻朋友。
丕乃,猶乃也。
2 戎,大。
毒,害。
遠,謂遠日。
迩,謂近日。
3 昏,鄭玄讀為“”(見《正義》),雲:“,勉也。
”作勞,操作勞動。
服,從事。
《釋詞》:“越其,猶雲爰乃也。
”罔,無。
和,與桓、宣古通;此當讀為“宣”,宣布也:《平議》說。
吉,善。
百姓,民衆;或作百官解,亦通。
毒,禍害。
4 敗,壞亂。
奸宄,見《堯典》注。
5 奉,承;受。
恫(tōng),痛苦。
悔身,自身後悔。
譯文 “你們要除去私心,對民衆施與實在的德惠,以至于婚姻朋友;你們膽敢說大話,說你們已有積累的德惠。
你們不怕在遙遠的将來和近日會有大災害;像怠惰的農人一樣自己尋求安逸,不奮勉地操作勞動,不從事田野工作,于是就不會收獲到黍稷等谷物了。
你們不對民衆(或官員們)宣布良好的言論,這是你們自己造成的禍害,于是毀壞、災禍和内外的擾亂(都生出來),以緻自己害了自己。
你們已經被民衆所讨厭,才遭受那種痛苦,你們自己後悔怎麼還來得及! “相時憸民,猶胥顧于箴言;其發有逸口,矧予制乃短長之命1?汝曷弗告朕,而胥動以浮言,恐沈于衆2?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猶可撲滅3。
則惟汝衆自作弗靖,非予有咎4。
注釋 1 相,視。
時,是。
憸民,蔡《傳》:“小民也。
”胥,相。
箴言,箴戒之言;指政令言。
發,謂發言。
蔡《傳》:“逸口,過言也。
”此句指諸臣言。
矧,何況。
制,管制;猶言掌握。
乃,汝。
短長之命,言壽命之長短。
2 曷,何。
胥,相。
動,鼓動。
浮言,無根之言。
恐,恐吓。
沈,讀為“抌”。
《說文》:“告言不正曰抌。
”孫《疏》說。
3 燎,燒。
原,野。
向迩,接近。
其猶可撲滅,謂尚可撲滅。
4 靖,善:《述聞》說。
咎,過。
譯文 “看看這些小民,他們還都顧及政府勸誡的話;恐怕發言有所錯誤,何況我掌握着你們的生殺大權?你們為什麼事前不告訴我,卻用謠言互相鼓動,來恐吓煽惑民衆?(你們這種做法)如同大火在原野中燃燒起來一般,(雖然)火勢猛烈得使人不能接近,可是,尚且可以撲滅它。
那就是你們衆人自己所做的壞事造成的,不是我有什麼過錯。
“遲任有言曰:‘人惟求舊,器非求舊、惟新1。
’古我先王,暨乃祖乃父,胥及逸勤;予敢動用非罰2?世選爾勞,予不掩爾善3。
茲予大享于先王,爾祖其從與享之4。
作福作災,予亦不敢動用非德5。
注釋 1 遲任,古賢人。
人,謂官吏。
2 胥及逸勤,言相與共勞逸。
敢,豈敢。
非罰,不當之罰。
3 選,計算。
勞,功勞。
掩,掩沒。
4 享,祭獻。
從,跟從。
與,參與。
5 作福作災,謂神降福降災。
非德,不當之德惠。
譯文 “遲任有句話說:‘任用官員要用世家舊臣,器物就不要找舊的,而要新的。
’古時我們的先王,跟你們的祖先,在一起過着安逸和勞動的生活,我豈敢對你們施行不合理的刑罰?世世代代都記着你們的功績,我不會埋沒你們的好處的。
現在我要隆重地來祭祀我們的先王,你們的祖先也就會相随而來享受我的祭祀。
(對你們會)降給幸福或降給災難(全憑先王和你們祖先的意旨),我也不敢給你們不合理的恩惠。
“予告汝于難;若射之有志1。
汝無侮老成人,無弱孤有幼2。
各長于厥居,勉出乃力,聽予一人之作猷3。
無有遠迩,用罪伐厥死,用德彰厥善4。
邦之臧,惟汝衆;邦之不臧,惟予一人有佚罰5。
注釋 1 于,義與以同:《核诂》說。
難,困難。
志,識;謂拟射之标志;即的。
2 侮老,漢石經作翕侮。
孫《疏》謂翕侮猶言狎侮。
唐石經作老侮,謂以其老邁而侮之。
《述聞》雲:“弱孤連言,以為孤弱而輕忽之也。
”按:有,于。
3 長,永久。
乃,汝。
聽,從。
作猷,所做之謀劃。
4 用罪,謂作惡。
伐,殺。
用德,謂行善。
彰,表揚。
5 臧,善。
佚,《國語·周語》引作逸。
佚、逸古通;過也。
佚罰,謂錯誤之懲罰。
譯文 “我來告訴你們困難的事;就像射箭一樣,要有一個目标。
你們不要欺侮成年人,也不要欺侮弱小孤苦的幼年人。
你們各人永久住在你們現在所住的地方,奮勉地拿出你們的力量,聽從我個人所做的計劃。
無論親疏,你們若走上罪惡的路,我就要殺死你們;你們若趨向美善的路,我就會表揚你們的好處。
國家治理好了,那就是大家的功勞;治理得不好,那就是我個人的過失。
“凡爾衆,其惟緻告1:自今至于後日,各恭爾事,齊乃位,度乃口2。
罰及爾身,弗可悔3。
” 注釋 1 蔡《傳》雲:“緻告者,使各相告戒也。
” 2 恭,謹。
齊,正:義見《詩·小宛》毛傳。
位,職位。
度,《說文》作度攵;閉也。
3 “罰及”句上有省文;意謂如不然則罰及爾身也。
上篇止此。
譯文 “凡是你們衆人,各人都要輾轉相告:從今以後,各人要敬謹地去做你們的事業,做好職責以内的事,閉起你們的嘴來。
(如若不這樣)刑罰就加到你們身上,(到那時)你們可不要後悔。
” 盤庚作,惟涉河以民遷1。
乃話民之弗率,誕告用亶2。
其有衆鹹造,勿亵在王庭3。
注釋 1 作,起來。
惟,謀:《尚書故》說。
涉河,渡黃河而北。
2 話,《尚書故》雲:“會也。
”率,從。
誕,發語詞。
用,以。
亶,誠。
3 鹹,皆。
我現在教訓你們,為的是讓你們去掉私心,不要遊樂而放縱地追求安逸。
從前我們的先王,總是打算任用世家舊臣來共同管理政事。
先王向官員們布告政令,官員們都能不隐瞞王的旨意,王因而對他們滿意;(官員們傳布政令,)都沒有錯誤的言論,民衆因而也都改過向善了。
現在你們聒聒地自以為是而拒絕别人的好意見,又另外發表邪說,我不知道你們到底在争論些什麼。
“非予自荒茲德;惟汝含德,不惕予一人1。
予若觀火。
予亦拙謀,作乃逸2。
注釋 1 荒,荒廢。
含,應從《史記》作舍;與捨同。
惕,懼。
2 觀火,謂視民情如觀火之明。
拙謀,謂所謀拙劣。
作,作成。
乃,汝。
逸,過錯。
譯文 “這并不是我自己荒廢了這美德;隻是你們放棄了美德,不把我的政令告訴每一個人。
我(對你們這種情形)好像看火似的(那麼清楚)。
這當然也怪我的計謀拙劣,以緻造成你們的過失。
“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1;若農服田力穑,乃亦有秋2。
注釋 1 綱,系網之大繩。
條,條理。
紊,亂。
2 農,農人。
服,從事。
力,努力。
穑,耕稼。
有秋,猶有年;謂谷物豐收。
譯文 “就像把網系在綱上,才能有條有理而不紊亂;就像農人從事田野工作,努力耕種,才能豐收。
“汝克黜乃心,施實德于民,至于婚友;丕乃敢大言,汝有積德1。
乃不畏戎毒于遠迩2;惰農自安,不昏作勞,不服田畝,越其罔有黍稷。
汝不和吉言于百姓,惟汝自生毒3;乃敗禍奸宄4,以自災于厥身。
乃既先惡于民,乃奉其恫,汝悔身何及5! 注釋 1 婚友,婚姻朋友。
丕乃,猶乃也。
2 戎,大。
毒,害。
遠,謂遠日。
迩,謂近日。
3 昏,鄭玄讀為“”(見《正義》),雲:“,勉也。
”作勞,操作勞動。
服,從事。
《釋詞》:“越其,猶雲爰乃也。
”罔,無。
和,與桓、宣古通;此當讀為“宣”,宣布也:《平議》說。
吉,善。
百姓,民衆;或作百官解,亦通。
毒,禍害。
4 敗,壞亂。
奸宄,見《堯典》注。
5 奉,承;受。
恫(tōng),痛苦。
悔身,自身後悔。
譯文 “你們要除去私心,對民衆施與實在的德惠,以至于婚姻朋友;你們膽敢說大話,說你們已有積累的德惠。
你們不怕在遙遠的将來和近日會有大災害;像怠惰的農人一樣自己尋求安逸,不奮勉地操作勞動,不從事田野工作,于是就不會收獲到黍稷等谷物了。
你們不對民衆(或官員們)宣布良好的言論,這是你們自己造成的禍害,于是毀壞、災禍和内外的擾亂(都生出來),以緻自己害了自己。
你們已經被民衆所讨厭,才遭受那種痛苦,你們自己後悔怎麼還來得及! “相時憸民,猶胥顧于箴言;其發有逸口,矧予制乃短長之命1?汝曷弗告朕,而胥動以浮言,恐沈于衆2?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猶可撲滅3。
則惟汝衆自作弗靖,非予有咎4。
注釋 1 相,視。
時,是。
憸民,蔡《傳》:“小民也。
”胥,相。
箴言,箴戒之言;指政令言。
發,謂發言。
蔡《傳》:“逸口,過言也。
”此句指諸臣言。
矧,何況。
制,管制;猶言掌握。
乃,汝。
短長之命,言壽命之長短。
2 曷,何。
胥,相。
動,鼓動。
浮言,無根之言。
恐,恐吓。
沈,讀為“抌”。
《說文》:“告言不正曰抌。
”孫《疏》說。
3 燎,燒。
原,野。
向迩,接近。
其猶可撲滅,謂尚可撲滅。
4 靖,善:《述聞》說。
咎,過。
譯文 “看看這些小民,他們還都顧及政府勸誡的話;恐怕發言有所錯誤,何況我掌握着你們的生殺大權?你們為什麼事前不告訴我,卻用謠言互相鼓動,來恐吓煽惑民衆?(你們這種做法)如同大火在原野中燃燒起來一般,(雖然)火勢猛烈得使人不能接近,可是,尚且可以撲滅它。
那就是你們衆人自己所做的壞事造成的,不是我有什麼過錯。
“遲任有言曰:‘人惟求舊,器非求舊、惟新1。
’古我先王,暨乃祖乃父,胥及逸勤;予敢動用非罰2?世選爾勞,予不掩爾善3。
茲予大享于先王,爾祖其從與享之4。
作福作災,予亦不敢動用非德5。
注釋 1 遲任,古賢人。
人,謂官吏。
2 胥及逸勤,言相與共勞逸。
敢,豈敢。
非罰,不當之罰。
3 選,計算。
勞,功勞。
掩,掩沒。
4 享,祭獻。
從,跟從。
與,參與。
5 作福作災,謂神降福降災。
非德,不當之德惠。
譯文 “遲任有句話說:‘任用官員要用世家舊臣,器物就不要找舊的,而要新的。
’古時我們的先王,跟你們的祖先,在一起過着安逸和勞動的生活,我豈敢對你們施行不合理的刑罰?世世代代都記着你們的功績,我不會埋沒你們的好處的。
現在我要隆重地來祭祀我們的先王,你們的祖先也就會相随而來享受我的祭祀。
(對你們會)降給幸福或降給災難(全憑先王和你們祖先的意旨),我也不敢給你們不合理的恩惠。
“予告汝于難;若射之有志1。
汝無侮老成人,無弱孤有幼2。
各長于厥居,勉出乃力,聽予一人之作猷3。
無有遠迩,用罪伐厥死,用德彰厥善4。
邦之臧,惟汝衆;邦之不臧,惟予一人有佚罰5。
注釋 1 于,義與以同:《核诂》說。
難,困難。
志,識;謂拟射之标志;即的。
2 侮老,漢石經作翕侮。
孫《疏》謂翕侮猶言狎侮。
唐石經作老侮,謂以其老邁而侮之。
《述聞》雲:“弱孤連言,以為孤弱而輕忽之也。
”按:有,于。
3 長,永久。
乃,汝。
聽,從。
作猷,所做之謀劃。
4 用罪,謂作惡。
伐,殺。
用德,謂行善。
彰,表揚。
5 臧,善。
佚,《國語·周語》引作逸。
佚、逸古通;過也。
佚罰,謂錯誤之懲罰。
譯文 “我來告訴你們困難的事;就像射箭一樣,要有一個目标。
你們不要欺侮成年人,也不要欺侮弱小孤苦的幼年人。
你們各人永久住在你們現在所住的地方,奮勉地拿出你們的力量,聽從我個人所做的計劃。
無論親疏,你們若走上罪惡的路,我就要殺死你們;你們若趨向美善的路,我就會表揚你們的好處。
國家治理好了,那就是大家的功勞;治理得不好,那就是我個人的過失。
“凡爾衆,其惟緻告1:自今至于後日,各恭爾事,齊乃位,度乃口2。
罰及爾身,弗可悔3。
” 注釋 1 蔡《傳》雲:“緻告者,使各相告戒也。
” 2 恭,謹。
齊,正:義見《詩·小宛》毛傳。
位,職位。
度,《說文》作度攵;閉也。
3 “罰及”句上有省文;意謂如不然則罰及爾身也。
上篇止此。
譯文 “凡是你們衆人,各人都要輾轉相告:從今以後,各人要敬謹地去做你們的事業,做好職責以内的事,閉起你們的嘴來。
(如若不這樣)刑罰就加到你們身上,(到那時)你們可不要後悔。
” 盤庚作,惟涉河以民遷1。
乃話民之弗率,誕告用亶2。
其有衆鹹造,勿亵在王庭3。
注釋 1 作,起來。
惟,謀:《尚書故》說。
涉河,渡黃河而北。
2 話,《尚書故》雲:“會也。
”率,從。
誕,發語詞。
用,以。
亶,誠。
3 鹹,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