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書
關燈
小
中
大
湯誓
本篇為商湯伐夏桀時誓師之辭。
按:《論語·堯曰》篇及《國語》内史過所引《湯誓》之辭,異于本篇;是本篇之外,尚有一《湯誓》。
本篇文辭既不古,又充滿吊民伐罪之思想;其著成時代,疑亦在戰國之世。
而《孟子·梁惠王》篇引之,故當在《孟子》之前。
王曰:“格爾衆庶,悉聽朕言。
非台小子,敢行稱亂;有夏多罪,天命殛1之。
注釋 1 王,謂商湯。
格,告。
庶,衆。
悉,皆。
台(《集韻》:盈之切),我。
稱,舉;作。
殛,誅。
譯文 王說:“告訴你們衆人,都來聽我的話。
并不是我這青年敢去作亂,隻因夏王罪惡多端,老天命令我去伐誅他。
“今爾有衆,汝曰:‘我後不恤我衆,舍我穑事,而割正夏1。
’予惟聞汝衆言;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
注釋 1 後,君主。
恤,憐憫。
舍,同捨。
穑事,農事。
割,奪。
正,與征古通。
割正,謂征伐。
下正字,義同。
譯文 “現在你們衆人,你們說:‘我們的君主不憐憫我們,舍棄(荒廢)了我們的莊稼,而令我們去征伐夏國。
’我啊,已聽到你們的這些話了;夏桀有罪,我懼怕上帝發怒,不敢不去征伐夏國。
“今汝其曰:‘夏罪其如台1?’夏王率遏衆力,率割夏邑,有衆率怠弗協2。
曰:‘時日曷喪?予及汝皆亡3!’夏德若茲4,今朕必往。
注釋 1 如台(yí),若何。
2 率,語助詞:說見《釋詞》。
下二“率”字同。
遏,竭盡:《核诂》說。
割,《廣雅》:“害也。
”怠,怠慢不恭。
協,和。
3 時,是。
日,以喻夏桀。
曷,何時:說見丁聲樹所著《論〈詩經〉中的“何”“曷”“胡”》。
汝,謂桀。
皆,與偕同義;共同。
4 德,行為。
若茲,如此。
譯文 “現在你們要說:‘夏朝的罪惡是怎樣的呢?’夏王竭盡了民衆的力量,損害了夏國,民衆因而都怠慢不恭,對他的統治不滿。
都說:‘這個太陽什麼時候才會滅亡呢?我情願跟你共同滅亡!’夏桀的行為如此,所以我一定得去征服他。
“爾尚輔予一人,緻天之罰,予其大赉汝1。
爾無不信,朕不食言2。
爾不從誓言,予則孥戮汝,罔有攸赦3。
” 注釋 1 尚,庶幾;希冀之詞。
予一人,猶言我個人;古者天子每如此自稱。
緻,推行。
赉,賞賜。
2 無,勿。
食言,即将話吞到肚裡;意謂不實踐其言。
3 罔,無。
攸,所。
赦,免罪。
譯文 “希望你們輔佐我,來推行老天的刑罰,我将要大大地賞賜你們。
你們不要不相信,我不會說謊的。
如果你們不聽從我的誓言,我就要連你們的兒子都殺死,沒有一個人能得到赦免。
” 盤庚 盤庚,殷帝名;祖丁之子,陽甲之弟,小辛之兄也。
本篇乃記述盤庚自奄遷殷之事者。
通行本分為上、中、下三篇,曰《盤庚上》《盤庚中》《盤庚下》。
按:漢儒皆以為一篇,未嘗分别以上、中、下标題;僅于上篇、中篇之末,各空一字以别之:漢《熹平石經》可證也。
茲從漢人舊本,不更分别标題。
《書序》謂本篇作于盤庚時,《史記·殷本紀》以為作于小辛時。
按:本篇數言盤庚,而盤庚之名,乃其後人所命,非盤庚在世時之稱,可知本篇非當時所作。
小辛時亦不當有“盤庚”之号,故知亦非作于小辛時也。
疑為殷末人(甚至宋人)述古之作。
盤庚遷于殷,民不适有居。
率籲衆慼出矢言1。
注釋 1 适,悅:孫《疏》說。
有,于:《釋詞》說。
率,用;猶言因而。
籲,呼。
慼,《說文》引作戚。
戚,親也;謂近臣。
矢,陳述:《平議》說。
譯文 盤庚遷都于殷,人民都不喜歡住在這裡。
(盤庚)因而呼籲一些親近的官員,(讓他們)出來對民衆講話。
曰:“我王來,既爰宅于茲;重我民,無盡劉1。
不能胥匡以生;蔔稽曰其如台2?先王有服,恪謹天命;茲猶不常甯,不常厥邑,于今五邦3。
今不承于古,罔知天之斷命,矧曰其克從先王之烈4?若颠木之有由蘖,天其永我命于茲新邑,紹複先王之大業,厎綏四方5。
” 注釋 1 我王,謂盤庚。
宅,居。
茲,指殷言。
劉,殺。
2 胥,相。
匡,輔助。
蔔稽,猶言蔔問。
如台(yí),若何。
3 服,事。
恪,敬。
茲,如此。
邑,指國都言。
五邦,謂仲丁遷嚣,河亶甲遷相,祖乙居耿,耿圮遷庇,南庚遷奄:楊樹達《積微居讀書記》說。
4 承于古,謂繼承先王之行。
斷命,謂國運斷絕。
矧,況。
克,能。
烈,業。
5 颠木,仆倒之樹木。
由,《說文》引作甹,雲:“木生條也。
”蘖,樹木被斫伐後新生之嫩芽。
永,長久。
茲新邑,謂殷。
紹,繼。
複,恢複。
厎,緻。
綏,安。
譯文 (親近的官員們告誡其他官吏和民衆)說:“我們的君王遷到(殷)來,已經住在這裡了;(他所以要遷來,)是由于看重我們民衆,不想緻使民衆通通受害而死。
你們如果不能互相幫助着生活,試去蔔問你們這種行為的結果會如何呢?(以前)先王隻要有所作為,都敬謹地遵從老天的命令;縱然如此,尚且不能永久安甯,不能永久地住在他們的都城(而不遷移),到現在已換了五個國都了。
現在若不繼承古人的作風,就連老天要斷絕我們的國運都不能知道,還談什麼繼承先王的功業?如同已伐倒的樹木又生出新芽來一般,老天會使我們的國運在這裡永久下去,繼承并恢複先王的偉大事業,使天下安定。
” 盤庚于民,由乃在位,以常舊服,正法度1。
曰:“無或敢伏小人之攸箴2!”王命衆,悉至于庭。
注釋 1 ,教;曉谕。
由,義如《論語》“民可使由之”之“由”,順從也。
乃,汝。
在位,謂在位之官員。
常,與尚古通;謂尊尚。
舊服,謂舊規。
2 此句乃告官吏之語。
無,勿。
伏,隐瞞。
小人,民衆。
攸,所。
箴,馬融雲(見《釋文》):“谏也。
” 譯文 盤庚曉谕百姓:要順從你們的官吏,來尊尚舊時的法規,使法度正當。
(于是告訴官員們)說:“無論是誰都不要隐瞞民衆對政府的規谏!”于是王就命令衆人,通通到庭院中來。
王若曰:“格汝衆。
予告汝訓1汝,猷黜乃心,無傲從康2。
古我先王,亦惟圖任舊人共政3。
王播告之,修不匿厥指,王用丕欽;罔有逸言,民用丕變4。
今汝聒聒,起信險膚,予弗知乃所訟5。
注釋 1 王,謂盤庚。
若曰,如此說。
格,告。
衆,謂衆官吏。
訓,訓辭。
2 猷,與攸通;語助詞:《釋詞》有說。
黜,降低。
乃,汝。
傲,同敖;遊樂。
從,與縱通;放縱。
康,安逸。
3 圖,謀;打算。
任,用。
舊人,共事年久之人。
共政,共治理政事。
4 王,謂先王。
播告,布告。
修,讀為“攸”,語詞:《平議》及《骈枝》并有說。
匿,隐。
指,與旨古通。
用,因以。
丕,語詞。
欽,善之:吳氏《尚書故》說。
逸,過錯。
5 聒聒,馬融雲(見《正義》):“拒善自用之意。
”起,猶更。
信,申。
險,邪。
膚,傳;說。
言更申邪說:吳氏《尚書故》及吳闿生《尚書大義》(以下簡稱《大義》)并有說。
訟,争論。
譯文 王
按:《論語·堯曰》篇及《國語》内史過所引《湯誓》之辭,異于本篇;是本篇之外,尚有一《湯誓》。
本篇文辭既不古,又充滿吊民伐罪之思想;其著成時代,疑亦在戰國之世。
而《孟子·梁惠王》篇引之,故當在《孟子》之前。
王曰:“格爾衆庶,悉聽朕言。
非台小子,敢行稱亂;有夏多罪,天命殛1之。
注釋 1 王,謂商湯。
格,告。
庶,衆。
悉,皆。
台(《集韻》:盈之切),我。
稱,舉;作。
殛,誅。
譯文 王說:“告訴你們衆人,都來聽我的話。
并不是我這青年敢去作亂,隻因夏王罪惡多端,老天命令我去伐誅他。
“今爾有衆,汝曰:‘我後不恤我衆,舍我穑事,而割正夏1。
’予惟聞汝衆言;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
注釋 1 後,君主。
恤,憐憫。
舍,同捨。
穑事,農事。
割,奪。
正,與征古通。
割正,謂征伐。
下正字,義同。
譯文 “現在你們衆人,你們說:‘我們的君主不憐憫我們,舍棄(荒廢)了我們的莊稼,而令我們去征伐夏國。
’我啊,已聽到你們的這些話了;夏桀有罪,我懼怕上帝發怒,不敢不去征伐夏國。
“今汝其曰:‘夏罪其如台1?’夏王率遏衆力,率割夏邑,有衆率怠弗協2。
曰:‘時日曷喪?予及汝皆亡3!’夏德若茲4,今朕必往。
注釋 1 如台(yí),若何。
2 率,語助詞:說見《釋詞》。
下二“率”字同。
遏,竭盡:《核诂》說。
割,《廣雅》:“害也。
”怠,怠慢不恭。
協,和。
3 時,是。
日,以喻夏桀。
曷,何時:說見丁聲樹所著《論〈詩經〉中的“何”“曷”“胡”》。
汝,謂桀。
皆,與偕同義;共同。
4 德,行為。
若茲,如此。
譯文 “現在你們要說:‘夏朝的罪惡是怎樣的呢?’夏王竭盡了民衆的力量,損害了夏國,民衆因而都怠慢不恭,對他的統治不滿。
都說:‘這個太陽什麼時候才會滅亡呢?我情願跟你共同滅亡!’夏桀的行為如此,所以我一定得去征服他。
“爾尚輔予一人,緻天之罰,予其大赉汝1。
爾無不信,朕不食言2。
爾不從誓言,予則孥戮汝,罔有攸赦3。
” 注釋 1 尚,庶幾;希冀之詞。
予一人,猶言我個人;古者天子每如此自稱。
緻,推行。
赉,賞賜。
2 無,勿。
食言,即将話吞到肚裡;意謂不實踐其言。
3 罔,無。
攸,所。
赦,免罪。
譯文 “希望你們輔佐我,來推行老天的刑罰,我将要大大地賞賜你們。
你們不要不相信,我不會說謊的。
如果你們不聽從我的誓言,我就要連你們的兒子都殺死,沒有一個人能得到赦免。
” 盤庚 盤庚,殷帝名;祖丁之子,陽甲之弟,小辛之兄也。
本篇乃記述盤庚自奄遷殷之事者。
通行本分為上、中、下三篇,曰《盤庚上》《盤庚中》《盤庚下》。
按:漢儒皆以為一篇,未嘗分别以上、中、下标題;僅于上篇、中篇之末,各空一字以别之:漢《熹平石經》可證也。
茲從漢人舊本,不更分别标題。
《書序》謂本篇作于盤庚時,《史記·殷本紀》以為作于小辛時。
按:本篇數言盤庚,而盤庚之名,乃其後人所命,非盤庚在世時之稱,可知本篇非當時所作。
小辛時亦不當有“盤庚”之号,故知亦非作于小辛時也。
疑為殷末人(甚至宋人)述古之作。
盤庚遷于殷,民不适有居。
率籲衆慼出矢言1。
注釋 1 适,悅:孫《疏》說。
有,于:《釋詞》說。
率,用;猶言因而。
籲,呼。
慼,《說文》引作戚。
戚,親也;謂近臣。
矢,陳述:《平議》說。
譯文 盤庚遷都于殷,人民都不喜歡住在這裡。
(盤庚)因而呼籲一些親近的官員,(讓他們)出來對民衆講話。
曰:“我王來,既爰宅于茲;重我民,無盡劉1。
不能胥匡以生;蔔稽曰其如台2?先王有服,恪謹天命;茲猶不常甯,不常厥邑,于今五邦3。
今不承于古,罔知天之斷命,矧曰其克從先王之烈4?若颠木之有由蘖,天其永我命于茲新邑,紹複先王之大業,厎綏四方5。
” 注釋 1 我王,謂盤庚。
宅,居。
茲,指殷言。
劉,殺。
2 胥,相。
匡,輔助。
蔔稽,猶言蔔問。
如台(yí),若何。
3 服,事。
恪,敬。
茲,如此。
邑,指國都言。
五邦,謂仲丁遷嚣,河亶甲遷相,祖乙居耿,耿圮遷庇,南庚遷奄:楊樹達《積微居讀書記》說。
4 承于古,謂繼承先王之行。
斷命,謂國運斷絕。
矧,況。
克,能。
烈,業。
5 颠木,仆倒之樹木。
由,《說文》引作甹,雲:“木生條也。
”蘖,樹木被斫伐後新生之嫩芽。
永,長久。
茲新邑,謂殷。
紹,繼。
複,恢複。
厎,緻。
綏,安。
譯文 (親近的官員們告誡其他官吏和民衆)說:“我們的君王遷到(殷)來,已經住在這裡了;(他所以要遷來,)是由于看重我們民衆,不想緻使民衆通通受害而死。
你們如果不能互相幫助着生活,試去蔔問你們這種行為的結果會如何呢?(以前)先王隻要有所作為,都敬謹地遵從老天的命令;縱然如此,尚且不能永久安甯,不能永久地住在他們的都城(而不遷移),到現在已換了五個國都了。
現在若不繼承古人的作風,就連老天要斷絕我們的國運都不能知道,還談什麼繼承先王的功業?如同已伐倒的樹木又生出新芽來一般,老天會使我們的國運在這裡永久下去,繼承并恢複先王的偉大事業,使天下安定。
” 盤庚于民,由乃在位,以常舊服,正法度1。
曰:“無或敢伏小人之攸箴2!”王命衆,悉至于庭。
注釋 1 ,教;曉谕。
由,義如《論語》“民可使由之”之“由”,順從也。
乃,汝。
在位,謂在位之官員。
常,與尚古通;謂尊尚。
舊服,謂舊規。
2 此句乃告官吏之語。
無,勿。
伏,隐瞞。
小人,民衆。
攸,所。
箴,馬融雲(見《釋文》):“谏也。
” 譯文 盤庚曉谕百姓:要順從你們的官吏,來尊尚舊時的法規,使法度正當。
(于是告訴官員們)說:“無論是誰都不要隐瞞民衆對政府的規谏!”于是王就命令衆人,通通到庭院中來。
王若曰:“格汝衆。
予告汝訓1汝,猷黜乃心,無傲從康2。
古我先王,亦惟圖任舊人共政3。
王播告之,修不匿厥指,王用丕欽;罔有逸言,民用丕變4。
今汝聒聒,起信險膚,予弗知乃所訟5。
注釋 1 王,謂盤庚。
若曰,如此說。
格,告。
衆,謂衆官吏。
訓,訓辭。
2 猷,與攸通;語助詞:《釋詞》有說。
黜,降低。
乃,汝。
傲,同敖;遊樂。
從,與縱通;放縱。
康,安逸。
3 圖,謀;打算。
任,用。
舊人,共事年久之人。
共政,共治理政事。
4 王,謂先王。
播告,布告。
修,讀為“攸”,語詞:《平議》及《骈枝》并有說。
匿,隐。
指,與旨古通。
用,因以。
丕,語詞。
欽,善之:吳氏《尚書故》說。
逸,過錯。
5 聒聒,馬融雲(見《正義》):“拒善自用之意。
”起,猶更。
信,申。
險,邪。
膚,傳;說。
言更申邪說:吳氏《尚書故》及吳闿生《尚書大義》(以下簡稱《大義》)并有說。
訟,争論。
譯文 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