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篇第三
關燈
小
中
大
樂而獸舞鳳儀,斯感通之妙,非聲音之末也。
昔有鼓琴于池上者,調及蕤賓,而蕤賓鐵躍之出,亦謂知音邪? 天道虧盈而益謙,繪事其證乎?凡繪不及則是,過之則非。
如繪人,分寸亦人,若六七尺則非人,以人長五尺也。
物皆然。
又如繪樸野幽寂之形則雅,如草村茅廬、疏松片石,疲驢破帽則雅,若缯樓閣金碧,凡富貴事則俗矣。
籲!天之盈虧,不顯哉,不顯哉!鳥之性南向,鴉、鵲晨南昏北,蝠昏南晨北,南出而北還也。
鴈之南也,鶴、鹳亦南,即鹡鹑之鹩梧同。
黃雀之微亦南,不問遠近,但見其南耳。
生性難移,如草木之蔓之直,故人剛柔之偏,變之為剛善柔善,有之矣。
若欲剛為柔,柔為剛,能之乎?天之生物,主于用龍,用天故雲,馬用地故健,虎用山故風,牛主耕故柔,馬主行,故不寐,豕主食,故一乳。
十七八推之物皆然。
而仙釋之徒,乃欲棄人倫,絕群類,高飛遠翥哉!如生才亦主用,大受小受,即有湮淪者鮮焉用之時義大矣哉!王生善聽聲,聞丁公馬蹄聲,曰:旬月必拜相。
又聞其蹄聲,曰:必出而西行,皆驗。
以是觀之,小人名位素定矣。
易謂小人道長,不以是乎?又以知宋宰相乘馬,今達官肩輿行,謂馬卑也。
唐、宋拜相,則築沙堤,或以便于馬。
禹貢山川多與今不合,何也?空同子曰:自河之入淮也,破荥澤、孟諸、芒硯諸陂,今皆耕牧地耳。
流謙變盈,滄海而桑田,古今能合哉?車陸象鳥,舟水象魚,蓋不能不圓,席不能不方,智者行其所無事,巳矣,私意鑿之哉! 空同子圍爐而觀銅瓶之水,熱極則向轉微,乃喟然而歎曰:嗟!至寶不耀,至聲無聞,天之道哉!天之道哉!凡欲人知者,非足者也。
凡人不知而悶者,欲知者也。
秦時用商鞅法,令如牛毛,天下之毛多矣,繁令必曰牛毛者,何也?空同子曰:牛之毛于人獨無用,用之無益也。
然則繁令者不可鑒哉!味生色,故染绛必以酸。
義生味,故吟詩必胡。
嘉靖六年四月,舞陽之野麟生于牛,其夜火光。
又其聲雷,又見其角而鱗,以為妖,擊之,口吐火斃。
頃又蘇本之土又自起,聲轉雷擊,碎首乃死。
見者謂麟也,野人懼,扛之省城。
然誠麟也。
古謂麟二角,然此則雙肉角。
麟馬蹄,此則蹄牛。
古謂鶴胎生,今鶴卵生,豈角者誤邪?抑形有變邪?此似麟非麟者邪?古又謂牛馬交則主麟,此牛馬交者邪?龍與馬交,則生千裡,馬汗則腹下麟。
嘗疑大學挈矩,又疑平天下,不言準而言矩,今乃知方圓平直一道,矩盡之也。
矩為方,削其角則圓;矩為平,直其尾則平。
尾不直,不平也。
陣法五變,亦方變圓成。
問:方能圓,圓不能方,何也?李子曰:陽根陰也。
巨之齒太平,直則入木不行,必有龃龉,俗謂之料,斯濟變之譬也。
覂駕之馬,不羁之才,用之易效。
聖人貴智不貴藏,以智者善藏也。
??魚性癡,見人則樹其鬣,謂人懼巳也。
又其性畏寒,西方有鳥曰半翅者,亦癡,見人飛不過三五尺,可以杖擊之,得也。
鲽魚入網辄伏者,惜鱗也。
孔鵲愛其尾,潛則露尾;錦雞愛其毛,羽自照水,因而有溺死者,皆不智不藏者也。
乾為駁,駁巨牙,食虎豹,二名茲白。
空同子曰:凡物食物,天生相制之義,非但力之也。
駁未必力虎豹。
虎豹食鹿豕、牛馬,鹿豕、牛馬見之則顫而尿,斯有制之者,非力之罪也。
如豺小而降,虎豹是也。
在人如君制民,夫制妻,在禽如鹘抟兔,鵲擊鸢。
昔有鼓琴于池上者,調及蕤賓,而蕤賓鐵躍之出,亦謂知音邪? 天道虧盈而益謙,繪事其證乎?凡繪不及則是,過之則非。
如繪人,分寸亦人,若六七尺則非人,以人長五尺也。
物皆然。
又如繪樸野幽寂之形則雅,如草村茅廬、疏松片石,疲驢破帽則雅,若缯樓閣金碧,凡富貴事則俗矣。
籲!天之盈虧,不顯哉,不顯哉!鳥之性南向,鴉、鵲晨南昏北,蝠昏南晨北,南出而北還也。
鴈之南也,鶴、鹳亦南,即鹡鹑之鹩梧同。
黃雀之微亦南,不問遠近,但見其南耳。
生性難移,如草木之蔓之直,故人剛柔之偏,變之為剛善柔善,有之矣。
若欲剛為柔,柔為剛,能之乎?天之生物,主于用龍,用天故雲,馬用地故健,虎用山故風,牛主耕故柔,馬主行,故不寐,豕主食,故一乳。
十七八推之物皆然。
而仙釋之徒,乃欲棄人倫,絕群類,高飛遠翥哉!如生才亦主用,大受小受,即有湮淪者鮮焉用之時義大矣哉!王生善聽聲,聞丁公馬蹄聲,曰:旬月必拜相。
又聞其蹄聲,曰:必出而西行,皆驗。
以是觀之,小人名位素定矣。
易謂小人道長,不以是乎?又以知宋宰相乘馬,今達官肩輿行,謂馬卑也。
唐、宋拜相,則築沙堤,或以便于馬。
禹貢山川多與今不合,何也?空同子曰:自河之入淮也,破荥澤、孟諸、芒硯諸陂,今皆耕牧地耳。
流謙變盈,滄海而桑田,古今能合哉?車陸象鳥,舟水象魚,蓋不能不圓,席不能不方,智者行其所無事,巳矣,私意鑿之哉! 空同子圍爐而觀銅瓶之水,熱極則向轉微,乃喟然而歎曰:嗟!至寶不耀,至聲無聞,天之道哉!天之道哉!凡欲人知者,非足者也。
凡人不知而悶者,欲知者也。
秦時用商鞅法,令如牛毛,天下之毛多矣,繁令必曰牛毛者,何也?空同子曰:牛之毛于人獨無用,用之無益也。
然則繁令者不可鑒哉!味生色,故染绛必以酸。
義生味,故吟詩必胡。
嘉靖六年四月,舞陽之野麟生于牛,其夜火光。
又其聲雷,又見其角而鱗,以為妖,擊之,口吐火斃。
頃又蘇本之土又自起,聲轉雷擊,碎首乃死。
見者謂麟也,野人懼,扛之省城。
然誠麟也。
古謂麟二角,然此則雙肉角。
麟馬蹄,此則蹄牛。
古謂鶴胎生,今鶴卵生,豈角者誤邪?抑形有變邪?此似麟非麟者邪?古又謂牛馬交則主麟,此牛馬交者邪?龍與馬交,則生千裡,馬汗則腹下麟。
嘗疑大學挈矩,又疑平天下,不言準而言矩,今乃知方圓平直一道,矩盡之也。
矩為方,削其角則圓;矩為平,直其尾則平。
尾不直,不平也。
陣法五變,亦方變圓成。
問:方能圓,圓不能方,何也?李子曰:陽根陰也。
巨之齒太平,直則入木不行,必有龃龉,俗謂之料,斯濟變之譬也。
覂駕之馬,不羁之才,用之易效。
聖人貴智不貴藏,以智者善藏也。
??魚性癡,見人則樹其鬣,謂人懼巳也。
又其性畏寒,西方有鳥曰半翅者,亦癡,見人飛不過三五尺,可以杖擊之,得也。
鲽魚入網辄伏者,惜鱗也。
孔鵲愛其尾,潛則露尾;錦雞愛其毛,羽自照水,因而有溺死者,皆不智不藏者也。
乾為駁,駁巨牙,食虎豹,二名茲白。
空同子曰:凡物食物,天生相制之義,非但力之也。
駁未必力虎豹。
虎豹食鹿豕、牛馬,鹿豕、牛馬見之則顫而尿,斯有制之者,非力之罪也。
如豺小而降,虎豹是也。
在人如君制民,夫制妻,在禽如鹘抟兔,鵲擊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