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理下篇第二

關燈
夏則伏者,傳其所克也。

    秋冬、春不伏者,子承母也。

    伏則蒸濕者,土氣也,助金生之也。

    木生火故。

    日東出,曰不照北,以水也。

    夏至日照三面,亦不北。

    月西生者,金生水也。

    月不北者,從日也。

    又借日而光者也。

    又陰不獨成者也。

    萬物并育而不相害,謂不相妨耳。

    桃榮而梨枯,麥秀而榖槁,則妨矣。

    百步之内,茂草各遂,三不遂則妨矣。

    虎肥而鹿瘠,馬健而牛羊羸,則妨矣。

    鬥七。

    故天之數多,準十二十八宿,皆七也。

    左氏天以七紀是也。

    日月五行,玑政亦七,易曰:七日來複。

    極永之晝,時七則回,夜亦如之,詩曰:終日七襄是也。

    僧家竊其意義,是故數亡人用七人,皆曰中國,天地東南隅耳。

    又曰:萬物齊乎巽,故中國文物,聲教獨懿。

    然燕之土盧盧龍塞是也。

    盧,黑也。

    江之南,石之色皆赤,中國之四方不見乎?又星曆驗之測景台,郭守敬量天尺,亦樹嵩、洛間,則中國不有中乎?佛者竊其意,乃曰天地有幾洲?中國者,南贍部也。

     或問海市,李子曰:此處偶有此怪異氣耳。

    夫陰陽五行,氣化不齊,濱海之邦,海錯萬殊,廣之珠。

    滇之石,北之蛏,南之畚,淮之蟹,吳之蛤,能盡究所來邪?事有不必辯者,以其非急也;有不能辯者,以其非理也。

    不必辯,如海市、鳥鼠同穴、象膽四時在四胫之類是也。

    不能辯,如豕立、人啼、人死托生之類是也。

    人不能自見其腦與背,病之來也,忽而痛,忽而止,忽而寒,忽而熱,自不能知之。

    而好奇者每每辯其非,急,求之理之外乎。

     夏之初月高,其圓也低;冬之初月低,其圓也高。

    進退之義。

     世人之五髒各具喜生,腎虛者嗜鹹,肝虛者嗜酸。

    凡食脾胃,喜之則味佳,不喜則咽之不下,亦自喜。

    生之道欤?口,脾之屬欤? 濟之性勁,源于晉,伏流地中,乍見乍伏。

    一攴穿太行,為百泉,為衛水;一支為濟源,出山東,為七十三泉。

    大抵天地勁氣在山西。

    人之性勁,天下其鐵亦如之,所謂并州剪刀者也。

    漢之性曲,其流十裡九灣,郢、沔之間,潴為澤薮,皆漢之漾也。

    語曰:勁莫如濟,曲莫如漢。

     五行火無體,在物則藏,然物則用,用盡則息。

    五髒心為火,炯然中伏,遇動則發,不動則巳。

     幹支在時五日一周,在日兩月一周,在月五年一周,在歲六十年一周。

    朱子謂六十節者,此也。

    十二支子鼠、醜牛等,初謂取象耳,然木人見漆則瘍,貓見寅人,則銜其兒,走徙其窠。

    昨問劉南宮,劉曰:是真有之也,不但取象。

    朱子論乾馬、坤牛、震龍、巽雞、坎豕、離雉、良狗、兌羊,曰:此取象亦自有來曆,非假譬之。

    由是觀之,十二支象真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