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就進宮了。
齊景公占蔔,派齊大夫王黑拿着靈姑銔的旗子打仗,很吉祥,請把他斷了三尺再用。
五月庚辰,在稷那地方打仗,栾高打敗,又在大車道上打,他又打敗。
齊國人追逐他,又把他們打敗在鹿門城門,于是子旗和子良逃奔到魯國。
陳鮑分了他的家産。
晏嬰告訴陳無宇,必定要交給齊景公,讓是德行的主要,讓就是懿德。
凡有血氣的都有争心,所以好處不可以強取,想到義更好。
義是利的本源。
盲目求利是有害的,不要唯利是求吧,求利會滋長災害。
陳無宇把他全交給景公,請歸老到莒這地方去。
陳無宇叫子山來,給他各種的器具,随從人的衣服,把原封邑棘這地方還給他。
對子商也是如此辦理,把原封邑還給他。
對子周也如此,又給他夫于的地方。
叫回子城、子公、公孫捷,全給他們增加俸祿。
凡公子公孫沒有俸祿的,陳無宇偷着給他田地,國裡頭窮苦的,就給他粟。
陳無宇說:“《詩經·大雅》說:‘周文王把大利普遍施給天下。
’就因為文王能施舍,齊桓公也就因能施舍稱了霸主。
”齊景公給陳無宇莒旁邊的邑,他辭謝不受。
景公的母親替他要請高唐這地方,陳氏才開始發展。
經秋,七月,季孫意如、叔弓、仲孫貜帥師伐莒。
傳秋,七月,平子伐莒,取郠1,獻俘,始用人于亳社。
臧武仲在齊聞之,曰:“周公其不飨魯祭乎?周公飨義,魯無義。
《詩》曰:‘德音孔昭,視民不佻2。
’佻之謂甚矣,而壹用之3,将誰福哉?” 今注 1郠:莒邑,《彙纂》說:“在今山東沂水縣東境。
” 2德音孔昭,視民不佻:這是《詩經·小雅》中的詩句,意思是說他的德行聲譽很盛,必能厚愛人民。
3而壹用之:将人民與畜生同類用。
今譯 秋天七月,季孫意如伐莒,占據郠的地方,獻俘囚,用人來祭亳社。
臧孫纥在齊國聽說:“周公要不飨魯國祭祀了?周公是飨義,魯國無義。
《詩經·小雅》說:‘他的德行聲譽很盛,看見人民沒有不愛。
’不愛就不成,而把人同畜生一起用,将誰給他福祿呢?” 經戊子,晉侯彪卒。
經九月,叔孫婼如晉。
經葬晉平公。
傳戊子,晉平公卒。
鄭伯如晉,及河,晉人辭之,遊吉遂如晉。
九月,叔孫婼、齊國弱、宋華定、衛北宮喜、鄭罕虎、許人、曹人、莒人、邾人、滕人、薛人、杞人、小邾人如晉,葬平公也。
鄭子皮将以币行1。
子産曰:“喪焉用币?用币必百兩2,百兩必千人,千人至,将不行,不行必盡用之3,幾千人而國不亡?”子皮固請以行。
既葬,諸侯之大夫欲因見新君。
叔孫昭子曰:“非禮也。
”弗聽,叔向辭之曰:“大夫之事畢矣,而又命孤,孤斬焉在衰绖之中,其以嘉服見,則喪禮未畢,其以喪服見,是重受吊也,大夫将若之何?”皆無辭以見。
子皮盡用其币,歸謂子羽曰:“非知之實難,将在行之。
夫子知之矣,我則不足,《書》曰:‘欲敗度,縱敗禮4。
’我之謂矣。
夫子知度與禮矣,我實縱欲而不能自克也。
”昭子至自晉,大夫皆見,高彊見而退。
昭子語諸大夫曰:“為人子不可不慎也哉。
昔慶封亡,子尾多受邑,而稍緻諸君,君以為忠而甚寵之。
将死,疾于公宮5,辇而歸,君親推之6。
其子不能任,是以在此。
忠為令德,其子弗能任,罪猶及之,難不慎也。
喪夫人之力,棄德曠宗,以及其身,不亦害乎?《詩》曰:‘不自我先,不自我後7。
’其是之謂乎。
” 今注 1鄭子皮将以币行:見新君所用的贽币。
2百兩:載币必須用車百輛。
3不行必盡用之:若不能見新君,勢必将所帶費用用完。
4欲敗度,縱敗禮:這是《逸書》中的一句,意思是私欲使法度敗壞,放縱使禮節敗壞。
5疾于公宮:子尾在齊景公宮中有了病。
6君親推之:阮刊本誤作“吾親推之”,今從《四部叢刊》本改正。
7不自我先,不自我後:這是《詩經·小雅》的一句詩,意思是不在我以前,也不在我以後。
今譯 戊子這天,晉平公死了。
鄭伯到晉國去,到了河邊,晉國人辭謝他。
遊吉就到晉國去了。
九月,魯國叔孫婼、齊國弱、宋華定、衛北宮喜、鄭子皮、許人、曹人、莒人、邾人、滕人、薛人、杞人、小邾人都到晉國去給晉平公行葬禮。
鄭國子皮将帶着貨币去。
子産說:“喪事何必用币呢?用币必定有一百輛車,一百輛車必定一千個人,一千個人到了将不得行見新君之禮,勢必将所帶費用用完。
假使有幾次千人之行,國家哪能不亡呢?”子皮一定要求帶着走。
既而晉平公下葬以後,諸侯各大夫們,想着見新的君。
叔孫婼說:“這不合于禮的。
”大家全不聽。
晉國的叔向辭謝說:“你們的事現在全完了,又想見我新君,而我新君還在居喪期中,假設穿着禮服來見,現在喪禮還沒有完;穿着喪服來見,等于再受吊唁。
你們怎麼辦呢?”他們全沒法回答。
子皮用盡了他的貨币,回到鄭國告訴子羽說:“不是知道的難,實在是辦的難。
子産已經知道了,我就不夠。
《逸書》說:‘私欲敗了法度,驕縱敗了禮節。
’我就是如此,子産知道度跟禮,我實在驕縱欲望,而不能克制自己。
”叔孫婼從晉國回來,大夫們全來見。
子良一見就走了。
叔孫婼告訴大夫們說:“做人的兒子不可以不謹慎。
從前慶封敗亡了,子尾得的邑很多,慢慢還給齊景公,齊君以為他很忠心,很寵愛他。
子尾将死時,是在公的宮中病了,把他用車推回去,齊景公親自推他。
而他的兒子不能擔任,所以在魯國。
忠是令德,他的兒子不能擔任,終于受罪,這是他不謹慎的緣故。
丢掉他父親的力量,丢掉德行,而毀掉宗,連到他自己身上,這不是有害嗎?《詩經》說:‘不在我以前,也不在我以後。
’就是指着這件事說的。
” 經十有二月,甲子,宋公成卒。
傳冬,十二月,宋平公卒。
初,元公1惡寺人柳,欲殺之。
及喪,柳熾炭于位,将至則去之。
比葬,又有寵。
今注 1元公:宋平公的太子佐。
今譯 冬十二月,宋平公死了。
最初他的兒子元公,不喜歡寺人柳,想把他殺掉。
至發生了喪事,寺人柳在他的位子燒炭暖地,等到元公來時,就去掉炭。
等到下葬以後,就有了寵愛。
昭公十一年(公元前五三一年) 經十有一年,春,王二月,叔弓如宋。
經葬宋平公。
傳十有一年,春,王二月,叔弓如宋,葬平公也。
今譯 十一年春,王二月,叔弓到宋國去,為的是宋平公的葬禮。
經夏,四月,丁巳,楚子虔誘蔡侯般,殺之于申,楚公子棄疾帥師圍蔡。
傳景王問于苌弘曰:“今茲諸侯,何實吉,何實兇?”對曰:“蔡兇,此蔡侯般弑其君之歲也,歲在豕韋,弗過此矣。
楚将有之,然壅也1。
歲及大梁,蔡複楚兇,天之道也。
”楚子在申,召蔡靈侯,靈侯将往,蔡大夫曰:“王貪而無信,唯蔡于感2,今币重而言甘,誘我也,不如無往。
”蔡侯不可。
三月,丙申,楚子伏甲而飨蔡侯于申,醉而執之。
夏,四月,丁巳,殺之,刑其士七十人。
公子棄疾帥師圍蔡。
韓宣子問于叔向曰:“楚其克乎?”對曰:“克哉。
蔡侯獲罪于其君3,而不能其民,天将假手于楚以斃之,何故不克?然肸聞之,不信以幸,不可再也。
楚王奉孫吳以讨于陳曰:‘将定而國。
’陳人聽命,而遂縣之。
今又誘蔡而殺其君,以圍其國,雖幸而克,必受其咎,弗能久矣!桀克有缗以喪其國,纣克東夷而隕其身,楚小位下而亟暴于二王,能無咎乎?天之假助不善,非祚之也,厚其兇惡,而降之罰也。
且譬之如天,其有五材而将用之,力盡而敝之,是以無拯,不可沒振4。
” 今注 1壅也:這是壅積壞事。
2唯蔡于感:感通憾。
就是他常恨蔡國。
3蔡侯獲罪于其君:就是指蔡侯曾經弑自己的父親而做君。
4不可沒振:不可以再振興。
今譯 周景王問周大夫苌弘說:“今年哪個諸侯是吉,哪個諸侯是兇。
”他回答說:“蔡國兇,這就是蔡侯般殺他君那一年,那一年歲星在豕韋,不能再過這一年了。
楚國将占據它,這是蔡侯累積壞事的後果。
等到歲星到了大梁,蔡侯就将複國,那時楚國兇,這是天的道理。
”楚靈王在申這地方,召見蔡靈侯,蔡靈侯想去,蔡大夫們說:“楚王貪心而沒有信實,隻是恨蔡國,現在他的布币很重而說的話很好聽,這是引誘我,不如不要去。
”蔡侯不聽。
三月丙申,楚王埋伏下軍隊,而飨宴蔡靈侯在申這地方,把他灌醉就逮捕起來。
夏四月丁巳,把他殺了,同時殺了他的人七十個。
派了公子棄疾去圍了蔡國都城。
韓起問叔向說:“楚國能夠成功嗎?”回答說:“一定成功。
蔡靈侯殺他的父親而自立,又不能施德于人民,上天想利用楚國來殺他,為什麼不可以成功呢?但是我聽說,用不信實幸而成功,可一而不可再。
楚王奉孫吳去讨伐陳國說:‘我将安定你的國家。
’陳人就聽從他的命令,楚國就把他變成縣。
現在引誘蔡國,可是把他的君殺掉,又圍了他的都城,雖然幸而成功,必受到他的禍難,不能夠長久了!從前夏桀對有缗成功了,而丢掉他的國家,商纣對東夷成功了,而自己毀了他的身體。
楚國較小,而位置較低下,但是他比桀、纣兩個王全都壞,能夠沒有罪咎嗎?上天有時幫助不善的人,這不是使他可以長久,是增加他的兇惡,然後下降懲罰。
譬如上天一樣,他有金、木、水、火、土五種材料,全可以用,等到力量盡的時候就毀了他,所以是沒有救的,壞了以後,沒有方法再重新振興起來。
” 經五月,甲申,夫人歸氏薨。
經大蒐于比蒲。
傳五月,齊歸薨1。
大蒐于比蒲2,非禮也。
今注 1齊歸:是昭公的母親。
齊是谥号,歸是姓。
2比蒲:即魯國東門外的蒲圃。
今譯 五月昭公的母親齊歸死了。
魯國在比蒲這地方打獵,這也不是合禮的。
經仲孫貜會邾子盟于祲祥。
傳孟僖子會邾莊公,盟于祲祥1脩好,禮也。
泉丘2人有女,夢以其帷幕孟氏之廟,遂奔僖子,其僚從之。
盟于清丘之社,曰:“有子無相棄也。
”僖子使助薳氏之簉3。
反自祲祥,宿于薳氏,生懿子及南宮敬叔于泉丘人4,其僚無子,使字敬叔。
今注 1祲祥:在今山東省滋陽縣境。
2泉丘:在今山東省甯陽泗水間。
3助薳氏之簉:幫助薳氏的副妾。
副妾是第二等的妾。
4生懿子及南宮敬叔于泉丘人:他與泉丘人生了孟懿子同南宮敬叔。
杜預說似乎是雙生。
今譯 仲孫貜同邾莊公在祲祥這地方盟會修好,這是合于禮的。
泉丘人有個女子,夢見用她的帷帳來罩到孟氏的廟上,她就奔去找孟孫貜,她的鄰女跟她一同去,二女在清丘之社盟誓說:“有了兒子,誰也不能抛棄誰。
”孟孫貜叫她們幫助他的副妾薳氏。
從祲祥回來,就在薳氏那兒住着,泉丘女子生了孟懿子同南宮敬叔,她的鄰女沒有兒子,就叫她養着敬叔。
傳楚師在蔡,晉荀吳謂韓宣子曰:“不能救陳,又不能救蔡,物以無親,晉之不能,亦可知也。
已為盟主,而不恤亡國,将焉用之?” 今譯 楚國軍隊在蔡國都城,晉國荀吳對韓起說:“不能夠救陳,又不能救蔡,對各種人事,全不親愛,晉國的無能力,也就可以知道,做盟主而不憐恤亡的國家,那有什麼用處呢?” 經秋,季孫意如,會晉韓起,齊國弱,宋華亥,衛北宮佗,鄭罕虎,曹人、杞人于厥。
傳秋,會于厥1,謀救蔡也。
鄭子皮将行,子産曰:“行不遠,不能救蔡也。
蔡小而不順,楚大而不德,天将棄蔡以壅楚,盈而罰之2,蔡必亡矣,且喪君而能守者鮮矣!三年,王其有咎乎?美惡周必複,王惡周矣3。
”晉人使狐父
齊景公占蔔,派齊大夫王黑拿着靈姑銔的旗子打仗,很吉祥,請把他斷了三尺再用。
五月庚辰,在稷那地方打仗,栾高打敗,又在大車道上打,他又打敗。
齊國人追逐他,又把他們打敗在鹿門城門,于是子旗和子良逃奔到魯國。
陳鮑分了他的家産。
晏嬰告訴陳無宇,必定要交給齊景公,讓是德行的主要,讓就是懿德。
凡有血氣的都有争心,所以好處不可以強取,想到義更好。
義是利的本源。
盲目求利是有害的,不要唯利是求吧,求利會滋長災害。
陳無宇把他全交給景公,請歸老到莒這地方去。
陳無宇叫子山來,給他各種的器具,随從人的衣服,把原封邑棘這地方還給他。
對子商也是如此辦理,把原封邑還給他。
對子周也如此,又給他夫于的地方。
叫回子城、子公、公孫捷,全給他們增加俸祿。
凡公子公孫沒有俸祿的,陳無宇偷着給他田地,國裡頭窮苦的,就給他粟。
陳無宇說:“《詩經·大雅》說:‘周文王把大利普遍施給天下。
’就因為文王能施舍,齊桓公也就因能施舍稱了霸主。
”齊景公給陳無宇莒旁邊的邑,他辭謝不受。
景公的母親替他要請高唐這地方,陳氏才開始發展。
經秋,七月,季孫意如、叔弓、仲孫貜帥師伐莒。
傳秋,七月,平子伐莒,取郠1,獻俘,始用人于亳社。
臧武仲在齊聞之,曰:“周公其不飨魯祭乎?周公飨義,魯無義。
《詩》曰:‘德音孔昭,視民不佻2。
’佻之謂甚矣,而壹用之3,将誰福哉?” 今注 1郠:莒邑,《彙纂》說:“在今山東沂水縣東境。
” 2德音孔昭,視民不佻:這是《詩經·小雅》中的詩句,意思是說他的德行聲譽很盛,必能厚愛人民。
3而壹用之:将人民與畜生同類用。
今譯 秋天七月,季孫意如伐莒,占據郠的地方,獻俘囚,用人來祭亳社。
臧孫纥在齊國聽說:“周公要不飨魯國祭祀了?周公是飨義,魯國無義。
《詩經·小雅》說:‘他的德行聲譽很盛,看見人民沒有不愛。
’不愛就不成,而把人同畜生一起用,将誰給他福祿呢?” 經戊子,晉侯彪卒。
經九月,叔孫婼如晉。
經葬晉平公。
傳戊子,晉平公卒。
鄭伯如晉,及河,晉人辭之,遊吉遂如晉。
九月,叔孫婼、齊國弱、宋華定、衛北宮喜、鄭罕虎、許人、曹人、莒人、邾人、滕人、薛人、杞人、小邾人如晉,葬平公也。
鄭子皮将以币行1。
子産曰:“喪焉用币?用币必百兩2,百兩必千人,千人至,将不行,不行必盡用之3,幾千人而國不亡?”子皮固請以行。
既葬,諸侯之大夫欲因見新君。
叔孫昭子曰:“非禮也。
”弗聽,叔向辭之曰:“大夫之事畢矣,而又命孤,孤斬焉在衰绖之中,其以嘉服見,則喪禮未畢,其以喪服見,是重受吊也,大夫将若之何?”皆無辭以見。
子皮盡用其币,歸謂子羽曰:“非知之實難,将在行之。
夫子知之矣,我則不足,《書》曰:‘欲敗度,縱敗禮4。
’我之謂矣。
夫子知度與禮矣,我實縱欲而不能自克也。
”昭子至自晉,大夫皆見,高彊見而退。
昭子語諸大夫曰:“為人子不可不慎也哉。
昔慶封亡,子尾多受邑,而稍緻諸君,君以為忠而甚寵之。
将死,疾于公宮5,辇而歸,君親推之6。
其子不能任,是以在此。
忠為令德,其子弗能任,罪猶及之,難不慎也。
喪夫人之力,棄德曠宗,以及其身,不亦害乎?《詩》曰:‘不自我先,不自我後7。
’其是之謂乎。
” 今注 1鄭子皮将以币行:見新君所用的贽币。
2百兩:載币必須用車百輛。
3不行必盡用之:若不能見新君,勢必将所帶費用用完。
4欲敗度,縱敗禮:這是《逸書》中的一句,意思是私欲使法度敗壞,放縱使禮節敗壞。
5疾于公宮:子尾在齊景公宮中有了病。
6君親推之:阮刊本誤作“吾親推之”,今從《四部叢刊》本改正。
7不自我先,不自我後:這是《詩經·小雅》的一句詩,意思是不在我以前,也不在我以後。
今譯 戊子這天,晉平公死了。
鄭伯到晉國去,到了河邊,晉國人辭謝他。
遊吉就到晉國去了。
九月,魯國叔孫婼、齊國弱、宋華定、衛北宮喜、鄭子皮、許人、曹人、莒人、邾人、滕人、薛人、杞人、小邾人都到晉國去給晉平公行葬禮。
鄭國子皮将帶着貨币去。
子産說:“喪事何必用币呢?用币必定有一百輛車,一百輛車必定一千個人,一千個人到了将不得行見新君之禮,勢必将所帶費用用完。
假使有幾次千人之行,國家哪能不亡呢?”子皮一定要求帶着走。
既而晉平公下葬以後,諸侯各大夫們,想着見新的君。
叔孫婼說:“這不合于禮的。
”大家全不聽。
晉國的叔向辭謝說:“你們的事現在全完了,又想見我新君,而我新君還在居喪期中,假設穿着禮服來見,現在喪禮還沒有完;穿着喪服來見,等于再受吊唁。
你們怎麼辦呢?”他們全沒法回答。
子皮用盡了他的貨币,回到鄭國告訴子羽說:“不是知道的難,實在是辦的難。
子産已經知道了,我就不夠。
《逸書》說:‘私欲敗了法度,驕縱敗了禮節。
’我就是如此,子産知道度跟禮,我實在驕縱欲望,而不能克制自己。
”叔孫婼從晉國回來,大夫們全來見。
子良一見就走了。
叔孫婼告訴大夫們說:“做人的兒子不可以不謹慎。
從前慶封敗亡了,子尾得的邑很多,慢慢還給齊景公,齊君以為他很忠心,很寵愛他。
子尾将死時,是在公的宮中病了,把他用車推回去,齊景公親自推他。
而他的兒子不能擔任,所以在魯國。
忠是令德,他的兒子不能擔任,終于受罪,這是他不謹慎的緣故。
丢掉他父親的力量,丢掉德行,而毀掉宗,連到他自己身上,這不是有害嗎?《詩經》說:‘不在我以前,也不在我以後。
’就是指着這件事說的。
” 經十有二月,甲子,宋公成卒。
傳冬,十二月,宋平公卒。
初,元公1惡寺人柳,欲殺之。
及喪,柳熾炭于位,将至則去之。
比葬,又有寵。
今注 1元公:宋平公的太子佐。
今譯 冬十二月,宋平公死了。
最初他的兒子元公,不喜歡寺人柳,想把他殺掉。
至發生了喪事,寺人柳在他的位子燒炭暖地,等到元公來時,就去掉炭。
等到下葬以後,就有了寵愛。
昭公十一年(公元前五三一年) 經十有一年,春,王二月,叔弓如宋。
經葬宋平公。
傳十有一年,春,王二月,叔弓如宋,葬平公也。
今譯 十一年春,王二月,叔弓到宋國去,為的是宋平公的葬禮。
經夏,四月,丁巳,楚子虔誘蔡侯般,殺之于申,楚公子棄疾帥師圍蔡。
傳景王問于苌弘曰:“今茲諸侯,何實吉,何實兇?”對曰:“蔡兇,此蔡侯般弑其君之歲也,歲在豕韋,弗過此矣。
楚将有之,然壅也1。
歲及大梁,蔡複楚兇,天之道也。
”楚子在申,召蔡靈侯,靈侯将往,蔡大夫曰:“王貪而無信,唯蔡于感2,今币重而言甘,誘我也,不如無往。
”蔡侯不可。
三月,丙申,楚子伏甲而飨蔡侯于申,醉而執之。
夏,四月,丁巳,殺之,刑其士七十人。
公子棄疾帥師圍蔡。
韓宣子問于叔向曰:“楚其克乎?”對曰:“克哉。
蔡侯獲罪于其君3,而不能其民,天将假手于楚以斃之,何故不克?然肸聞之,不信以幸,不可再也。
楚王奉孫吳以讨于陳曰:‘将定而國。
’陳人聽命,而遂縣之。
今又誘蔡而殺其君,以圍其國,雖幸而克,必受其咎,弗能久矣!桀克有缗以喪其國,纣克東夷而隕其身,楚小位下而亟暴于二王,能無咎乎?天之假助不善,非祚之也,厚其兇惡,而降之罰也。
且譬之如天,其有五材而将用之,力盡而敝之,是以無拯,不可沒振4。
” 今注 1壅也:這是壅積壞事。
2唯蔡于感:感通憾。
就是他常恨蔡國。
3蔡侯獲罪于其君:就是指蔡侯曾經弑自己的父親而做君。
4不可沒振:不可以再振興。
今譯 周景王問周大夫苌弘說:“今年哪個諸侯是吉,哪個諸侯是兇。
”他回答說:“蔡國兇,這就是蔡侯般殺他君那一年,那一年歲星在豕韋,不能再過這一年了。
楚國将占據它,這是蔡侯累積壞事的後果。
等到歲星到了大梁,蔡侯就将複國,那時楚國兇,這是天的道理。
”楚靈王在申這地方,召見蔡靈侯,蔡靈侯想去,蔡大夫們說:“楚王貪心而沒有信實,隻是恨蔡國,現在他的布币很重而說的話很好聽,這是引誘我,不如不要去。
”蔡侯不聽。
三月丙申,楚王埋伏下軍隊,而飨宴蔡靈侯在申這地方,把他灌醉就逮捕起來。
夏四月丁巳,把他殺了,同時殺了他的人七十個。
派了公子棄疾去圍了蔡國都城。
韓起問叔向說:“楚國能夠成功嗎?”回答說:“一定成功。
蔡靈侯殺他的父親而自立,又不能施德于人民,上天想利用楚國來殺他,為什麼不可以成功呢?但是我聽說,用不信實幸而成功,可一而不可再。
楚王奉孫吳去讨伐陳國說:‘我将安定你的國家。
’陳人就聽從他的命令,楚國就把他變成縣。
現在引誘蔡國,可是把他的君殺掉,又圍了他的都城,雖然幸而成功,必受到他的禍難,不能夠長久了!從前夏桀對有缗成功了,而丢掉他的國家,商纣對東夷成功了,而自己毀了他的身體。
楚國較小,而位置較低下,但是他比桀、纣兩個王全都壞,能夠沒有罪咎嗎?上天有時幫助不善的人,這不是使他可以長久,是增加他的兇惡,然後下降懲罰。
譬如上天一樣,他有金、木、水、火、土五種材料,全可以用,等到力量盡的時候就毀了他,所以是沒有救的,壞了以後,沒有方法再重新振興起來。
” 經五月,甲申,夫人歸氏薨。
經大蒐于比蒲。
傳五月,齊歸薨1。
大蒐于比蒲2,非禮也。
今注 1齊歸:是昭公的母親。
齊是谥号,歸是姓。
2比蒲:即魯國東門外的蒲圃。
今譯 五月昭公的母親齊歸死了。
魯國在比蒲這地方打獵,這也不是合禮的。
經仲孫貜會邾子盟于祲祥。
傳孟僖子會邾莊公,盟于祲祥1脩好,禮也。
泉丘2人有女,夢以其帷幕孟氏之廟,遂奔僖子,其僚從之。
盟于清丘之社,曰:“有子無相棄也。
”僖子使助薳氏之簉3。
反自祲祥,宿于薳氏,生懿子及南宮敬叔于泉丘人4,其僚無子,使字敬叔。
今注 1祲祥:在今山東省滋陽縣境。
2泉丘:在今山東省甯陽泗水間。
3助薳氏之簉:幫助薳氏的副妾。
副妾是第二等的妾。
4生懿子及南宮敬叔于泉丘人:他與泉丘人生了孟懿子同南宮敬叔。
杜預說似乎是雙生。
今譯 仲孫貜同邾莊公在祲祥這地方盟會修好,這是合于禮的。
泉丘人有個女子,夢見用她的帷帳來罩到孟氏的廟上,她就奔去找孟孫貜,她的鄰女跟她一同去,二女在清丘之社盟誓說:“有了兒子,誰也不能抛棄誰。
”孟孫貜叫她們幫助他的副妾薳氏。
從祲祥回來,就在薳氏那兒住着,泉丘女子生了孟懿子同南宮敬叔,她的鄰女沒有兒子,就叫她養着敬叔。
傳楚師在蔡,晉荀吳謂韓宣子曰:“不能救陳,又不能救蔡,物以無親,晉之不能,亦可知也。
已為盟主,而不恤亡國,将焉用之?” 今譯 楚國軍隊在蔡國都城,晉國荀吳對韓起說:“不能夠救陳,又不能救蔡,對各種人事,全不親愛,晉國的無能力,也就可以知道,做盟主而不憐恤亡的國家,那有什麼用處呢?” 經秋,季孫意如,會晉韓起,齊國弱,宋華亥,衛北宮佗,鄭罕虎,曹人、杞人于厥。
傳秋,會于厥1,謀救蔡也。
鄭子皮将行,子産曰:“行不遠,不能救蔡也。
蔡小而不順,楚大而不德,天将棄蔡以壅楚,盈而罰之2,蔡必亡矣,且喪君而能守者鮮矣!三年,王其有咎乎?美惡周必複,王惡周矣3。
”晉人使狐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