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八

關燈
禦武子以吊焉,見棠姜而美之2,使偃取之3。

    偃曰:“男女辨姓4,今君出自丁5,臣出自桓6,不可。

    ”武子筮之,遇困之大過7。

    史皆曰:“吉。

    ”示陳文子,文子曰:“夫從風,風隕妻,不可娶也。

    且其繇曰:‘困于石,據于蒺梨,入于其宮,不見其妻,兇。

    ’困于石,往不濟也8。

    據于蒺梨,所恃傷也9。

    入于其宮,不見其妻,兇,無所歸也10。

    ”崔子曰:“嫠也何害,先夫當之矣。

    ”遂取之。

    莊公通焉,驟如崔氏,以崔子之冠賜人。

    侍者曰:“不可。

    ”公曰:“不為崔子,其無冠乎?”崔子因是11,又以其間伐晉也12,曰:“晉必将報。

    ”欲弑公以說于晉,而不獲間。

    公鞭侍人賈舉,而又近之,乃為崔子間公13。

    夏五月,莒為且于之役故,莒子朝于齊。

    甲戌,飨諸北郭,崔子稱疾不視事。

    乙亥,公問崔子14,遂從姜氏。

    姜入于室,與崔子自側戶出,公拊楹而歌,侍人賈舉止衆從者,而入閉門15。

    甲興,公登台而請,弗許。

    請盟,弗許。

    請自刃于廟16,勿許。

    皆曰:“君之臣杼疾病,不能聽命。

    近于公宮,陪臣幹掫有淫者,不知二命17。

    ”公逾牆,又射之,中股,反隊,遂弑之,賈舉、州綽、邴師、公孫敖、封具、铎父、襄伊、偻堙18皆死。

    祝佗父祭于高唐,至複命,不說弁19,而死于崔氏。

    申蒯侍漁者20,退謂其宰曰:“爾以帑免,我将死。

    ”其宰曰:“免!是反子之義也。

    ”與之皆死。

    崔氏殺鬷蔑于平陰21。

    晏子立于崔氏之門外,其人曰:“死乎?”曰:“獨吾君也乎哉?吾死也。

    ”曰:“行乎?”曰:“吾罪也乎哉?吾亡也。

    ”曰:“歸乎?”曰:“君死安歸?君民者豈以陵民?社稷是主。

    臣君者豈為其口實?社稷是養。

    故君為社稷死則死之,為社稷亡則亡之。

    若為己死而為己亡,非其私昵,誰敢任之?且人有君而弑之,吾焉得死之?而焉得亡之?将庸何歸?”門啟而入,枕屍股而哭22,興,三踴而出。

    人謂崔子必殺之,崔子曰:“民之望也,舍之得民。

    ”盧蒲癸奔晉,王何奔莒。

    叔孫宣伯之在齊也,叔孫還23納其女于靈公,嬖,生景公。

    丁醜,崔杼立而相之,慶封為左相。

    盟國人于大宮24,曰:“所不與崔、慶者。

    ”晏子仰天歎曰:“嬰所不唯忠于君利社稷者是與,有如上帝。

    ”乃歃25。

    辛巳,公與大夫及莒子盟26。

    大史書曰:“崔杼弑其君。

    ”崔子殺之。

    其弟嗣書而死者二人,其弟又書,乃舍之。

    南史氏聞大史盡死,執簡以往,聞既書矣,乃還。

    闾丘嬰以帷縛其妻而載之與申鮮虞27乘而出,鮮虞推而下之曰:“君昏不能匡,危不能救,死不能死,而知匿其昵,其誰納之?”行及弇中,将舍28,嬰曰:“崔、慶其追我!”鮮虞曰:“一與一,誰能懼我?”遂舍,枕辔而寝。

    食馬而食,駕而行,出弇中,謂嬰曰:“速驅之,崔、慶之衆,不可當也!”遂來奔。

    崔氏側莊公于北郭。

    丁亥,葬諸士孫之裡,四翣29,不跸30,下車七乘31,不以兵甲。

     今注 1棠公:是齊國的棠邑大夫。

     2見棠姜而美之:看見棠姜認為她很美麗。

     3使偃取之:叫東郭偃為崔杼娶棠姜做妻。

     4男女辨姓:男的同女的兩方面要分别姓氏。

     5今君出自丁:你崔杼是齊國丁公的後人。

     6臣出自桓:我是齊桓公的後人。

     7遇困之大過:就是遇到困卦變到大過的卦。

     8往不濟也:去而不能渡過水。

     9所恃傷也:靠着蒺藜所以會受傷。

     10無所歸也:沒地方可回。

     11崔子因是:崔杼因這個緣故對齊莊公懷恨在心。

     12又以其間伐晉也:又因為莊公利用晉國的亂而伐晉國。

     13乃為崔子間公:賈舉就為崔杼窺伺齊莊公的間隙。

     14公問崔子:齊莊公去問崔杼的病狀。

     15而入閉門:賈舉就進了崔杼的家裡,把門關上。

     16請自刃于廟:他請到祖廟中自殺。

     17幹掫有淫者,不知二命:因為我們巡夜碰見淫人,我們不知旁的命令。

     18賈舉、州綽、邴師、公孫敖、封具、铎父、襄伊、偻堙:這八人全都是齊國的勇士,很得齊莊公信任。

     19不說弁:沒有摘下祭祀的帽子。

     20申蒯侍漁者:申蒯是給莊公取魚的官。

     21殺鬷蔑于平陰:鬷蔑是守平陰的大夫。

     22枕屍股而哭:把莊公的屍首枕在自己的腿上就哭。

     23叔孫還:齊群公子。

     24大宮:齊國姜大公的廟,大音泰。

     25乃歃:就飲盟會的血。

    本來這盟誓的書說:“所不與崔慶者有如上帝。

    ”這盟誓還沒有念完,晏嬰就更換詞句說:“嬰所不唯忠于君利社稷者是與,有如上帝。

    ” 26及莒子盟:莒子恰好到齊國朝見,所以也參加盟誓。

     27闾丘嬰,申鮮虞:這二人全是齊莊公的近臣。

     28行及弇中,将舍:在窄的道中,将暫時屯住。

     29四翣:照道理諸侯是有六個翣,他為齊莊公減至四個翣。

    翣是喪車上的裝飾。

    翣音煞。

     30不跸:不止住行人。

     31下車七乘:送葬的車七輛。

    照道理諸侯有九輛。

     今譯 齊大夫棠公的妻,是東郭偃的姊姊,而東郭偃是崔杼的家臣,棠公死,東郭偃給崔杼駕了車子去吊唁。

    崔杼見棠姜,認為她的容貌美麗,叫東郭偃給他娶來。

    東郭偃說:“男女婚配應當辨姓,君是齊丁公的子孫,臣是齊桓公的子孫,同是姜姓,不可以結婚的。

    ”崔杼便派人占蔔,碰着困卦變成大過卦,史官都奉承崔杼說是吉利的。

    崔杼把所筮的卦給陳須無看,須無說:“這是坎變成巽,好比夫是跟從風去,風吹落妻子,這人是不可娶的!并且爻辭說:‘困于石,據于蒺梨,入于其宮,不見其妻,兇。

    ’困于石,是去了也不過河;據于蒺梨,這意味着所依靠的東西會使人受傷;入于其宮,不見其妻,兇,是沒有地方可歸依的。

    ”崔杼說:“她是寡婦,有什麼禍患!她的前夫已經承擔了這兇險。

    ”便娶她做妻。

    後來莊公和棠姜私通,屢次到崔氏家中去,将崔杼的帽子賞賜旁人。

    侍者說:“這是不可以的。

    ”莊公說:“不用崔杼的帽子,難道便沒有帽子麼?”崔杼因此對莊公懷恨在心,又因莊公趁晉國有患難,領兵去伐了晉,因此說:“晉國一定要來報複的!”崔武子想趁勢殺掉莊公,讨好晉國,可是得不到機會。

    恰巧莊公因事鞭打了太監賈舉,卻又仍舊和他親近,賈舉便替崔杼尋找殺掉莊公的間隙。

    夏天五月中,莒人因為且于這次戰争的緣故,莒子來齊國朝見。

    甲戌這天,齊莊公在北城設享禮招待莒子,崔杼托辭有病,不辦公事。

    乙亥那天,莊公去問候崔杼的病,便跟着姜氏不放,姜氏便走進室中,和崔杼從旁邊小門裡逃出去。

    莊公拍着庭柱唱起歌來,太監賈舉便阻止莊公随從入内,自己走進裡面,關上了大門,埋伏着的兵一哄而出。

    莊公知道不妙,便上台請兵士放他,兵士不許。

    莊公請訂個盟約,也不允許。

    請自殺于宗廟中,也不允許。

    都說:“君的臣子崔杼病得厲害,不能聽你的吩咐,這裡和公宮甚接近,陪臣巡夜搜捕淫亂的人,不知道有其他命令。

    ”莊公爬牆,有人用箭射他,中在腿上,就跌下來,便被他們殺掉。

    護衛的賈舉、州綽、邴師、公孫敖、封具、铎父、襄伊、偻堙也都被殺死。

    莊公的親信叫祝佗父的,去祭高唐的别廟,回來複命,沒有脫掉祭服,就死在崔氏的屋中。

    申蒯是個給莊公取魚的官,退下去對他的家宰說:“你帶了我的妻子兒女逃走吧,我準備一死!”他的家宰說:“我如果走了,便是違反你死君的忠義了。

    ”就跟他一同自殺。

    崔杼又殺掉平陰的大夫鬷蔑。

    晏嬰立在崔杼的門外,他的左右說:“為君死難嗎?”他回答說:“君王不是我個人的君王,我卻為什麼要一個人獨死呢?”左右說:“棄國出奔嗎?”回答說:“君王的死,不是我的罪,我為什麼要逃走呢?”左右說:“那麼回去吧!”他又回答說:“君已死了,叫我回到哪裡去?凡是做人君的,難道是用他的地位,來淩駕于百姓之上?應當主持國家的政治。

    做臣子的,不僅為着自己的俸祿,應當保護國家。

    所以人君為了國家死的,那麼做臣子的,就該和他同死。

    人君為了國家亡的,那麼做臣的,就該和他同亡。

    如果人君為自己私事死的,和為自己的私事亡的,我又不是他最寵幸的人,哪裡敢擔當他這禍害呢?況且他人有了君還殺掉他,我怎麼能夠為他死呢?怎麼能夠為他逃亡呢?但又能回到哪裡去呢?”等門開了,晏嬰便跑進去,把莊公的屍首枕在大腿上哭,哭完立起來,往上跳了三跳便出去。

    大家以為崔杼一定要把他殺掉。

    崔杼說:“他是人民所仰望的人啊!放了他可以得民心的。

    ”在這時候,盧蒲癸逃到晉國去,王何逃到莒國去。

    從前叔孫宣伯在齊國的時候,齊群公子叔孫還便把宣伯的女兒送給靈公,很得寵幸,生了景公。

    丁醜那天,崔杼便立他做君主,自己做宰相,慶封做了左相,和國人盟于太公的廟中說:“有哪個不幫崔氏、慶氏的……”晏平仲仰天歎着說:“嬰倘不支持忠于君、利于社稷的人,有上帝為證。

    ”便歃了盟血。

    辛巳那天,齊景公又和大夫及莒子會盟,太史在史書上記下:“崔杼弑他的君。

    ”崔杼便把他殺死,他的兄弟接着又記,又殺死兩人,他的小弟弟再記,才饒了他。

    南史氏聽得太史都死了,執了簡冊便來,又聽得已記好了,便回去。

    闾丘嬰用個帳幔捆綁了他的妻子,裝在車上,和申鮮虞一同坐了逃走。

    申鮮虞把闾丘嬰的妻子推下車去說:“人君昏庸,不能匡正;人君危險了,又不能救護;人君死了,又不能死難,卻隻曉得藏匿親愛的人,有誰肯收留我們呢?”走到狹道,準備住下來。

    闾丘嬰說:“崔氏、慶氏要差人來追我們的呢!”申鮮虞說:“在狹路中一人和一人相殺,有誰能夠使我們怕他呢?”便宿在那裡,把缰繩枕在頭下面睡。

    第二天先喂了馬,然後自己吃東西,再駕車出行,既出狹路,申鮮虞對闾丘嬰說:“快些跑!崔氏、慶氏的徒黨很多,不可抵敵的。

    ”便逃到魯國來。

    崔杼沒有把莊公的棺材殡于廟,就放在外城北邊。

    丁亥那天,埋葬于士孫的裡中。

    喪車上隻用四個翣,路上也并不禁止行人,送葬的車子隻有七乘,又不用什麼兵甲。

     經公會晉侯、宋公、衛侯、鄭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于夷儀。

     傳晉侯濟自泮1會于夷儀伐齊,以報朝歌之役,齊人以莊公說。

    使隰2請成,慶封如師。

    男女以班,賂晉侯以宗器、樂器3,自六正4、五吏5、三十帥、三軍之大夫、百官之正長師旅,及處守者皆有賂,晉侯許之。

    使叔向告于諸侯6,公使子服惠伯對曰:“君舍有罪以靖小國,君之惠也,寡君聞命矣。

    ” 今注 1泮:在今山東省聊城縣西北。

     2隰:隰音習。

    是隰朋的曾孫。

     3宗器、樂器:宗器是祭祀所用的,樂器是鐘磬之類。

     4六正:是六軍的卿。

     5五吏:我以為就是定公四年所謂“職官五正”。

     6使叔向告于諸侯:告訴齊國服從晉國。

     今譯 晉侯渡過泮水到夷儀來開會,謀劃讨伐齊國,以報複朝歌的戰役,齊國人用莊公被殺掉來向晉國解說;叫隰請求和平,派慶封到晉國軍隊中。

    男女分班,把祭祀用的器皿和樂器,送給晉平公,自六軍的将領、五個吏、三十個統帥、三軍的大夫、百官的正長師旅,同留守晉國的官吏皆得到賄賂,晉侯就答應了。

    叫叔向告訴諸侯齊國服從晉國,魯襄公派子服惠伯回答說:“君王放過有罪的人,以安定小國,這是你的恩惠,我們魯國君聽從你的命令。

    ” 傳晉侯使魏舒、宛沒逆衛侯1,将使衛與之夷儀,崔子止其帑以求五鹿2。

     今注 1衛侯:是指衛獻公,于魯襄公十四年奔到齊國。

     2五鹿:在今河北省濮陽縣南三十裡。

     今譯 晉平公派魏舒、宛沒到齊國迎接衛獻公,将使衛國給衛獻公夷儀這地方,崔杼留下衛侯妻子兒女做人質,以謀求五鹿這個地方。

     經六月壬子,鄭公孫舍之帥師入陳。

     傳初,陳侯會楚子伐鄭,當陳隧者井堙木刊1,鄭人怨之。

    六月,鄭子展、子産帥車七百乘伐陳,宵突陳城2,遂入之。

    陳侯扶其大子偃師奔墓,遇司馬桓子曰:“載餘。

    ”曰:“将巡城3。

    ”遇賈獲4,載其母妻,下之而授公車。

    公曰:“舍而母。

    ”辭曰:“不祥。

    ”與其妻扶其母以奔墓,亦免。

    子展命師無入公宮,與子産親禦諸門,陳侯使司馬桓子賂以宗器,陳侯免擁社5,使其衆男女别而累以待于朝。

    子展執絷而見6,再拜稽首,承飲而進獻。

    子美7入數俘而出。

    祝祓社,司徒緻民,司馬緻節,司空緻地,乃還。

     今注 1井堙木刊:井全堵塞,樹全都被砍倒。

     2宵突陳城:夜裡攻擊陳國都城。

     3将巡城:将巡視城牆。

     4賈獲:是陳大夫。

     5擁社:擁抱着社主的牌位。

     6執絷而見:拿着馬的絷絆來見陳侯,表示執臣仆之禮。

     7子美:即子産。

     今譯 當初,陳侯會同楚王讨伐鄭國,陳軍經過的道路上,井全被堵塞,樹也全被砍倒,鄭國人很怨恨陳國。

    六月,鄭國子展、子産就率領七百輛戰車進攻陳國都城,夜裡突襲,就進入都城。

    陳侯扶着他的太子偃師逃到墳地裡,遇見陳國的司馬桓子就招呼他說:“你載着我們去吧!”司馬桓子就拒絕說:“我要巡城。

    ”又遇見賈獲,他車中載着他的母親同妻子,賈獲就叫他母親和妻子下去,将車給陳侯。

    陳侯說:“不要叫你母親下來吧。

    ”他就辭謝說:“婦女和你同坐,那不吉祥。

    ”同他的妻扶着他的母親也逃到墳地裡,也逃過一難。

    子展命令鄭國軍隊,不要進入陳侯的宮中,同子産親自守衛在宮門口,陳侯叫司馬桓子以宗廟的器皿贈送給他們,陳侯穿着喪服抱着神主,讓手下的男女分列,自己囚禁在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