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關燈
而以君命賞94。

    且告之曰:孤雖歸,辱社稷矣,其蔔貳圉95也。

    ”衆皆哭。

    晉于是乎作爰田96。

    呂甥曰:“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憂97,惠之至也,将若君何?”衆曰:“何為而可?”對曰:“征繕以輔孺子98。

    諸侯聞之,喪君有君,群臣輯睦,甲兵益多99。

    好我者勸,惡我者懼,庶有益乎100!”衆說101。

    晉于是乎作州兵102。

    初,晉獻公筮嫁伯姬于秦,遇歸妹?之睽?103。

    史蘇104占之曰:“不吉。

    其繇105曰:‘士刲羊,亦無也106。

    女承筐,亦無贶也107。

    西鄰責言,不可償也108。

    ’歸妹之睽,猶無相也109。

    震之離,亦離之震110,為雷為火,為嬴敗姬111。

    車說其輹,火焚其旗112,不利行師,敗于宗丘113。

    歸妹睽孤,寇張之弧114,侄其從姑115。

    六年其逋,逃歸其國,而棄其家116,明年,其死于高梁之虛117”。

    及惠公在秦,曰:“先君若從史蘇之占,吾不及此夫。

    ”韓簡侍,曰:“龜,象也118;筮,數也119。

    物生而後有象120,象而後有滋121,滋而後有數122,先君之敗德,及可數乎123!史蘇是占,勿從何益!《詩》曰:‘下民之孽,匪降自天,僔沓背憎,職競由人124。

    ’” 今注 1晉侯之入:晉惠公回國時。

     2秦穆姬屬賈君:秦穆姬是秦穆公的夫人,賈君是晉獻公的次妃。

    屬是屬托。

     3盡納群公子:凡晉獻公驅逐出國的各公子,皆使他們回晉國。

     4烝:娶其父妾曰烝。

     5穆姬怨之:穆姬因而怨望他。

     6許賂中大夫:中大夫指晉國的執政者,如裡克、鄭等。

    許賂是以前許給他們賄賂。

     7既而皆背之:後來不久全都違背了。

     8河外列城五:河外是指着黃河環曲的南面,其中有五個城。

     9東盡虢略:東邊一直到今河南省嵩縣西北。

     10南及華山:華山在今陝西省華陰縣南十裡。

     11内及解梁城:解音同懈。

    一直到晉的内地解梁城。

    解梁城在今山西省臨晉縣西南五姓湖北之解城。

     12既而不與:後來又全不給他。

     13晉饑,秦輸之粟:見僖公十三年。

     14秦饑,晉閉之籴:見僖公十四年。

     15蔔徒父:是秦國掌占蔔的大夫。

     16侯車敗:晉侯的車戰敗。

     17诘之:詢問他。

     18其卦遇蠱:蠱音古,是卦名。

    此指遇見蠱卦。

     19千乘三去,三去之餘,獲其雄狐:千乘指軍隊而言。

    晉國的軍隊失敗了三次,失敗後,抓獲到它的雄狐。

    雄狐指晉君而言。

     20夫狐蠱,必其君也:狐又遇見蠱卦,這必指着它的君。

     21蠱之貞,風也。

    其悔,山也:内卦為貞,外卦為悔,巽為風,秦象;艮為山,晉象。

     22歲雲秋矣,我落其實而取其材,所以克也:現在已經是秋天,我得到他的果實又得到他的木材,所以必定戰勝。

     23實落材亡,不敗何待:果實也落了,木材也沒有了,那必定會戰敗。

     24三敗及韓:晉惠公軍隊果然三度失敗,一直敗到韓地。

    韓在今陝西省韓城縣南。

     25寇深矣:敵寇已經深入。

     26君實深之,可若何:你召秦國使他的軍隊深入,這有什麼辦法呢? 27不孫:孫與遜音意皆相通。

    此指不能遜順。

     28蔔右:古人對職位必定占蔔,占蔔須以何人為車右。

     29步揚:晉大夫,是犫的父親。

     30家仆徒:晉大夫。

     31小驷:馬名。

     32鄭入:鄭國所貢獻給晉國的。

     33大事:成公十二年“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此雲大事,系專指戎事。

     34必乘其産:必定乘用他自己國家所産的馬。

     35生其水土,而知其人心:它生在合于它自己水土的地方,而又明知它的國家的人心。

     36安其教訓,而服習其道:安于其國的教訓,而認識其國的道路。

     37唯所納之,無不如志:必定聽從乘車人的指導,沒有不聽從他的志向。

     38今乘異産以從戎事,及懼而變,将與人易:這種乘坐異國所産的馬,以從事兵戎戰事,到了臨戰畏懼而變化的時候,他同人心不一樣。

     39亂氣狡憤,陰血周作,張脈偾興,外強中幹:在亂的氣氛中,使馬發生狡猾的動作,于是它的血脈渾身環繞,它的脈搏也興奮起來,外邊樣子好像很強,但真正并無力量。

     40進退不可,周旋不能:到那時想要它進或退皆不能,要它回旋也不能辦到。

     41逆:迎接。

     42韓簡:晉大夫。

     43視師:來偵察秦國的軍隊。

     44師少于我,鬥士倍我:秦國的軍隊比晉國少,但是能作戰的人卻超過我國一倍。

     45出因其資:由晉國逃出的時候,用他的資助。

     46入用其寵:入晉國的時候,用他的幫助。

     47饑食其粟:晉國饑荒的時候,就吃秦國的谷米。

     48三施而無報,是以來也:秦國施舍三次,而沒有得到晉國的報答,所以秦國就來了。

     49今又擊之,我怠秦奮,倍猶未也:現在晉國又攻擊秦國,我國懈怠,而秦國奮發,不止加倍的力量。

     50一夫不可狃,況國乎:一個人還不可以習慣不以為意,何況是一個國家。

     51寡人不佞,能合其衆而不能離也:我沒才幹,隻能合我們的軍隊,而不能使他們分散。

     52君若不還,無所逃命:你要不回去,我隻好跟你作戰。

     53君之未入,寡人懼之:你沒有來到晉國以前,我很怕你不能進入。

     54入而未定列,猶吾憂也:你已經進去,而位置沒有完全定,這仍舊是我的憂愁。

     55苟列定矣,敢不承命:假設位置已經定軌,我敢不接受你的命令嗎? 56吾幸而得囚:我要是被囚虜,這還是幸事。

     57戰于韓原,晉戎馬還濘而止:在韓的平原上作戰,晉侯的馬車陷入泥淖中旋轉不前。

    濘是泥也;還是便旋也。

    韓原是晉地,江永謂“就秦伯之軍涉河作戰,及晉侯曰寇深矣而言,應在山西河津萬泉之間”。

     58公号慶鄭:晉惠公就号呼慶鄭來救援他。

     59愎谏違蔔,固敗是求,又何逃焉:愎音同必,謂意氣自用,不受他人勸谏。

    此句謂不聽慶鄭的谏言,又違背了占蔔,隻有求得失敗,又何必逃走呢? 60梁由靡:晉大夫,梁由是姓,靡是名。

     61辂秦伯,将止之:辂音同路,為車軨前橫木。

    此句謂用手拉着秦穆公車前的橫木,将擒獲他。

     62鄭以救公誤之:慶鄭以救晉侯,使他錯過時機。

     63晉大夫反首拔舍從之:晉國的大夫們使頭發散亂,毀壞衣服,故意表示憂戚以追從在秦國的軍隊後面。

     64二三子何其戚也:春秋時代的貴族互稱為子,若是多數時,則稱為二三子。

    何其戚是說你們為什麼如此悲傷。

     65寡人之從君而西也,亦晉之妖夢是踐,豈敢以至:妖夢指申生所說上帝準許他罰有罪的話。

    此句指我追随着晉君西往秦國去,這也是為的實踐晉國的妖夢,哪裡敢有旁的意思。

     66三拜稽首:三次跪拜,并且首至地。

     67皇天後土,實聞君之言:天地全部聽到你所說的話。

     68群臣敢在下風:群臣在君的下邊聽着。

     69大子?、弘:大子?是秦穆公子康公;弘是?的同母弟。

     70簡璧:是秦穆公女。

     71登台而履薪焉:杜注:“古之宮閉者,皆居之台以抗絕之。

    穆姬欲自罪,故登台而薦之以薪,左右上下者皆履柴乃得通。

    ” 72使以免服衰绖逆:免音讀問,袒免的衣服。

    使迎接秦伯的人穿着喪服。

     73上天降災……&hellip唯君裁之:按《正義》雲,《左傳》本無此言,後人妄增之,今定本亦無。

    葉抄《釋文》雲:“此凡四十二字,檢古本皆無。

    尋杜注亦不得有,是後人加也。

    ”《正義》作使我兩君兩見不以玉帛,與諸本亦異;并且杜預對于婢子亦無注,直到僖公二十二年“寡君之使婢子,侍執巾栉以固子也”方有注。

     74乃舍諸靈台:靈台即周之靈台,在今陝西省鄠縣。

     75大夫請以入:秦國的大夫請執晉侯以入秦國。

     76獲晉侯,以厚歸也:我執晉侯以歸,以表示厚獲俘囚。

     77既而喪歸,焉用之:假設夫人因而自殺,這是以喪歸,我又有什麼用處。

     78大夫其何有:你們又何所得。

     79且晉人戚憂以重我:晉人表示戚憂以加重我的罪狀。

     80天地以要我:用天地以要挾我。

     81不圖晉憂,重其怒也:要不管晉人的憂戚,就加重晉人的憤怒。

     82我食吾言,背天地也:我收回我說的話,那豈不是違背了天地。

     83重怒難任,背天不祥:晉人的怨恨使我擔當不起,違背上天的意思,是不吉祥的。

     84公子絷:秦大夫。

    絷音直。

     85不如殺之,無聚慝焉:慝音同特,惡念,隐惡的意思。

    不如把晉侯殺掉,不要使他回到晉國相聚為惡。

     86歸之而質其大子,必得大成:如果把晉侯送回去,而把他的太子留在秦國為人質,必能有大的成就。

     87晉未可滅而殺其君,隻以成惡:晉現在無法把它滅了,而殺了它的君,恰好成為罪惡。

     88史佚:是周武王時太史名佚。

    佚音逸。

     89無始禍:不要為禍亂的開始。

     90無怙亂:不要利用人家亂的時候,使自己得到利益。

     91重怒難任,陵人不祥:使人更增加怒難于擔任,欺侮人是不吉祥的。

     92郤乞:晉大夫。

     93瑕呂饴甥:即呂甥也。

    姓瑕呂,名饴甥,字子金,為晉大夫。

     94朝國人而以君命賞:召見國人在朝上,而以君的命令賞賜他們。

     95其蔔貳圉:可以占蔔,立圉為君。

    圉是惠公太子懷公。

     96爰田:将公田的稅收分賞于衆人,名曰爰田。

     97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憂:君出亡而不自憐恤,隻是憂慮群臣。

     98征繕以輔孺子:征是賦稅,繕是甲兵,以輔佐太子圉。

     99群臣輯睦,甲兵益多:臣全都和睦,軍隊也更多。

     100好我者勸,惡我者懼,庶有益乎:喜歡我的人就得到勸助,恨我的人更害怕,這或者對我有好處。

     101衆說:說音義同悅。

     102州兵:五黨為州,州等于二千五百家,每州各繕治甲兵。

     103遇歸妹之睽:兌下震上謂之歸妹,兌下離上謂之睽,歸妹變成睽卦,之是變。

    睽音葵。

     104史蘇:晉國蔔筮的史官。

     105其繇:繇音宙,是卦兆的占辭。

     106士刲羊,亦無也:刲音虧,割也。

    音荒,血也。

    士人割羊,也沒有血。

     107女承筐,亦無贶也:女人拿着筐,亦無所得,贶音況。

     108西鄰責言,不可償也:西鄰責備的話,不可以報答。

     109歸妹之睽,猶無相也:歸妹卦變成睽,也沒有方法相輔助。

     110震之離,亦離之震:震變成離,也是離變成震。

     111為雷為火,為嬴敗姬:震為雷,離為火,結果嬴姓打敗了姬姓。

     112車說其輹,火焚其旗:輹是車下縛。

    震為車,離為火,車脫開了繩索,火就焚燒了他的旗子。

     113不利行師,敗于宗丘:宗丘等于宗邑。

    作戰不利,所以沒出國就戰敗。

     114歸妹睽孤,寇張之弧:歸妹孤絕失位,故遇寇敵的弓矢,這是睽卦上九爻的意思。

     115侄其從姑:侄子就跟着姑姑走,這是說子圉為人質于秦國。

     116六年其逋,逃歸其國,而棄其家:六年的工夫,就要逃回晉國,而子圉放棄了他的夫人秦女懷嬴。

     117高梁之虛:晉地,在今山西省臨汾縣東北三十七裡。

     118龜,象也:龜甲所以象示事情。

     119筮,數也:筮草所以代表氣數。

     120物生而後有象:事物生了以後才能象示事情。

     121象而後有滋:象示以後就滋生其他的事物。

     122滋而後有數:滋生而後有氣數。

     123先君之敗德,及可數乎:晉獻公失德的地方,還能夠數出數目嗎!言甚多,不可盡數。

     124下民之孽,匪降自天,僔沓背憎,職競由人:出《詩·小雅·十月之交》篇。

    此句意思是小民的妖孽并非降自上天,因為對談則相和,背則相怨,這種原因皆由人而來。

     今譯 晉惠公回國時,秦穆公夫人囑托他照料晉獻公的次妃賈君,并且說:“要全部接納諸位公子回國。

    ”後來,晉惠公娶了賈君,又不接納諸位公子回國,因此秦穆公夫人怨恨他。

    晉惠公曾許諾把賄賂給晉國執政的中大夫裡克和鄭等人,後來也都違背諾言。

    又用黃河環曲南面的五個城賄賂秦穆公,這五個城東邊一直到虢國的邊境,南邊到華山,一直到晉國境内的解梁城。

    後來,也全不給。

    晉國發生饑荒,秦國輸送粟米給晉國。

    後來秦國發生饑荒,晉國關閉秦國籴谷的市。

    由于以上種種原因,所以秦穆公讨伐晉國。

    秦國的蔔人徒父用筮草占蔔,說道:“吉利:渡過黃河,晉侯的車戰敗。

    ”秦穆公進一步詢問他,回答說:“這乃是大吉大利的。

    打敗晉侯的軍隊三次,必定可以捉獲晉的國君。

    占蔔遇到蠱卦,蠱卦的卦辭說:‘千乘的車隊出戰失敗三次,三次以後,就可捉獲它的雄狐。

    ’那蠱卦的雄狐必定是它的國君。

    蠱的内卦為貞,代表風;外卦為悔,代表山。

    現在歲時已到秋季,我們是風,吹下了他山上的果實,而且取得他的木材,所以我們必定戰勝他。

    果實落了,木材也沒有了,晉國隻有失敗。

    ”後來晉惠公的車隊果然失敗三次,一直退到韓地。

    晉惠公對大夫慶鄭說:“敵寇已經深入了,怎麼辦呢?”慶鄭回答說:“實在是因為您的緣故,才招緻敵軍深入,這有什麼辦法呢?”晉惠公說:“你對我不遜順。

    ”接着,惠公占蔔車右的人選,結果是慶鄭合于吉兆。

    但惠公因他對自己不遜而不用他。

    而使步揚駕戎車,家仆徒為車右,乘用鄭國所獻的馬——小驷。

    慶鄭因此說道:“古時候凡是有戰事,必定乘用自己國家所産的馬,因為土産的馬生在它的水土,而知道它的人心;安于它的教訓,而熟習它的道路。

    乘車的人有所命令,沒有不聽從他的志向。

    現在乘用外國所産的馬,以從事于戰争,等到馬畏懼而生變的時候,将與人的命令不一緻。

    在紛亂的氣氛之下,馬受擾亂刺激,于是它的血脈環繞全身,血脈亢張,脈搏加快,外表看似強健,實際則沒有力量。

    既不能進攻退守,又不能周旋應戰,您必定要後悔的。

    ”晉惠公不聽他的話。

    到了九月,晉惠公迎戰秦國的軍隊,派大夫韓簡偵察秦軍,韓簡回來報告說:“秦國的軍隊比我國少,但是能戰的鬥士超過我國一倍。

    ”晉惠公說:“這是什麼道理?”回答說:“您出國逃亡的時候,利用他的幫助;您回國的時候,又利用他的寵愛。

    晉國饑荒,吃秦國的粟米,三次施給您恩惠而您不報答,因此來攻伐。

    現在又出兵攻擊秦國軍隊,我軍懈怠,而秦軍奮勇。

    恐怕他的力量不止比我國多一倍。

    ”晉惠公說:“即使是一個平凡的人,都不能使他習慣于别人的退讓,何況一個國家呢?”于是就派韓簡去請秦軍出戰,說道:“我沒有才幹,隻能結合我的軍隊,而不能使他們分離。

    您,秦國的君主,若是不退回去,我隻好跟你作戰。

    ”秦穆公派公孫枝回答說:“您還沒有進入晉國以前,我怕您不能進入;您進入了而還沒有定位以前,我還是擔憂。

    假使您的位置已經定了,我敢不接受你的命令嗎?”韓簡退回來,說道:“我若是被俘了,還算是幸運的。

    ”壬戌,晉軍和秦軍交戰于韓地的原野。

    晉惠公的戰車和馬掉進泥濘中旋轉不前。

    惠公呼叫慶鄭,慶鄭說:“剛愎而不聽谏言,違背占蔔的吉兆,固然隻有得到失敗,又何必逃避呢?”于是就不顧而去。

    梁由靡駕着韓簡的戰車,虢射為車右,迎戰秦穆公,拉着秦穆公車前的橫木,将擒獲他。

    慶鄭叫他們去救晉惠公,因而失去了擒獲秦穆公的機會。

    秦國終于捉獲了晉惠公而回。

    晉國的大夫們散亂着頭發,毀壞了衣服,追随在秦國軍隊的後面。

    秦穆公派人勸他們說:“諸位先生為什麼這樣悲傷呢?我帶着晉君到西邊去,也不過是為了實踐晉國的妖夢,哪裡敢有别的意思!”晉國的大夫們三次跪拜,叩頭到地,說道:“您腳踏着後土,頭頂着皇天,皇天後土都聽到您所說的話。

    我們敢請在下面聽着。

    ”秦穆公夫人聽說晉惠公将要到了,就帶着太子?和他的弟弟弘,妹妹簡璧,登上高台,踏着預先叫人鋪好的柴薪,以表示處罰自己的罪。

    派人穿着喪服去迎接秦穆公,并告訴他說:“上天降下災禍,使兩位君主不以玉璧絲帛相見,而以發動戰争相見。

    若是晉君早上進入秦國,那麼我就在晚上死;晚上進入,我就早上死。

    完全聽您的裁決。

    ”秦穆公就把晉惠公留在靈台。

    秦國的大夫請求執着晉惠公進入國都。

    秦穆公說:“俘獲了晉侯,原來是表示厚獲而歸,假如晉侯進入,而夫人自殺,反而帶着喪回國,有什麼用處呢?諸位大夫又能得到什麼呢?況且晉國人悲傷憂愁以加重我的罪狀,用天地的威靈要挾我。

    若是不考慮晉國人的憂愁,就會加重他們的憤怒。

    我若是背棄了諾言,就是違背了天地。

    加重了晉國人的憤怒,我将難以擔當,違背了天意則是不祥。

    還是要送晉君回國才好。

    ”公子絷說:“不如殺了晉君,使他不再能聚衆作惡。

    ”子桑說:“送他回國,而把晉國的太子留在秦國做人質,必定可以有大成就。

    晉國還不可以消滅,而殺了它的國君,恰好成為罪惡。

    而且周武王時的太史佚曾說過:‘不要惹起禍亂,不要以别人的亂事為自己的利益,不要加重别人的憤怒,加重了憤怒,難以擔當。

    欺侮别人是不吉祥的。

    ’”于是就允許晉國講和。

    晉惠公派郤乞去告訴瑕呂饴甥,并且召他來迎接。

    瑕呂饴甥就教郤乞說:“你要召國人來朝廷會集,而用惠公的命令賞賜他們,并告訴他們說:‘我雖回國,已使國家受辱了。

    不如占蔔,另立圉為國君。

    ’”衆人聽了都哭起來。

    晉國于是就在這時創立爰田的制度,把公田的稅收,歸惠公所有的部分,分給衆人。

    呂甥就說:“國君對于自己的存亡不關心,而憂慮諸位大臣的福利,這是最高的恩惠,我們要怎樣報答國君呢?”衆人就說:“無論怎麼做都可以!”呂甥回答說:“征收賦稅,修繕甲兵,以輔佐太子。

    諸侯聽說,我們晉國國君雖出亡在外,但國内有國君主政,并且所有的臣子都和睦,軍隊也增加。

    對我友好的國家因此得到勸谏,對我敵視的國家因此得到戒懼,這樣也許才有益處。

    ”衆人都很悅服,晉國于是就在這時成立了州兵的制度。

    起初,晉獻公用筮草占蔔,把大女兒嫁到秦國,遇到歸妹卦變到睽卦。

    史蘇占蔔說:“不吉利。

    歸妹卦辭說:‘士人割羊,也沒有血;女子拿着筐承接,也無所得。

    西邊的鄰人将有責讓的話,也不能報償。

    ’由歸妹卦變到睽卦,也是得不到幫助。

    因為震卦變到離卦,也等于是離卦變到震卦。

    震代表離,離代表火,這是表示嬴姓打敗姬姓。

    車脫了繩索,火焚燒了旗幟,這是表示不利于軍隊行動的,并且暗示将在宗邑附近打敗仗。

    由歸妹卦變到睽卦,遇到孤絕之象,故将遇到張着弓弧的敵寇。

    然後是侄兒随從姑母,六年之後,他将逃亡,回到晉國,而放棄他的家室。

    第二年,将死于高梁之虛。

    ”等到晉惠公被執留在秦國,他說:“先君若是聽從史蘇的占蔔,我不會落到今天這個地步吧!”韓簡侍候在旁,說道:“龜甲占蔔以象征事物,筮草占蔔以代表氣數。

    事情發生了以後才有現象,有了現象又滋生其他事情,事情滋生然後才能決定氣數。

    先君敗壞德行的事迹,還可以盡數嗎!史蘇那次占蔔,雖然他不聽從,并不因此增加你的災難。

    《詩·小雅》說:‘一般人的妖孽,不是從天上降下來的。

    對面談和,背後相嫉,都是由人自己造成的。

    ’” 經己卯晦,震夷伯之廟。

     傳震夷伯1之廟,罪之也2,于是展氏有隐慝3焉。

     今注 1夷伯:魯大夫。

     2罪之也:以他為有罪。

     3展氏有隐慝:展氏有不明顯的惡處。

    展氏是夷伯的後人。

     今譯 地震震壞了夷伯的廟,這是懲罰他的罪。

    從此,夷伯的後人展氏有了隐藏的罪惡。

     經冬,宋人伐曹。

     傳冬,宋人伐曹,讨舊怨也1。

     今注 1讨舊怨也:是莊公十四年,曹與諸侯伐宋的舊怨。

     今譯 冬天,宋國人讨伐曹國,為的是聲讨舊的仇怨。

     經楚人敗徐于婁林。

     傳楚敗徐于婁林1,徐恃救也2。

     今注 1婁林:徐地,在今安徽省泗縣東北。

     2徐恃救也:徐仗恃齊國的救援。

     今譯 楚國把徐國打敗于婁林,因為徐國仗恃着齊國的援救。

     經十有一月壬戌,晉侯及秦伯戰于韓,獲晉侯。

     今注 杜注:壬戌是九月十三日,因為“傳”是根據晉國用的夏正,而“經”所說的十一月是周正,周正的十一月恰好與夏正的九月相等,此事已見前引之傳文。

     今譯 十一月壬戌,晉惠公和秦穆公戰于韓。

    秦國俘獲了晉惠公。

    (傳見前。

    ) 傳十月,晉陰饴甥1會秦伯,盟于王城2。

    秦伯曰:“晉國和乎3?”對曰:“不和。

    小人恥失其君而悼喪其親4,不憚征繕以立圉5也。

    曰必報仇,甯事戎狄6;君子愛其君而知其罪,不憚征繕以待秦命7,曰必報德,有死無二8。

    以此不和。

    ”秦伯曰:“國謂君何?”對曰:“小人戚,謂之不免9,君子恕,以為必歸10。

    小人曰:‘我毒秦,秦豈歸君12?’君子曰:‘我知罪矣,秦必歸君12。

    ’貳而執之,服而舍之,德莫厚焉,刑莫威焉13;服者懷德,貳者畏刑14;此一役也,秦可以霸15。

    納而不定,廢而不立,以德為怨16,秦不其然17。

    ”秦伯曰:“是吾心也18。

    ”改館晉侯,饋七牢焉19。

    蛾析20謂慶鄭曰:“盍行乎21?”對曰:“陷君于敗,敗而不死,又使失刑,非人臣也22,臣而不臣,行将焉入23?”十一月,晉侯歸。

    丁醜,殺慶鄭而後入。

    是歲,晉又饑。

    秦伯又饩之粟24。

    曰:“吾怨其君而矜其民25。

    且吾聞唐叔26之封也,箕子27曰:‘其後必大。

    ’晉其庸可冀乎28?姑樹德焉,以待能者29。

    ”于是秦始征晉河東,置官司焉30。

     今注 1陰饴甥:即呂甥。

     2王城:秦地。

    在今陝西省朝邑縣東。

     3晉國和乎:晉國内部和睦嗎? 4小人恥失其君而悼喪其親:小人們以丢掉他的君為羞恥,而又喪悼他的親人為秦所殺。

     5不憚征繕以立圉:不厭煩征兵并修城以立太子。

     6必報仇,甯事戎狄:甯可事奉戎狄,必定報秦國這仇怨。

     7以待秦命:等待秦國的命令。

     8必報德,有死無二:必定報答秦國的恩惠,就是死也沒有二心。

     9小人戚,謂之不免:小人階級發愁,以為晉君不免于死。

     10君子恕,以為必歸:君子階級寬恕,以為晉君必回晉國。

     11我毒秦,秦豈歸君:我忘記秦的恩惠,秦國安能将晉君歸還? 12我知罪矣,秦必歸君:我已經知道罪狀了,秦國必定将晉君歸還。

     13貳而執之,服而舍之,德莫厚焉,刑莫威焉:他有二心,就把他逮起來;他要服從就把他饒恕。

    這種德沒有再比這個更厚的,刑罰沒有再比這種威重的。

     14服者懷德,貳者畏刑:服從的人就感激他的德惠,有二心的人就怕刑罰。

     15此一役也,秦可以霸:這一戰事,秦可以稱霸主。

     16納而不定,廢而不立,以德為怨:納進晉君而不決定,廢晉君又不立,把恩德變成怨恨。

     17秦不其然:秦大概不至于如此。

     18是吾心也:這正合于我的心。

     19改館晉侯,饋七牢焉:更改晉侯的館舍,贈送給他七牢。

    牛、羊、豕各一為一牢;七牢是七牛、七羊、七豕。

     20蛾析:蛾音同蟻,是晉大夫。

     21盍行乎:何不出走呢? 22陷君于敗,敗而不死,又使失刑,非人臣也:這是指着韓地之戰,由于晉侯呼慶鄭,而慶鄭不往救,“陷君于敗”,但是國君被打敗以後,自己又不能死,逃往他處,使晉君不能殺戮他,所以“非人臣也”。

     23臣而不臣,行将焉入:做人臣而不守臣的規則,逃亡将到哪裡去? 24又饩之粟:又送給他谷子。

     25吾怨其君而矜其民:我很怨恨它的君,而哀憐它的人民。

     26唐叔:是武王子,晉始封的君。

     27箕子:是殷王帝乙之子,纣的庶兄。

     28“其後必大。

    ”晉其庸可冀乎:他的後人必定光大,晉國是不可以謀取的。

     29姑樹德焉,以待能者:姑且在那裡樹恩德,以等待能幹的人來。

     30秦始征晉河東,置官司焉:秦國開始設官以征晉國河東的賦稅,這就是惠公以前所許贈送給秦國的河外列城五。

    河東是晉地,指今山西省永濟、荥河之間。

     今譯 十月,晉大夫陰饴甥會見秦穆公在王城盟誓。

    秦穆公問:“晉國内部和睦嗎?”回答說:“不和睦,小人們因為失掉了國君感到恥辱,并且因他們的親人為秦國人所殺而感到悲痛。

    不憚煩征賦治兵以立圉為君,發誓說,甯可侍奉戎狄,也必要報仇雪恥。

    君子們則愛護他們的國君,而知道他的罪行。

    不憚煩征賦治兵以等待秦國的命令,說道,必定要報答秦國的恩德,隻有效死而無二心。

    因此兩種人并不和諧。

    ”秦穆公問:“全國的人對國君的态度怎樣?”回答說:“小人們憂戚,認為國君不免于死;君子們寬恕,認為國君必能回國。

    小人們說:我們對秦國惡毒,秦國難道會送我們的國君回國?君子們說:我們認了自己的罪,秦國必定送回我們的國君。

    他有二心就把他逮起來;他服罪,就把他放回。

    沒有比這更厚重的德行了,沒有比這更威嚴的刑罰了。

    服從的人感恩這種德行,有二心的人畏懼這種刑罰。

    就靠這次戰役,秦國就可以稱霸。

    若是送晉君歸國而不安定他的地位,廢了他而不立為君,把恩德變成怨恨,料想秦國不至于這樣做吧!”秦穆公說:“這正是我的心意。

    ”于是更換晉惠公的館舍,贈給他七副太牢。

    晉大夫蛾析對慶鄭說:“你何不出走呢?”慶鄭回答說:“我使國君陷于失敗,打敗了又不效死,逃到他處,使國君不能施刑。

    這不是為人臣子所應做的。

    為人臣子而不守臣道,逃亡又能逃到哪裡去呢?”十一月,晉惠公回國。

    丁醜,殺了慶鄭,然後進入國都。

    這一年,晉國又發生饑荒,秦穆公又送粟米給晉國,說:“我怨恨它的國君,而哀憐它的人民。

    并且我聽說唐叔的受封,箕子曾說:‘他的後代必定昌盛。

    ’晉國難道是可以希冀的嗎?我姑且建樹德行,以等待能幹的人吧!”于是在這時候,秦國開始在晉國河東之地征稅,設置了官職,掌管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