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黑格爾主義批判
關燈
小
中
大
把概念非理性主義化。
足見克朗納所謂“非理性主義”即指“對立統一”,指辯證法。
黑格爾企圖用概念,用辯證法說明事物的運動、發展、生活、情感、意志、曆史、文化、精神等等,足見克朗納把黑格爾企圖用辯證法或概念說明的種種東西,特别是運動、發展、矛盾轉化、生活……均認作最無理性的東西。
隻有死的、形式的、抽象的東西,簡言之,形而上學的東西才被他認作理性的東西。
第三,克朗納進而把辯證法說成是非理性主義的或反理性主義的方法,借以擡高西歐帝國主義時期流行的非理性主義的地位。
他說,“黑格爾是非理性主義者,因為他是辯證法家,因為辯證法是變為方法的、成為合理的東西的非理性主義,因為辯證的思維是理性——非理性的思維。
”這就是說,照克朗納看來,辯證法家即是非理性主義者,辯證法即是方法化、合理化的非理性主義,辯證思維也即是非理性的思維。
因為當他說,“辯證思維是理性——非理性的思維”時,顯然非理性是主要的一面。
所以他還說什麼,黑格爾的“辯證的非理性主義沖破了理性主義的堡壘”。
第四,克朗納進一步得出他的荒謬的結論,即認凡是辯證法所研究的對象:運動、生活、精神,簡言之,矛盾或矛盾發展的東西,都是非理性或反理性的東西。
他說:“辯證法不是理性的思維,或者不隻是理性的思維,而同時是活生生的精神、‘精神的純本質’、‘不安息的生活’之自身運動,是‘真理的生活’、‘概念的特有生活’、‘概念的節奏’、‘邏輯的生活’。
”誰都知道,當黑格爾說精神、生活的自身運動,說真理、概念、邏輯的生活或運動過程時,他主要是講這些東西都有其矛盾進展和否定之否定的過程,絲毫也不意味着那是反理性的思維。
要把黑格爾歪曲、裝扮成為現代的反理性主義者那是徒勞的。
克朗納還說,“作為辯證的、思維的思維本身就是非理性的,亦即超理智的,因為他是活生生的:它是自身思維着的生活。
”這顯然表明他把辯證的東西、活生生的東西、生活都看成非理性的東西。
克朗納把辯證的東西、活生生的東西、生活說成是非理性的,歸根到底由于他認為矛盾是非理性的,凡是具有矛盾的東西(事實上一切的一切都具有矛盾),他就認為是非理性的東西。
辯證法、辯證思維是非理性的,因為它是以分析研究矛盾為對象。
他認為黑格爾哲學是非理性主義,或他所謂“辯證的非理性主義”,因為黑格爾哲學以矛盾凡是有單引号‘’的話,都是黑格爾的原話。
為研究的對象,或者以具有矛盾的生活、思維、精神為研究的對象。
所以他說,“矛盾以合理的方式表現着超理性的,辯證的東西。
……這種超理性的東西就是黑格爾哲學的對象。
”這說明什麼呢?這說明克朗納已經滾入唯心的、所謂生活哲學、浪漫主義、感情邏輯的泥坑,認為生活、情感、精神有了矛盾,因而就是反理性的東西,因而他就變成理性主義的對立面。
首先,克朗納把黑格爾誣蔑為哲學史上最大的非理性主義者,把黑格爾哲學歪曲為非理性主義哲學是沒有任何根據的。
黑格爾的錯誤不在反理性、非理性,而在于絕對化理性,把理性認作“世界的主宰”、“宇宙的實體”,認作自己認識自己産生萬物的“無限力量”和“無限形式”,并且說:“理念或理性是真的、永恒的、絕對有力的本質;理性啟示其自身于世界内,并且在世界内除了啟示理性和理性的尊崇與光榮外,沒有别的東西”。
所以他說“凡是實在的就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就是實在的”。
真正講來,黑格爾所謂絕對理念即是絕對理性,而他所謂上帝創造世界實即是理性創造世界。
我們反對黑格爾絕對化理性,把理性當作第一性的實體的客觀唯心主義,我們更反對克朗納之流的新黑格爾主義者,毫無根據地把黑格爾說成是“哲學史上的最大的非理性主義者”,把黑格爾哲學歪曲為所謂“辯證的非理性主義”。
其次,克朗納把辯證法說成是非理性的方法,把辯證思維說成是非理性的思維也同樣沒有根據。
黑格爾曾嚴格區别理性與理智(或知性),他稱辯證邏輯為理性的邏輯,稱形式邏輯為理智的邏輯,稱辯證邏輯中的概念和推理為理性的概念和推理,而稱形式邏輯中的抽象概念和形式推論為理智的概念和推理。
黑格爾這樣注重和推崇辯證法為理性邏輯和理性方法,今妄稱辯證法為非理性的方法,正是颠倒黑白。
此外黑格爾于談辯證法時,曾作出辯證的理性與積極的理性或玄思的理性的區别。
在《大邏輯》第一版序言中,他指出“理性是辯證的,因為它把理智的規定化解為無”。
并且指出理性與理智的統一,“理智的理性或理性的理智”即是“積極的理性”。
在《小邏輯》第81、82兩節内,黑格爾明确把辯證法的運用分為兩個階段,第一為“辯證的階段”,亦可叫做消極理性的階段,在這個階段内,“有限的規定揚棄它們自身,并且過渡到它們的反面”。
這就是前面所說的,“把理智的規定化解為無”,取消堅執的對立和鴻溝。
第二為“玄思的階段或積極理性的階段”,在這個階段裡“在對立的規定中認識到它們的統一,或在對立雙方的分解和過渡中,認識到它們所包含的肯定”。
由此足見,黑格爾始終把辯證法與理性密切結合着,他從來是把辯證法了解為理性方法,把辯證邏輯了解為理性邏輯的。
除了别有用心,想把黑格爾的辯證法反理性主義化以壯大帝國主義沒落時期的反理性主義聲勢外,決不會說黑格爾的辯證法是非理性主義的。
我們隻能說,黑格爾的辯證法是唯心主義的辯證法,并且還應該說,他的辯證法不但不是非理性主義的,而且是有合理内核的。
還有一點必須加以批判的,就是黑格爾并不認為矛盾和具有矛盾的東西如情感、生活、思維、精神等是非理性的。
不錯,黑格爾的确是以矛盾和具有矛盾的東西為研究的對象。
但是在他看來矛盾和矛盾的東西決不是非理性的。
黑格爾曾說過:“矛盾是推動整個世界的原則,說矛盾不可設想,那是可笑的。
”黑格爾在這裡否認矛盾不可設想、不可理解,即是否認矛盾是不合理的東西。
他又說,“與矛盾相反的同一隻是單純直接的或僵死的存在的規定性,而矛盾是一切運動和生命的根源,并且任何東西隻有當它包含着矛盾時,它才是運動着的,它才有沖動和活動。
”“某種東西隻有當它包含矛盾并且是既能理解矛盾又能忍受矛盾的力量時,它才具有生命。
”這裡他明白指出,矛盾是運動和生命的根源,包含矛盾、忍受矛盾、理解矛盾正是有生命有活力的事物的本性,而沒有矛盾的同一,卻是僵死的存在的特性。
從這些話裡怎樣也得不出矛盾是非理性、反理性的結論。
與此相反,黑格爾一方面說,“上帝是理性”,一方面卻說,“矛盾是上帝的力量”,認為當人們說,“一切事物皆命定了免不掉矛盾”這話時,也就意味着一切事物皆逃不出上帝的力量的範圍。
因此我們可以說,矛盾的力量、理性的力量、上帝的力量,在黑格爾看來是同一的東西。
我們反對黑格爾絕對化理性,也反對他把“上帝的力量”等宗教術語用來神秘化辯證法,使之成為唯心辯證法,但我們卻沒有絲毫根據可以說,矛盾和包含矛盾的生命、精神以及一切事物是非理性或反理性的東西。
克朗納神秘化、反理性主義化黑格爾的辯證法,其目的是把黑格爾曲解為現代盛行的反動的浪漫主義和存在主義。
克朗納在1946年為英文本《黑格爾的早期神學著作》一書所寫的序“黑格爾哲學的發展”一文裡,用詭辯的方式,說黑格爾的《精神現象學》是“激烈地反對浪漫主義,但無疑又是一切黑格爾著作中最富于浪漫主義的著作”。
他的意思是說,浪漫主義是非理性主義,因為“它嘲笑思維與生活有嚴格界限,它有意地混合詩與哲學、想象與現實、行動者與靜觀者、神與人、理想與現實”。
黑格爾某些重要著作最注重對立的同一,最富于浪漫主義,因此最是非理性主義。
其實黑格爾與浪漫主義的差别很簡單,浪漫主義者、神秘主義者要求無矛盾的諧和、混一、同一,而作為客觀唯心論者,反對浪漫主義的黑格爾,要求對立的統一、矛盾的統一,要求把主觀與客觀、自然與精神、思維與存在的統一用辯證法的邏輯方式發揮為體系。
說黑格爾揚棄了浪漫主義是可以的,把黑格爾哲學歪曲為浪漫主義和反理性主義是錯誤的,隻是自己暴露其神秘的、反理性的現代資産階級唯心主義的實質。
克朗納把黑格爾哲學歪曲為反理性主義的另一表現,就是不顧曆史事實和學派體系的主要差别,竟把黑格爾說成是現代流行的資産階級唯心主義流派“存在主義”的創始人。
他說,黑格爾在《精神現象學》一書中“把時間和永恒這兩個極端調和了,使得存在與本質一緻了,因而對于存在這個觀念給予了新鮮的思辨的意義”。
因此他斷言,“不是基爾凱戈爾,而是他的偉大的老師黑格爾,才是存在主義哲學的創始人。
”克朗納隻是在表面上,甚或字面上看見黑格爾談“存在”這一範疇。
也談到存在與本質、時間與永恒的統一,便把他和現代的“存在主義”混為一談,根本丢掉了黑格爾的辯證法,殊不知存在主義的創始人基爾凱戈爾是黑格爾辯證法的死敵。
他注重反理性的“存在”的主觀唯心主義,與注重理念的客觀唯心主義也有很大差别。
在他所著《恐懼的概念》一書中,他曾說過這樣的話:“黑格爾想要用邏輯的方式來解釋經驗中的飛躍,當然免不了失敗。
”反對辯證法的主觀唯心主義者和神秘主義者基爾凱戈爾與辯證法家、客觀唯心主義者黑格爾兩人之間有什麼親屬關系呢? 由于現代西歐各種流派的資産階級主觀唯心主義,自從狄爾泰的《黑格爾的少年史》一書出版(1907年)以來,都有把黑格爾解釋成為浪漫主義、神秘主義、反理性主義的趨勢,借以進一步反對唯物主義和唯物主義辯證法,這個反理性的潮流在克朗納身上得到集中的表現(而克朗納現在還在美國作講學活動,所以我們不得不予以揭露和批判)。
至于黑格爾的辯證法由于受到唯心主義體系的束縛,其中的确也有其神秘主義成分,但究竟其中的合理内核是主要方面。
這也又一次證明了,新黑格爾主義丢掉了黑格爾辯證法中的合理内核,而隻抓住他的唯心主義體系。
同時更足以表明,隻有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真批判掉黑格爾的唯心主義體系的架格,才能對他的辯證法予以批判的吸收和改造,并把它的合理内核拯救出來。
為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簡短的結論:新黑格爾主義是從右邊從反動的方向去“發展”德國古典唯心主義哲學,他們根本配不上也不可能“擴大德國古典唯心主義的基本原則”、“超出康德黑格爾前進一步”,所以走新黑格爾主義的道路,也就抛開曆史的東西與邏輯的東西在辯證發展過程中的一緻性去研究康德、黑格爾,是沒有前途的。
我們隻有高舉馬克思主義的批判旗幟,從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論和曆史唯物論的高度去研究批判康德黑格爾哲學,才是正确而有實效的道路。
這也是我們的方向。
足見克朗納所謂“非理性主義”即指“對立統一”,指辯證法。
黑格爾企圖用概念,用辯證法說明事物的運動、發展、生活、情感、意志、曆史、文化、精神等等,足見克朗納把黑格爾企圖用辯證法或概念說明的種種東西,特别是運動、發展、矛盾轉化、生活……均認作最無理性的東西。
隻有死的、形式的、抽象的東西,簡言之,形而上學的東西才被他認作理性的東西。
第三,克朗納進而把辯證法說成是非理性主義的或反理性主義的方法,借以擡高西歐帝國主義時期流行的非理性主義的地位。
他說,“黑格爾是非理性主義者,因為他是辯證法家,因為辯證法是變為方法的、成為合理的東西的非理性主義,因為辯證的思維是理性——非理性的思維。
”這就是說,照克朗納看來,辯證法家即是非理性主義者,辯證法即是方法化、合理化的非理性主義,辯證思維也即是非理性的思維。
因為當他說,“辯證思維是理性——非理性的思維”時,顯然非理性是主要的一面。
所以他還說什麼,黑格爾的“辯證的非理性主義沖破了理性主義的堡壘”。
第四,克朗納進一步得出他的荒謬的結論,即認凡是辯證法所研究的對象:運動、生活、精神,簡言之,矛盾或矛盾發展的東西,都是非理性或反理性的東西。
他說:“辯證法不是理性的思維,或者不隻是理性的思維,而同時是活生生的精神、‘精神的純本質’、‘不安息的生活’之自身運動,是‘真理的生活’、‘概念的特有生活’、‘概念的節奏’、‘邏輯的生活’。
”誰都知道,當黑格爾說精神、生活的自身運動,說真理、概念、邏輯的生活或運動過程時,他主要是講這些東西都有其矛盾進展和否定之否定的過程,絲毫也不意味着那是反理性的思維。
要把黑格爾歪曲、裝扮成為現代的反理性主義者那是徒勞的。
克朗納還說,“作為辯證的、思維的思維本身就是非理性的,亦即超理智的,因為他是活生生的:它是自身思維着的生活。
”這顯然表明他把辯證的東西、活生生的東西、生活都看成非理性的東西。
克朗納把辯證的東西、活生生的東西、生活說成是非理性的,歸根到底由于他認為矛盾是非理性的,凡是具有矛盾的東西(事實上一切的一切都具有矛盾),他就認為是非理性的東西。
辯證法、辯證思維是非理性的,因為它是以分析研究矛盾為對象。
他認為黑格爾哲學是非理性主義,或他所謂“辯證的非理性主義”,因為黑格爾哲學以矛盾凡是有單引号‘’的話,都是黑格爾的原話。
為研究的對象,或者以具有矛盾的生活、思維、精神為研究的對象。
所以他說,“矛盾以合理的方式表現着超理性的,辯證的東西。
……這種超理性的東西就是黑格爾哲學的對象。
”這說明什麼呢?這說明克朗納已經滾入唯心的、所謂生活哲學、浪漫主義、感情邏輯的泥坑,認為生活、情感、精神有了矛盾,因而就是反理性的東西,因而他就變成理性主義的對立面。
首先,克朗納把黑格爾誣蔑為哲學史上最大的非理性主義者,把黑格爾哲學歪曲為非理性主義哲學是沒有任何根據的。
黑格爾的錯誤不在反理性、非理性,而在于絕對化理性,把理性認作“世界的主宰”、“宇宙的實體”,認作自己認識自己産生萬物的“無限力量”和“無限形式”,并且說:“理念或理性是真的、永恒的、絕對有力的本質;理性啟示其自身于世界内,并且在世界内除了啟示理性和理性的尊崇與光榮外,沒有别的東西”。
所以他說“凡是實在的就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就是實在的”。
真正講來,黑格爾所謂絕對理念即是絕對理性,而他所謂上帝創造世界實即是理性創造世界。
我們反對黑格爾絕對化理性,把理性當作第一性的實體的客觀唯心主義,我們更反對克朗納之流的新黑格爾主義者,毫無根據地把黑格爾說成是“哲學史上的最大的非理性主義者”,把黑格爾哲學歪曲為所謂“辯證的非理性主義”。
其次,克朗納把辯證法說成是非理性的方法,把辯證思維說成是非理性的思維也同樣沒有根據。
黑格爾曾嚴格區别理性與理智(或知性),他稱辯證邏輯為理性的邏輯,稱形式邏輯為理智的邏輯,稱辯證邏輯中的概念和推理為理性的概念和推理,而稱形式邏輯中的抽象概念和形式推論為理智的概念和推理。
黑格爾這樣注重和推崇辯證法為理性邏輯和理性方法,今妄稱辯證法為非理性的方法,正是颠倒黑白。
此外黑格爾于談辯證法時,曾作出辯證的理性與積極的理性或玄思的理性的區别。
在《大邏輯》第一版序言中,他指出“理性是辯證的,因為它把理智的規定化解為無”。
并且指出理性與理智的統一,“理智的理性或理性的理智”即是“積極的理性”。
在《小邏輯》第81、82兩節内,黑格爾明确把辯證法的運用分為兩個階段,第一為“辯證的階段”,亦可叫做消極理性的階段,在這個階段内,“有限的規定揚棄它們自身,并且過渡到它們的反面”。
這就是前面所說的,“把理智的規定化解為無”,取消堅執的對立和鴻溝。
第二為“玄思的階段或積極理性的階段”,在這個階段裡“在對立的規定中認識到它們的統一,或在對立雙方的分解和過渡中,認識到它們所包含的肯定”。
由此足見,黑格爾始終把辯證法與理性密切結合着,他從來是把辯證法了解為理性方法,把辯證邏輯了解為理性邏輯的。
除了别有用心,想把黑格爾的辯證法反理性主義化以壯大帝國主義沒落時期的反理性主義聲勢外,決不會說黑格爾的辯證法是非理性主義的。
我們隻能說,黑格爾的辯證法是唯心主義的辯證法,并且還應該說,他的辯證法不但不是非理性主義的,而且是有合理内核的。
還有一點必須加以批判的,就是黑格爾并不認為矛盾和具有矛盾的東西如情感、生活、思維、精神等是非理性的。
不錯,黑格爾的确是以矛盾和具有矛盾的東西為研究的對象。
但是在他看來矛盾和矛盾的東西決不是非理性的。
黑格爾曾說過:“矛盾是推動整個世界的原則,說矛盾不可設想,那是可笑的。
”黑格爾在這裡否認矛盾不可設想、不可理解,即是否認矛盾是不合理的東西。
他又說,“與矛盾相反的同一隻是單純直接的或僵死的存在的規定性,而矛盾是一切運動和生命的根源,并且任何東西隻有當它包含着矛盾時,它才是運動着的,它才有沖動和活動。
”“某種東西隻有當它包含矛盾并且是既能理解矛盾又能忍受矛盾的力量時,它才具有生命。
”這裡他明白指出,矛盾是運動和生命的根源,包含矛盾、忍受矛盾、理解矛盾正是有生命有活力的事物的本性,而沒有矛盾的同一,卻是僵死的存在的特性。
從這些話裡怎樣也得不出矛盾是非理性、反理性的結論。
與此相反,黑格爾一方面說,“上帝是理性”,一方面卻說,“矛盾是上帝的力量”,認為當人們說,“一切事物皆命定了免不掉矛盾”這話時,也就意味着一切事物皆逃不出上帝的力量的範圍。
因此我們可以說,矛盾的力量、理性的力量、上帝的力量,在黑格爾看來是同一的東西。
我們反對黑格爾絕對化理性,也反對他把“上帝的力量”等宗教術語用來神秘化辯證法,使之成為唯心辯證法,但我們卻沒有絲毫根據可以說,矛盾和包含矛盾的生命、精神以及一切事物是非理性或反理性的東西。
克朗納神秘化、反理性主義化黑格爾的辯證法,其目的是把黑格爾曲解為現代盛行的反動的浪漫主義和存在主義。
克朗納在1946年為英文本《黑格爾的早期神學著作》一書所寫的序“黑格爾哲學的發展”一文裡,用詭辯的方式,說黑格爾的《精神現象學》是“激烈地反對浪漫主義,但無疑又是一切黑格爾著作中最富于浪漫主義的著作”。
他的意思是說,浪漫主義是非理性主義,因為“它嘲笑思維與生活有嚴格界限,它有意地混合詩與哲學、想象與現實、行動者與靜觀者、神與人、理想與現實”。
黑格爾某些重要著作最注重對立的同一,最富于浪漫主義,因此最是非理性主義。
其實黑格爾與浪漫主義的差别很簡單,浪漫主義者、神秘主義者要求無矛盾的諧和、混一、同一,而作為客觀唯心論者,反對浪漫主義的黑格爾,要求對立的統一、矛盾的統一,要求把主觀與客觀、自然與精神、思維與存在的統一用辯證法的邏輯方式發揮為體系。
說黑格爾揚棄了浪漫主義是可以的,把黑格爾哲學歪曲為浪漫主義和反理性主義是錯誤的,隻是自己暴露其神秘的、反理性的現代資産階級唯心主義的實質。
克朗納把黑格爾哲學歪曲為反理性主義的另一表現,就是不顧曆史事實和學派體系的主要差别,竟把黑格爾說成是現代流行的資産階級唯心主義流派“存在主義”的創始人。
他說,黑格爾在《精神現象學》一書中“把時間和永恒這兩個極端調和了,使得存在與本質一緻了,因而對于存在這個觀念給予了新鮮的思辨的意義”。
因此他斷言,“不是基爾凱戈爾,而是他的偉大的老師黑格爾,才是存在主義哲學的創始人。
”克朗納隻是在表面上,甚或字面上看見黑格爾談“存在”這一範疇。
也談到存在與本質、時間與永恒的統一,便把他和現代的“存在主義”混為一談,根本丢掉了黑格爾的辯證法,殊不知存在主義的創始人基爾凱戈爾是黑格爾辯證法的死敵。
他注重反理性的“存在”的主觀唯心主義,與注重理念的客觀唯心主義也有很大差别。
在他所著《恐懼的概念》一書中,他曾說過這樣的話:“黑格爾想要用邏輯的方式來解釋經驗中的飛躍,當然免不了失敗。
”反對辯證法的主觀唯心主義者和神秘主義者基爾凱戈爾與辯證法家、客觀唯心主義者黑格爾兩人之間有什麼親屬關系呢? 由于現代西歐各種流派的資産階級主觀唯心主義,自從狄爾泰的《黑格爾的少年史》一書出版(1907年)以來,都有把黑格爾解釋成為浪漫主義、神秘主義、反理性主義的趨勢,借以進一步反對唯物主義和唯物主義辯證法,這個反理性的潮流在克朗納身上得到集中的表現(而克朗納現在還在美國作講學活動,所以我們不得不予以揭露和批判)。
至于黑格爾的辯證法由于受到唯心主義體系的束縛,其中的确也有其神秘主義成分,但究竟其中的合理内核是主要方面。
這也又一次證明了,新黑格爾主義丢掉了黑格爾辯證法中的合理内核,而隻抓住他的唯心主義體系。
同時更足以表明,隻有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真批判掉黑格爾的唯心主義體系的架格,才能對他的辯證法予以批判的吸收和改造,并把它的合理内核拯救出來。
為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簡短的結論:新黑格爾主義是從右邊從反動的方向去“發展”德國古典唯心主義哲學,他們根本配不上也不可能“擴大德國古典唯心主義的基本原則”、“超出康德黑格爾前進一步”,所以走新黑格爾主義的道路,也就抛開曆史的東西與邏輯的東西在辯證發展過程中的一緻性去研究康德、黑格爾,是沒有前途的。
我們隻有高舉馬克思主義的批判旗幟,從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論和曆史唯物論的高度去研究批判康德黑格爾哲學,才是正确而有實效的道路。
這也是我們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