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克反馬克思主義的實用主義剖析

關燈
馬克思主義和毛澤東倡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才受到廣大群衆的批判,并且有時波及到杜威。

    而杜威的美國弟子中,也隻有胡克之流利用杜威的學說來反馬克思才受到很少适度的批判。

    杜威本人思想,我們希望它向新的有利于新興社會主義和全世界人民幸福的方向的發展。

     四、胡克著《政治權力與個人自由》一書中的錯誤觀點 胡克在1959年出版一部約四十萬字的厚書叫做《政治權力與個人自由》。

    這是收入他近年來有關社會、政治、國際問題的論文三十四篇而成的一本論文集。

    這書可以說集他生平各種言論之大成。

    他把這些論文編成四部分:第一部分“民主研究”,專門宣傳鼓吹資産階級民主、美化資本主義制度,共八篇;第二部分“共産主義研究”,專門诋毀共産主義,攻擊社會主義制度和無産階級專政,共八篇;第三部分“安全和自由問題”,鼓吹自由主義,為美國資産階級的國内政策辯護,共七篇;第四部分“社會主義自由和生存”,宣傳所謂美國式的社會主義。

    在國際問題上宣傳冷戰政策,玩弄核武器訛詐。

    我們這裡隻重點地分兩方面來對他的觀點加以評述。

     胡克在《政治權力與個人自由》書中進一步反對馬克思主義的論點。

     首先,胡克反對馬克思主義的策略和論點的手法,在于第一步把馬克思和恩格斯分裂開,這是《從黑格爾到馬克思》一書中早已玩弄過的花招,前面已經有所揭露;他的第二步在于把馬克思和列甯、斯大林分裂開;他的第三步在于偷梁換柱,把馬克思歪曲成資産階級民主主義戰士,把馬克思主義曲解為實用主義。

     胡克把馬克思列甯主義分裂為二。

    他說:“現代共産主義不是馬克思主義,而是布爾什維克列甯主義。

    ”他強調馬克思主義和列甯主義的地域性質。

    因而想否認馬克思列甯主義與各國人民實踐相結合,對全世界人民革命建設的普遍有效性和真理性。

    他寫道:“馬克思主義是促進西歐文明的手段,而共産主義則以為不顧一切代價,用一切手段在世界上最落後的國家中實行社會主義是正确的。

    ”胡克強調馬克思主義是歐洲文明的産物,好象隻有西方資産階級才是合法的繼承人。

    胡克好象不願看見東方落後國家實行社會主義,因為他根本不懂得馬克思主義的望遠鏡已預見到一個根本大轉變:即“落後的西方,先進的東方”。

     胡克進一步寫道:“馬克思的思想和理想被人無批判地和列甯斯大林的思想和理想等同起來了。

    但盡管目前流行着對馬克思的責難,任何一個仔細地讀過他的著作的人都應該明白,馬克思是一個争取自由的戰士,正如他是争取平等的戰士一樣,簡言之,他是一個民主的社會主義者,而不是極權主義的社會主義者。

    ”胡克在這裡在替馬克思辯解,實際上他是反對人民民主專政,反對民主集中制。

    他想把馬克思歪曲成為一個争資産階級自由平等的戰士和一個美國式的所謂“民主社會主義者”,這完全是徒勞的。

     胡克千方百計想限制馬克思主義有效性和真理性的範圍,所以除了把馬克思主義隻限于是西歐的産物,把列甯主義隻劃歸落後的東方外,他還想限制辯證唯物主義的範圍。

    他“規定”辯證唯物主義的有效範圍說:“辯證唯物主義也可以首先被當作是蘇聯及其衛星國的國家哲學。

    ”所以照他這樣說來,辯證唯物主義缺乏普遍有效性。

    他不願承認辯證唯物主義是普遍有效的革命的世界觀,哪裡有革命,哪裡就有辯證唯物主義作為指導的原則。

    誰要革命,誰遲早都會接受辯證唯物主義這一戰無不勝的革命的理論武器。

     另一方面,胡克把辯證唯物主義曲解為一種“進化的自然主義”,也就是說,在任何地方發現價值,都是與人類的利益和意識或欲望有聯系的。

    并由此派生出一條結論——即“關于作為人類活動的舞台的物質世界的真理,在政治上是中立的”。

    胡克所謂真理中立論,實際上是否認認識和世界觀的階級性和社會根源,其用意無非是要掩飾那些替壟斷資産階級服務的理論和學說的政治目的。

     丢掉了辯證法,閹割了階級性和革命性,暴露出赤裸裸的實用主義和主觀唯心主義,就是胡克所僞裝的騙人的“辯證唯物主義”的内容實質。

    由于胡克自己所僞造的“辯證唯物主義”原來是這種陳腐不堪的資産階級唯心主義貨色,無怪乎他會說“根據這種意義信仰辯證唯物主義和信仰任何社會哲學——共産主義民主或法西斯主義——在邏輯上都不矛盾”。

    在我們看來,胡克這種對于辯證唯物主義的捏造,與反動的法西斯主義、資産階級民主主義、胡克所僞造的“美國式的社會主義”,當然邏輯上與事實上都不矛盾。

    但是它卻與在工人階級和全世界被壓迫人民的革命實踐中起指導作用的馬克思主義和共産主義在邏輯上、實踐上都有顯著的矛盾。

    不然胡克就不會拿僞造的辯證唯物主義來反抗真正的辯證唯物主義了。

     由于胡克認為世界觀在政治上是中立的,在邏輯上與任何政治信念都不矛盾的,因而就誣蔑說,認辯證唯物主義是政治信念的理論基礎的說法為客觀唯心主義。

    他認為不惟政治上的主義(如共産主義、民主、法西斯主義)不能依靠哲學和辯證法的規律,作為有效的論據,甚至于構成社會制度的倫理成份和道德觀念,也不能依據任何哲學的本體論或辯證法的規律,因為“倫理學的命題是不能從哲學的前提中推論出來的”。

    這完全是從實用主義、主觀唯心主義觀點出發,認為倫理命題政治信念隻是基于個人的主觀情感、欲望、嗜好、沖動,是沒有什麼理論指導的。

    而理論的作用隻在于給主觀的情感、欲望、價值觀念、道德命題作現實的論證。

    換言之,胡克抄襲了實用主義者的主觀唯心主義理論,認為政治道德沒有什麼理論基礎和世界觀的指導,反之,理智理論隻是論證、辯護或合理化主觀情欲和價值觀念,是政治信念的使婢和工具。

    他的目的僅在于誣蔑辯證唯物主義不能成為指導政治倫理信念的理論基礎。

     胡克還進一步誣蔑辯證唯物主義者基于對客觀現實發展規律的理解而表現出來的科學預見、勝利信心和向往社會主義遠景的革命樂觀主義為宗教、為神學。

    他說辯證唯物主義者企圖論證“宇宙過程以及曆史過程本身是維護他們的,并保證共産主義的必然勝利。

    根據這種意義,辯證唯物主義是一種宗教的代用品”。

     胡克把辯證唯物主義認宇宙是一種永恒的發展,是新生的東西不斷戰勝衰頹的東西的過程的這種發展觀點誣蔑為“這不僅僅是提供出在宗教上已谙熟的安慰,而且還是絕對唯心主義的神學”。

    并且諷刺說:“被當作戰鬥無神論的辯證唯物主義,在這裡作為一種多情的神學而出現。

    ” 胡克認為宗教的本質不在于用不用“上帝”這個名詞。

    而在于“信仰宇宙似乎總是對人和人的目的給予善意的支持,自然過程必定實現人類最高理想的……以及不管有什麼暫時的失利和失敗,人類最高的理想的勝利是為自然和社會的機制所保證的。

    正統的辯證唯物主義神學的正當任務是鼓舞它的信徒們的精神的和心中的這種信仰”。

     胡克由于歪曲辯證唯物主義為客觀唯心主義、為神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