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講 選取推論
關燈
小
中
大
句分别地叫作‘選項’。
所謂選項,并不一定是‘項’,各位不必望文生義。
凡在借‘或’表示的選取關系(disjunctiverelation)之中的任何項目都可叫選項。
因而,選項可以是一個語句,如上面所舉的;也可以是一個名詞,例如,‘甘地是一位聖人或是一個英雄’,‘聖人’和‘英雄’都是名詞;也可以是一個表示性質的字眼,例如,‘葡萄是酸的或是甜的’,‘酸的’和‘甜的’都表示性質——這些在以後都會提到。
選項的數目可以是兩個,也可以是三個、四個;在理論上可以有n個;當然,在實際上常用的是兩三個。
多于兩三個,就不甚方便。
“選項與選項之間,有兩個條件。
這兩個條件是決定選取推論可能的基本條件,所以我們必須特别留意:第一個條件是相容與否;第二個條件是窮盡與否。
“什麼叫作‘相容’呢?假設有兩個語句或名詞或表示性質的字眼可同時加以承認,那麼我們便說二者‘相容’。
兩個相容的語句,例如,‘隆美爾是德國人’或‘隆美爾号稱“沙漠之狐”’。
這兩個語句是相容的。
因為,衆所周知,隆美爾既是一個德國人,又号稱‘沙漠之狐’。
兩個相容的名詞,例如,‘愛因斯坦是一位數學家或物理學家’。
因為,愛因斯坦既是一位數學家,又是一位物理學家。
表示性質的字眼之相容,例如,‘蘇曼殊是多才的或多藝的’。
多才與多藝這兩種性質常常是連在一起的。
……但是,各位可以知道,并不是所有的語句或名詞或表示性質的字眼都是相容的。
如果我們說‘他正在北極探險或他正在南極探險’,即使我們無法确定他究竟是正在北極探險還是正在南極探險,我們可以确定他不能既正在南極又正在北極。
像這樣的兩個子句不能同真,所以不相容。
其他類推。
” II">老教授抽口煙、伸伸腿,接着說:“所謂‘窮盡’,就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選項盡舉在一個範圍以内所有的可能,或盡舉在一個類(class)中所有的分子。
例如‘男人和女人’是否可以盡舉‘人類’中之一切分子?如果可以盡舉,那麼我們便說‘男人和女人’窮盡了人類;不然,我們便說未窮盡,或不窮盡。
……我們現在要問:‘男人和女人’是否窮盡人類的一切分子?關于這樣的問題,許許多多的人,似乎覺得不成其為問題。
在習慣上一直依據常識或習見習聞而言談的人,多半會說,除了男人以外,便是女人,所以‘男人和女人’窮盡人類之一切分子。
但是,邏輯家的思想習慣比這謹嚴得多。
邏輯家的思想力,像探照燈一樣,要盡可能地探尋每一角落,尤其注意到一般人所不曾注意到的角落。
就拿上面的話為例吧!依一般情況而論,人,除了男人當然就是女人,不過也有少數中性人。
中性人,既不便歸類到男人,也不能歸類到女人。
既然如此,‘男人和女人’就不能窮盡人類之一切分子。
在我們不能确知所謂的‘人’究竟是什麼性别的人時,如果有人說‘不是男人’,我們接下說‘所以是女人’,在最大多數的情形之下,我們這樣接下去說,是不會失敗的。
可是,如果我們所碰見的人萬一是個中性人××呢,那可失敗了。
邏輯是講絕對妥當性的,依照邏輯來講話是不許失敗的。
所以,即使中性人非常之少,既然不是沒有,在邏輯上還是把它與數目衆多的‘男人’和‘女人’等量齊觀,而列為可能之一。
這麼一來,我們就不能說‘男人和女人’是窮盡的。
從邏輯的眼光看來,男女二者是‘不窮盡的’。
既不窮盡,我們從‘不是男人’,不能接着說‘所以是女人’。
這樣,我們就立于不敗之地。
從經驗或心理方面出發,在一個範圍或類之中,數目衆多的分子較之數目少的分子,具有較大的支配力。
可是,從邏輯方面出發,少數分子影響推論的力量,與多數分子完完全全相等,即equallypowerful。
邏輯家在設定推論方式或規律時,是不會犧牲或忽視任一分子的。
如果犧牲了,就不成其為邏輯。
” “哈哈!”吳先生接着說,“像這個樣子說話,各位也許認為太學究氣了吧!我也認為如此。
就上列的例子而言,我們盡管不必如此,這是因為我們對于人類的性别之分類以及男性和女性最多,具有充分的知識。
但是,碰到我們所不熟悉的事物,我們可沒有這種把握。
既沒有這種把握,于是難免犯錯,以不窮盡為窮盡而不自知。
例如,我常常聽到人說:‘你不信唯物論,那麼你就是唯心論啰!’這種說法,就是誤以為唯物論和唯心論二者在思想上是窮盡的。
其實,在思想上,除了唯心論和唯物論,選項還多得很。
例如,實在論、現象論等。
因此,如果因某人‘不信唯物論’,我們便一口咬定他‘信唯心論’是不對的。
也許,他連唯心論也不信,他同意實在論,或現象論,或……在我們日常言談之間,類似這樣的錯誤真不知凡幾!……别以為這是書生咬文嚼字的小事,這樣的想法,在一實際的發展中,可能招
所謂選項,并不一定是‘項’,各位不必望文生義。
凡在借‘或’表示的選取關系(disjunctiverelation)之中的任何項目都可叫選項。
因而,選項可以是一個語句,如上面所舉的;也可以是一個名詞,例如,‘甘地是一位聖人或是一個英雄’,‘聖人’和‘英雄’都是名詞;也可以是一個表示性質的字眼,例如,‘葡萄是酸的或是甜的’,‘酸的’和‘甜的’都表示性質——這些在以後都會提到。
選項的數目可以是兩個,也可以是三個、四個;在理論上可以有n個;當然,在實際上常用的是兩三個。
多于兩三個,就不甚方便。
“選項與選項之間,有兩個條件。
這兩個條件是決定選取推論可能的基本條件,所以我們必須特别留意:第一個條件是相容與否;第二個條件是窮盡與否。
“什麼叫作‘相容’呢?假設有兩個語句或名詞或表示性質的字眼可同時加以承認,那麼我們便說二者‘相容’。
兩個相容的語句,例如,‘隆美爾是德國人’或‘隆美爾号稱“沙漠之狐”’。
這兩個語句是相容的。
因為,衆所周知,隆美爾既是一個德國人,又号稱‘沙漠之狐’。
兩個相容的名詞,例如,‘愛因斯坦是一位數學家或物理學家’。
因為,愛因斯坦既是一位數學家,又是一位物理學家。
表示性質的字眼之相容,例如,‘蘇曼殊是多才的或多藝的’。
多才與多藝這兩種性質常常是連在一起的。
……但是,各位可以知道,并不是所有的語句或名詞或表示性質的字眼都是相容的。
如果我們說‘他正在北極探險或他正在南極探險’,即使我們無法确定他究竟是正在北極探險還是正在南極探險,我們可以确定他不能既正在南極又正在北極。
像這樣的兩個子句不能同真,所以不相容。
其他類推。
” II">老教授抽口煙、伸伸腿,接着說:“所謂‘窮盡’,就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選項盡舉在一個範圍以内所有的可能,或盡舉在一個類(class)中所有的分子。
例如‘男人和女人’是否可以盡舉‘人類’中之一切分子?如果可以盡舉,那麼我們便說‘男人和女人’窮盡了人類;不然,我們便說未窮盡,或不窮盡。
……我們現在要問:‘男人和女人’是否窮盡人類的一切分子?關于這樣的問題,許許多多的人,似乎覺得不成其為問題。
在習慣上一直依據常識或習見習聞而言談的人,多半會說,除了男人以外,便是女人,所以‘男人和女人’窮盡人類之一切分子。
但是,邏輯家的思想習慣比這謹嚴得多。
邏輯家的思想力,像探照燈一樣,要盡可能地探尋每一角落,尤其注意到一般人所不曾注意到的角落。
就拿上面的話為例吧!依一般情況而論,人,除了男人當然就是女人,不過也有少數中性人。
中性人,既不便歸類到男人,也不能歸類到女人。
既然如此,‘男人和女人’就不能窮盡人類之一切分子。
在我們不能确知所謂的‘人’究竟是什麼性别的人時,如果有人說‘不是男人’,我們接下說‘所以是女人’,在最大多數的情形之下,我們這樣接下去說,是不會失敗的。
可是,如果我們所碰見的人萬一是個中性人××呢,那可失敗了。
邏輯是講絕對妥當性的,依照邏輯來講話是不許失敗的。
所以,即使中性人非常之少,既然不是沒有,在邏輯上還是把它與數目衆多的‘男人’和‘女人’等量齊觀,而列為可能之一。
這麼一來,我們就不能說‘男人和女人’是窮盡的。
從邏輯的眼光看來,男女二者是‘不窮盡的’。
既不窮盡,我們從‘不是男人’,不能接着說‘所以是女人’。
這樣,我們就立于不敗之地。
從經驗或心理方面出發,在一個範圍或類之中,數目衆多的分子較之數目少的分子,具有較大的支配力。
可是,從邏輯方面出發,少數分子影響推論的力量,與多數分子完完全全相等,即equallypowerful。
邏輯家在設定推論方式或規律時,是不會犧牲或忽視任一分子的。
如果犧牲了,就不成其為邏輯。
” “哈哈!”吳先生接着說,“像這個樣子說話,各位也許認為太學究氣了吧!我也認為如此。
就上列的例子而言,我們盡管不必如此,這是因為我們對于人類的性别之分類以及男性和女性最多,具有充分的知識。
但是,碰到我們所不熟悉的事物,我們可沒有這種把握。
既沒有這種把握,于是難免犯錯,以不窮盡為窮盡而不自知。
例如,我常常聽到人說:‘你不信唯物論,那麼你就是唯心論啰!’這種說法,就是誤以為唯物論和唯心論二者在思想上是窮盡的。
其實,在思想上,除了唯心論和唯物論,選項還多得很。
例如,實在論、現象論等。
因此,如果因某人‘不信唯物論’,我們便一口咬定他‘信唯心論’是不對的。
也許,他連唯心論也不信,他同意實在論,或現象論,或……在我們日常言談之間,類似這樣的錯誤真不知凡幾!……别以為這是書生咬文嚼字的小事,這樣的想法,在一實際的發展中,可能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