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講 邏輯的用處

關燈
“請進。

    ” 門打開,一個小花園出現在眼前。

    一位頭發灰白、戴着眼鏡、身材高大的中年人走了出來。

     “這位就是吳先生。

    ”王蘊理向周文璞介紹,又回過頭來說,“這是我的同學周文璞。

    ” “哦!好!請客廳裡坐。

    ” “我們特地來請教的。

    ”王蘊理說。

     “很好!我們可以讨論讨論。

    ……現在二位對于什麼問題感興趣呢?” “我們剛才在路上辯論了一會兒,”王蘊理笑着說,“是關于思想和邏輯這一類的問題。

    ” “哦!這類問題很複雜,不是三言兩語就可以說得清楚的。

    ”老教授抓抓頭,“比如說‘思想’這個名詞吧,意思可不少,這個名稱,通常在引用的時候,包含的意思很多。

    彈詞上說‘茶不思,飯不想’,這兒的‘思’‘想’是一種欲望方面的情形。

    ‘思想起來,好不傷慘人也’‘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是回憶或懷念。

    古詩中的‘明月何皎皎,垂幌照羅茵。

    若共相思夜,知同憂怨晨’,所表達的乃是憶戀之情。

    ‘我想明天他會來吧!’這是猜的意思。

    ‘我想月亮中有銀宮’,這是想象。

    ‘這位青年的思想很激烈’,這兒‘思想’的意味,是指一種情緒,或是主張。

    有的時候,‘思想’是表示思路曆程,例如‘福爾摩斯銜着煙鬥将案情想了半點鐘’。

    有的時候,‘思想’是指思想的結果,如‘羅素思想’或‘歐洲思想’。

    又有些時候,‘思想’是指思維而言的,例如,‘你若照這樣想去,便可得到與我相同的結論’。

    自然,‘思想’還有許多别的意思,這裡無須盡舉。

    就現在所說的看來,我們可以知道通常所謂的‘思想’,其意思是多麼複雜了。

     “可是,在這許多意思之中,隻有後一種與現在我們所要讨論的主旨相幹。

    其餘的都不相幹,因此可以存而不論。

    我們隻要注意到後一種‘思想’就夠了。

     “如果我們要行動正确,必須使像‘羅素思想’或‘歐洲思想’這類的思想結果正确。

    要使這類的思想結果正确,必須使我們的思維合法或至少不違法……”老教授抽了一口煙,略停了一停。

    “唔!這話還得分析分析。

    思維的實際曆程,”他又用英文說,“‘theactualprocessofthinking’是心理方面的事實。

    這一方面的事實之為事實,與水在流、花在飄是沒有不同的。

    這種心理事實方面的思維曆程,并不都合乎邏輯。

    果真如此的話,我們教邏輯的人可要打破飯碗了。

    哈哈!”他接着說:“我們的實際思維曆程,不一定合乎邏輯推論程序。

    在合乎邏輯推論程序時,我們所思維出的結果有效,可惜在多數情形之下并非如此。

    我們思維的結果有效準确時,所依據的規律,就是邏輯家所研究的那些規律。

    不過,”老教授加重語氣說,“我不希望這些話給各位造成一種印象,以為邏輯是研究思維之學。

    曆來許多人以為邏輯是研究思維之學,這完全是一種誤解。

    幾何學與代數學何嘗不需高度抽象的思維力,何以不叫思維之學?許多人把邏輯叫作思維之學,是因為邏輯的研究,在喬治·布爾(GeorgeBoole)以前,一直操在哲學家手裡,而大部分哲學家沒有弄清邏輯的性質,沿習至今所以有這一誤解。

    而自布爾以來,百餘年間,研究邏輯的數學家輩出,邏輯的性質大白。

    所以,我們對于邏輯的了解,應該與時俱進,放棄那以邏輯為思維之學的錯誤說法。

    ” “邏輯是什麼呢?”周文璞急忙問。

     老教授沉思了一會兒,答道:“根據近二三十年間一般邏輯家之間流行的看法,我們可以說:邏輯是必然有效的推論規律的科學。

    ” “有這樣的規律嗎?”周文璞有些驚奇。

     “有的!” “請問哪些呢?” “現代邏輯書裡所擺着的都是。

    ” “這樣說來,要想我們的思維有效準确,必須研究學習邏輯學?” “最好是研究學習一下。

    ” “這就是邏輯的用處嗎?”周文璞又問。

     “哎呀!”吳先生沉思着,“‘用處’就是不容易下界說的一個名詞。

    現在人人都知道錢有用處,藥物化學的用處也比較顯而易見。

    因為藥物化學有助于發展藥物制造,藥物制造之發展,有助于疾病之治療。

    但是,研究理論化學有何用處?理論化學的用處,一般人就不大欣賞。

    因為,理論化學的用處比較間接,所以,對它有興趣的人較少。

    一般純科學,如物理學、數學,也莫不如此。

    所以,近若幹年來,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