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講 邏輯的用處

關燈
“你上哪兒去?”周文璞從後面趕上來,一把拉住王蘊理。

     “我到教邏輯的吳先生那兒去。

    ” “找吳先生幹嗎?” “找他問些問題。

    ” “問些什麼問題?” “問……問……問些……”王蘊理吞吞吐吐地支吾着,又把頭低了下來。

     “書呆子!問些什麼?快些說!”周文璞追問。

     “你……你……沒有興趣,何必對你說!” “說說看,我沒有興趣就不往下問。

    ” “我預備問一些與思想有關的問題,你是沒有興趣的。

    ” “哈哈!哈哈!你又是那一套。

    這年頭最要緊的是實際活動。

    講什麼思想不思想!” 王蘊理沒有作聲,依然低着頭向前走。

     “喂!勸你這書呆子要認清時代,不要枉費心血弄那些無益的玄虛了!”周文璞提高了嗓音,像是有意使他激動。

     “無益的玄虛?”王蘊理帶着質問的口氣。

     “是的,是無益的玄虛。

    ”周文璞肯定地回答。

     “周文璞!如果你個人對于與思想有關的問題沒有什麼興趣,這是你個人的自由,我沒有什麼意見可以表示。

    然而,你是不是以為在從事實際的活動時,用不着思想呢?請你明白答複我。

    ”王蘊理嚴肅起來。

     “從事實際活動,去幹就成了,還要什麼思想!”周文璞回答。

     “如果你以為從事實際活動時用不着思想,你這種觀念便根本錯誤。

    ”王蘊理表現出他平素少有的肯定态度。

     “為什麼?”周文璞不服氣。

     “人類是一種能夠運用思想來指導行為的動物。

    如果一個人的思想精細正确,他的行為至少可以減少許多錯誤,甚至可以獲得成效。

    你看,一座高樓大廈在未着手建築以前,必須經過工程師運用思想,精密設計,繪出圖案,然後才可以按照計劃來建築。

    這不是思想的用處嗎?思想這樣有用,然而你卻以為從事實際活動時用不着思想,這種觀念不是顯然錯誤嗎?”王蘊理說了一陣子。

     “如果隻有工程師用思想來設計,而沒有工人去做,高樓大廈會成功嗎?”周文璞反駁道。

     “哦!請你把我的話聽清楚。

    ”王蘊理笑了,“我隻是說,隻要實行而無須思想來指導,這種觀念是錯誤的。

    我并沒有說隻要思想而不要實行呀!” “好吧!就依你的話吧!有些人思想非常清楚精細,可是,做起事來卻不見得比旁人高明。

    就說老哥你吧!你的思想這樣精細,為什麼一到大街上走路就惶惶恐恐,像個鄉巴佬呢?” “請你把我所說的話的真正意義弄清楚。

    我隻說,我們的行為不可沒有思想的指導,可是,”王蘊理鄭重地說,“這句話并不等于說,僅僅有思想,不要行動,我們就可坐享其成。

     “自然咯!如果僅僅有了一個很好的建築設計,而沒有工人來完成,一定成不了高樓大廈。

    可是,如果僅僅有了工人,而且我們假定這些工人一點兒關于建築學的知識也沒有,那麼還不是如同其他動物一樣,雖然看見一大堆很好的建築材料,也做不出房屋來嗎? “可見僅僅有了思想而沒有行動,我們不會完成什麼事的。

    可是,如果完全沒有思想,我們便毫無計劃,一味亂動,這樣,我們也一定不會成什麼事的。

    思想之必不可少在此;而思想被一般人所忽略也在此。

    有了思想并不一定在實際活動方面會表現出比一般人顯而易見的功效;可是,如果沒有思想,在行動方面一定常常沒有功效。

    如果我們從這方面來評論思想對于行為的關系,便可以看出思想真正的用途了。

    思想的效用往往是曲折而間接的,而一般人隻注意到其直接的效用,因此忽視了思想的效用。

    至于我上大街像個鄉巴佬,這與思想力之強弱毫不相幹,也許……也許是因為我的神經太緊張了。

    ”王蘊理有點兒不好意思起來,笑了。

     周文璞一聲不響。

     王蘊理冷靜地望着他,空氣頓時沉寂下來。

    他們走到一個拐彎的地方去了。

     “你還有什麼意見沒有?”王蘊理打破沉寂。

     “我……我……”周文璞似乎陷在迷惘之中,“我覺得你說的好像也有點兒道理,思想不是沒有用的。

    不過,我總以為你說的有些空洞。

    所謂思想,究竟是什麼東西呢?” “我也說不太清楚,還是去請教吳先生吧!他是專門研究邏輯的。

    ” 兩個人談論着,不知不覺已經拐了幾條幽靜的小巷子,走到一家門前。

    王蘊理叩門。

     “誰?” “我們來看吳先生,吳先生在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