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備水——城池防守戰術之一,破解以水攻城法
關燈
小
中
大
【原文】
城内塹外,周道廣八步,備水,謹度四旁高下。城地中徧下①,令耳②其内,及下地,地深穿之,令漏泉。置則瓦井中,視外水深丈以上,鑿城内水耳。
【注釋】
①地中:應作“中地”。徧:同“偏”。
②耳:應作“巨”,通“渠”。
【譯文】
在城内壕塹之外設周道,寬八步,在這裡要防備敵人以水灌城,必須仔細審視四周的地勢情況。城中地勢低的地方,要下令開挖渠道;至于地勢更低的地方,則命令深挖成井,使其能互相貫通,以便引水洩漏。在井中置放測量水位高低的則“瓦”,如發現城外水深已有一丈以上,就開鑿城内的水渠。
【原文】
并船以為十臨,臨三十人,人擅弩,計四有方①,必善以船為轒辒②。二十船為一隊,選材士有力者三十人共船,其二十人,人擅有方,劍甲鞮瞀③,十人,人擅苗④。
先養材士,為異舍食其父母妻子以為質。視水可決,以臨轒辒,決外堤,城上為射機,疾佐之。
【注釋】
①計四:當為“什四”,十分之四。有方:鋤頭。
②轒辒(fénwēn):古代用于攻城的戰車。
③鞮瞀(dīmào):古代戰士的頭盔。
④苗:通“矛”。
【譯文】
每兩隻船連在一起為“一臨”,将船組成“十臨”,每一臨備三十人,要求人人都擅長射箭,其中十二人還須帶有鋤頭。必須善于用這種船,作為沖毀敵方堤防的撞車。每二十隻船為一隊,挑選勇武力大的兵士三十人共乘一隻船,其中二十人每人備有一把鋤頭,穿戴厚實的盔甲皮靴,其餘十人,人人擅使長矛。
當然,這些勇武之人要預先供養,另供給房子,安排供養他們的父母、妻子、兒女,作為人質。發現可以決開水堤時,用兩隻船并聯組成的撞車沖決外堤,同時城上趕緊用射箭機向敵人放箭,以掩護決堤的船隊。
【解析】
《備水》是墨子研究城池防守戰術的篇章之一,主要講如何防備敵人以水攻城的戰術方法。
作者從被動和主動兩方面來分析:前者為挖塹防水、掘井洩水;後者則是主動性地駕船出擊、沖破敵軍堤防。雙管齊下,必可挫敗進攻者的水攻之計。
城内塹外,周道廣八步,備水,謹度四旁高下。城地中徧下①,令耳②其内,及下地,地深穿之,令漏泉。置則瓦井中,視外水深丈以上,鑿城内水耳。
【注釋】
①地中:應作“中地”。徧:同“偏”。
②耳:應作“巨”,通“渠”。
【譯文】
在城内壕塹之外設周道,寬八步,在這裡要防備敵人以水灌城,必須仔細審視四周的地勢情況。城中地勢低的地方,要下令開挖渠道;至于地勢更低的地方,則命令深挖成井,使其能互相貫通,以便引水洩漏。在井中置放測量水位高低的則“瓦”,如發現城外水深已有一丈以上,就開鑿城内的水渠。
【原文】
并船以為十臨,臨三十人,人擅弩,計四有方①,必善以船為轒辒②。二十船為一隊,選材士有力者三十人共船,其二十人,人擅有方,劍甲鞮瞀③,十人,人擅苗④。
先養材士,為異舍食其父母妻子以為質。視水可決,以臨轒辒,決外堤,城上為射機,疾佐之。
【注釋】
①計四:當為“什四”,十分之四。有方:鋤頭。
②轒辒(fénwēn):古代用于攻城的戰車。
③鞮瞀(dīmào):古代戰士的頭盔。
④苗:通“矛”。
【譯文】
每兩隻船連在一起為“一臨”,将船組成“十臨”,每一臨備三十人,要求人人都擅長射箭,其中十二人還須帶有鋤頭。必須善于用這種船,作為沖毀敵方堤防的撞車。每二十隻船為一隊,挑選勇武力大的兵士三十人共乘一隻船,其中二十人每人備有一把鋤頭,穿戴厚實的盔甲皮靴,其餘十人,人人擅使長矛。
當然,這些勇武之人要預先供養,另供給房子,安排供養他們的父母、妻子、兒女,作為人質。發現可以決開水堤時,用兩隻船并聯組成的撞車沖決外堤,同時城上趕緊用射箭機向敵人放箭,以掩護決堤的船隊。
【解析】
《備水》是墨子研究城池防守戰術的篇章之一,主要講如何防備敵人以水攻城的戰術方法。
作者從被動和主動兩方面來分析:前者為挖塹防水、掘井洩水;後者則是主動性地駕船出擊、沖破敵軍堤防。雙管齊下,必可挫敗進攻者的水攻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