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貴義——萬事莫貴于義
關燈
小
中
大
【原文】
子墨子曰:“萬事莫貴于義。
今謂人曰:‘予子冠履,而斷子之手足,子為之乎?’必不為。
何故?則冠履不若手足之貴也。
又曰:‘予子天下,而殺子之身,子為之乎?’必不為。
何故?則天下不若身之貴也。
争一言以相殺,是貴義于其身也。
故曰:萬事莫貴于義也。
” 子墨子自魯即①齊,過②故人,謂子墨子曰:“今天下莫為義,子獨自苦而為義,子不若已。
”子墨子曰:“今有人于此,有子十人,一人耕而九人處,則耕者不可以不益急矣。
何故?則食者衆而耕者寡也。
今天下莫為義,則子如③勸我者也,何故止我?” 【注釋】 ①即:去,往。
②過:拜訪。
③如:宜。
【譯文】 墨子說:“萬事沒有比義更珍貴的了。
假如現在對别人說:‘給你帽子和鞋子,但是要砍斷你的手、腳,你願意嗎?’那人一定不願意。
為什麼呢?因為帽、鞋不如手、腳珍貴。
又說:‘給你天下,但要殺死你,你願意嗎?’那人一定不願意。
為什麼呢?因為天下不如自己的生命珍貴。
因争辯一句話而互相殘殺,是因為把義看得比自身珍貴。
所以說,萬事沒有比義更珍貴的了。
” 墨子從魯國到齊國,拜訪了一位老朋友。
老朋友對墨子說:“現在天下沒有人追求道義,你何必獨自苦苦地追求道義,不如就此停止吧。
”墨子說:“現在這裡有一個人,他有十個兒子,但隻有一個兒子耕種,其他九個都閑着,那麼耕種的這個人就不能不更加努力啊。
為什麼呢?因為吃飯的人多而耕種的人少。
現在天下沒有人追求道義,你應該勉勵我追求道義,為什麼還制止我呢?” 【原文】 子墨子南遊于楚,見楚獻惠王。
獻惠王以老辭,使穆賀見子墨子。
子墨子說穆賀,穆賀大說①,謂子墨子曰:“子之言,則成②善矣!而君王,天下之大王也,毋乃曰‘賤人之所為’,而不用乎?”子墨子曰:“唯其可行。
譬若藥然,草之本,天子食之,以順其疾,豈曰‘一草之本’而不食哉?今農夫入其稅于大人,大人為酒醴粢盛,以祭上帝鬼神,豈曰‘賤人之所為’,而不享哉?故雖賤人也,上比之農,下比之藥,曾不若一草之本乎?且主君亦嘗聞湯之說乎?昔者湯将往見伊尹,令彭氏之子禦,彭氏之子半道而問曰:‘君将何之?’湯曰:‘将往見伊尹。
’彭氏之子曰:‘伊尹,天下之賤人也。
若君欲見之,亦令召問焉,彼受賜矣。
’湯曰:‘非女③所知也。
今有藥此④,食之則耳加聰,目加明,則吾必說而強食之。
今夫伊尹之于我國也,譬之良醫善藥也。
而子不欲我見伊尹,是子不欲吾善也。
’因下彭氏之子,不使禦。
彼苟然,然後可也。
” 【注釋】 ①說:通“悅”。
②成:通“誠”,确實。
③女:通“汝”。
④藥此:當為“藥于此”。
【譯文】 墨子南遊到了楚國,去見楚惠王。
惠王借口自己年老推辭不見,派穆賀會見墨子。
墨子遊說穆賀,穆賀非常高興,對墨子說:“你的主張确實好啊!但君王是天下的大王,恐怕會認為這是一個普通百姓的主張而不加采用吧!”墨子答道:“隻要它能行之有效就行了,比如藥,是一把草根,天子吃了它,可以治愈自己的疾病,難道他會認為是一把草根而不吃嗎?現在農民繳納租稅給貴族,貴族大人們以此來準備各種酒食祭品,用來祭祀上帝、鬼神,難道他會認為這是普通百姓做的而不享用嗎?所以雖然是普通百姓,對上把他比作農民,對下把他比作藥,難道還不如一把草根嗎?況且大王也曾聽說過商湯的傳說吧?過去商湯去見伊尹,叫彭氏的兒子給自己駕車。
彭氏之子半路上問商湯:‘您要到哪兒去呢?’商湯答道:‘我要去見伊尹。
’彭氏之子說:‘伊尹,隻不過是天下的一位普通百姓。
如果您一定要見他,隻要下令召見他來問話,這對他來說已是蒙受恩遇了!’商湯說:‘這不是你所知道的。
如果現在這裡有一種藥,吃了它,耳朵會更加靈敏,眼睛會更加明亮,那麼我一定會喜歡而努力吃藥。
現在伊尹對于我國,就好像良醫好藥,而你卻不想讓我拜見伊尹,這是你不想讓我好啊!’于是
今謂人曰:‘予子冠履,而斷子之手足,子為之乎?’必不為。
何故?則冠履不若手足之貴也。
又曰:‘予子天下,而殺子之身,子為之乎?’必不為。
何故?則天下不若身之貴也。
争一言以相殺,是貴義于其身也。
故曰:萬事莫貴于義也。
” 子墨子自魯即①齊,過②故人,謂子墨子曰:“今天下莫為義,子獨自苦而為義,子不若已。
”子墨子曰:“今有人于此,有子十人,一人耕而九人處,則耕者不可以不益急矣。
何故?則食者衆而耕者寡也。
今天下莫為義,則子如③勸我者也,何故止我?” 【注釋】 ①即:去,往。
②過:拜訪。
③如:宜。
【譯文】 墨子說:“萬事沒有比義更珍貴的了。
假如現在對别人說:‘給你帽子和鞋子,但是要砍斷你的手、腳,你願意嗎?’那人一定不願意。
為什麼呢?因為帽、鞋不如手、腳珍貴。
又說:‘給你天下,但要殺死你,你願意嗎?’那人一定不願意。
為什麼呢?因為天下不如自己的生命珍貴。
因争辯一句話而互相殘殺,是因為把義看得比自身珍貴。
所以說,萬事沒有比義更珍貴的了。
” 墨子從魯國到齊國,拜訪了一位老朋友。
老朋友對墨子說:“現在天下沒有人追求道義,你何必獨自苦苦地追求道義,不如就此停止吧。
”墨子說:“現在這裡有一個人,他有十個兒子,但隻有一個兒子耕種,其他九個都閑着,那麼耕種的這個人就不能不更加努力啊。
為什麼呢?因為吃飯的人多而耕種的人少。
現在天下沒有人追求道義,你應該勉勵我追求道義,為什麼還制止我呢?” 【原文】 子墨子南遊于楚,見楚獻惠王。
獻惠王以老辭,使穆賀見子墨子。
子墨子說穆賀,穆賀大說①,謂子墨子曰:“子之言,則成②善矣!而君王,天下之大王也,毋乃曰‘賤人之所為’,而不用乎?”子墨子曰:“唯其可行。
譬若藥然,草之本,天子食之,以順其疾,豈曰‘一草之本’而不食哉?今農夫入其稅于大人,大人為酒醴粢盛,以祭上帝鬼神,豈曰‘賤人之所為’,而不享哉?故雖賤人也,上比之農,下比之藥,曾不若一草之本乎?且主君亦嘗聞湯之說乎?昔者湯将往見伊尹,令彭氏之子禦,彭氏之子半道而問曰:‘君将何之?’湯曰:‘将往見伊尹。
’彭氏之子曰:‘伊尹,天下之賤人也。
若君欲見之,亦令召問焉,彼受賜矣。
’湯曰:‘非女③所知也。
今有藥此④,食之則耳加聰,目加明,則吾必說而強食之。
今夫伊尹之于我國也,譬之良醫善藥也。
而子不欲我見伊尹,是子不欲吾善也。
’因下彭氏之子,不使禦。
彼苟然,然後可也。
” 【注釋】 ①說:通“悅”。
②成:通“誠”,确實。
③女:通“汝”。
④藥此:當為“藥于此”。
【譯文】 墨子南遊到了楚國,去見楚惠王。
惠王借口自己年老推辭不見,派穆賀會見墨子。
墨子遊說穆賀,穆賀非常高興,對墨子說:“你的主張确實好啊!但君王是天下的大王,恐怕會認為這是一個普通百姓的主張而不加采用吧!”墨子答道:“隻要它能行之有效就行了,比如藥,是一把草根,天子吃了它,可以治愈自己的疾病,難道他會認為是一把草根而不吃嗎?現在農民繳納租稅給貴族,貴族大人們以此來準備各種酒食祭品,用來祭祀上帝、鬼神,難道他會認為這是普通百姓做的而不享用嗎?所以雖然是普通百姓,對上把他比作農民,對下把他比作藥,難道還不如一把草根嗎?況且大王也曾聽說過商湯的傳說吧?過去商湯去見伊尹,叫彭氏的兒子給自己駕車。
彭氏之子半路上問商湯:‘您要到哪兒去呢?’商湯答道:‘我要去見伊尹。
’彭氏之子說:‘伊尹,隻不過是天下的一位普通百姓。
如果您一定要見他,隻要下令召見他來問話,這對他來說已是蒙受恩遇了!’商湯說:‘這不是你所知道的。
如果現在這裡有一種藥,吃了它,耳朵會更加靈敏,眼睛會更加明亮,那麼我一定會喜歡而努力吃藥。
現在伊尹對于我國,就好像良醫好藥,而你卻不想讓我拜見伊尹,這是你不想讓我好啊!’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