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非儒(下)——滿口仁義道德,不如日行一善

關燈
之家以為尊,恃人之野以為翠”。

    翠:即“臎”,肥。

     ⑦服古言:當作“古言服”。

     【譯文】 況且用繁雜的禮樂去迷亂人,用長期服喪假裝哀傷以欺騙死去的雙親,設立出有天命的說法,安于貧困且态度傲倨,背離根本放棄正事而安于懈怠,貪于飲食,懶于勞作,陷于饑餓寒冷,有凍死的危險,沒法擺脫。

    就像乞丐一樣乞求溫飽,像田鼠一樣偷藏食物,像公羊一樣貪婪地盯着食物,像野豬一樣躍起吃食。

    君子嘲笑他們,他們就發怒說:“你們這些庸人怎能理解良儒呢!”夏天乞食麥子和稻子,五谷收齊了,跟着就有人大辦喪事。

    子孫都跟着去,吃飽喝足。

    辦完了幾次喪事,就足夠了。

    倚仗人家而尊貴,倚仗人家田野的收入而富足。

    富人有喪,就非常歡喜,說:“這是衣食的來源啊!” 儒家的人說:“君子必須說古話、穿古衣,才能成為仁人。

    ”答道:所謂古話、古衣,都曾經在當時是新的。

    而古人說它、穿它,就不是君子嗎?那麼則必須穿不是君子的衣服,說不是君子說的話,才能成為仁人嗎? 【原文】 又曰:“君子循而不作。

    ”應之曰:古者羿作弓,伃作甲,奚仲作車,巧垂作舟;然則今之鮑、函①、車、匠,皆君子也,而羿、伃、奚仲、巧垂,皆小人邪?且其所循,人必或作之;然則其所循,皆小人道也。

     又曰:“君子勝不逐奔,掩函②弗射,施則助之胥車。

    ”應之曰:“若皆仁人也,則無說而相與③;仁人以其取舍、是非之理相告,無故從有故也,弗知從有知也,無辭必服,見善必遷,何故相?若兩暴交争,其勝者欲不逐奔,掩函弗射,施則助之胥車,雖盡能,猶且不得為君子也,意暴殘之國也。

    聖将為世除害,興師誅罰,勝将因用儒術令士卒曰:‘毋逐奔,掩函勿射,施則助之胥車。

    ’暴亂之人也得活,天下害不除,是為群④殘父母而深賤世也,不義莫大焉!” 【注釋】 ①鮑:皮革匠。

    函:制铠匠。

     ②掩:被困,陷落。

    函:陷阱。

     ③與:敵對。

     ④群:大。

     【譯文】 又說:“君子隻遵循前人做的而不創新。

    ”回答說:“古時後羿制造了弓,季伃制造了甲,奚仲制作了車,巧垂制作了船。

    既然如此,那麼今天的皮革匠、甲工、車工、木匠都是君子,而後羿、季伃、奚仲、巧垂都是小人嗎?并且,凡是所遵循的事情,必定有人開始去做,那麼君子所遵循的就都是小人之道了?” 又說:“君子打了勝仗不追趕逃兵,不去射被圍困的敵人,敵車陷了車還幫助他推車。

    ”回答說:“如果雙方都是仁人,那麼就不會有相敵的理由了。

    仁人以他取舍是非之理相告,沒道理的服從有道理的,無知的服從有知的。

    說不出理由的必定折服,看到好的必定依從,這怎麼還會相互敵對呢?如果是兩方暴虐的人相互争鬥,戰勝的不追趕逃敵,不去射被圍困的敵人,敵人陷了車還幫助推車,即使這些都做了,也不能算做君子。

    還是遭受殘暴統治的國家,聖王要為世人除害,興師誅伐之,戰勝了就用儒家的方法下令士卒說:‘不要追趕逃敵,拉弓不射,敵車陷了幫助推車。

    ’于是暴亂之人得到活命,天下的禍害未除,這種作為大大地殘害父母,并且深深地殘害世人。

    沒有比這更大的不仁義了!” 【原文】 又曰:“君子若鐘,擊之則鳴,弗擊不鳴。

    ”應之曰:“夫仁人,事上竭忠,事親得孝,務善則美①,有過則谏,此為人臣之道也。

    今擊之則鳴,弗擊不鳴,隐知豫力,恬②漠待問而後對,雖有君、親之大利,弗問不言;若将有大寇亂,盜賊将作,若機辟③将發也,他人不知,己獨知之,雖其君、親皆在,不問不言,是夫大亂之賊也。

    以是為人臣不忠,為子不孝,事兄不弟,交遇人不貞良。

    夫執後不言,之朝,物見利使己,雖恐後言;君若言而未有利焉,則高拱下視,會噎④為深,曰:‘唯其未之學也。

    ’用誰急,遺行遠矣。

    ” 夫一道術學業仁義者,皆大以治人,小以任官,遠施周偏,近以修身,不義不處,非理不行,務興天下之利,曲直周旋,利則止,此君子之道也。

    以所聞孔某⑤之行,則本與此相反謬也! 【注釋】 ①事親得孝,務善則美:當為“事親務孝,得善則美”。

     ②恬:安。

     ③機辟:機關,機括。

     ④會噎:被飯噎住。

    不言之意。

     ⑤孔某:指孔子。

     【譯文】 又說:“君子像鐘一樣,敲了就響,不敲就不響。

    ”回答說:“仁人事上盡忠,事親盡孝,有善就稱美,有過就谏阻,這才是做人臣的道理。

    現在若敲他才響,不敲不響,隐藏智謀懶于用力,安靜冷淡地等待君主、父母發問然後才回答,即使對君主、父母有大利,不問也不說。

    如果将發生大寇亂,盜賊将興,就像機關一觸即發,别人不知這事,唯獨自己知道,即使君主、父母都在,不問也不說,這實際是大亂之賊。

    以這種态度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