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天志(下)——天的意志是判斷人世間一切行為的準則

關燈
【原文】 子墨子言曰:“天下之所以亂者,其說将何哉?則是①天下士君子,皆明于小而不明于大。

    ”何以知其明于小不明于大也?以其不明于天之意也。

    何以知其不明于天之意也?以處人之家者知之。

    今人處若家得罪,将猶有異家所以避逃之者。

    然且父以戒子,兄以戒弟,曰:“戒之!慎之!處人之家,不戒不慎之,而有②處人之國者乎?”今人處若國得罪,将猶有異國所以避逃之者矣。

    然且父以戒子,兄以戒弟,曰:“戒之!慎之!處人之國者,不可不戒慎也。

    ”今人皆處天下而事天,得罪于天,将無所以避逃之者矣。

    然而莫知以相極③戒也。

    吾以此知大物則不知者也。

     【注釋】 ①是:通“寔”,即“實”。

     ②有:當為“可”。

     ③極:即“儆”,告誡,警告。

     【譯文】 墨子說道:“天下混亂的原因,将作什麼解釋呢?其實就是天下的士人君子,都隻明白小道理而不明白大道理。

    ”從何知道他們隻明白小道理而不明白大道理呢?從他們不明白天意就可知道。

    從何知道他們不明白天意呢?從他們處身家族的情況可以知道。

    假如現在有人在家族中得罪了家長,他還有别的家族可以逃避。

    然而父親以此告誡兒子,兄長以此告誡弟弟,說:“警戒呀!謹慎呀!處身家族中不警戒不謹慎,還能處身于别人的國中嗎?”假如現在有人在國中得罪了國君,還有别的國可以逃避。

    然而父親以此告誡兒子,兄長以此告誡弟弟,說:“警戒呀!謹慎呀!處身國中不可不警戒謹慎呀!”現在的人都處身天下,侍奉上天,如果得罪了上天,将沒有地方可以逃避了。

    然而沒有人知道以此互相警戒。

    我因此知道他們對大道理卻不知道。

     【原文】 是故子墨子言曰:“戒之慎之,必為天之所欲,而去天之所惡。

    ”曰:天之所欲者,何也?所惡者,何也?天欲義而惡其不義者也。

    何以知其然也?曰:義者,正也。

    何以知義之為正也?天下有義則治,無義則亂,我以此知義之為正也。

    然而正者,無自下正上者,必自上正下。

    是故庶人不得次①己而為正,有士正之;士不得次己而為正,有大夫正之;大夫不得次己而為正,有諸侯正之;諸侯不得次己而為正,有三公正之;三公不得次己而為正,有天子正之;天子不得次己而為政②,有天正之。

    今天下之士君子,皆明于天子之正天下也,而不明于天之正天子也。

     【注釋】 ①次:應為“恣”。

     ②政:當為“正”,管理。

     【譯文】 所以墨子說道:“警戒呀!謹慎呀!一定要做天所希望的事,除去天所厭惡的事。

    ”上天所希望的是什麼呢?所厭惡的是什麼呢?上天希望義而厭惡不義。

    從何知道是這樣的呢?回答是:義即是正道。

    因何知道義即是正道呢?天下有義就會得到治理,無義就會引起混亂,我因此知道義就是正道。

    然而所謂正道,沒有由下面領導上面的,一定是由上面領導下面。

    所以庶民百姓不得肆意去做事,有士人在上面領導他們;士人也不得肆意去做事,有大夫在上面領導他們;大夫也不得肆意去做事,有諸侯在上面領導他們;諸侯也不得肆意去做事,有三公在上面領導他們;三公也不得肆意去做事,有天子在上面領導他們;天子也不得肆意去做事,有上天在上面領導他們。

    現在天下的士人君子對于天子領導天下人都很明白,但對上天領導天子的道理卻不明白。

     【原文】 是故古者聖人明以此說人,曰:“天子有善,天能賞之;天子有過,天能罰之。

    ”天子賞罰不當,聽獄不中,天下疾病禍福①,霜露不時,天子必且犓豢其牛羊犬彘,絜為粢盛酒醴,以禱祠祈福于天。

    我未嘗聞天之禱祈福于天子也,吾以此知天之重且貴②于天子也。

     是故義者,不自愚且賤者出,必自貴且知者出。

    曰:誰③為知?天為知。

    然則義果自天出也。

    今天下之士君子之欲為義者,則不可不順天之意矣!曰:順天之意何若?曰:兼愛天下之人。

    何以知兼愛天下之人也?以兼而食之也。

    何以知其兼而食之也?自古及今,無有遠靈孤夷④之國,皆犓豢其牛羊犬彘,絜為粢盛酒醴,以敬祭祀上帝、山川、鬼神,以此知兼而食之也。

    苟兼而食焉,必兼而愛之。

    譬之若楚、越之君:今是楚王食于楚之四境之内,故愛楚之人;越王食于越,故愛越之人。

    今天兼天下而食焉,我以此知其兼愛天下之人也。

     【注釋】 ①下:降。

    禍福:當為“禍祟”。

     ②重且貴:當為“貴且知”。

     ③誰:據前文,前應有“誰為貴?天為貴”。

     ④遠靈孤夷:應為“遠夷蘦孤”。

    蘦:通“零”。

     【譯文】 所以古代的聖人明白地将此道理告訴人們,說:“天子做了好事,上天能夠獎賞他;天子做了錯事,上天能夠懲罰他。

    ”若天子賞罰不當,斷案不公,上天就會降下疾病災禍,使霜露失時。

    這時天子必須要喂養牛羊豬狗,幹幹淨淨地準備酒食祭品,去向上天禱告求福。

    但我從來就不曾聽說過上天向天子禱告求福的,我由此知道天比天子尊貴且有智慧。

     所以義不是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