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兼愛(中)——對症下藥,隻有“兼相愛,交相利”,社會才能安定
關燈
小
中
大
,人必從而利之;惡人者,人必從而惡之;害人者,人必從而害之。
此何難之有?特上弗以為政、士不以為行故也。
” 昔者晉文公好士之惡衣,故文公之臣,皆牂羊⑤之裘,韋以帶劍⑥,練帛之冠,入以見于君,出以踐于朝。
是其故何也?君說之,故臣為之也。
昔者楚靈王好士細要⑦,故靈王之臣,皆以一飯為節,脅息然後帶,扶牆然後起。
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
是其故何也?君說之,故臣能之也。
昔越王勾踐好士之勇,教馴其臣,和合之,焚舟失火,試其士曰:“越國之寶盡在此!”越王親自鼓其士而進之,士聞鼓音,破碎亂行⑧,蹈火而死者,左右百人有餘,越王擊金而退之。
是故子墨子言曰:“乃若夫少食、惡衣、殺人而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難也。
若苟君說之,則衆能為之;況兼相愛、交相利,與此異矣!夫愛人者,人亦從而愛之;利人者,人亦從而利之;惡人者,人亦從而惡之;害人者,人亦從而害之。
此何難之有焉?特上不以為政而士不以為行故也。
” 【注釋】 ①乃若:那麼。
②物:事。
于故:迂遠難行之事。
于:通“迂”。
③特:隻,但。
④說:通“悅”。
⑤牂(zāng)羊:母羊。
⑥韋:熟牛皮。
帶:佩帶。
⑦要:通“腰”。
⑧碎:疑為“陣”字之誤。
行:行列,陣列。
【譯文】 然而如今天下的士人君子們說:“對!兼相愛固然是好的。
即使如此,它也是天下一件難辦而迂闊的事。
”墨子說道:“天下的士人君子們隻是沒有認識到兼愛的好處,了解它的道理。
例如攻城野戰,為成名而殺身,這都是天下的百姓難于做到的事。
但假如君主喜歡,那麼為官的和老百姓都能做到。
何況兼相愛、交相利與之相比,則是完全不同的。
凡是愛别人的人,别人也随即愛他;有利于别人的人,别人也随即有利于他;憎惡别人的人,别人也随即憎惡他;損害别人的人,别人也随即損害他。
實行這種兼愛有什麼困難呢?隻是由于居上位的人不用它行之于政、士人不把它付諸行動罷了。
” 從前晉文公喜歡士人穿不好的衣服,所以文公的臣下都穿着羊皮裘,用牛皮帶來挂佩劍,頭戴熟絹做的帽子,就這樣進可以參見君上,出可以往來朝廷。
這是什麼緣故呢?因為君主喜歡這樣,所以臣下就這樣做。
從前楚靈王喜歡細腰之人,所以靈王的臣下每天隻吃一頓飯來節食,收着氣然後才系上腰帶,扶着牆然後才站得起來。
等過了一年,朝廷之臣都面黑饑瘦。
這是什麼緣故呢?因為君主喜歡這樣,所以臣下能做到這樣。
從前越王勾踐喜愛士兵勇猛,訓練他的臣下時,先把他們集合起來,私下放火燒船,考驗他的将士說:“越國的财寶全在這船裡。
”越王親自擂鼓,讓将士前進。
将士聽到鼓聲,争先恐後,打亂了隊伍,蹈火而死的人,僅近臣就達一百多人。
越王于是鳴金讓他們退下。
所以墨子說道:“像少吃飯、穿壞衣、殺身成名,這都是天下百姓難于做到的事。
假如君主喜歡它,那麼士衆就能做到。
何況兼相愛、交相利是與此不同的好事。
愛别人的人,别人也随即愛他;有利于别人的人,别人也随即有利于他;憎惡别人的人,别人也随即憎惡他;損害别人的人,别人也随即損害他。
這種兼愛有什麼難實行的呢?隻是居上位的人不用它行之于政,而士人不把它付諸行動罷了。
” 【原文】 然而今天下之士君子曰:“然!乃若兼則善矣;雖然,不可行之物也。
譬若挈太山①越河、濟也。
”子墨子言:“是非其譬也。
夫挈太山而越河、濟,可謂畢劫②有力矣。
自古及今,未有能行之者也;況乎兼相愛、交相利,則與此異,古者聖王行之。
”何以知其然?古者禹治天下,西為③西河漁窦,以洩渠、孫、皇之水。
北為防、原、派,注後之邸④、嘑池之窦,灑為底柱⑤,鑿為龍門,以利燕代胡貉與西河之民。
東方漏之陸⑥,防孟諸之澤,灑為九浍,以楗⑦東土之水,以利冀州之民。
南為江、漢、淮、汝,東流之注五湖之處,以利荊楚、幹、越與南夷之民。
此言禹之事,吾今行兼矣。
昔者文王之治西土,若日若月,乍光于四方,于西土。
不為大國侮小國,不為衆庶侮鳏寡,不為暴勢奪穑人黍、稷、狗、彘。
天屑⑧臨文王慈,是以老而無子者,有所得終其壽;連獨⑨無兄弟者,有所雜于生人之間;少失其父母者,有所放依而長。
此文王之事,則吾今行兼矣。
昔者武王将事泰山,隧⑩傳曰:“泰山有道,曾孫周王有事?。
大事既獲,
此何難之有?特上弗以為政、士不以為行故也。
” 昔者晉文公好士之惡衣,故文公之臣,皆牂羊⑤之裘,韋以帶劍⑥,練帛之冠,入以見于君,出以踐于朝。
是其故何也?君說之,故臣為之也。
昔者楚靈王好士細要⑦,故靈王之臣,皆以一飯為節,脅息然後帶,扶牆然後起。
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
是其故何也?君說之,故臣能之也。
昔越王勾踐好士之勇,教馴其臣,和合之,焚舟失火,試其士曰:“越國之寶盡在此!”越王親自鼓其士而進之,士聞鼓音,破碎亂行⑧,蹈火而死者,左右百人有餘,越王擊金而退之。
是故子墨子言曰:“乃若夫少食、惡衣、殺人而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難也。
若苟君說之,則衆能為之;況兼相愛、交相利,與此異矣!夫愛人者,人亦從而愛之;利人者,人亦從而利之;惡人者,人亦從而惡之;害人者,人亦從而害之。
此何難之有焉?特上不以為政而士不以為行故也。
” 【注釋】 ①乃若:那麼。
②物:事。
于故:迂遠難行之事。
于:通“迂”。
③特:隻,但。
④說:通“悅”。
⑤牂(zāng)羊:母羊。
⑥韋:熟牛皮。
帶:佩帶。
⑦要:通“腰”。
⑧碎:疑為“陣”字之誤。
行:行列,陣列。
【譯文】 然而如今天下的士人君子們說:“對!兼相愛固然是好的。
即使如此,它也是天下一件難辦而迂闊的事。
”墨子說道:“天下的士人君子們隻是沒有認識到兼愛的好處,了解它的道理。
例如攻城野戰,為成名而殺身,這都是天下的百姓難于做到的事。
但假如君主喜歡,那麼為官的和老百姓都能做到。
何況兼相愛、交相利與之相比,則是完全不同的。
凡是愛别人的人,别人也随即愛他;有利于别人的人,别人也随即有利于他;憎惡别人的人,别人也随即憎惡他;損害别人的人,别人也随即損害他。
實行這種兼愛有什麼困難呢?隻是由于居上位的人不用它行之于政、士人不把它付諸行動罷了。
” 從前晉文公喜歡士人穿不好的衣服,所以文公的臣下都穿着羊皮裘,用牛皮帶來挂佩劍,頭戴熟絹做的帽子,就這樣進可以參見君上,出可以往來朝廷。
這是什麼緣故呢?因為君主喜歡這樣,所以臣下就這樣做。
從前楚靈王喜歡細腰之人,所以靈王的臣下每天隻吃一頓飯來節食,收着氣然後才系上腰帶,扶着牆然後才站得起來。
等過了一年,朝廷之臣都面黑饑瘦。
這是什麼緣故呢?因為君主喜歡這樣,所以臣下能做到這樣。
從前越王勾踐喜愛士兵勇猛,訓練他的臣下時,先把他們集合起來,私下放火燒船,考驗他的将士說:“越國的财寶全在這船裡。
”越王親自擂鼓,讓将士前進。
将士聽到鼓聲,争先恐後,打亂了隊伍,蹈火而死的人,僅近臣就達一百多人。
越王于是鳴金讓他們退下。
所以墨子說道:“像少吃飯、穿壞衣、殺身成名,這都是天下百姓難于做到的事。
假如君主喜歡它,那麼士衆就能做到。
何況兼相愛、交相利是與此不同的好事。
愛别人的人,别人也随即愛他;有利于别人的人,别人也随即有利于他;憎惡别人的人,别人也随即憎惡他;損害别人的人,别人也随即損害他。
這種兼愛有什麼難實行的呢?隻是居上位的人不用它行之于政,而士人不把它付諸行動罷了。
” 【原文】 然而今天下之士君子曰:“然!乃若兼則善矣;雖然,不可行之物也。
譬若挈太山①越河、濟也。
”子墨子言:“是非其譬也。
夫挈太山而越河、濟,可謂畢劫②有力矣。
自古及今,未有能行之者也;況乎兼相愛、交相利,則與此異,古者聖王行之。
”何以知其然?古者禹治天下,西為③西河漁窦,以洩渠、孫、皇之水。
北為防、原、派,注後之邸④、嘑池之窦,灑為底柱⑤,鑿為龍門,以利燕代胡貉與西河之民。
東方漏之陸⑥,防孟諸之澤,灑為九浍,以楗⑦東土之水,以利冀州之民。
南為江、漢、淮、汝,東流之注五湖之處,以利荊楚、幹、越與南夷之民。
此言禹之事,吾今行兼矣。
昔者文王之治西土,若日若月,乍光于四方,于西土。
不為大國侮小國,不為衆庶侮鳏寡,不為暴勢奪穑人黍、稷、狗、彘。
天屑⑧臨文王慈,是以老而無子者,有所得終其壽;連獨⑨無兄弟者,有所雜于生人之間;少失其父母者,有所放依而長。
此文王之事,則吾今行兼矣。
昔者武王将事泰山,隧⑩傳曰:“泰山有道,曾孫周王有事?。
大事既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