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兼愛(上)——愛人如己,天下兼相愛則治,兼相惡則亂

關燈
【原文】 聖人以治天下為事者也,必知亂之所自起,焉①能治之;不知亂之所自起,則不能治。

    譬之如醫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則弗能攻。

    治亂者何獨不然?必知亂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亂之所自起,則弗能治。

     聖人以治天下為事者也,不可不察亂之所自起。

    當②察亂何自起?起不相愛。

    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謂亂也。

    子自愛,不愛父,故虧父而自利;弟自愛,不愛兄,故虧兄而自利;臣自愛,不愛君,故虧君而自利,此所謂亂也。

    雖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謂亂也。

    父自愛也,不愛子,故虧子而自利;兄自愛也,不愛弟,故虧弟而自利;君自愛也,不愛臣,故虧臣而自利。

    是何也?皆起不相愛。

    雖至天下之為盜賊③者亦然:盜愛其室,不愛其異室,故竊異室以利其室。

    賊愛其身,不愛人,故賊人以利其身。

    此何也?皆起不相愛。

    雖至大夫之相亂家④,諸侯之相攻國者亦然:大夫各愛其家,不愛異家,故亂異家以利其家;諸侯各愛其國,不愛異國,故攻異國以利其國。

    天下之亂物,具此而已矣。

    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愛。

     【注釋】 ①焉:乃。

     ②當:嘗,嘗試。

     ③盜:小偷。

    賊:強盜。

     ④家:指封地。

     【譯文】 聖人是以治理天下為職業的人,必須知道混亂從哪裡産生,才能對它治理。

    如果不知道混亂從哪裡産生,就不能治理。

    這就好像醫生給人治病一樣,必須知道疾病産生的根源,才能醫治。

    如果不知道疾病産生的根源,就不能醫治。

    治理混亂又何嘗不是這樣?必須知道混亂産生的根源,才能治理。

    如果不知道混亂産生的根源,就不能治理。

     聖人是以治理天下為職業的人,不可不考察混亂産生的根源。

    嘗試考察混亂是從哪裡産生的呢?是由人與人不相愛引起的。

    臣與子不孝敬君和父,就是所謂的亂。

    兒子愛自己而不愛父親,因而損害父親而使自己得利;弟弟愛自己而不愛兄長,因而損害兄長而使自己得利;臣下愛自己而不愛君上,因而損害君上而使自己得利,這就是所謂的混亂。

    反過來,即父親不慈愛兒子,兄長不慈愛弟弟,君上不慈愛臣下,這也是天下的所謂的混亂。

    父親愛自己而不愛兒子,所以損害兒子而使自己得利;兄長愛自己而不愛弟弟,所以損害弟弟而使自己得利;君上愛自己而不愛臣下,所以損害臣下而使自己得利。

    這是為什麼呢?都是由于不相愛引起的。

    即使在天底下做小偷和強盜的人,也是這樣。

    小偷隻愛自己的家,不愛别人的家,所以盜竊别人的家以利自己的家;強盜隻愛自身,不愛别人,所以殘害别人以利自己。

    這是什麼原因呢?都是由于不相愛引起的。

    以至于大夫相互侵擾封地,諸侯相互攻伐封國,也是這樣。

    大夫都愛他自己的封地,不愛别人的封地,所以侵擾别人的封地以利他自己的封地;諸侯都愛他自己的國家,不愛别人的國家,所以攻伐别人的國家以利他自己的國家。

    天下的亂事,全部具備在這裡了。

    細察它是從哪裡産生的呢?都是由于不相愛引起的。

     【原文】 若使天下兼相愛,愛人若愛其身,猶有不孝者乎?視父兄與君若其身,惡①施不孝?猶有不慈者乎?視弟子與臣若其身,惡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②有。

    猶有盜賊乎?故視人之室若其室,誰竊?視人身若其身,誰賊?故盜賊亡有。

    猶有大夫之相亂家,諸侯之相攻國者乎?視人家若其家,誰亂?視人國若其國,誰攻?故大夫之相亂家、諸侯之相攻國者亡有。

    若使天下兼相愛,國與國不相攻,家與家不相亂,盜賊無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則天下治。

     故聖人以治天下為事者,惡得不禁惡而勸愛?故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

    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勸愛人者,此也。

    ” 【注釋】 ①惡(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