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

關燈
三省樞使谏官 三省:即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

    樞密院,國初循唐舊制,置院于中省之北,今在都堂東,上為樞屬列曹之所。

    蓋樞密使率以宰臣兼領,自知院以下,皆聚于都堂治事。

    省院在和甯門北首,舊福甯寺也。

    樞密院後建經武閣,系藏經武要略之文。

    中省門下後省,在都堂後。

    谏院在後省之西。

    檢正左右司在谏院之右向東。

    承旨檢詳編修,在樞密院。

    三省樞密院監門,大門之南。

    三省樞密院架閣,在制敕院後。

    禦史台,在清河坊内,北向,蓋取嚴肅之義,内有朝堂,即台廳也。

    自紹興來,未嘗置對。

    有屬台臣谳問,則刑察就聽于大理寺問罪矣。

     六  部 六部,在三省樞密院之南。

    部之中堂名曰"論思獻納之堂"。

    吏部掌天官,依唐制,以文武有官人,分左右铨選名之:尚左、尚右、侍左、侍右、司封、司勳、考功凡七司,以掌文武注授到部推賞等事。

    戶部,名為地官,又稱民部。

    掌天下州郡财賦,得财用耗而複衍,倉廪虛而複實之事。

    禮部,謂之春官。

    掌禮儀,讨論典故,講習典禮。

    大朝聘禮、慶賀朝儀、生辰聖節、元旦、冬至、朝會、郊祀、明堂、合祀、天地、祖宗、典策、秋享、祭祀、社稷、封賜、祀典、祠廟、功臣勳烈配享,及賜家廟祭器等事。

    兵部,謂之夏官。

    掌兵伍、廂軍、武舉、投試武藝、金吾街仗人司兵,及大将出征、告廟、破賊、露布、鹵簿、字圖,若番夷屬戶,授官封爵等事,及天下地圖、堡寨、烽堠,番夷歸服内附皆掌之。

    又稱駕部,掌辇辂車乘、廄牧雜畜、乘具傳驿之政。

    令辨其出入之數。

    再名庫部,掌軍器、儀仗、鹵簿、法式,随軍攻城什物,及供帳之事。

    是為四司主掌也。

    刑部,謂之秋官,掌邦典之重輕,民訟之疑惑,重刑之出入,官僚之憲谳,皆主之。

    蓋民不問大小生死事體,所系四方訟刑,得其平直,發于天庭,以稱其職。

    唐制刑部分為四司:曰刑部,曰都官,曰比部,曰司門是也。

    工部,謂之冬官,掌工役程式,及天下屯田、文武官職田、京都衢關苑囿、山澤草木、畋獵漁捕、運漕碾之事。

    唐制名為四司:曰工部,曰屯田,曰虞部,曰水部,一皆所總也。

     六部監門 六部監門,在六部大門之左,凡所掌之事,隸于六部,部門受其出入之時,以聽上稽訪。

    門之司存,蓋至是而愈重矣。

    奉行列曹之命,以正胥吏之失,贊長貳之懲決,以遵長官之意耳。

    六部架閣,其庫在天水院橋,掌六曹之文書,主二十四司之案牍,故官置庫掌其架閣,皆無失誤矣。

     諸  寺 太常寺,在羅漢洞,掌奉常禮儀,讨論典故、祭器、太常、樂器等事。

    寺内有昭勳崇德閣,閣上繪像文武功勳大臣,自忠獻趙韓王普以下二十五人于其上也。

    宗正寺玉牒所,在太廟南。

    玉牒建局,以宰臣提舉從官兼修撰。

    宗正卿少以下,悉預修《宗藩慶系錄》、《仙源積慶圖》等書。

    檢讨官亦以他職兼耳。

    大理寺,在仁和縣西,設卿、少丞、簿、評事、司直之官,及治獄都轄推吏等。

    家屬皆居于寺内,以嚴出入之禁。

    掌朝廷刑棘廷尉之職,按法斷刑,治獄推劾等事。

    司農寺,在保民坊内。

    國制以戶部掌國計,而司農列卿、少丞、簿贊之,如諸州府縣道每年上供,及宰執百官軍糧宣限米斛,皆委專官,吏卒下各路州縣坐征,以應宣限支用也。

    太府寺,在保民坊内,系《周官》職。

    總局二十有四,如諸軍諸司糧審四院,左藏二庫,買務賣場及編奎兩司,和劑惠民四局,祗候鈔引院,皆屬掌矣。

     秘書省(國史敕令附) 秘書省在天井坊之左。

    東都建于禁中。

    紹興間,以殿司寨基建。

    省有殿扁,曰"右文之殿"。

    秘閣在殿後,專奉禦書制書畫古器等,兩庑列累朝制書,石刻國史。

    實錄院在殿東,提舉官閣在殿西。

    道山堂在閣後。

    東西二閣,監少之位;丞簿館職閣,列于兩廊堂之前。

    著作之庭,在堂後,有小軒,置石刻東坡畫竹于中。

    西有四閣,著作、著佐之位,《國史》、《日曆》所在。

    著作庭東庑,有汗青軒,編纂《會要》所在。

    著所庭西庑:《日曆》、《會要》庫,經史諸子書籍庫,共七庫,俱列于殿外。

    東西兩庑書列庫在著作庭之右。

    後圃有群玉堂,以東坡畫竹真迹為屏。

    有蓬萊亭,前為鑿池,度以石橋,池上疊石為山。

    又有亭者六扁,曰芸香、席珍、方壺、含章、茹芝、繹志。

    次有射圃矣。

    含章亭後,有渾儀基,乃太史推占星象之用也。

    敕令所在,侍郎橋南,專為詳定編修諸司敕令,蓋謹法度,廣賢才耳。

     諸  監 國子監,在紀家橋太學之側,設祭酒、司業、丞、簿等官,專掌天子之學校,訓導生員之職。

    總掌國子太學事務,生員出入規矩,考課試遵訓導,天子視學,皇太子齒胄,則講議釋奠等禮也。

    監廳繪《魯國圖》。

    東西為丞簿位,後有書庫官位。

    中為堂,繪《三禮圖》于壁,用至道故事。

    有圃亭,扁曰芳潤,丞錢聞詩扁以隸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