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關燈
小
中
大
紅繡日扇,命寄班官執馭而從。
次日,駕再詣行後殿禮,幸太乙宮、景陽宮,行款谒禮。
其日,用教樂所樂部,駕前作樂導引,駕後以鈞容直乘馬作樂而從。
駕出景靈宮,至回龍橋。
教樂所人員攔駕奏緻語,雜劇色打和和來,及奏《禮成回銮曲》,快行先奏報禁中,使内侍排班迎駕起居。
前人有詩曰:"簾卷天街看駕回,錦身捷足走能齊。
聯聲快報還宮後,扈從歸來日未西。
"若次日出,則後宮後妃嫔侍,皆詣景靈宮,以半帳鸾儀從而行。
皇太後、皇後乘輿,比檐子稍增廣花樣,皆織龍,簟輿上皆立金龍,護之剪鬃。
妃則用金鳳,嫔妤止用棕檐耳。
次日或遇泥濘,委宰執分詣行事矣。
二 月 二月朔,謂之"中和節",民間尚以青囊盛百谷、瓜、果子種互相遺送,為獻生子。
禁中宮女,以百草鬥戲。
百宮進農書,以示務本。
上丁日,國學行釋奠禮,祭文宣王,以祭酒司業為獻官。
州縣學宮,以帥宰奉行。
立春後五戊日為社,州縣祭社稷,朝廷亦差官祭于太社、太稷壇。
州府自收燈後,例于點檢酒所開支關會二十萬貫,委官屬差吏雇喚工作,修葺西湖南北二山,堤上亭館園圃橋道,油飾裝畫一新,栽種百花,映掩湖光景色,以便都人遊玩。
八日祠山聖誕 初八日,錢塘門外霍山路有神曰祠山正佑聖烈昭德昌福崇仁真君,慶十一日誕聖之辰。
祖廟在廣德軍,敕賜廟額"廣惠",自梁至宋,血食已一千三百餘年矣。
凡邦國有禱,士民有告,感通即應。
其日都城内外,詣廟獻送繁盛,最是府第及内官迎獻馬社,儀仗整肅,裝束華麗。
又有七寶行排,列數卓珍異寶器珠玉殿亭,悉皆精巧。
後苑諸作,呈獻盤龍走鳳,精細靴鞋,諸色巾帽,獻貢不俗。
各以彩旗、鼓吹、妓樂、舞隊等社,奇花異果,珍禽水族,精巧面作,諸色石,車駕迎引,歌叫賣聲,效京師故體,風流錦體,他處所無。
台閣巍峨,神鬼威勇,并呈于露台之上。
自早至暮,觀者紛紛。
十一日,廟中有衙前樂,教樂所人員部領諸色樂部,詣殿作樂呈獻。
命大官排食果二十四盞,各盞呈藝。
守臣委佐官代拜。
初八日,西湖畫舫盡開,蘇堤遊人,來往如蟻。
其日,龍舟六隻,戲于湖中。
其舟俱裝十太尉、七聖、二郎神、神鬼、快行、錦體浪子、黃胖,雜以鮮色旗傘、花籃、鬧竿、鼓吹之類。
其餘皆簪大花、卷腳帽子、紅綠戲衫,執棹行舟,戲遊波中。
帥守出城,往一清堂彈壓。
其龍舟俱呈參州府,令立标竿于湖中,挂其錦彩、銀碗、官楮,犒龍舟,快捷者賞之。
有一小節級,披黃衫,頂青巾,帶大花,插孔雀尾,乘小舟抵湖堂,橫節杖,聲諾,取指揮,次以舟回,朝諸龍以小彩旗招之,諸舟俱鳴鑼擊鼓,分兩勢劃棹旋轉,而遠遠排列成行,再以小彩旗引之,龍舟并進者二,又以旗招之,其龍舟遠列成行,而先進者得捷取标賞,聲喏而退,餘者以錢酒友犒也。
湖山遊人,至暮不絕。
大抵杭州勝景,全在西湖,他郡無此,更兼仲春景色明媚,花事方殷,正是公子王孫,五陵年少,賞心樂事之時,讵宜虛度?至如貧者,亦解質借兌,帶妻挾子,竟日嬉遊,不醉不歸。
此邦風俗,從古而然,至今亦不改也。
二月望 仲春十五日為花朝節,浙間風俗,以為春序正中,百花争放之時,最堪遊賞,都人皆往錢塘門外玉壺、古柳林、楊府、雲洞,錢湖門外慶樂、小湖等園,嘉會門外包家山王保生、張太尉等園,玩賞奇花異木。
最是包家山桃開渾如錦障,極為可愛。
此日帥守、縣宰,率僚佐出郊,召父老賜酒食,勸以農桑,告谕勤劬,奉行虔恪。
天慶觀遞年設老君誕會,燃萬盞華燈,供聖修齋,為民祈福。
士庶拈香瞻仰,往來無數。
崇新門外長明寺及諸教院僧尼,建佛涅勝會,羅列幡幢,種種香花異果供養,挂名賢書畫,設珍異玩具,莊嚴道場,觀者紛集,竟日不絕。
次日,駕再詣行後殿禮,幸太乙宮、景陽宮,行款谒禮。
其日,用教樂所樂部,駕前作樂導引,駕後以鈞容直乘馬作樂而從。
駕出景靈宮,至回龍橋。
教樂所人員攔駕奏緻語,雜劇色打和和來,及奏《禮成回銮曲》,快行先奏報禁中,使内侍排班迎駕起居。
前人有詩曰:"簾卷天街看駕回,錦身捷足走能齊。
聯聲快報還宮後,扈從歸來日未西。
"若次日出,則後宮後妃嫔侍,皆詣景靈宮,以半帳鸾儀從而行。
皇太後、皇後乘輿,比檐子稍增廣花樣,皆織龍,簟輿上皆立金龍,護之剪鬃。
妃則用金鳳,嫔妤止用棕檐耳。
次日或遇泥濘,委宰執分詣行事矣。
二 月 二月朔,謂之"中和節",民間尚以青囊盛百谷、瓜、果子種互相遺送,為獻生子。
禁中宮女,以百草鬥戲。
百宮進農書,以示務本。
上丁日,國學行釋奠禮,祭文宣王,以祭酒司業為獻官。
州縣學宮,以帥宰奉行。
立春後五戊日為社,州縣祭社稷,朝廷亦差官祭于太社、太稷壇。
州府自收燈後,例于點檢酒所開支關會二十萬貫,委官屬差吏雇喚工作,修葺西湖南北二山,堤上亭館園圃橋道,油飾裝畫一新,栽種百花,映掩湖光景色,以便都人遊玩。
八日祠山聖誕 初八日,錢塘門外霍山路有神曰祠山正佑聖烈昭德昌福崇仁真君,慶十一日誕聖之辰。
祖廟在廣德軍,敕賜廟額"廣惠",自梁至宋,血食已一千三百餘年矣。
凡邦國有禱,士民有告,感通即應。
其日都城内外,詣廟獻送繁盛,最是府第及内官迎獻馬社,儀仗整肅,裝束華麗。
又有七寶行排,列數卓珍異寶器珠玉殿亭,悉皆精巧。
後苑諸作,呈獻盤龍走鳳,精細靴鞋,諸色巾帽,獻貢不俗。
各以彩旗、鼓吹、妓樂、舞隊等社,奇花異果,珍禽水族,精巧面作,諸色石,車駕迎引,歌叫賣聲,效京師故體,風流錦體,他處所無。
台閣巍峨,神鬼威勇,并呈于露台之上。
自早至暮,觀者紛紛。
十一日,廟中有衙前樂,教樂所人員部領諸色樂部,詣殿作樂呈獻。
命大官排食果二十四盞,各盞呈藝。
守臣委佐官代拜。
初八日,西湖畫舫盡開,蘇堤遊人,來往如蟻。
其日,龍舟六隻,戲于湖中。
其舟俱裝十太尉、七聖、二郎神、神鬼、快行、錦體浪子、黃胖,雜以鮮色旗傘、花籃、鬧竿、鼓吹之類。
其餘皆簪大花、卷腳帽子、紅綠戲衫,執棹行舟,戲遊波中。
帥守出城,往一清堂彈壓。
其龍舟俱呈參州府,令立标竿于湖中,挂其錦彩、銀碗、官楮,犒龍舟,快捷者賞之。
有一小節級,披黃衫,頂青巾,帶大花,插孔雀尾,乘小舟抵湖堂,橫節杖,聲諾,取指揮,次以舟回,朝諸龍以小彩旗招之,諸舟俱鳴鑼擊鼓,分兩勢劃棹旋轉,而遠遠排列成行,再以小彩旗引之,龍舟并進者二,又以旗招之,其龍舟遠列成行,而先進者得捷取标賞,聲喏而退,餘者以錢酒友犒也。
湖山遊人,至暮不絕。
大抵杭州勝景,全在西湖,他郡無此,更兼仲春景色明媚,花事方殷,正是公子王孫,五陵年少,賞心樂事之時,讵宜虛度?至如貧者,亦解質借兌,帶妻挾子,竟日嬉遊,不醉不歸。
此邦風俗,從古而然,至今亦不改也。
二月望 仲春十五日為花朝節,浙間風俗,以為春序正中,百花争放之時,最堪遊賞,都人皆往錢塘門外玉壺、古柳林、楊府、雲洞,錢湖門外慶樂、小湖等園,嘉會門外包家山王保生、張太尉等園,玩賞奇花異木。
最是包家山桃開渾如錦障,極為可愛。
此日帥守、縣宰,率僚佐出郊,召父老賜酒食,勸以農桑,告谕勤劬,奉行虔恪。
天慶觀遞年設老君誕會,燃萬盞華燈,供聖修齋,為民祈福。
士庶拈香瞻仰,往來無數。
崇新門外長明寺及諸教院僧尼,建佛涅勝會,羅列幡幢,種種香花異果供養,挂名賢書畫,設珍異玩具,莊嚴道場,觀者紛集,竟日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