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關燈
小
中
大
竟夕不眠。
更兼家家燈火,處處管弦,如清河坊蔣檢閱家,奇茶異湯,随索随應,點月色大泡燈,光輝滿屋,過者莫不駐足而觀。
及新開門裡牛羊司前,有内侍蔣苑使家,雖曰小小宅院,然裝點亭台,懸挂玉栅,異巧華燈,珠簾低下,笙歌并作,遊人玩賞,不忍舍去。
諸酒庫亦點燈球,喧天鼓吹,設法大賞,妓女群坐喧嘩,勾引風流子弟買笑追歡。
諸營班院于法不得與夜遊,各以竹竿出燈球于半空,遠睹若飛星。
又有深坊小巷,繡額珠簾,巧制新裝,競誇華麗。
公子王孫,五陵年少,更以紗籠喝道,将帶佳人美女,遍地遊賞。
人都道玉漏頻催,金雞屢唱,興猶未已。
甚至飲酒醺醺,倩人扶着,堕翠遺簪,難以枚舉。
至十六夜收燈,舞隊方散。
車駕詣景靈宮孟飨 十六夜收燈畢,十七早五更二點,禁中催班,從駕官僚入殿起居訖,出殿門外,俱立馬于學士院,恭俟駕興。
而殿東折檻下,快行家皆執金蓮燭炬,以俟登辇。
駕出和甯門,詣景靈宮行春孟朝飨禮,前後兩行绛燭燈籠,導引駕行。
向有寶谟學士趙師詩:"風傳禦道跸聲清,兩道紗籠列火城。
雲護帝尊天未曉,衆星環拱極星明。
"駕近景靈宮前,撤去黃蓋,方入宮門,此見君王虔孝之忱。
至宮幄少歇,奉常更奉行禮,内侍卷簾班道上禦黃道,步至殿前,崇館道士二十四員在殿墀下叙立,舉玉音法事。
上登殿行禮,自西至東,步而入,内侍下簾,先自前殿、中殿,次後殿,虔恭行禮,以遵奉先思孝之家法。
禮畢,外廊賜從駕官食,而後對宣,引宰臣以下入行殿賜茶。
駕還内,其親從官皆頂球頭大帽,紅缬錦團搭,戲獅子衫,鍍金大玉腰帶,各執骨朵;文武官皆頂雙卷腳幞頭,紅上大搭,天鵝結帶寬衫;辇官頂雙曲腳幞頭,紅缬團花衫,鍍金束帶;殿前班直頂兩腳屈曲幞頭,着绯結帶,望仙花衫,跨弓劍乘馬,一紮鞍辔,執纓绋前導。
數内有東三班,謂之"長入祗候",幞頭後各以青紅頭須系之,以表忠節之意。
禦龍直幞頭,一腳指天,一腳曲,着方勝缬衫,花看帶,鍍金束帶,執從物如校椅、金花、唾盂、水罐、次鑼、乘壘、龍鳳掌扇、纓绋之類,及執黃羅珠子、蹙百花背座禦椅子并腳踏。
快行家頂短小帽子,露半青頭巾,帶金巾,環繡體腰紅缬衫,金束帶,懸花看帶,手執禦校椅、金花瓶、獸爐一香座、禦靴、纓绋、玉拄杖、小黃羅傘、禦扇等物,俱搭步行,俱口鳴打打頭起之。
昔諸司庫藏,各用金刻字紅牌前執,後以黃羅罩籠扛擡前導,有本庫官乘馭掌其職分,如諸司庫藏等司屬,并衫帽随号。
幕士頂帽,紅羅缬衫,金帶,懸黃帛。
禦馬骐骥等院亦金字紅牌呵喝,牽辔馬匹導引。
親事官各頂帽,缬衫,鍍銀帶,執紅紗貼金燭籠二百對,左右道行。
駕将至,左右首各一員六官屬,乘馬執絲鞭,天武官前道引,至官寮起居亭高聲喝曰:"躬身不要拜,唱喏直身立,奏聖躬萬福。
"嵩呼而行。
次有一員紫裳官,系門寄班,乘馬,捧月樣繡兀子,覆于馬上。
天武官(一作"天武中官")十餘,簇擁扶策而行。
衆喝曰:"駕頭。
"次以近侍諸司官,俱乘馭前後導從。
三衙太尉禦帶環衛。
知、内侍、都知,皆乘馭駕前導引。
更有内等子,即禦前忠佐軍頭引見司人員等,各頂帽,鬓發蓬,着紅缬衫,兩手握拳,顧望導行。
或有攔駕人,捶之流血。
駕近則列橫門,數十人系鞭視從,圍子三五重,皆執骨朵。
諸親從等都管人員,并執骨朵,列行導引。
駕前有執金香座、玉斧、玉拂,及水精珠杖迎駕,高低弄把引行,如龍弄珠也。
上升平頭辇,禦龍直擎黃羅雙蓋,後握雙黃羅扇。
駕近太廟,則蓋撤開,前行數步,上略擡身而過,此見尊祖敬宗之意。
駕後圍子亦數重,衛從諸班直馬隊從于駕後。
左有宰執侍從官僚,右有親王南班,俱從行。
駕後有曲柄紅繡傘,
更兼家家燈火,處處管弦,如清河坊蔣檢閱家,奇茶異湯,随索随應,點月色大泡燈,光輝滿屋,過者莫不駐足而觀。
及新開門裡牛羊司前,有内侍蔣苑使家,雖曰小小宅院,然裝點亭台,懸挂玉栅,異巧華燈,珠簾低下,笙歌并作,遊人玩賞,不忍舍去。
諸酒庫亦點燈球,喧天鼓吹,設法大賞,妓女群坐喧嘩,勾引風流子弟買笑追歡。
諸營班院于法不得與夜遊,各以竹竿出燈球于半空,遠睹若飛星。
又有深坊小巷,繡額珠簾,巧制新裝,競誇華麗。
公子王孫,五陵年少,更以紗籠喝道,将帶佳人美女,遍地遊賞。
人都道玉漏頻催,金雞屢唱,興猶未已。
甚至飲酒醺醺,倩人扶着,堕翠遺簪,難以枚舉。
至十六夜收燈,舞隊方散。
車駕詣景靈宮孟飨 十六夜收燈畢,十七早五更二點,禁中催班,從駕官僚入殿起居訖,出殿門外,俱立馬于學士院,恭俟駕興。
而殿東折檻下,快行家皆執金蓮燭炬,以俟登辇。
駕出和甯門,詣景靈宮行春孟朝飨禮,前後兩行绛燭燈籠,導引駕行。
向有寶谟學士趙師詩:"風傳禦道跸聲清,兩道紗籠列火城。
雲護帝尊天未曉,衆星環拱極星明。
"駕近景靈宮前,撤去黃蓋,方入宮門,此見君王虔孝之忱。
至宮幄少歇,奉常更奉行禮,内侍卷簾班道上禦黃道,步至殿前,崇館道士二十四員在殿墀下叙立,舉玉音法事。
上登殿行禮,自西至東,步而入,内侍下簾,先自前殿、中殿,次後殿,虔恭行禮,以遵奉先思孝之家法。
禮畢,外廊賜從駕官食,而後對宣,引宰臣以下入行殿賜茶。
駕還内,其親從官皆頂球頭大帽,紅缬錦團搭,戲獅子衫,鍍金大玉腰帶,各執骨朵;文武官皆頂雙卷腳幞頭,紅上大搭,天鵝結帶寬衫;辇官頂雙曲腳幞頭,紅缬團花衫,鍍金束帶;殿前班直頂兩腳屈曲幞頭,着绯結帶,望仙花衫,跨弓劍乘馬,一紮鞍辔,執纓绋前導。
數内有東三班,謂之"長入祗候",幞頭後各以青紅頭須系之,以表忠節之意。
禦龍直幞頭,一腳指天,一腳曲,着方勝缬衫,花看帶,鍍金束帶,執從物如校椅、金花、唾盂、水罐、次鑼、乘壘、龍鳳掌扇、纓绋之類,及執黃羅珠子、蹙百花背座禦椅子并腳踏。
快行家頂短小帽子,露半青頭巾,帶金巾,環繡體腰紅缬衫,金束帶,懸花看帶,手執禦校椅、金花瓶、獸爐一香座、禦靴、纓绋、玉拄杖、小黃羅傘、禦扇等物,俱搭步行,俱口鳴打打頭起之。
昔諸司庫藏,各用金刻字紅牌前執,後以黃羅罩籠扛擡前導,有本庫官乘馭掌其職分,如諸司庫藏等司屬,并衫帽随号。
幕士頂帽,紅羅缬衫,金帶,懸黃帛。
禦馬骐骥等院亦金字紅牌呵喝,牽辔馬匹導引。
親事官各頂帽,缬衫,鍍銀帶,執紅紗貼金燭籠二百對,左右道行。
駕将至,左右首各一員六官屬,乘馬執絲鞭,天武官前道引,至官寮起居亭高聲喝曰:"躬身不要拜,唱喏直身立,奏聖躬萬福。
"嵩呼而行。
次有一員紫裳官,系門寄班,乘馬,捧月樣繡兀子,覆于馬上。
天武官
衆喝曰:"駕頭。
"次以近侍諸司官,俱乘馭前後導從。
三衙太尉禦帶環衛。
知、内侍、都知,皆乘馭駕前導引。
更有内等子,即禦前忠佐軍頭引見司人員等,各頂帽,鬓發蓬,着紅缬衫,兩手握拳,顧望導行。
或有攔駕人,捶之流血。
駕近則列橫門,數十人系鞭視從,圍子三五重,皆執骨朵。
諸親從等都管人員,并執骨朵,列行導引。
駕前有執金香座、玉斧、玉拂,及水精珠杖迎駕,高低弄把引行,如龍弄珠也。
上升平頭辇,禦龍直擎黃羅雙蓋,後握雙黃羅扇。
駕近太廟,則蓋撤開,前行數步,上略擡身而過,此見尊祖敬宗之意。
駕後圍子亦數重,衛從諸班直馬隊從于駕後。
左有宰執侍從官僚,右有親王南班,俱從行。
駕後有曲柄紅繡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