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五
關燈
小
中
大
頃有人畊其旁,忽見青蛇上其足,其人遽以刀之,上之半躍入草中,不復可尋,徐觀其餘,乃折劍也。
至莫欲持歸,亦不復見。
方子通有詩,具載其事。
(衛月山《因筆錄》雲:「匠門外幹將墓土,人取作竈,無蟑螂竈雞。
」) 賈表之 賈公望,字表之,丞相昌期之孫,青之子。
頃倅平江,時朱勔父子方出入禁中,竊弄權柄,一時奔競之流,爭持苞苴,唯恐無門而入。
賈獨疾之甚,嘗有詩雲:「倏忽向六十,萍蓬無奈何。
丹心猶奮迅,白首分蹉跎。
正直士流少,傾邪朋類多。
陽光一銷鑠,不復見妖魔。
」其志尚亦足嘉矣。
勔之子為浙西洛分司,有賜帶之寵,賈亦同時衣金紫服。
旦日適相會於天慶,朱之虞兵因見賈所佩魚,熟視之,賈厲聲叱之曰:「此是年及得來[75],非緣花石之故。
」左右皆錯愕。
朱甚銜之,為其所擠,賈竟停任。
易承天為能仁寺 宣和中,戶部幹當公事李寬奏:凡以聖為名者,竝行禁止。
又給事中趙野奏:凡世俗以「君」、「王」、「聖」三字為名字,悉合革而正之,然尚有以「天」為稱者,切慮亦當禁約。
其後又有以「龍」、「皇」、「主」、「玉」字不當言者,亦請遏絕。
前後共禁八字。
遂易「承天」為「能仁」。
其他觀寺及士庶名字,犯而不改,則重加之罪。
雖橋梁有為龍形者,亦皆鑿去之。
太學同舍陳朝老語餘曰:「此無君無天之兆,甚可畏也。
」(季父倅興仁日,一太守曲意奉行,盡取諸寺觀藏經,命翦去所禁八字,未幾而太守卒。
) 章戶部 章縡,字伯成,莊敏公之子。
莊敏教諸子甚嚴,恐其縱肆,閉置一書室中,故縡與綡皆中第而亦甚有文。
季父禮部取縡之姪女,召為校書郎日,縡以詩餞之,有「船尾淮山青未了,馬頭隨柳綠相迎」之句,孫仲益甚喜之。
晚年詩律益高,清淳雅健,得唐人之風。
有文集三十卷,藏于家。
終戶部郎中。
王教授祭學生文 慶曆中,郡學既建,養士至百員,亦有自他郡至者。
建陽二江(忘其名。
)肄業來久,其季忽感疾而殂。
時王逢會之為教官,率同舍祭之雲:「維慶曆七年,歲次丁亥,七月甲戌朔,初六日己卯,蘇州州學教授王逢,率在學同人,謹以香酒果實緻奠,化冥紙告祭于學生建陽江君之靈:人固動物爾,氣完則在,氣散則死。
生與死吾不得而知也,惟是生者,有名教存焉,得以異諸物。
善而夭為得不死[76],惡而壽為不幸。
子年尚少,徒步數千裡旅吳學,以道義為身謀,於善無所負,今夭去,吾得謂子不死矣!夫旅而死,無親戚左右為之助者,有之今子兄在焉,啟而手足,比無助者為多。
同門生幾百員為子哭,不為孤,其亦善德之召歟!子魂氣何所之,吾以子有生死之別,旅襯舉而望涕,不知其所從。
哀哉,尚饗!」 沈元叙滄浪亭詩 蘇子美《獨步遊滄浪亭》詩雲:「花枝低欹草色齊,不可騎入步是宜。
有時載酒隻獨往[77],醉倒唯有春風知。
」紹興初,崑山沈東元叙嘗遊其亭,賦詩雲:「草蔓花枝與世新,登臨空復想清塵。
隻今唯有亭前水,曾識春風載酒人。
」程緻道《和張敏叔遊滄浪亭》詩有雲:「醉倒春風載酒人,蒼髯猶想見長身。
試尋遺址名空在,卻笑張羅事已陳。
」皆寓其感歎之意。
注釋 [70]「紹祖」,除粵本、正德陸校本、菉竹何校本、太倉繆校本外,其他各本皆作「紹宗」。
[71]「張益」,各本均作「張孟」。
[72]「夢其」,「其」原無,據粵本及菉竹何校本補。
[73]「豈文正公」,「豈」字下,粵本、槐本及菉竹何校本均有「非」字。
[74]「朝渭」,除粵本、正德陸校本、菉竹何校本外,各本均作「朝漢」。
《漢書》卷九十四《匈奴傳》:(呼韓邪單于)「上登渭橋,鹹稱萬歲。
」 [75]「年及」,除粵本、正德陸校本、菉竹何校本及《吳郡志》卷十二《官吏》同外,他本均作「才力」。
[76]「善而夭為得不死」,菉竹何校本無「不」字。
從文義恐何校誤,疑「得」為衍文。
[77]「有時載酒隻獨往」,《蘇舜欽集》卷八《獨步遊滄浪亭》作「時時攜酒隻獨往」。
至莫欲持歸,亦不復見。
方子通有詩,具載其事。
(衛月山《因筆錄》雲:「匠門外幹將墓土,人取作竈,無蟑螂竈雞。
」) 賈表之 賈公望,字表之,丞相昌期之孫,青之子。
頃倅平江,時朱勔父子方出入禁中,竊弄權柄,一時奔競之流,爭持苞苴,唯恐無門而入。
賈獨疾之甚,嘗有詩雲:「倏忽向六十,萍蓬無奈何。
丹心猶奮迅,白首分蹉跎。
正直士流少,傾邪朋類多。
陽光一銷鑠,不復見妖魔。
」其志尚亦足嘉矣。
勔之子為浙西洛分司,有賜帶之寵,賈亦同時衣金紫服。
旦日適相會於天慶,朱之虞兵因見賈所佩魚,熟視之,賈厲聲叱之曰:「此是年及得來[75],非緣花石之故。
」左右皆錯愕。
朱甚銜之,為其所擠,賈竟停任。
易承天為能仁寺 宣和中,戶部幹當公事李寬奏:凡以聖為名者,竝行禁止。
又給事中趙野奏:凡世俗以「君」、「王」、「聖」三字為名字,悉合革而正之,然尚有以「天」為稱者,切慮亦當禁約。
其後又有以「龍」、「皇」、「主」、「玉」字不當言者,亦請遏絕。
前後共禁八字。
遂易「承天」為「能仁」。
其他觀寺及士庶名字,犯而不改,則重加之罪。
雖橋梁有為龍形者,亦皆鑿去之。
太學同舍陳朝老語餘曰:「此無君無天之兆,甚可畏也。
」(季父倅興仁日,一太守曲意奉行,盡取諸寺觀藏經,命翦去所禁八字,未幾而太守卒。
) 章戶部 章縡,字伯成,莊敏公之子。
莊敏教諸子甚嚴,恐其縱肆,閉置一書室中,故縡與綡皆中第而亦甚有文。
季父禮部取縡之姪女,召為校書郎日,縡以詩餞之,有「船尾淮山青未了,馬頭隨柳綠相迎」之句,孫仲益甚喜之。
晚年詩律益高,清淳雅健,得唐人之風。
有文集三十卷,藏于家。
終戶部郎中。
王教授祭學生文 慶曆中,郡學既建,養士至百員,亦有自他郡至者。
建陽二江(忘其名。
)肄業來久,其季忽感疾而殂。
時王逢會之為教官,率同舍祭之雲:「維慶曆七年,歲次丁亥,七月甲戌朔,初六日己卯,蘇州州學教授王逢,率在學同人,謹以香酒果實緻奠,化冥紙告祭于學生建陽江君之靈:人固動物爾,氣完則在,氣散則死。
生與死吾不得而知也,惟是生者,有名教存焉,得以異諸物。
善而夭為得不死[76],惡而壽為不幸。
子年尚少,徒步數千裡旅吳學,以道義為身謀,於善無所負,今夭去,吾得謂子不死矣!夫旅而死,無親戚左右為之助者,有之今子兄在焉,啟而手足,比無助者為多。
同門生幾百員為子哭,不為孤,其亦善德之召歟!子魂氣何所之,吾以子有生死之別,旅襯舉而望涕,不知其所從。
哀哉,尚饗!」 沈元叙滄浪亭詩 蘇子美《獨步遊滄浪亭》詩雲:「花枝低欹草色齊,不可騎入步是宜。
有時載酒隻獨往[77],醉倒唯有春風知。
」紹興初,崑山沈東元叙嘗遊其亭,賦詩雲:「草蔓花枝與世新,登臨空復想清塵。
隻今唯有亭前水,曾識春風載酒人。
」程緻道《和張敏叔遊滄浪亭》詩有雲:「醉倒春風載酒人,蒼髯猶想見長身。
試尋遺址名空在,卻笑張羅事已陳。
」皆寓其感歎之意。
注釋 [70]「紹祖」,除粵本、正德陸校本、菉竹何校本、太倉繆校本外,其他各本皆作「紹宗」。
[71]「張益」,各本均作「張孟」。
[72]「夢其」,「其」原無,據粵本及菉竹何校本補。
[73]「豈文正公」,「豈」字下,粵本、槐本及菉竹何校本均有「非」字。
[74]「朝渭」,除粵本、正德陸校本、菉竹何校本外,各本均作「朝漢」。
《漢書》卷九十四《匈奴傳》:(呼韓邪單于)「上登渭橋,鹹稱萬歲。
」 [75]「年及」,除粵本、正德陸校本、菉竹何校本及《吳郡志》卷十二《官吏》同外,他本均作「才力」。
[76]「善而夭為得不死」,菉竹何校本無「不」字。
從文義恐何校誤,疑「得」為衍文。
[77]「有時載酒隻獨往」,《蘇舜欽集》卷八《獨步遊滄浪亭》作「時時攜酒隻獨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