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五
關燈
小
中
大
》雲:「太和宮在盤門之外,其地唐相畢瑊之別業也。
」切詳畢瑊未嘗為相,為相者乃畢諴也,瑊與諴兄弟爾。
草腰帶聽聲 元豐中,姑蘇有一瞽者,號「草腰帶」,善揣骨聽聲。
一日,王父呼至家,以祖姑吉兇福禍扣之,雲:「此婦人他日必以夫而貴。
但出適時,事幹朝延。
」時祖姑已許嫁顧沂大夫,以其語不祥,舉室皆唾之。
論命未竟,適有捷夫過門報省榜者,王父亟出問榜首姓名,雲:「無為人焦蹈。
」既入告之,嗟惋不巳。
王父怪之,因問曰:「知此人聲骨否?」曰:「熟知之。
」王父曰:「官職如何?」曰:「不能食祿,安問官職也!」眾皆以為焦已為大魁,術者之言必謬。
經旬,有自京師來者雲:「揭榜後六日,焦已死矣。
」祖姑在曾王父服中,顧以欲之官,促其期,遂引女年二十不待父母服除法聞之朝,得旨方成禮,其言無一不驗。
壓雲軒詩 崑山翠微之上,有亭曰壓雲軒。
邑士胡清嘗賦詩雲:「誰建危亭壓翠微,畫簷直與莫雲齊。
有時一片巖隈起,帶與老僧山下歸。
」軒旁有小柏數根,又賦詩雲:「栽傍巖隈未足看,謂言斤斧莫無端。
它時直入掄材手,不獨青青保歲寒。
」後有一文人作浙漕,因到山中,見之大喜,尋訪其人,厚禮以待之。
既憐其貧,遂給官田,胡由此緻富。
翟忠惠 翟汝文,字公巽。
其先本南徐人,後徙居常熟。
紹興初,為參知政事,卒,門人諡為忠惠先生。
公文章甚古,所作制誥,皆用《尚書》體,天下至今稱之。
自宣政以來,文人有聲者,唯公與葉石林、汪浮谿、孫蘭陵四人耳。
孫嘗自評雲:「某之視浮谿,浮谿之視石林,各少十年書。
石林視忠惠亦然。
」識者以為確論。
公素儉,雖身歷兩府,奉養甚於貧士。
一日招客,未飲時,與客論近世風俗侈靡,燕樂之間尤甚,因正色言曰:「德大於天子者,然後可以食牛;德大於諸侯者,然後可以食羊。
」客自度今日之集必無盛饌,已而果以惡草具進。
公在翰苑時,禁中新創儺儀,有旨令撰文。
是日辰巳間,中使送篇目至,午後亟督索進呈。
數篇既立就,而文法且極高古,石林乃謂公文極難得。
在西掖時,以草詞遲罰銅。
又在試院議策題,以冗官為問,一夜僅成四句,雲:「太平日久,人樂仕進。
可為朝廷慶者一,可為有司慮者二。
」石林頗怪之。
予切謂公之文,正不當以遲速論,當視其得意與否耳。
策題雖止四句,實佳作也。
白雲泉 天平山有白雲泉,雖大旱不竭,或雲此龍湫也。
唐刺史白樂天有詩雲:「天平山上白雲泉,雲自無心水自閑。
何必奔衝山下去,更添波浪在人間。
」蘇子美嘗至山中,為賦長篇。
範貫之亦有和章。
諝三命 諝三命者,承天寺僧,精陰陽山水之術,吉兇無不立驗。
好食活雞,已就死者,則卻而不食。
人欲其蔔葬,必以數十活雞自隨,聞其聲咿然,則食之愈喜,率以是為常。
後享高壽而死。
其荼毗也,有五色舍利,自舌本湧出。
吾家虎丘墳,乃其所擇也。
葬之明年,有偃松生其上。
範文正詞 範文正與歐陽文忠公席上分題作《剔銀燈》,皆寓勸世之意。
文正雲:「昨夜因看蜀志。
笑曹操孫權劉備。
用盡機關,徒勞心力,隻得三分天地。
屈指細尋思,爭如共、劉伶一醉。
人世都無百歲。
少癡騃、老成尫悴。
隻有中閒,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牽繫。
一品與千金,問白髮、如何回避?」 臞庵 吳江王份文孺,自號臞庵,嘗築圃於松江之側。
方經始時,文孺下榻待餘,延留數月,見買葑作址,計三百萬錢。
圃成,極東南之勝。
後湖蘇養直嘗賦詩雲:「王郎臞庵摩詰詩,煙花遶舍江遶籬,石渠東觀了無夢,筆牀茶竈行相期。
古人已往不可作,甫裡顧有今天隨。
灣頭蟹舍豈著我,請具蓑笠懸牛衣。
」又為文孺賦草堂雲:「笛弄松江明月,蓑披笠澤歸雲。
若話青霄快活,五侯何處如君?」 蠡口 蠡口在齊門之北,又有蠡塘在婁門之東。
故老相傳雲:範蠡破吳辭越,乘扁舟遊五湖,潛過於此,遣人馳書招文種大夫,因以名之。
楊備郎中詩雲:「霸越勳名間世才,五湖煙浪一帆開。
猶防烏喙傷同輩,此地復招文種來。
」 蛇化為劍 幹將墓在今匠門城東數裡,
」切詳畢瑊未嘗為相,為相者乃畢諴也,瑊與諴兄弟爾。
草腰帶聽聲 元豐中,姑蘇有一瞽者,號「草腰帶」,善揣骨聽聲。
一日,王父呼至家,以祖姑吉兇福禍扣之,雲:「此婦人他日必以夫而貴。
但出適時,事幹朝延。
」時祖姑已許嫁顧沂大夫,以其語不祥,舉室皆唾之。
論命未竟,適有捷夫過門報省榜者,王父亟出問榜首姓名,雲:「無為人焦蹈。
」既入告之,嗟惋不巳。
王父怪之,因問曰:「知此人聲骨否?」曰:「熟知之。
」王父曰:「官職如何?」曰:「不能食祿,安問官職也!」眾皆以為焦已為大魁,術者之言必謬。
經旬,有自京師來者雲:「揭榜後六日,焦已死矣。
」祖姑在曾王父服中,顧以欲之官,促其期,遂引女年二十不待父母服除法聞之朝,得旨方成禮,其言無一不驗。
壓雲軒詩 崑山翠微之上,有亭曰壓雲軒。
邑士胡清嘗賦詩雲:「誰建危亭壓翠微,畫簷直與莫雲齊。
有時一片巖隈起,帶與老僧山下歸。
」軒旁有小柏數根,又賦詩雲:「栽傍巖隈未足看,謂言斤斧莫無端。
它時直入掄材手,不獨青青保歲寒。
」後有一文人作浙漕,因到山中,見之大喜,尋訪其人,厚禮以待之。
既憐其貧,遂給官田,胡由此緻富。
翟忠惠 翟汝文,字公巽。
其先本南徐人,後徙居常熟。
紹興初,為參知政事,卒,門人諡為忠惠先生。
公文章甚古,所作制誥,皆用《尚書》體,天下至今稱之。
自宣政以來,文人有聲者,唯公與葉石林、汪浮谿、孫蘭陵四人耳。
孫嘗自評雲:「某之視浮谿,浮谿之視石林,各少十年書。
石林視忠惠亦然。
」識者以為確論。
公素儉,雖身歷兩府,奉養甚於貧士。
一日招客,未飲時,與客論近世風俗侈靡,燕樂之間尤甚,因正色言曰:「德大於天子者,然後可以食牛;德大於諸侯者,然後可以食羊。
」客自度今日之集必無盛饌,已而果以惡草具進。
公在翰苑時,禁中新創儺儀,有旨令撰文。
是日辰巳間,中使送篇目至,午後亟督索進呈。
數篇既立就,而文法且極高古,石林乃謂公文極難得。
在西掖時,以草詞遲罰銅。
又在試院議策題,以冗官為問,一夜僅成四句,雲:「太平日久,人樂仕進。
可為朝廷慶者一,可為有司慮者二。
」石林頗怪之。
予切謂公之文,正不當以遲速論,當視其得意與否耳。
策題雖止四句,實佳作也。
白雲泉 天平山有白雲泉,雖大旱不竭,或雲此龍湫也。
唐刺史白樂天有詩雲:「天平山上白雲泉,雲自無心水自閑。
何必奔衝山下去,更添波浪在人間。
」蘇子美嘗至山中,為賦長篇。
範貫之亦有和章。
諝三命 諝三命者,承天寺僧,精陰陽山水之術,吉兇無不立驗。
好食活雞,已就死者,則卻而不食。
人欲其蔔葬,必以數十活雞自隨,聞其聲咿然,則食之愈喜,率以是為常。
後享高壽而死。
其荼毗也,有五色舍利,自舌本湧出。
吾家虎丘墳,乃其所擇也。
葬之明年,有偃松生其上。
範文正詞 範文正與歐陽文忠公席上分題作《剔銀燈》,皆寓勸世之意。
文正雲:「昨夜因看蜀志。
笑曹操孫權劉備。
用盡機關,徒勞心力,隻得三分天地。
屈指細尋思,爭如共、劉伶一醉。
人世都無百歲。
少癡騃、老成尫悴。
隻有中閒,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牽繫。
一品與千金,問白髮、如何回避?」 臞庵 吳江王份文孺,自號臞庵,嘗築圃於松江之側。
方經始時,文孺下榻待餘,延留數月,見買葑作址,計三百萬錢。
圃成,極東南之勝。
後湖蘇養直嘗賦詩雲:「王郎臞庵摩詰詩,煙花遶舍江遶籬,石渠東觀了無夢,筆牀茶竈行相期。
古人已往不可作,甫裡顧有今天隨。
灣頭蟹舍豈著我,請具蓑笠懸牛衣。
」又為文孺賦草堂雲:「笛弄松江明月,蓑披笠澤歸雲。
若話青霄快活,五侯何處如君?」 蠡口 蠡口在齊門之北,又有蠡塘在婁門之東。
故老相傳雲:範蠡破吳辭越,乘扁舟遊五湖,潛過於此,遣人馳書招文種大夫,因以名之。
楊備郎中詩雲:「霸越勳名間世才,五湖煙浪一帆開。
猶防烏喙傷同輩,此地復招文種來。
」 蛇化為劍 幹將墓在今匠門城東數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