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五

關燈


    歸來情脈脈,無緒理殘粧。

    」其他如「貪山借船賞,嗜酒典琴沽」;「閑多卷滿新題句,懶極牀堆未答書」;「客疎閑吠犬,庖匱割啼雞」;「得句怕難續,避人長轉多」;「山色秋難老,池光夜不昏」。

    此類甚多。

     閭丘大夫 閭丘孝終,字公顯。

    東坡謫黃州時,公為太守,與之往來甚密。

    未幾,挂其冠而歸,與諸名人為九老之會。

    東坡過蘇必見之,今蘇集有詩詞各二篇,皆為公作也。

    公後房有懿卿者,頗具才色,詩詞俱及之。

    東坡嘗雲:「蘇州有二丘,不到虎丘,即到閭丘。

    」 寶嚴院 常熟海虞山有古剎,號寶嚴院,吳越錢王之子祝髮於此。

    太宗嘗賜禦書《急就章》、《逍遙詠》及《聖惠方》於寺中。

    有浮屠七級,極壯麗,吳人相傳,自京師來,泗州僧伽塔為第一,此為第二。

    至今尚在。

     洞庭山 太湖之中有包山,一名洞庭。

    韋蘇州、皮陸唱和所言洞庭,及蘇子美詩雲「笠澤鱸肥人膾玉,洞庭柑熟客分金」,皆在吳江也。

    今嶽州之南,所謂洞庭者,即酈善長注《水經》雲「洞庭之陂」,乃湘水,非江水也。

    周內相洪道嘗折衷二說雲:「洞庭山在吳,而洞庭湖乃在荊襄之間,地形雖分,而地脈未嘗斷也。

    」周公之說,又本於東坡。

     方子通紅梅詩 方子通《紅梅》詩膾炙人口,其雲:「清香皓質世稱奇,謾作輕紅也自宜。

    紫府與丹來換骨,春風吹酒上凝脂。

    直教臘雪無藏處,隻恐朝雲有散時。

    溪上野桃何足種,秦人應獨未相知。

    」 範無外 範周,字無外,文正公之姪孫,贊善大夫純古之子。

    少負不羈之才,工於詩詞,不求聞達,士林甚推之。

    所居號範家園,安貧樂道,未嘗屈折於人。

    石監簿存中有園亭在盤門內,嘗往謁之,不遇,題於壁間雲:「範周來謁石存中,未必存中似石崇。

    可惜南山焦尾虎,低頭拜狗作烏龍。

    」方賊起,郡中令總甲巡護,雖士流亦不免。

    無外率府庠諸生,冠帶夜行,首用大燈籠,書一絕于其上雲:「自古輕儒孰若秦,山河社稷付他人。

    而今重士如周室,忍使書生作夜巡。

    」郡將聞之,亟為罷去。

    盛季文作守時,頗嫚士。

    嘗於元宵作《寶鼎現》詞投之,極蒙嘉獎,因遺酒五百壺,其詞播於天下,每遇燈夕,諸郡皆歌之。

    嘗櫂舟訪郟子高於崑山,一日酒酣,題於絕頂雲:「萬疊青巒壓巨崑,四垂空闊水天分。

    夜光寒帶三江月,春色陰連百裡雲。

    桂子鶴驚空半落,天香僧出定中聞。

    不將此境憑張益[71],三百年來屬老文。

    」 綽堆(避禦名改曰堆,即今綽墩。

    ) 崑山縣西數裡,有邨曰綽堆。

    古老傳雲,此乃黃幡綽之墓。

    至今邨人皆善滑稽,及能作三反語。

     陸彥猷 陸徽之,字彥猷,常熟人。

    高才博學,眾推為鄉先生,出其門者如陳起宗徽猷、張柟朝議、錢觀復郎中,皆為時顯人。

    徽宗即位,下詔求直言。

    公因廷對,與雍孝聞輩皆力陳時政闕失。

    唱名日,有旨駁放,孝聞立殿下叩頭曰:「陛下求直言,有雲言之者無罪。

    今詔墨猶未乾,奈何以直言罪人?」衛士怒孝聞唐突,以拄釜撞其頰,數齒俱落,凡直言者盡捽出之。

    大觀末,彗星見,旋見收復。

    時雍公已不能語,止賜六字道號,居神霄宮。

    彥猷欲赴京師,已卒。

    其孫端成,字天錫,就特奏恩。

     時上書及廷試直言者俱得罪,京師有謔詞雲:「當初親下求言詔,引得都來胡道。

    人人招是駱賓王,并洛陽年少。

    自訟監宮并嶽廟,都一時閑了。

    誤人多是誤人多,誤了人多少。

    」 翠微集 崑山翠微,有主僧沖邈,年八十有八,生平好為詩,所著號《翠微集》。

    姚舜明侍郎嘗贈之詩雲:「僧臘俗年俱老大,儒書佛教舊精勤。

    姑蘇一萬披緇客,四事無如彼上人。

    」邑宰蓋嶼,亦有《讀翠微集》,詩雲:「聖宋吟哦隻九僧,詩成往往比陽春。

    翠微閣上今朝見,格老辭清又一人。

    」 生老病死 崇寧中,有旨:州縣置居養院以存老者;安濟坊以養病者;漏澤園以葬死者。

    吳江邑小而地狹,遂即縣學之東隙地,以次而為之。

    時以諸生在學,而數者相為比鄰,謂之「生老病死」。

     郟子高 郟僑,字子高,比部公之子。

    負才挺特,與範無外為忘形交。

    鄉人至今稱之,謂之「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