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三

關燈
詩 常建詩雲:「竹逕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此題常熟破山也。

    舊傳有四高僧講經山中,一老翁日來聽法,久之,問翁所從來,答曰:「吾非人也,龍也。

    」因問:「本相可得見乎?」曰:「可。

    」已而果以全體見。

    僧恐甚,亟誦揭諦呪語。

    揭諦神與龍角力,龍不能勝,破其山而去。

    《續圖經》所載不同,謂白龍與一龍鬭,未知孰是。

     甫裡 甫裡在長洲縣東南五十裡,乃江湖散人陸龜蒙字魯望躬耕之地。

    散人廟食於此,一方之人至今想其高風,常誇示於四方,以為榮焉。

    《唐書》雲散人乃唐相元方七世孫,又自號天隨子。

    著《笠澤叢書》若幹卷。

     有腳書廚 叔祖諱程,字信民。

    剛正自守,不惑於禍福。

    嘗憤聖道不明,欲排異端之學,家不置釋老像,祭祀未嘗焚紙錢,儒家甚宗之。

    自幼讀書于南峰山先都官墓廬,攻苦食淡,手未嘗釋卷。

    記問精確,經傳子史,無不通貫,鄉人號為「有腳書廚」。

    嘗題一絕於壁間,雲:「月度疎櫺起更慵,坐聽澄照五更鐘。

    卻思潮上西興急,風遶山前萬箇松。

    」登熙寧六年進士第,歷西安丞、桐廬令。

    子況,既登郎省,贈左朝議大夫。

     泰娘 泰娘,吳之美婦人也。

    劉禹錫詩雲:「有時妝成好天氣,走上臯橋折花戲。

    風流太守韋尚書,路傍忽見停隼旟。

    」 南園詩 南園,乃廣陵王舊圃,中有流盃、旋螺亭,亞於滄浪之景。

    王黃州為長洲時,無日不攜客醉飲。

    嘗賦詩雲:「他年我若功成後,乞取南園作醉鄉。

    」今園中大堂,遂以「醉鄉」名之。

    大觀末,蔡京罷相,欲東還,詔以其園賜之。

    京即以詩贈親黨,雲:「八年帷幄竟何為,更賜南園寵太師。

    堪笑當時王學士,功名未有便吟詩。

    」黃州之詩,不過寓意耳,京遽以無功名誚之。

    黃州雖終為黜臣,其名與天地同不朽。

    京居相位二十年,又處師垣之尊,至今雖三尺之童,唾罵不已,其賢不肖何如也? 朱子奢 朱子奢,蘇州人,太宗時為宏文館學士。

    帝嘗詔:「起居記錄臧否?朕欲見之。

    」子奢曰:「陛下舉無過事,雖見無嫌;然以此開後世史官之禍,可懼也。

    」帝深納之。

    見《唐書·儒學傳》。

     錢氏納土 太平興國三年,陳洪進奉表,獻漳、泉兩郡,詔授洪進武寧軍節度使,留京師奉朝請。

    是歲,錢忠懿王俶上表獻十三州之地。

    錢氏納土,蓋在陳氏之後,或說以為興國二年,非也。

     白馬磵 南峰山北有聚落,號白馬磵。

    昔支遁騎白馬而來,飲於磵中,因以名焉。

    山之顛有石坎然,號馬跡石。

    又有一石室,號文遁菴,乃其修習之地也。

     禪月大師 萬壽寺有禪月閣,禪月者,唐僧貫休也。

    生於婺之蘭溪,自祝髮為僧,徧參名德,又善作詩文,有《西嶽集》行於世。

    性好圖畫古佛,嘗自夢得十五羅漢梵相,既而尚缺其一,未能就,夢中復有告之曰:「師之相乃是。

    」遂如所告,因照水以足之,今其畫尚傳。

    既至吳,寓跡萬壽甚久,後入蜀死,葬于成都。

    平生行業,具載《白蓮塔銘》[55]。

     注釋 [40]「方今」,弘本、若本、汲古本、墨本、學本、槐本、太倉繆校本及《宋史》卷二百九十五《葉清臣傳》均作「古今」。

     [41]「是詩」,《範文正公集》卷四《蘇州十詠·觀風樓》作「見詩」。

     [42]「撤而」,「撤」原作「撒」,據各本改。

     [43]「跋馬」,粵本及菉竹何校本均作「躍馬」,槐本作「跨馬」,陳其榮校注:「跨馬」舊誤作「跋馬」。

     [44]「就猜」,各本均同,《王文公文集》卷六十二作「值猜」。

     [45]「銅酒」,粵本、菉竹何校本、正德陸校本、太倉繆校本均作「銅鐵」。

    槐本陳其榮校注:「酒」字一作「鐵」。

     [46]「吟挽川之陰步上山之岸」,太倉繆校本作「吟挽川之陰步上川之岸」。

     [47]「幽壠」,粵本及菉竹何校本均作「北壠」。

     [48]「千金」,《宋詩紀事》卷二十三張景修詩作「千錢」。

    「千錢」近是。

     [49]「敏叔有花客詩十二章梁縣屬汝州」,此段文字原無,據弘本、若本、汲古本、墨本、學本、槐本、太倉本補。

     [50]「五六十年」,粵本、菉竹何校本均作「六十年」,正德陸校本作「五十六年」,陸敕先校:「毛本誤作六十年。

    」 [51]「功名」,《東坡全集》卷六《戲書吳江三賢畫像》詩作「功勞」。

     [52]「隻為」,《東坡全集》卷六《戲書吳江三賢畫像》詩作「直為」。

     [53]「錦瑟華年誰與度」,「年」,各本均作「筵」。

    「度」,粵本、正德陸校本、菉竹何校本均作「主」。

     [54]「改換一職」,「一職」原脫,據粵本、槐本、正德陸校本、菉竹何校本、太倉繆校本補。

     [55]「白蓮」,原作「白運」,據各本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