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
關燈
小
中
大
酒春池雨,山僧道柳泉。
」每題五篇,篇四韻。
至晚,僅成數十首。
方欲激勸後學,特賜及第。
仍詔今後有應此科者,約此題為式。
蘇子美 蘇舜欽,字子美,易簡參政之孫。
慷慨有大志,工為古文,聲名與歐陽公相上下。
天聖七年,玉清昭應宮災,子美以太廟齋郎詣登聞上疏,謂:「天以此垂戒,願陛下恭默內省[12]。
」語甚切宜。
時年方二十[13]。
登景祐元年進士第。
俄有詔戒越職言事者,子美又上書,極論其不可。
慶曆四年,授大理評事、集賢校理,監進奏院。
當時用事者,以子美乃範文正所薦,而杜正獻之壻也,因鬻故紙會客事誣奏之,遂除名勒停。
嘉祐初,韓魏公為請於朝,追復元官。
卒年四十一。
山谷先生嘗有《觀祕閣蘇子美題壁》詩,曲盡其平生大節,真蹟藏汪玉山家。
今集中不載,故見之於此:「仁祖康四海,本朝盛文章。
蘇郎如虎豹,孤嘯翰墨場。
風流映海岱,俊鋒不可當。
學書窺法窟,當代見崔張。
銀鈎刻琬琰,蠆尾迴縑緗。
擢登羣玉府,臺閣自生光。
春風吹細雨,禁直夢滄浪。
人聲市朝遠,簾影花竹涼。
秋河湔筆硯,怨句挾風霜。
不甘老天祿,誠欲叫未央[14]。
小臣膽如鬥,朱儒俸一囊。
請提師十萬,奉辭問犬羊。
歸鞍飲月支,伏背笞中行。
人事喜乖迕,南遷浮夜航。
此時調玉燭,日行中道黃。
柄臣似牛李,傾奪謀未臧。
薄酒圍邯鄲[15]。
老龜禍枯桑。
兼官百郡邸,報賽用歲常。
招延青雲士,共醉椒糈觴。
俗客避白眼,徵歌舞紅裳[16]。
謗書動宸極,牢戶繫桁楊。
一網收冠蓋,九衢人走藏。
庖丁提刀立,滿志無四旁。
論罪等饕餮,囚衣禦方良。
姑蘇麋鹿疃,風月有書堂。
永無湔祓期,山鬼共幽篁。
萬戶封侯骨,今成狐兔岡。
邇來四十年,我亦校書郎。
雄文終膾炙,妙墨見垣牆。
高山仰豪氣,崢嶸乃不亡。
張侯開詩卷,詞章尚軒昂[17]。
草書十餘紙,雨漏古屋廊。
誠知千裡馬,不服萬乘箱。
達令駕鼓車,此豈用其長?事往飛鳥過,九原色莽蒼。
敢告大鈞手,才難幸扶將!」子泌,字進之,任湖北運使。
(先殿院之女,適參政公之子宿,宿乃耆之弟,於子美為叔父。
) 紅梅閣 吳感,字應之,以文章知名。
天聖二年,省試為第一。
又中天聖九年書判拔萃科,仕至殿中丞。
居小市橋,有侍姬曰紅梅,因以名其閣。
嘗作《折紅梅》詞曰:「喜輕澌初泮,微和漸入、芳郊時節。
春消息,夜來鬥覺,紅梅數枝爭發。
玉溪仙館,不是箇、尋常標格。
化工別與、一種風情,似勻點臙脂,染成香雪。
重吟細閱。
比繁杏夭桃,品流真別。
隻愁共、彩雲易散,冷落謝池風月。
憑誰向說。
三弄處、龍吟休咽。
大家留取,倚闌幹,聞有花堪折,勸君須折。
」其詞傳播人口,春日郡宴,必使倡人歌之。
吳死,其閣為林少卿所得,兵火前尚存。
子純,字晦叔。
文行亦高,鄉人呼為吳先生。
(楊元素《本事集》誤以為蔣堂侍郎有小鬟號紅梅,吳殿丞作此詞贈之。
) 先高祖 先高祖諱識,給事中諱慎儀之子[18]。
登端拱三年第[19]。
大中祥符間,用翰林學士李宗諤薦,權監察禦史。
屬真宗東封護蹕還都,遷殿中侍禦史、兼左巡使,時年四十有二。
本朝承襲唐制,禦史不專言職。
至是,始擇學術醇正、操履端方、可以紀綱朝廷者,俾入臺言事。
得之至難,故被選者實為不世之榮。
先高祖任職踰年,遽抱目疾,累表乞退,遂除檢校司封郎官、平江軍節度副使。
先高祖登第時金花帖子尚存,其制用塗金黃紙,大書姓名,下有兩知舉花押,仍用白紙作一大帖貯之,亦題姓名於上。
近吳南英於周參政處,模寫王扶、盛京二帖子,名士題跋甚眾,皆以為今世所罕見者。
予因歸而視其所藏,適與王扶同此一榜,規模無毫髮不相似,但多白紙為護爾。
今所謂榜帖者,蓋起於此。
趙霖水利 政和六年,莊徽待制為郡守,中使以金字牌奉禦筆雲:「訪聞平江府三十六浦內,自古置閘,隨潮啟閉,洩放水勢,歲久堙塞,遂緻積年為患。
今差本府戶曹趙霖,躬親具逐浦相度經久利害,繪圖赴尚書省指說。
」既被旨,因徧歷諸縣,遂得其利害。
霖意不過三說:一,開治港浦;二,置閘啟閉;三,築圩裹田。
遂條析其事,合成一書奏之,後略施行。
霖所建明與郟正夫差異。
霖專主置閘之說,正夫則屬意於開縱浦橫塘,使水趨於江而已。
竊謂二公之論,與今日又不同。
往時所在多積水,故所治之法如此;今所以有水旱之患者,其弊在於圍田,由此水不得停蓄,旱不得流注,民間遂有無窮之害。
舍此不治而欲興水利,難矣。
黃氏三夢 建寧黃氏,乃名族也,因遊宦,遂徒居于吳。
黃氏有三子,皆勤於學問,其父夢捷夫持榜帖報黃顏者,遂以名其長子,已而果第。
久之,其夢如初,乃折偏旁名仲子以「彥」,彥復掇高科。
後數年,其夢亦如初,黃甚怪之,又以「頡」名其季。
頡既第,顏即死矣。
崑山編 唐人劉綺莊為崑山尉,研窮今古緗帙,所積甚富。
嘗分類應用事,注釋于下,如六帖之狀,號《崑山編》。
今其書尚傳。
臯橋詩
」每題五篇,篇四韻。
至晚,僅成數十首。
方欲激勸後學,特賜及第。
仍詔今後有應此科者,約此題為式。
蘇子美 蘇舜欽,字子美,易簡參政之孫。
慷慨有大志,工為古文,聲名與歐陽公相上下。
天聖七年,玉清昭應宮災,子美以太廟齋郎詣登聞上疏,謂:「天以此垂戒,願陛下恭默內省[12]。
」語甚切宜。
時年方二十[13]。
登景祐元年進士第。
俄有詔戒越職言事者,子美又上書,極論其不可。
慶曆四年,授大理評事、集賢校理,監進奏院。
當時用事者,以子美乃範文正所薦,而杜正獻之壻也,因鬻故紙會客事誣奏之,遂除名勒停。
嘉祐初,韓魏公為請於朝,追復元官。
卒年四十一。
山谷先生嘗有《觀祕閣蘇子美題壁》詩,曲盡其平生大節,真蹟藏汪玉山家。
今集中不載,故見之於此:「仁祖康四海,本朝盛文章。
蘇郎如虎豹,孤嘯翰墨場。
風流映海岱,俊鋒不可當。
學書窺法窟,當代見崔張。
銀鈎刻琬琰,蠆尾迴縑緗。
擢登羣玉府,臺閣自生光。
春風吹細雨,禁直夢滄浪。
人聲市朝遠,簾影花竹涼。
秋河湔筆硯,怨句挾風霜。
不甘老天祿,誠欲叫未央[14]。
小臣膽如鬥,朱儒俸一囊。
請提師十萬,奉辭問犬羊。
歸鞍飲月支,伏背笞中行。
人事喜乖迕,南遷浮夜航。
此時調玉燭,日行中道黃。
柄臣似牛李,傾奪謀未臧。
薄酒圍邯鄲[15]。
老龜禍枯桑。
兼官百郡邸,報賽用歲常。
招延青雲士,共醉椒糈觴。
俗客避白眼,徵歌舞紅裳[16]。
謗書動宸極,牢戶繫桁楊。
一網收冠蓋,九衢人走藏。
庖丁提刀立,滿志無四旁。
論罪等饕餮,囚衣禦方良。
姑蘇麋鹿疃,風月有書堂。
永無湔祓期,山鬼共幽篁。
萬戶封侯骨,今成狐兔岡。
邇來四十年,我亦校書郎。
雄文終膾炙,妙墨見垣牆。
高山仰豪氣,崢嶸乃不亡。
張侯開詩卷,詞章尚軒昂[17]。
草書十餘紙,雨漏古屋廊。
誠知千裡馬,不服萬乘箱。
達令駕鼓車,此豈用其長?事往飛鳥過,九原色莽蒼。
敢告大鈞手,才難幸扶將!」子泌,字進之,任湖北運使。
(先殿院之女,適參政公之子宿,宿乃耆之弟,於子美為叔父。
) 紅梅閣 吳感,字應之,以文章知名。
天聖二年,省試為第一。
又中天聖九年書判拔萃科,仕至殿中丞。
居小市橋,有侍姬曰紅梅,因以名其閣。
嘗作《折紅梅》詞曰:「喜輕澌初泮,微和漸入、芳郊時節。
春消息,夜來鬥覺,紅梅數枝爭發。
玉溪仙館,不是箇、尋常標格。
化工別與、一種風情,似勻點臙脂,染成香雪。
重吟細閱。
比繁杏夭桃,品流真別。
隻愁共、彩雲易散,冷落謝池風月。
憑誰向說。
三弄處、龍吟休咽。
大家留取,倚闌幹,聞有花堪折,勸君須折。
」其詞傳播人口,春日郡宴,必使倡人歌之。
吳死,其閣為林少卿所得,兵火前尚存。
子純,字晦叔。
文行亦高,鄉人呼為吳先生。
(楊元素《本事集》誤以為蔣堂侍郎有小鬟號紅梅,吳殿丞作此詞贈之。
) 先高祖 先高祖諱識,給事中諱慎儀之子[18]。
登端拱三年第[19]。
大中祥符間,用翰林學士李宗諤薦,權監察禦史。
屬真宗東封護蹕還都,遷殿中侍禦史、兼左巡使,時年四十有二。
本朝承襲唐制,禦史不專言職。
至是,始擇學術醇正、操履端方、可以紀綱朝廷者,俾入臺言事。
得之至難,故被選者實為不世之榮。
先高祖任職踰年,遽抱目疾,累表乞退,遂除檢校司封郎官、平江軍節度副使。
先高祖登第時金花帖子尚存,其制用塗金黃紙,大書姓名,下有兩知舉花押,仍用白紙作一大帖貯之,亦題姓名於上。
近吳南英於周參政處,模寫王扶、盛京二帖子,名士題跋甚眾,皆以為今世所罕見者。
予因歸而視其所藏,適與王扶同此一榜,規模無毫髮不相似,但多白紙為護爾。
今所謂榜帖者,蓋起於此。
趙霖水利 政和六年,莊徽待制為郡守,中使以金字牌奉禦筆雲:「訪聞平江府三十六浦內,自古置閘,隨潮啟閉,洩放水勢,歲久堙塞,遂緻積年為患。
今差本府戶曹趙霖,躬親具逐浦相度經久利害,繪圖赴尚書省指說。
」既被旨,因徧歷諸縣,遂得其利害。
霖意不過三說:一,開治港浦;二,置閘啟閉;三,築圩裹田。
遂條析其事,合成一書奏之,後略施行。
霖所建明與郟正夫差異。
霖專主置閘之說,正夫則屬意於開縱浦橫塘,使水趨於江而已。
竊謂二公之論,與今日又不同。
往時所在多積水,故所治之法如此;今所以有水旱之患者,其弊在於圍田,由此水不得停蓄,旱不得流注,民間遂有無窮之害。
舍此不治而欲興水利,難矣。
黃氏三夢 建寧黃氏,乃名族也,因遊宦,遂徒居于吳。
黃氏有三子,皆勤於學問,其父夢捷夫持榜帖報黃顏者,遂以名其長子,已而果第。
久之,其夢如初,乃折偏旁名仲子以「彥」,彥復掇高科。
後數年,其夢亦如初,黃甚怪之,又以「頡」名其季。
頡既第,顏即死矣。
崑山編 唐人劉綺莊為崑山尉,研窮今古緗帙,所積甚富。
嘗分類應用事,注釋于下,如六帖之狀,號《崑山編》。
今其書尚傳。
臯橋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