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

關燈
公仲塗先生之猶子,中臺柳兵曹,今尚書富郎中,十年更八政,仁賢繼志,學始大成。

    丙戌年,六經閣又建。

    先時書籍草創,未暇完緝,廚之後廡,澤地汙晦,日滋散脫,觀者惻然,非古人藏象魏、拜六經之意。

    至是,富公始與吳邑、長洲二大夫,以學本之餘錢,僦之市材,直公堂之南,臨泮池建層屋。

    起夏六月乙酉,止秋八月甲申,凡旬有七浹。

    計庸千有二百。

    作楹十有六、楝三、架霤八,桷三百八十有四,二戶六牖,梯衝楶梲、圩墁陶甓稱是。

    祈於久,故爽而不庳;酌於道,故文而不華。

    經南嚮,史西嚮,子、集東嚮。

    標之以油素,揭之以油黃。

    澤然區處,如蛟龍之鱗麗,如日月之在紀,不可得而亂矣。

    大抵天地之極緻[8],皇王之高道,生人之紀律,盡在是矣。

    古者聖賢之設教也,知函夏之至廣,生齒之至眾,不可以頤解耳授,故教之有方,導之有源。

    乃本庠序之風,師儒之說,始於邦,達於鄉,至於室,莫不有學。

    烜之以文物,聳之以聲明。

    先用警策其耳目,然後清發其靈腑。

    故其習之也易,其得之也深。

    其教不肅而成,不煩而治。

    敺元元入善域,優而柔之,使自得之。

    萬世之後,尊三王四代法者無他焉,教化之本末馴善也。

    然則觀是閣者,知六經之在,則知有聖人之道;知有聖人之道,則知有朝廷之化;知有朝廷之化,則嚮方之心日懋一日。

    禮義之澤流于外,絃歌之聲格于內。

    其為惡也無所從,其為善也有所歸,雖不欲徙善遠罪、納諸大和不可。

    召康公之詩曰:「豈弟君子,來遊來歌。

    」子思之說雲:「布在方策,人存則政畢。

    」凡百君子,由斯道治斯民[9],暢皇極,序彜倫者,舍此而安適?得無盡心焉。

    諸儒謂伯玉嘗從事此州,遊學滋久,宜刊樂石,庶幾永永無忽。

     唐郎官題名 唐郎官題名碑,承平時在學舍中堂之後,已漸刓缺,兵火後不復存矣。

    序文乃張長史楷書,長史以草聖得名,未嘗作楷書,世尤愛之。

    題名之人雖不一,亦盡得古筆法。

    唐世崇尚字學,用此以取人,凡書皆可觀。

    今所傳止序文爾。

    長史蘇人,故立碑於此。

     丁晉公(祖守節,吳越中吳軍節度推官[10]。

    ) 公諱謂,字謂之。

    家世於冀,其祖仕錢氏,遂為吳人。

    公少負才名,先叔祖端公在鼎州日,公嘗贄文求見,因贈之詩曰:「膽怯何由戴鐵冠?祇緣昭代獎孤寒。

    曲肱未遂違前志,直指無聞是曠官。

    三署每傳朝客說,五溪閒憑郡樓看。

    祝君早得文場雋,況值天階正舞幹。

    」淳化三年,公登進士科,名在第四,與孫何俱有聲。

    當時王黃州有詩雲:「三百年來文不振,直從韓柳到孫丁。

    如今便合教修史,二子文章似六經。

    」祥符中,為參知政事。

    上問:「唐酒價幾何?」公曰:「每鬥三百。

    」按杜甫詩:「速宜相就飲一鬥,恰有三百青銅錢。

    」又侍宴賞花釣魚,公詩雲:「鷥驚鳳輦穿花去,魚畏龍顏上釣遲。

    」上賞詠再三,羣臣皆以為不及。

    天禧中拜相。

    仁宗即位,進司徒兼侍中。

    後為章聖山陵使,擅移陵域,貶將仕郎、崖州司戶參軍。

    公自遷謫,日賦一詩,號《知命集》。

    後因奏表叙策立之功,有雲:「雖遷陵之罪大,念立主之功多。

    」因徙雷州,移道州,復祕書監,光州居住。

    貶竄十五年,鬚髮無斑白者,人皆服其量。

    臨終,半月不食,焚香危坐,誦佛書,以沈香煎湯,時呷而已。

    至光州,謝執政啟有雲:「三十年門館從遊,不無事契;一萬裡風波往復,盡出生成。

    」在海上對客,問:「天下川郡孰大?」客曰:「唯京師。

    」公曰:「朝廷宰相隻作崖州司戶,則崖州為大。

    」眾皆大笑。

    歸葬華山。

    所居在大郎橋,號晉公坊,堂宇甚古,有層閣數間臨其後。

    予嘗至其第,與公之孫德隅遊。

    德隅善篆,亦工於四六。

     解額 姑蘇自祥符間定制,秋舉以四人為額。

    慶曆中,就舉者止二百人。

    範貫之龍圖嘗作《送錢正叔赴舉序》,已言四人之額,視他藩為最寡。

    熙寧、元豐間,應舉者尚多[11],增為六人。

    三舍既行,罷去科舉法,歲貢四人。

    舍法罷,乃合三年之數為十二人。

    紹興丙子,又增流寓一名。

    今終場者幾二千人,其額又不勝其窄矣。

     紅蓮稻 紅蓮稻從古有之,陸魯望《別墅懷歸》詩雲:「遙為晚花吟白菊,近炊香稻識紅蓮。

    」至今以此為佳種。

     陸宣公 《唐書》雲:陸贄,蘇州嘉興人。

    按武德中,蘇州所管七縣,而嘉興本號長水縣,後改為由拳,又改為嘉禾。

    吳赤烏中,方易今名也。

     太一宮 太平興國六年,方士言:「五福太一在吳越分。

    太一,天之貴神也,行度所至之國,民受其福。

    」故令蘇州建太一宮。

    後以地遠,不便於禱祀,遂於京城蘇村建之。

    今天慶觀乃其舊址,鄉人尚有以宮巷、宮前稱者。

     孫百篇 吳士孫發,嘗舉百篇科,故皮日休贈以詩雲:「百篇宮體喧金屋,一日官銜下玉除。

    」陸龜蒙亦有雲:「直應天授與詩情,百詠唯消一日成。

    」其見推於當時如此。

    此科不知創於何代,國初亦無定制,惟求應者即命試。

    太平興國五年,有趙昌國願試此科,帝禦殿出四句詩為題,詩雲:「松風雪月天,花竹鶴雲煙。

    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