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四十一 土俗類三

關燈
球場山亭記》有“芳茗原”,今瓯冶山。

    唐憲宗元和間,诏方山院僧懷恽麟德殿說法,賜之茶。

    懷恽奏曰:“此茶不及方山茶佳。

    ”則方山茶得名久矣。

    《唐·地理志》亦載:“福州貢蠟面茶”。

    蓋建茶未盛前也。

    今古田、長溪近建甯界,(底本作“近□甯界”,缺一字,據庫本、崇抄補。

    )亦能采造,然氣味不及。

     ·絲麻 紬桑葉小,不甚宜蠶,得絲粗,才可為紬。

     蕉《大觀本草》:“閩人灰理其皮,織以為布。

    ”舊嘗入貢。

     紵其皮可以織布,一科數十莖,宿根至春自生,歲三四收。

     麻諸邑有之。

    織其皮為布。

    連江以北皆溫之于溪旁,為坑藏火,(各本皆作“為坑藏火”。

    按:漚麻之法,當是以麻埋于灰坑之中,以水灌之。

    疑“火”為“灰”字之誤。

    )束麻内其中,石覆而水沃之,良久乃剝。

    今連江及福清、永福出麻布尤盛。

     葛可緝為布,長溪等縣有之。

     ·果實 荔支州,北自長溪、甯德、羅源至連江北境,西自古田、閩清,皆不可種,以其性畏高寒。

    連江之南雖有殖者,其成熟已差晚半月。

    直過北嶺,官舍、民廬及僧、道所居,至連山接谷,(底本、庫本皆作“連山接谷”,崇抄作“連江接谷”。

    )始大蕃盛。

    大觀庚寅冬,大霜,木皆凍死。

    經一二年,始于舊根複生。

    淳熙戊戌冬,大雪,亦多枯折。

    常時,霜雪寡薄,溫厚之氣盛于東南。

    故閩中所産,比巴蜀、南海尤為殊絕。

    (底本作“南為尤為殊絕”,據崇抄、庫本改。

    )蔡公襄譜之“其于果品,卓然第一”,非虛證也。

    (底本作“□虛證也”,缺一字,崇抄作“非虛語也”,據庫本補。

    ) 江家綠皮大薄□薄而味少淡。

    (底本作“薄□薄”,庫本隻存一“薄”字,不示缺,崇抄作“薄香薄”,皆存疑。

    )蔡公《荔支譜》雲:“福州種植最多,(底本作“租植”,崇抄作“所植”,據庫本改。

    )品目至衆,惟江家綠為第一。

    ” 綠核頗類“江綠”,色丹而小。

    荔支皆紫核,此以綠見異。

     圓丁香它種蒂大、下銳,此獨體圓,與味皆勝。

    (各本皆作“體圓與味皆勝”,疑“與”字前原脫一字。

    ) 虎皮紅色,絕大。

    繞腹有青紋類虎斑。

     牛心以狀言之。

    長二寸餘,皮厚肉澀。

    福州唯有一株。

    每歲貢乾荔支,皆調于民。

    主吏常以牛心為準,(底本、崇抄皆作“主叟常以”,據庫本改。

    )民倍直購之以輸。

    (底本作“倍值圓之以輸”,崇抄作“倍直償之以暫”,據庫本改。

    )嘗黜而不用。

     玳瑁紅荔支上有黑點,疏密如玳瑁斑。

    城東有之。

     硫黃色正黃而刺微紅,(底本作“白正黃雨刺微紅”,崇抄作“色黃兩刺微紅”,據庫本改。

    )亦小荔支。

    以色名之。

     朱柿色如柿而扁大,亦雲樸柿。

     ■〈艹滑〉桃穗生(底本作“■〈艹滑〉桃體生”,崇抄作“蒲桃體生”,據庫本改。

    )一朵至一二百,附枝而生。

    樂天所謂“朵如蒲桃”者。

     蚶殼殼為深渠,如屋瓦焉。

     白蜜純甘如蜜。

     小丁香核如小丁香,俗謂之醮核。

     大丁香出天慶觀。

    蜃殼,(底本作“唇殼”,據庫本、崇抄改。

    )瓤多。

     雙髻小紅每朵數十,皆并蒂骈首。

     真珠剖之,純瓤圓白如珠。

    荔支之小者,止于此。

     十八娘紅色深紅而絪□,(底本作“絪□”,庫本同,崇抄作“細時”。

    )以少女比之。

    俚傳閩王有女,第十八,好啖此品,因而名之。

    (崇抄作“因而名之”,崇抄作“因而得名”,小異。

    ) 将軍紅五代間,有為此官者種之,後人以其官号其樹,而失其姓名。

    (底本作“有□□□□種之後人以其□□□□失……”,缺八字,崇抄作“有為此官者種之後人以其官呼呼之失……”,據庫本補。

    ) 钗頭顆紅而小,可間簪翹之側,故名之。

    (底本作“□間簪翹之□故□之”,缺三字,庫本同,據崇抄補。

    ) 粉紅荔支多深紅,(底本、庫本作“多深紅”,崇抄隻作“深紅”。

    )而色淺者為異,故曰粉紅。

     中元紅荔支将絕才熟,(底本作“将絕□□”,缺二字,崇抄作“既絕才熟”,據庫本補。

    )以晚重于時。

     已上,蔡公所譜。

     一品紅于荔支為□品。

    (底本、庫本作“為□品”,缺一字,崇抄作“為一品”。

    )出州宅堂前。

     狀元紅于荔支為第一。

    出東報國院。

     已上,曾公鞏所記。

     駝蹄以其長大而甘柔也。

     金粽上銳而下方,色深黃。

     栗玉似金粽而圓實。

    其□味佳勝。

    (底本作“其□味□勝”,缺二字,崇抄作“其肉味大勝”,庫本作“其味佳勝”,據補一“佳”字。

    ) 洞中紅出于宿猿洞,因以名之。

     已上,陳傅所傳。

     火山《嶺上□□記》:(底本、庫本作“嶺上□□記”,缺二字,崇抄作“嶺表錄異雲”,仍存疑缺。

    )“荔支,南中之珍果也。

    梧州江前有火山,上有荔支,四月内先熟,核大而味酸。

    謂之火山。

    ”今州為盛,其佳者不減名品。

     星球紅止一木,出靈岫裡田間,枝條□□,大三倍。

    色紅而不绛,蒂根于臍。

    (底本作“帶根于臍”,據庫本、崇抄改。

    )銳者如瓜,扁者如桔,圓者如雞子,颀者如皂莢,形殊狀詭,核皆如丁香,亦有絕無者。

    大者挈不能盈,(底本作“契不能盈”,庫本作“器不能盈”,據崇抄改。

    )細者拳之頗重。

    甘脆而韻,蓋神品也。

    奪其氣者,竟莫能逮焉。

     已上,近所稱。

     龍眼一名益智。

    葉淩冬不凋,春末夏初,生細白花,七八月實成,殼青黃色,圓如彈,肉白而甘。

    有大如錢者,人亦珍之,曝乾寄遠。

    亞于荔支。

     橄榄木端直而高。

    秋實,先苦後甘。

    脆美者曰碧玉。

     柑桔柑類有朱柑、乳柑、黃柑、羅浮柑、鏡柑、石柑、沙柑、洞庭柑。

    桔類有蜜桔、朱桔、乳桔、踏桔、山桔、黃淡子、金桔、綠桔、宜母子。

    今懷安黃江多,亦有柚子。

     橙子類極多。

    佛頭橙、蜜橙、青橙、皺橙、栾橙、香綿橙。

     香橼子大者長尺餘,香勝柑種。

    (底本、庫本作“香勝柑種”,崇抄作“香勝柑類”。

    ) 楊梅木似荔支,葉細陰厚。

    其實生青熟紅,無皮殼,南人多淹藏之。

     枇杷其葉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