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三十五 寺觀類三

關燈


    仙槎一棹驚秋曉,此去銀河尚幾尋。

    ”】 舊産錢二貫四百一十二文。

    【“曾記”:二貫四百四十一文。

    】 靈峰院良田裡。

    同年置。

    初,僧恩卓庵于溪潭上,有石洞。

    嘗見龍乘雲而歸。

    裡人施志為創寺,号龍龛山靈峰院。

    八年,賜額及圖書。

    【陳密學襄詩:“天柱支南極,蓬山壓巨鳌。

    雲崩石道險,潮落海門高。

    客館聞鼍鼓,秋風憶蟹螯。

    憑欄望鄉國,(底本作“望鄉國”,崇抄作“望鄉樹”。

    按:陳襄《古靈集》詩題為“望海”,此句作“望鄉墅”。

    )千裡楚江臯。

    ”知縣董淵詩:“礧硌彌沙界,谽砑古洞天。

    門鄰金布地,橋枕玉鳴泉。

    庭鶴歸迷主,龛龍去失年。

    掃雲嫌俗駕,題壁詫詩仙。

    勝景無今古,居人有後先。

    不知遊者馭,誰見海為田。

    ”程大卿師孟詩:“階前玉水供千指,缽裡金沙飯百年”。

    運判蔣之奇詩:“龍歸一晌雲遮洞,猿叫三聲月滿山”。

    張徽詩:“雲蒸洞穴秋成雨,泉落庭除夏結冰”。

    湛俞詩:“禅林潇灑倚危巅,稅駕登臨思豁然。

    萬裡碧光晴望海,一堂幽響夜聽泉。

    寒龛龍卧清涼地,古洞雲歸黯淡天。

    好景自嗟吟不盡,拟憑圖畫寄詩仙。

    ”縣令蕭竑詩:“怪石參差蹲虎兕,亂峰重疊走龍蛇”。

    連江陳珏詩:(崇抄作“陳珪”,底本、庫本皆作“陳珏”。

    )“石洞雲歸春雨足,海門月上夜潮生”。

    羅源林迥詩:“門前紅日海千裡,地上白蓮山四鄰”。

    僧子耶詩:“松欺臘雪千年翠,(底本作“千年□”,缺一字,崇抄作“千年古”,據庫本補。

    )竹引溪風六月寒”。

    】 歸雲洞【邑佐曹元振詩:“石洞興衰亦有時,因師移錫緻雲飛。

    雲心莫道全無着,應解從師去複歸。

    ”陳毅詩:“雲道無心亦愛山,雨餘時向此中還。

    而今天下焦枯甚,隻恐蒼龍未放閑。

    ”】 翠亭【嘉祐中,縣令王企立,有詩:“岚光入座茶瓯綠,海氣逢春柱礎腥”。

    】 望海亭【熙甯中張運使立。

    有蔣運判之奇詩。

    】 香爐峰 放生池 舊産錢一貫二百八十一文。

     竹林寺崇賢裡。

    十一年置。

    【見《縣志》。

    《舊記》作梁太清元年置。

    】時戶曹林勣觀“大曆二年,釋法照遊衡州雲峰寺,堂食次,缽中忽五色雲現,雲中有寺,寺有金榜,題曰‘大聖竹林寺’”。

    歎異之。

    以其居修篁千畝,遂舍為寺。

     藏經寶函【《藏經》五百餘函。

    内有寶函一,乃乾德中得之于海上,以巨螺乘之,發函,乃《妙蓮經》也。

    前賢詩雲:“昔聞僧觀雲中瑞,今得函浮海上書”。

    】 龜山【寺後主山,其形若龜。

    蔡公襄嘗至,親筆勒于石。

    有運判蔣之奇詩。

    】 白龍岩【寺背。

    乃唐末甘蔗洲白龍院僧遁于此。

    後人誌之。

    】 安适軒【唐最詩:“卧聽潮音坐看山,煙蘿靜處閉禅關。

    都将物外紅塵隔,占得壺中白日閑。

    吟罷寒猿号木末,定回清罄落雲間。

    高僧隐幾無餘事,應笑勞生去又還。

    ”】 白雲亭 溪會亭【昔元祐中,縣令袁正規立。

    】 三十六庵【白蓮、慈氏、上方、鄰溪、華嚴、慈雲、普雲、地藏、龍溪、瑞應、觀音、文殊、普賢、天冠、白龍、龍丘、釋迦、白雲、寶積、靈源、泗洲、歸雲、延壽、香嚴、彌勒、淩雲、龜石、廣平、彌陀、積翠、藏院、忏堂、乾懿、功德堂、育王塔、羅漢院,凡三十六所,皆唐末同興。

    慶曆中,并為禅寺,庵始廢。

    】 舊産錢二貫八百九十九文。

     龍泉院清平裡。

    十三年創庵。

    【見《縣志》。

    《舊記》作梁承聖四年置。

    】時有僧師,邑人,曰懷海,甚謹。

    一日,師令浣巾,久之,師诘其由,曰:“适見青、黃二龍戲井中。

    ”乃以缽往貯以示師,師心異之,因令遊方。

    後果于百丈開山,著《叢林規式》,盛行于世。

    鹹通中,嘗錄所受業及見龍之由奏之,乃賜今額。

     舊産錢一貫五百四十三文。

     新成院崇化裡。

    同年置。

    【《縣志》作十四年,裡人林烈創。

    】 舊産錢一貫三百七十一文。

    【“曾記”:一貫三百五十七文。

    《縣申》:一貫五百八十八文。

    】 五雲院崇仁裡。

    同年,僧道深創庵,清晝澄霁,五色慶雲旋覆其上。

    鹹通初,黃璟創院,二年,賜今額。

     舊産錢四百七十五文。

     碁山院新開裡。

    鹹通二年置。

    後西峰頂有石台,耆艾雲:昔有二仙于此枰碁”。

    【知縣董淵詩:“風際有雲多世态,海中無底是人心。

    可堪更問碁山話,一局閑争古到今。

    ”】 【舊産錢一貫八百八十一文。

    】 北崇信院大宏裡。

    同年,陳皎舍地創。

     舊産錢一貫四十六文。

    【“曾記”:一貫九文。

    《縣申》:一貫四十八文。

    】 福興院崇邱裡。

    同年,林遷創。

    後唐清泰初,賜今額。

     舊産錢二十五文。

    【《縣申》:九十五文。

    】 南觀音院同榮裡。

    四年,陳公薦創。

    十年,賜今額。

     舊産錢一百四十九文。

     觀音寺賓賢裡。

    同年置。

    本大夫王想之宅,宅背有岩,中有古觀音像,像後,芝草覆焉。

    因舍為寺。

     石屏【慶曆中,監司蘇、邵二公刻“去華、才翁”四字。

    】 見江亭【元祐中,縣令袁正規立。

    有詩:“地産靈芝古道場,危亭陡起負重崗。

    江心遠疊通潮浪,海外還分異域疆。

    (底本作“遇分”,崇抄作“從分”,據庫本改。

    )缭繞人家依縣市,寂寥煙景認吳航。

    倚欄望斷暮雲碧,不見長安見夕陽。

    ”】 舊産錢一貫二百五十文。

     雙峰院方安裡。

    五年,林秦舍地以創。

     舊産錢一百一十五文。

     金砂尼院建興裡。

    五年置。

     舊産錢六百三十文。

    【“曾記”:六十三文。

    】 當陽院同榮裡。

    六年置。

    以面東名。

     高亭【嘉祐中,縣令王企立。

    】 山月堂【有陳郊詩。

    】 舊産錢八百一十八文。

     南崇信院崇丘裡。

    八年置。

     舊産錢四百八十二文。

     禅林尼院仁義裡。

    同年置。

    寶元二年,并為十方。

     舊産錢一貫七百五十八文。

     靈光院海濱裡。

    九年置。

    林榮以其地夜發光,晝掘之,獲古像首,遂創院,以像首重塑。

    同光中賜額。

     舊産錢八百二文。

     北靈山院敦化裡。

    同年置。

    十年,賜額。

     舊産錢一貫二百二十六文。

     靈鹫院昆由裡。

    同年置。

    【《縣志》系此年裡人馮吉創。

    《舊記》作:梁大通二年置。

    】耆老相傳:先有二塔飛來。

    僧雲:佛說法時,寶塔湧地,即靈鹫峰也。

    因以為名。

    塔為中朝所取,後人以磚為之,志其所也。

    既而院移溪上,故基惟二塔存。

     舊産錢二百九十一文。

     龍宮院絃歌裡。

    乾符三年,陳朏創。

     舊産錢九百八十七文。

     靈握院嵩平裡。

    廣明元年置。

    以開山僧能伏靈蛇故名。

     舊産錢二貫二十九文。

     南栖林院泉元裡。

    中和元年置。

    【邑僧師普孤潔,樂處山林。

    林邵舍地以創。

    】 舊産錢三百三十六文。

     阮山院泉元裡。

    二年,阮氏創。

     舊産錢三百一十文。

    【“曾記”:三百二十二文。

    《縣申》:三百三十三文。

    】 國興院建興裡。

    大順二年,陳蘭創。

    以祈國祚興隆,故名。

     舊産錢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