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三十五 寺觀類三
關燈
小
中
大
百一十四文。
南陽院千零裡。
景福元年,福清僧宗嶽卓庵,林濟舍地創。
舊産錢六百九十文。
【“曾記”:六百九十五文。
】 祥雲院方安裡。
光化二年置。
去院三裡有潭,時有毒龍,僧彥希善咒術,日誦以降之。
鄭堙為創院,曰龍樹。
皇朝治平初,改今名。
舊産錢七百五十一文。
岩泉報恩院敦化裡。
天複二年,監軍李柔創。
舊産錢一貫八百八十二文。
福安院廉風裡。
天祐二年,僧皓琛廬于山之陽,右軍太尉張彥縱為建刹,目曰“董平”。
閩王易以今額。
琛師示寂。
其徒律學星處。
景祐初,更為禅寺。
元祐二年,林□□記。
福山【《郡國志》雲:“上有神人,裸身散發。
人見,必有福,因以名之。
吳先主時,董奉嘗隐此山,往來南海,以靈丹起死疾。
後輕舉于豫章之杏林,此山之名遂著。
】 董岩【奉嘗于此煉丹,後從頂峰上升。
履迹存焉。
人指其處曰董岩。
】 舊産錢一貫三十四文。
靈瑞院方樂裡。
同年,以僧德沖卓庵有異,吳賢等為創院。
舊産錢二百八十三文。
南福興院靈石裡。
同年,司議潘季翔舍田創。
舊産錢一百四十一文。
西峰院昆由裡。
梁開平二年。
裡人陳湜舍西山之地以創。
舊産錢一貫四百二十九文。
淨林院崇丘裡。
乾化二年尼法政創。
皇朝明道二年,改僧住持。
舊産錢八十六文。
新安院信德裡。
後唐同光元年,鄭晖募建。
舊産錢二十八文。
【《縣申》:二十六文。
】 秀峰院嵩平裡。
長興二年,南安縣令陳鹄創。
【鮑承議詩:“平田千頃綠秧稠,水繞山阿出澗流。
門掩落花春自晚,畫檐時聽鳥聲幽。
”】 舊産錢二貫五百九十二文。
資福院敦化裡。
清泰二年置。
舊産錢七百一十八文。
栖林尼院招賢裡。
晉天福二年,陳由舍宅,尼善緣創。
舊産錢二百八十三文。
小門院靈石裡。
同年,陳圖創。
舊産錢一百七十七文。
幽林院崇丘裡。
同年,陳塔舍地,僧法誨創。
舊産錢六百三十七文。
南崇福院泉元裡。
同年,北嶺崇福僧紹澄卓庵,裡人為創院。
太平興國七年,賜今額。
舊産錢二百三文。
寶藏院昆由裡。
【(底本先書“昆由裡”,複校改“由”為“田”,崇抄作“田”,庫本作“由”。
今據本志“叙縣”統一作“由”。
)】三年,周角創。
以漁人于江上獲寶函,首置于此,故名。
函複入竹林寺。
舊産錢五百六十七文。
東庵院泉元裡。
四年,陳将堅創。
舊産錢四百六十六文。
甘泉院【(底本作“□泉院”,缺一字,據庫本、崇抄補。
)】賓賢裡。
九年,雪峰僧守稠卓庵施水。
裡人卓垂遠舍地。
黃仁偉創甘泉普濟茶院。
開寶七年,張正字克儉記,刻石前西塔下,雲:“平險道以利行人,施義泉而資渴者”。
義漿亭【舊曰茶亭。
嘉祐中改名。
】 舊産錢八百七十一文。
北崇福院敦化裡。
十年,端州司馬陳■〈鞏上言下〉、裡人林懷振創。
舊産錢一百二十二文。
三峰院崇丘裡。
漢乾祐元年,歐陽遂舍地創。
太平興國三年賜今額。
【登龍山石塔院附焉。
距縣二百步,上有登高亭,林修撰安上創,因以名山。
後累石為浮屠七級,今以其亭為僧舍矣。
】 舊無産錢。
西崇福院崇丘裡。
同年,林渠舍地創。
舊産錢五十文。
妙峰院方安裡。
二年,林思順舍地創。
舊産錢七十六文。
廣順院絃歌裡。
周廣順元年,黃迫舍地創。
舊産錢四百四十三文。
【“曾記”:三百七十一文。
】 瑞峰院同榮裡。
二年,太保王紹齊以開山僧居岩間,常有煙雲覆蓋,以為瑞,始創院。
【縣令董淵詩:“石屏樹幄白雲端,溪路生苔樹石間。
閑訪禅家問塵世,總言塵事不相幹。
”有運判蔣之奇詩。
】 “垂露亭”【慶曆中,提刑蘇才翁刻字于石屏。
】 舊産錢一貫三百四十九文。
鴻慶院崇仁裡。
皇朝建隆元年,黃穗舍地創。
天禧二年,始系帳,立今名。
舊産錢二十九文。
【“曾記”:三十三文。
】 地藏院永勝裡。
同年,王延賀創。
舊産錢三百九十一文。
靈源院同榮裡。
開寶二年,僧守堅創。
舊産錢二百五文。
【“曾記”:二百二文。
】 永壽尼院昆由裡。
二年,黃韶舍地,尼守緣創。
舊産錢三百一十七文。
靈山塔院崇丘裡。
同年,嚴氏舍宅創。
因開地獲寶塔,故名。
舊産錢一百二十八文。
華藏院崇仁裡。
九年,裡人黃泉于此守墳誦《華嚴藏》,後創院。
舊産錢九十八文。
極樂院同榮裡。
太平興國元年,潘勤創。
舊産錢四十六文。
文殊尼院重興裡。
同年,尼行證募創。
舊産錢一百三十六文。
北觀音院絃歌裡。
二年,陳隆創。
舊産錢三百九十一文。
【“曾記”:三百九十七文。
】 資壽院逍遙裡。
同年,僧傳宗得陳讷所居以建。
舊産錢一貫四十八文。
【“曾記”:一貫五十一文。
】 南甘泉院靈石裡。
同年,僧惠勇于此守父母墳,至九年,周文铎創院。
舊産錢三百四十七文。
寶林院千零裡。
同年置。
初名栖林,治平初,賜今額。
舊無産錢。
乾元院泉元裡。
七年,州乾元寺僧至長創。
舊産錢二百四十一文。
保福院泉元裡。
同年置。
先是,益州僧惠文入閩至此,見紫雲覆其上,遂卓庵,曰瑞雲。
至是,林帑創院,易今名。
舊産錢四百五十五文。
資聖院賓賢裡。
八年,翁緣刻。
舊産錢一十八文。
越峰院敦化裡。
同年,王俊舍地創。
舊産錢一百六十六文。
靈台院千零裡。
同年,林建等同僧義琏創。
舊無産錢。
報恩院和風裡。
九年,岩泉報恩僧元應創,因以為名。
舊産錢二百六十五文。
【“曾記”:二百六十六文。
《縣申》同曾。
】 龜石泗洲院清平裡。
同年置。
有石如龜,因塑泗洲像。
舊無産錢。
中峰院嵩平裡。
端拱初,陳珂舍地創。
舊産錢一百四十三文。
報先院同榮裡。
二年,潘吉士創。
舊産錢一百六十四文。
大溪新豐院良田裡。
淳化二年,劉謙等創,以地名大溪,其源深遠,溉田頗多,歲常豐稔,故名。
舊産錢四百二十八文。
【《縣申》:四百二十六文。
】 南山塔庵賓賢裡。
舊無産錢 【已上《州籍》。
】 普照庵同裡。
舊無産錢。
【系《縣申》。
】 【已上二所,未會到起置年代。
】 懸山寺【《舊記》:大同五年建。
】 興國寺【《舊記》:太建年置。
】 靈芝寺【《舊記》:永泰元年建。
】 【已上三所,今《州籍》并無。
】 《三山志》卷第三十五終
南陽院千零裡。
景福元年,福清僧宗嶽卓庵,林濟舍地創。
舊産錢六百九十文。
【“曾記”:六百九十五文。
】 祥雲院方安裡。
光化二年置。
去院三裡有潭,時有毒龍,僧彥希善咒術,日誦以降之。
鄭堙為創院,曰龍樹。
皇朝治平初,改今名。
舊産錢七百五十一文。
岩泉報恩院敦化裡。
天複二年,監軍李柔創。
舊産錢一貫八百八十二文。
福安院廉風裡。
天祐二年,僧皓琛廬于山之陽,右軍太尉張彥縱為建刹,目曰“董平”。
閩王易以今額。
琛師示寂。
其徒律學星處。
景祐初,更為禅寺。
元祐二年,林□□記。
福山【《郡國志》雲:“上有神人,裸身散發。
人見,必有福,因以名之。
吳先主時,董奉嘗隐此山,往來南海,以靈丹起死疾。
後輕舉于豫章之杏林,此山之名遂著。
】 董岩【奉嘗于此煉丹,後從頂峰上升。
履迹存焉。
人指其處曰董岩。
】 舊産錢一貫三十四文。
靈瑞院方樂裡。
同年,以僧德沖卓庵有異,吳賢等為創院。
舊産錢二百八十三文。
南福興院靈石裡。
同年,司議潘季翔舍田創。
舊産錢一百四十一文。
西峰院昆由裡。
梁開平二年。
裡人陳湜舍西山之地以創。
舊産錢一貫四百二十九文。
淨林院崇丘裡。
乾化二年尼法政創。
皇朝明道二年,改僧住持。
舊産錢八十六文。
新安院信德裡。
後唐同光元年,鄭晖募建。
舊産錢二十八文。
【《縣申》:二十六文。
】 秀峰院嵩平裡。
長興二年,南安縣令陳鹄創。
【鮑承議詩:“平田千頃綠秧稠,水繞山阿出澗流。
門掩落花春自晚,畫檐時聽鳥聲幽。
”】 舊産錢二貫五百九十二文。
資福院敦化裡。
清泰二年置。
舊産錢七百一十八文。
栖林尼院招賢裡。
晉天福二年,陳由舍宅,尼善緣創。
舊産錢二百八十三文。
小門院靈石裡。
同年,陳圖創。
舊産錢一百七十七文。
幽林院崇丘裡。
同年,陳塔舍地,僧法誨創。
舊産錢六百三十七文。
南崇福院泉元裡。
同年,北嶺崇福僧紹澄卓庵,裡人為創院。
太平興國七年,賜今額。
舊産錢二百三文。
寶藏院昆由裡。
【(底本先書“昆由裡”,複校改“由”為“田”,崇抄作“田”,庫本作“由”。
今據本志“叙縣”統一作“由”。
)】三年,周角創。
以漁人于江上獲寶函,首置于此,故名。
函複入竹林寺。
舊産錢五百六十七文。
東庵院泉元裡。
四年,陳将堅創。
舊産錢四百六十六文。
甘泉院【(底本作“□泉院”,缺一字,據庫本、崇抄補。
)】賓賢裡。
九年,雪峰僧守稠卓庵施水。
裡人卓垂遠舍地。
黃仁偉創甘泉普濟茶院。
開寶七年,張正字克儉記,刻石前西塔下,雲:“平險道以利行人,施義泉而資渴者”。
義漿亭【舊曰茶亭。
嘉祐中改名。
】 舊産錢八百七十一文。
北崇福院敦化裡。
十年,端州司馬陳■〈鞏上言下〉、裡人林懷振創。
舊産錢一百二十二文。
三峰院崇丘裡。
漢乾祐元年,歐陽遂舍地創。
太平興國三年賜今額。
【登龍山石塔院附焉。
距縣二百步,上有登高亭,林修撰安上創,因以名山。
後累石為浮屠七級,今以其亭為僧舍矣。
】 舊無産錢。
西崇福院崇丘裡。
同年,林渠舍地創。
舊産錢五十文。
妙峰院方安裡。
二年,林思順舍地創。
舊産錢七十六文。
廣順院絃歌裡。
周廣順元年,黃迫舍地創。
舊産錢四百四十三文。
【“曾記”:三百七十一文。
】 瑞峰院同榮裡。
二年,太保王紹齊以開山僧居岩間,常有煙雲覆蓋,以為瑞,始創院。
【縣令董淵詩:“石屏樹幄白雲端,溪路生苔樹石間。
閑訪禅家問塵世,總言塵事不相幹。
”有運判蔣之奇詩。
】 “垂露亭”【慶曆中,提刑蘇才翁刻字于石屏。
】 舊産錢一貫三百四十九文。
鴻慶院崇仁裡。
皇朝建隆元年,黃穗舍地創。
天禧二年,始系帳,立今名。
舊産錢二十九文。
【“曾記”:三十三文。
】 地藏院永勝裡。
同年,王延賀創。
舊産錢三百九十一文。
靈源院同榮裡。
開寶二年,僧守堅創。
舊産錢二百五文。
【“曾記”:二百二文。
】 永壽尼院昆由裡。
二年,黃韶舍地,尼守緣創。
舊産錢三百一十七文。
靈山塔院崇丘裡。
同年,嚴氏舍宅創。
因開地獲寶塔,故名。
舊産錢一百二十八文。
華藏院崇仁裡。
九年,裡人黃泉于此守墳誦《華嚴藏》,後創院。
舊産錢九十八文。
極樂院同榮裡。
太平興國元年,潘勤創。
舊産錢四十六文。
文殊尼院重興裡。
同年,尼行證募創。
舊産錢一百三十六文。
北觀音院絃歌裡。
二年,陳隆創。
舊産錢三百九十一文。
【“曾記”:三百九十七文。
】 資壽院逍遙裡。
同年,僧傳宗得陳讷所居以建。
舊産錢一貫四十八文。
【“曾記”:一貫五十一文。
】 南甘泉院靈石裡。
同年,僧惠勇于此守父母墳,至九年,周文铎創院。
舊産錢三百四十七文。
寶林院千零裡。
同年置。
初名栖林,治平初,賜今額。
舊無産錢。
乾元院泉元裡。
七年,州乾元寺僧至長創。
舊産錢二百四十一文。
保福院泉元裡。
同年置。
先是,益州僧惠文入閩至此,見紫雲覆其上,遂卓庵,曰瑞雲。
至是,林帑創院,易今名。
舊産錢四百五十五文。
資聖院賓賢裡。
八年,翁緣刻。
舊産錢一十八文。
越峰院敦化裡。
同年,王俊舍地創。
舊産錢一百六十六文。
靈台院千零裡。
同年,林建等同僧義琏創。
舊無産錢。
報恩院和風裡。
九年,岩泉報恩僧元應創,因以為名。
舊産錢二百六十五文。
【“曾記”:二百六十六文。
《縣申》同曾。
】 龜石泗洲院清平裡。
同年置。
有石如龜,因塑泗洲像。
舊無産錢。
中峰院嵩平裡。
端拱初,陳珂舍地創。
舊産錢一百四十三文。
報先院同榮裡。
二年,潘吉士創。
舊産錢一百六十四文。
大溪新豐院良田裡。
淳化二年,劉謙等創,以地名大溪,其源深遠,溉田頗多,歲常豐稔,故名。
舊産錢四百二十八文。
【《縣申》:四百二十六文。
】 南山塔庵賓賢裡。
舊無産錢 【已上《州籍》。
】 普照庵同裡。
舊無産錢。
【系《縣申》。
】 【已上二所,未會到起置年代。
】 懸山寺【《舊記》:大同五年建。
】 興國寺【《舊記》:太建年置。
】 靈芝寺【《舊記》:永泰元年建。
】 【已上三所,今《州籍》并無。
】 《三山志》卷第三十五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