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三十五 寺觀類三
關燈
小
中
大
。
【“曾記”:二貫七百九文。
】 報德院同裡。
舊産錢一十一文。
西方院新南裡。
舊産錢一貫八百八十二文。
【“曾記”:一貫八百七十八文。
】 資聖院西興裡。
舊産錢一貫一百一十八文。
【“曾記”:一貫一百四十八文。
】 廣化院遙香裡。
舊産錢八百七十五文。
【“曾記”:八百六十六文。
《縣申》:八百七十七文。
】 黛凝院【(底本、庫本皆作“大疑院”,據崇抄改。
)】仁風裡。
舊産錢八百一十五文。
栖林院同裡。
舊産錢四百八十一文。
報恩院同裡。
舊産錢二百七十八文。
【“曾記”:二百六十六文。
《縣申》:二百三十八文。
】 興雲院同裡。
舊産錢四十文。
仙聖院歸化東裡。
舊産錢四百八十五文。
【“曾記”:四百八十三文。
《縣申》:五百一十五文。
】 栖雲院歸化西裡。
舊産錢三百七十三文。
【《縣申》:三百七十二文。
】 白蓮院溫麻裡。
舊産錢四百一十八文。
靈瑞院同裡。
舊産錢二文。
【“曾記”:無産錢。
】 中峰尼院沿江裡。
舊産錢二百三十四文。
報恩院萬安裡。
舊産錢二百一十二文。
【《縣申》:一百一十二文。
】 藥師院同裡。
舊産錢一百九十七文。
【“曾記”:一百八十四文。
】 建福院同裡。
舊産錢五百二十六文。
北山尼院同裡。
舊産錢五百二十三文。
【“曾記”:無産錢。
】 觀音院同裡。
舊産錢八十九文。
【“曾記”:二十九文。
】 松峤院新北裡。
舊産錢一百九文。
光化尼院同裡。
舊産錢一百一十八文。
青雲院秦溪東裡。
舊産錢九十八文。
寶林院同裡。
舊産錢九十文。
安福院望海裡。
舊産錢三百六十二文。
鳳嶺尼院同裡。
舊産錢九十五文。
保崙院招賢下裡。
舊産錢八十四文。
鎖泉院平溪裡。
舊産錢三十九文。
【“曾記”:三十三文。
《縣申》:三十二文。
】 【已上二十七所,(崇抄、庫本皆作“三十七所”。
)未會到起置年代。
】 興聖院《舊記》:唐中和元年置。
【“曾記”:萬安裡。
産錢三貫一百一十六文。
】 禅岩寺《舊記》:陳天嘉六年置。
禅林寺《舊記》:梁太清十年置。
輝光寺《舊記》:景雲二年置。
【已上四所,今《州籍》并無。
】 ○長樂縣 七十九所。
慶曆“舊記”:八十所。
内一十六所有寺額。
曾師建“記”:八十三所。
鐘世明根括寬剩:七十七所。
今《州籍》七十八所,《縣申》一所。
(各本皆作“縣申一所”,必有脫誤,無從校。
)内七十七所有起置年代,二所未詳。
靈隐寺逍遙裡。
梁大通二年置。
【《縣申》:鹹通元年置。
】 舊産錢三百七十五文。
皇恩寺方樂裡。
太清元年置。
【《縣申》:鹹通八年置。
】唐鹹通九年賜額。
【潘誠詩:“睿澤覃來數百年,海山高處有祗園。
花林自是三千界,(底本作“□林自是三三界”,缺一字,庫本作“禅林”,但與下“禅翁”字重,據崇抄補。
)塵世誰知十二門。
詩客迢迢尋義路,禅翁特特起談軒。
(底本作“起■〈立炎〉軒”,暫據崇抄、庫本改。
)香爐頂上觀東注,(底本作“□東注”,缺一字,庫本作“垂東注”,據崇抄補。
)萬派分明出一源。
”】 舊産錢一貫二百九十六文。
法澗院敦素裡。
同年置。
【《縣志》作:“鹹通四年,林渎舍地創。
”陳毅詩:“遠歸滄海通舟楫,近洗山僧一片心。
留與卧龍成窟穴,等閑飛去也為霖”。
】 舊産錢一貫六百四十一文。
光嚴寺仁義裡。
陳太建元年置。
初,土人嚴光之子恭商維揚,舟次江浒,市鼋五十而舍之。
光家居,一日,被黑衣者五十人送缗錢五十,曰:“君之子恭揚州所附還也。
”及恭回,驗之,實未嘗有,乃悟贖鼋之故,遂舍宅為寺田,為湖,因以為名。
寺背二裡有瀑布,下有白龍潭。
舊産錢二貫五百八十九文。
光澤院崇賢裡。
唐天寶二年置。
初,僧光蟾庵此,夜現神光,因曰“普光”。
後改今額。
舊産錢一百四十八文。
建林院廉風裡。
永泰元年置。
【《縣志》:施主陳蘭創。
】 舊産錢五百七十五文。
泗明院永勝裡。
大中六年置。
【《縣志》:厓人陳省創。
(崇抄作“縣志裡人陳省創”。
)以塑泗洲像名。
】 舊産錢一貫五百八十八文。
天王院賓賢裡。
大中七年置。
初,有檀木溯江潮而上,牧童取之,夜中發光。
裡人林闉夢其木謂:“我北方毗沙門天王”。
遂舍宅為寺。
廉帥楊公奏(底本、庫本皆作“□公”,缺一字,崇抄作“楊公”。
大中十年,觀察使為楊發,當是,據補。
)賜額曰靈感天王寺。
寺有天王閣、檀像,今存。
煙蘿亭【慶曆中,縣令董淵立。
】 枕流軒【皇祐中,縣令吳仲舉立。
連江尉林伯材詩:“誰在紅蓮陣裡行,(底本作“紅蓮□裡行”,缺一字,崇抄作“紅蓮葉裡行”,據庫本補。
)泠泠飛玉抱軒清。
幾番人世興亡夢,千古雲涯黯淡聲。
春暖藓花随雨到,夜深寒月落湍明。
倦懷一枕清涼夢,鬥薮塵埃羽翼生。
”縣令關希哲詩:“山出太虛外,溪流千古高。
過窗喧客枕,洗缽濺僧袍。
夜月氣猶凜,秋風聲更豪。
二年幽賞劇,欲别首頻搔。
”(底本缺若幹字,據庫本“希”下補“哲”字,“溪”下補“流”字;其下,據崇抄“窗”前補“過”字,“洗”下補“缽”字,“年”下補“幽”字。
) 清心亭【皇祐中,縣令餘俯立。
】 松石峰【嘉祐中,縣令王企立,(底本作“王□”,缺一字,庫本作“王金”,崇抄作“王企”,再參對下頁“翠亭”條,有“嘉祐中,縣令王企立”,據補。
)詩雲:“老樹陰中閑日月,小池波面醉家鄉”。
運判蔣之奇詩:“晚向津亭泊畫船,忽逢佳處在雲煙。
松根化作千峰石,山氣蒸為一澗泉。
祖意共看亭下柏,禅心同結社中蓮。
明朝輿馬還跻嶺,聊借僧房一覺眠”。
閩清令彭次雲詩:“來登雲級上危巅,松石嵚崟挂晚煙。
好是回頭遙望處,海波如帶石如拳。
”(以上三首詩,據庫本改“十池”為“小池”,改“千年石”為“千峰石”,改“山寺蒸”為“山氣蒸”,改“禅交”為“禅心”;又據崇抄改“輿轎”為“輿馬”;“□登雲級”,據崇抄補。
)】 樂壽台【嘉祐中,縣令胡昱立。
】 望江亭【熙甯中,縣令蕭竑立,詩雲(底本作“蕭竑邱詩雲”,據庫本、崇抄改。
):“滄波水上嶺崔嵬,中有幽亭向水開。
草色直連天色遠,風聲長送浪聲來。
雲收山腳雞園見,潮滿航頭釣艇回。
咫尺市廛塵不到,檻前鷗鳥自毰毸。
”竹溪陳傳詩:“山藹峨峨江岸深,望餘亭影落江心。
無風萬裡磨平玉,有月千波漾碎金。
思遠解邀無韻句,流清宜寫不齊琴
【“曾記”:二貫七百九文。
】 報德院同裡。
舊産錢一十一文。
西方院新南裡。
舊産錢一貫八百八十二文。
【“曾記”:一貫八百七十八文。
】 資聖院西興裡。
舊産錢一貫一百一十八文。
【“曾記”:一貫一百四十八文。
】 廣化院遙香裡。
舊産錢八百七十五文。
【“曾記”:八百六十六文。
《縣申》:八百七十七文。
】 黛凝院【(底本、庫本皆作“大疑院”,據崇抄改。
)】仁風裡。
舊産錢八百一十五文。
栖林院同裡。
舊産錢四百八十一文。
報恩院同裡。
舊産錢二百七十八文。
【“曾記”:二百六十六文。
《縣申》:二百三十八文。
】 興雲院同裡。
舊産錢四十文。
仙聖院歸化東裡。
舊産錢四百八十五文。
【“曾記”:四百八十三文。
《縣申》:五百一十五文。
】 栖雲院歸化西裡。
舊産錢三百七十三文。
【《縣申》:三百七十二文。
】 白蓮院溫麻裡。
舊産錢四百一十八文。
靈瑞院同裡。
舊産錢二文。
【“曾記”:無産錢。
】 中峰尼院沿江裡。
舊産錢二百三十四文。
報恩院萬安裡。
舊産錢二百一十二文。
【《縣申》:一百一十二文。
】 藥師院同裡。
舊産錢一百九十七文。
【“曾記”:一百八十四文。
】 建福院同裡。
舊産錢五百二十六文。
北山尼院同裡。
舊産錢五百二十三文。
【“曾記”:無産錢。
】 觀音院同裡。
舊産錢八十九文。
【“曾記”:二十九文。
】 松峤院新北裡。
舊産錢一百九文。
光化尼院同裡。
舊産錢一百一十八文。
青雲院秦溪東裡。
舊産錢九十八文。
寶林院同裡。
舊産錢九十文。
安福院望海裡。
舊産錢三百六十二文。
鳳嶺尼院同裡。
舊産錢九十五文。
保崙院招賢下裡。
舊産錢八十四文。
鎖泉院平溪裡。
舊産錢三十九文。
【“曾記”:三十三文。
《縣申》:三十二文。
】 【已上二十七所,(崇抄、庫本皆作“三十七所”。
)未會到起置年代。
】 興聖院《舊記》:唐中和元年置。
【“曾記”:萬安裡。
産錢三貫一百一十六文。
】 禅岩寺《舊記》:陳天嘉六年置。
禅林寺《舊記》:梁太清十年置。
輝光寺《舊記》:景雲二年置。
【已上四所,今《州籍》并無。
】 ○長樂縣 七十九所。
慶曆“舊記”:八十所。
内一十六所有寺額。
曾師建“記”:八十三所。
鐘世明根括寬剩:七十七所。
今《州籍》七十八所,《縣申》一所。
(各本皆作“縣申一所”,必有脫誤,無從校。
)内七十七所有起置年代,二所未詳。
靈隐寺逍遙裡。
梁大通二年置。
【《縣申》:鹹通元年置。
】 舊産錢三百七十五文。
皇恩寺方樂裡。
太清元年置。
【《縣申》:鹹通八年置。
】唐鹹通九年賜額。
【潘誠詩:“睿澤覃來數百年,海山高處有祗園。
花林自是三千界,(底本作“□林自是三三界”,缺一字,庫本作“禅林”,但與下“禅翁”字重,據崇抄補。
)塵世誰知十二門。
詩客迢迢尋義路,禅翁特特起談軒。
(底本作“起■〈立炎〉軒”,暫據崇抄、庫本改。
)香爐頂上觀東注,(底本作“□東注”,缺一字,庫本作“垂東注”,據崇抄補。
)萬派分明出一源。
”】 舊産錢一貫二百九十六文。
法澗院敦素裡。
同年置。
【《縣志》作:“鹹通四年,林渎舍地創。
”陳毅詩:“遠歸滄海通舟楫,近洗山僧一片心。
留與卧龍成窟穴,等閑飛去也為霖”。
】 舊産錢一貫六百四十一文。
光嚴寺仁義裡。
陳太建元年置。
初,土人嚴光之子恭商維揚,舟次江浒,市鼋五十而舍之。
光家居,一日,被黑衣者五十人送缗錢五十,曰:“君之子恭揚州所附還也。
”及恭回,驗之,實未嘗有,乃悟贖鼋之故,遂舍宅為寺田,為湖,因以為名。
寺背二裡有瀑布,下有白龍潭。
舊産錢二貫五百八十九文。
光澤院崇賢裡。
唐天寶二年置。
初,僧光蟾庵此,夜現神光,因曰“普光”。
後改今額。
舊産錢一百四十八文。
建林院廉風裡。
永泰元年置。
【《縣志》:施主陳蘭創。
】 舊産錢五百七十五文。
泗明院永勝裡。
大中六年置。
【《縣志》:厓人陳省創。
(崇抄作“縣志裡人陳省創”。
)以塑泗洲像名。
】 舊産錢一貫五百八十八文。
天王院賓賢裡。
大中七年置。
初,有檀木溯江潮而上,牧童取之,夜中發光。
裡人林闉夢其木謂:“我北方毗沙門天王”。
遂舍宅為寺。
廉帥楊公奏(底本、庫本皆作“□公”,缺一字,崇抄作“楊公”。
大中十年,觀察使為楊發,當是,據補。
)賜額曰靈感天王寺。
寺有天王閣、檀像,今存。
煙蘿亭【慶曆中,縣令董淵立。
】 枕流軒【皇祐中,縣令吳仲舉立。
連江尉林伯材詩:“誰在紅蓮陣裡行,(底本作“紅蓮□裡行”,缺一字,崇抄作“紅蓮葉裡行”,據庫本補。
)泠泠飛玉抱軒清。
幾番人世興亡夢,千古雲涯黯淡聲。
春暖藓花随雨到,夜深寒月落湍明。
倦懷一枕清涼夢,鬥薮塵埃羽翼生。
”縣令關希哲詩:“山出太虛外,溪流千古高。
過窗喧客枕,洗缽濺僧袍。
夜月氣猶凜,秋風聲更豪。
二年幽賞劇,欲别首頻搔。
”(底本缺若幹字,據庫本“希”下補“哲”字,“溪”下補“流”字;其下,據崇抄“窗”前補“過”字,“洗”下補“缽”字,“年”下補“幽”字。
) 清心亭【皇祐中,縣令餘俯立。
】 松石峰【嘉祐中,縣令王企立,(底本作“王□”,缺一字,庫本作“王金”,崇抄作“王企”,再參對下頁“翠亭”條,有“嘉祐中,縣令王企立”,據補。
)詩雲:“老樹陰中閑日月,小池波面醉家鄉”。
運判蔣之奇詩:“晚向津亭泊畫船,忽逢佳處在雲煙。
松根化作千峰石,山氣蒸為一澗泉。
祖意共看亭下柏,禅心同結社中蓮。
明朝輿馬還跻嶺,聊借僧房一覺眠”。
閩清令彭次雲詩:“來登雲級上危巅,松石嵚崟挂晚煙。
好是回頭遙望處,海波如帶石如拳。
”(以上三首詩,據庫本改“十池”為“小池”,改“千年石”為“千峰石”,改“山寺蒸”為“山氣蒸”,改“禅交”為“禅心”;又據崇抄改“輿轎”為“輿馬”;“□登雲級”,據崇抄補。
)】 樂壽台【嘉祐中,縣令胡昱立。
】 望江亭【熙甯中,縣令蕭竑立,詩雲(底本作“蕭竑邱詩雲”,據庫本、崇抄改。
):“滄波水上嶺崔嵬,中有幽亭向水開。
草色直連天色遠,風聲長送浪聲來。
雲收山腳雞園見,潮滿航頭釣艇回。
咫尺市廛塵不到,檻前鷗鳥自毰毸。
”竹溪陳傳詩:“山藹峨峨江岸深,望餘亭影落江心。
無風萬裡磨平玉,有月千波漾碎金。
思遠解邀無韻句,流清宜寫不齊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