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十四 秩官類五

關燈
縣官 宮觀、嶽廟、宗室 安撫司使臣 州司使臣 提刑司使臣 歸朝、歸正、歸附、忠順官 ○縣官 閩縣 知縣事一員。

    晉太康三年,省典船校尉,立原豐令。

    【原豐,今為閩縣。

    】自晉迄唐,皆稱“令”。

    五代吳越時,或稱“判縣事”。

    國朝,用京朝官知。

     丞一員。

    崇甯二年置,大觀四年省,政和二年,複置。

    【《治平圖經》:十二縣皆不置丞。

    崇甯五年正月,敕福建福清縣等七處舊有縣丞,合依舊差。

    内福州,比福清縣,置閩縣等十五處。

    依崇甯二年三月敕差置縣丞及改主簿充丞。

    内閩縣、侯官、古田、懷安等二十五處,委是不應差置。

    是月十八日敕:“萬戶以上事繁縣分,縣丞依舊,餘并罷。

    ”(底本作“餘并置”,庫本同,據崇抄改。

    )大觀四年敕:“閩、侯官、古田縣等處雖系萬戶以上,事務不至繁冗,不消置縣丞。

    ”政和二年複置。

    建炎元年六月诏:“諸縣如系嘉祐以前員缺并及萬戶去處,許置縣丞一員,餘并罷。

    ”紹興令諸縣及萬戶注縣丞一員。

    】 主簿一員。

    【開寶三年诏:“諸縣一千戶以上,依舊置令、簿、尉三員。

    ”紹興十六年,臣寮劄子:“國家創業之初,人物稀少,權宜措置,将東南縣小而事簡者,簿常缺員,而尉兼之。

    其後,縣滿萬戶置丞,而簿猶缺。

    ”朱異劄子:“萬戶以下縣分已不差縣丞,卻多有主簿兼尉去處。

    乞應如此去處并特許專置主簿一員。

    ”從之。

    】 尉一員。

    【紹興十年,本路提刑安撫使相度本路沿海巡尉界分。

    若一任巡捕别無疏虞,并無未獲賊夥;除合賞外,從安撫司勘當保明,申朝廷與減二年磨勘,選人循一資。

    】 劉崎巡檢一員。

    令銜帶長樂、連江、閩縣沿海巡檢私鹽賊盜公事。

     連江縣 知縣事一員。

    晉太康三年,以溫麻船屯立溫麻令。

    【即今連江。

    】崇甯三年,以系萬戶,拟差京朝官知。

     丞一員。

    崇甯二年置,五年省,政和間複置。

    【縣先不及萬戶,故未有丞。

    至崇甯間,其數乃登,始立丞。

    繼而例減,政和間複置。

    】 主簿一員。

     尉一員。

     監商稅務一員。

    崇甯三年置。

    【崇甯三年,講義司劄子:“課利一千貫以上無主官,本處知佐兼監。

    今拟各置官一員。

    ”連江縣商稅鹽礬,本縣官兼管。

    祖額三千五百九十餘貫。

    今收三千三百九十餘貫。

    】 萩蘆寨水軍統領兼福州、興化軍都巡檢使一員。

     侯官縣 知縣事一員。

    隋、唐為令。

    【唐歐陽景為侯官令。

    】本朝用京朝官知。

     丞一員,崇甯二年置,大觀四年省,政和二年複置。

     主簿一員。

     尉一員。

     甘蔗洲捕捉盜賊一員。

    【元豐七年,差使臣一員充巡檢私鹽,依舊于甘蔗洲駐劄,專一捕捉盜販。

    】 長溪縣 知縣事兼兵馬監押一員。

    鹹平初,以使臣為兵馬監押兼知縣事。

    慶曆後用文臣,以知縣兼兵符。

    【《題名記》:自太平興國六年始。

    太平興國,(底本、崇抄皆作“本中興國”,據庫本改。

    )右班殿直徐。

    雍熙,右贊善大夫徐、縣令吳。

    端拱,縣令胡。

    淳化,縣令楊。

    至道,縣令趙。

    鹹平,縣令王。

    景德,左班殿直呂,三班奉職馮,右班殿直戴。

    大中祥符,左班殿直甯。

    天禧,右班殿直林、右侍禁胡、右侍禁王、右侍禁李。

    慶曆,著作佐郎張。

    皇祐五年五月,宣差趙沐知本縣事,兼本縣兵馬都監、提舉兵事、巡檢。

    六年,差鮑彭年知縣。

    嘉祐三年,宣就差周尹知縣事,其都監、提舉并如皇祐五年。

    】 丞一員。

    元祐五年省,增縣尉一員。

    崇甯二年置。

    五年省,後複置。

    【元祐五年,知縣馬康侯申:“本縣界山路邃僻,(底本作“邃僻”,崇抄作“迂僻”,庫本作“透僻”。

    )封疆闊遠,隻管縣尉一員。

    乞依古田縣例,添置縣尉一員。

    ”州司契勘:“古田縣管縣尉二員并主簿、知縣,共四員。

    長溪縣雖管縣尉一員,卻有縣丞、主簿、知縣,亦管四員。

    乞依古田縣例,添置縣尉一員,仍減縣丞。

    ”】 主簿一員。

     東尉一員。

     西尉一員。

    元祐五年,省縣丞置。

     監黃崎鎮一員。

     峰火巡檢一員。

    今以正使人充,銜帶“長溪、甯德二縣巡檢兼煙火巡捉私茶鹽礬”。

     長樂縣 知縣事一員。

     丞一員。

    崇甯二年置。

    五年省,後複置。

    建炎元年,以縣未滿一萬戶,省不置。

     主簿一員。

    元豐七年置。

    元祐元年省,四年複置。

    【嶺口鹽倉,舊置主簿一員,元祐元年減罷。

    四年,知縣袁正規申:“所管鹽額浩瀚,乞複置主簿或監當官。

    ”遂置主簿一員。

    】 尉一員。

     監嶺口鹽倉兼催煎一員。

    【紹興七年創立催煎官。

    淳熙五年省。

    】 監商稅務崇甯三年置,尋省,仍以本路官兼管。

    【課利一千貫以上無正官,本處知佐兼。

    】 福清縣 知縣事一員。

    本朝用京朝官知。

    紹聖三年兼兵符,今不系銜。

    【紹聖三年,州申乞依省部相度:(底本作“州□□”,缺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