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十九 兵防類二

關燈
諸寨土軍 ○諸寨土軍 福、興化、泉、漳于一道為控帶山海之國,往往依險為守。

    本州四境:東、南薄海,聯絡上下數百裡,囊寇橐奸,少失巡察,則相挺為盜;西、北負山,窮崖絕嶺,一夫執梃,莫有誰何,則亦将無所不為。

    是以風帆浪舶往來沖集要害之處,與夫去城邑為遠地者,莫不置寨巡檢,牙鈎股附,氣勢相犄角,一旦有急,合以從事。

    蓋一郡之藩籬也。

     異時,直北四縣競送鹽課,販鬻西走,淵薮萃焉,故警備尤密。

    【天聖九年,嘗移福、劍巡鋪使于白沙渡巡捉茶鹽,有兵士五十人。

    景祐二年廢。

    寶元二年,連江北交頭置巡檢一員,差本州屯駐兵級一百人守把。

    慶曆四年廢。

    舊又有北嶺巡鹽寨等十人處巡檢,(底本作“十人處巡檢”,崇抄同,庫本作“十以處巡檢”,疑是“十處”或“十八處”之誤。

    )如關隸寨之類是也,差兵級一百二十六人分布巡防,景祐三年廢。

    】其後,運額專責三倉,豪黠竊發,複多見于東南。

    其置寨之近遠,宿兵之少多,一随其時與事之緩急而已。

     今,寨存者十有一,因革廢置,始末具在,觀者亦足以見其故雲。

     甘蔗洲巡檢今侯官 四州同巡檢之名,舊矣。

    【鹹平以後文移多見之。

    】慶曆四年二月敕:“逐州留巡檢一員,專管本州界内巡警,于要害處安置廨宇。

    ”時本路同巡檢五員,都巡檢二員。

    而漳、泉、福、興同巡檢刁德忠廨宇在甘蔗洲,蓋其一也。

    【嘉祐四年,知福州蔡密學襄奏:“福、漳、泉、興化,各是邊海,與外界水路通接。

    其巡檢下兵士多不習舟船,緩急不足使令。

    今除已行下逐處修葺刀魚船、各取現管數目排籍外,其兵級常切教習舟船、谙會水勢,以備差使。

    ”】其兵額舊管一百八十人。

    熙甯五年,更定一百人,州差步軍充填。

    元豐三年七月,闾丘提刑孝直奏:“諸巡檢下兵級,皆雜攢諸指揮廂、禁軍或屯駐客軍,其間多西北人,與本地分不相谙熟;差到年歲,稍能認辨道路、山川、人物,又迫移替,至于海道,亦不慣習,使之相敵,終無必勝之理。

    請于逐處令招置士兵,以一半招收新人,一半許廂、禁軍舊人投換。

    庶幾,新舊相兼,習熟使喚。

    仍就整于廂、禁軍内對行除豁。

    ”【時本路八州、軍,舊管創添巡檢二十八員,兵級三千五百人。

    除四處都巡檢八百人,地分闊遠,依舊輪差廂、禁軍外;二十四處,二千七百人及續添巡檢四員、三百五十人,共三千五十人,一概招募土兵。

    以額定人數一半,許廂、禁軍中舊人投換,于本路廂、禁軍内豁除。

    消減威果八百人,教閱廣節一千二百人,并創添招置未到廣節一千五十人,除七州、軍消滅外,本州惟廣節減一百五十人。

    】于是,巡檢下兵級并易以土兵。

    而同巡檢仍置招一百人,立都頭、副都頭、十将、将虞候、承局各一名,押官二人,長行九十三人。

    七年三月,以五縣巡檢疆界闊遠,私鹽透漏,用提舉鹽事司奏,移廨宇于懷安雞菜鎮。

    仍别差使臣一員充巡捉私鹽,依舊駐紮甘蔗洲;于同巡檢下一百人内,撥與巡捕土兵二十人,及差禁軍三十人。

     元祐二年,或言招置土兵,歲月既久,間多親戚鄰裡,故相遮庇。

    乃以其半複差禁軍,俾半年一替。

    政和二年,臣僚複言:禁軍所至,往往一心惟望替期,又不谙習彼處道裡,宜依元豐法一概招土兵以代之。

    仍于禁軍指揮内就整豁除,以替回兵充補。

    【時,本路巡檢,除四處都巡檢及建州、崇安,專提舉擺鋪,合差禁軍。

    其餘舊置及添置巡檢、巡鹽寨共三十六處,共三千五百十五人,内一千五百五十三人系土兵外,其一千九百六十二人系差禁軍。

    今并招土兵,替禁軍回營,仍于本路禁軍二十二指揮,計九千三百五十人内就整,豁除一千九百六十二人,卻以替歸禁軍充補此額。

    】宣和二年十二月,頒下《福建路格》,本寨兵額以一百人。

    五年,敕土兵許依廂、禁軍例,于本寨架造營房。

    六年,敕巡檢,遇小盜,與縣尉會合捉殺。

    乾道七月三日,本路沿海州、軍諸寨并巡檢下土兵例行增招人數:本州十一寨,一千五百五十四人,增招四百四十六人,為二千人;而甘蔗洲除現管五十七人外,更招十五人。

    【今數同。

    】 海口巡檢今福清 海口去鐘門不遠,巡檢廨宇移置不常。

    寶元以前,治鐘門,從本州抽差屯駐本城軍員、兵級一百人。

    皇祐、至和、嘉祐之間,又移海口,尋複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