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十六 版籍類七

關燈
水利 ○水利 長樂縣 《唐志》:“閩縣東五裡有海堤。

    大和三年,令李茸築。

    初,每歲六月,潮水鹹鹵,禾苗多死。

    堤成,潴溪水殖稻,其地三百戶皆成良田。

    ”【田灌溉為五十裡,海濱處所也。

    今縣東二十裡,(底本作“田□□為五十裡海濱□□也令縣東二十裡……”,崇抄作“田去海濱五十裡,今縣東二十裡”,據庫本補改。

    )鹵潮所不到,蘊旱涸竭,(底本作“蘊旱□竭”,缺一字,崇抄作“蘊旱水竭”,據庫本補。

    )則時至焉。

    然,不常爾。

    】長樂十裡有海堤,大和七年,令李茸築,立十鬥門以禦潮,旱則潴,雨則洩,旁皆成良田。

    【唐武德六年,析閩置長樂。

    則二邑也,而皆築于茸之手,相距才四年,必是更宰,不然,則攝篆也。

    (底本作“攝□□”,缺二字,崇抄作“攝也”,據庫本補。

    )】蓋長樂濱海,山淺而泉微,故潴防為特多,大者為湖,次為陂、為圳;捍海而成者為塘,次為堰;毋慮百五十餘所。

    每歲蓄溪澗,雖不洩涓滴,亦不足用,必時雨滂澍,乃獲均洽。

    農事畢,天雨止,向數十裡皆為無用之地;以是狡民或侵或請,不知水利之所系。

    鹹平、熙甯,屢有訟者。

    建炎初,陳可大宰是邑,大修塘、垾、陂、湖。

    後四十八年,當乾道九年,知縣徐谟延耆老講究水利,為鬥門及湖、塘、陂、堰百四所,溉田二千十三頃。

    【(底本作“二千十三頃”,庫本作“二千二十三頃”,崇抄作“二千八十三頃”。

    )】 崇丘裡濱江。

     大圳等五浦計長九百丈,溉田四十餘頃。

    内浦口闊五尺,深八尺;湖浦闊三丈五尺,深六尺;尾闊一丈,深四尺。

     米籠浦二百五十丈,闊二尺,深五尺,溉田六頃。

     官塘浦一百一十丈,闊一丈,深五尺,溉田五頃餘。

     陳師浦一百丈,闊六尺,深四尺,溉田一頃餘。

     官坵等四浦計一千七百二十丈。

    官坵,闊三丈,深一丈;擔水浦,闊四丈,深九尺;黃聖屋前浦,闊一丈五尺,深五尺;塘頭浦,闊三丈,深七尺。

    溉田六十六頃。

     王坵浦一百二十五丈,【(底本作“一百二十五尺”,庫本同,據崇抄改“尺”為“丈”。

    )】闊二丈四尺,深六尺;尾闊九尺,深六尺。

    溉田五頃餘。

     白竈浦五十丈,闊六丈六尺,深六尺,溉田三頃餘。

     鼈石浦二十五丈,闊四丈,深一丈,溉田一頃餘。

     後角浦九十丈,闊一丈八尺,深六尺,溉田四頃餘。

     銀盞浦七十五丈,闊二丈四尺,深六尺,溉田八頃餘。

     渡龍浦九十丈,闊一丈八尺,深六尺,溉田七頃餘。

     坂塘浦三十五丈,闊二丈四尺,深六尺,溉田四頃餘。

     官堰浦二百六十丈,闊八尺,深五尺,溉田十頃。

     古塘浦一百五十丈,闊一丈,深六尺,溉田六頂。

     師娘浦三十五丈,闊三丈二尺,深六尺,溉田四頂。

     浦口小浦七十五丈,闊七丈,深五尺,溉田二頃。

     下籠坂浦五十丈,闊二尺,深一尺,溉田三頃。

     橋頭浦五十四丈,闊二丈四尺,深六尺,溉田七頃。

     蛎殼浦一百丈,闊一丈八尺,深六尺,溉田十頃。

     籠臂浦三十五丈,闊一丈六尺,深六尺,溉田三頃。

     朱湖高浦二十丈,闊七尺,深五尺,溉田三頃。

     嵩平裡 趙塘浦七十丈,闊一丈二尺,深八尺。

     蘆荨浦四百丈,闊八尺,深五尺。

     官塘浦二百五十丈,闊一丈二尺,深七尺。

     孤塘浦四十丈,闊一丈二尺,深八尺。

     九石浦三百丈,闊二丈四尺,深一丈一尺。

     車下浦七十丈,闊九尺,深五尺。

     新塘浦八十丈,闊九尺。

    【(崇抄文末尚有“深五尺”三字,底、庫本所無。

    )】 圳兌浦二百丈,闊二丈二尺。

    深并同上。

     孤洲浦四百丈,口闊四丈,深一丈五尺。

     弦歌裡 東洋塘縣東北。

    長一千二百丈,高一丈二尺,闊八尺。

    禦鹵潮,潴雨水。

    子塘三道,共長一千五百丈,高九尺,闊五尺。

    溝一,長三百四十丈,闊八尺,深五尺;橫埭二,啟閉以窦。

    溉三百石種。

    【(底本作“三石百埭”,據崇抄改。

    )】 西洋塘長九百五十丈,高一丈二尺,闊八尺,鬥門一,溉九十六石種。

     鄭湖塘洩水港,抵海,長二百丈,闊一丈,深三尺,三窦,溉四百石埭。

    【(各本皆作“四百石埭”,疑“埭”為“種”之誤。

    )】 崔塘鬥門西抵海,垾長一千一百二十丈,闊七尺,高一丈。

    【(底本作“闊二七尺高丈”,據庫本、崇抄改。

    )】 崔塘洋溝長一千三百五十丈,溝闊二丈五尺,深七尺,子溝一丈二尺,深六尺,溉田八頃。

     鄭湖周二十丈,橫塘十二丈,溉田三十畝。

     新開裡 屈尺塘縣東北。

    長一百五十丈,高七尺,闊五尺,有窦。

    溉三十石種。

     建興裡舊載:福湖屬北裡。

    民歲競渡,以祈豐年。

     嘉禾、大石、新成屯、四堰合為一。

    縣東南隅。

    長一千九百八十丈,高一丈,闊五尺,溉田種四百石。

     橫嶼湖周三百一十丈,高九尺五寸,上闊一丈,四窦,溝長六千九百丈,溉田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