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 地理類一

關燈
者出,漢複立為冶縣,亦誤矣。

    】吳景帝時,置曲郍都尉,領谪徒造船于此。

    【《舊記》:開元寺東直巷,吳時都尉營,号“船場”。

    】永安三年,置建安郡治,建安、侯官屬焉。

    【時建安屬縣:(底本作“建安土縣”,據崇抄、庫本改。

    )吳興、東平、建陽、将樂、昭武、延平。

    建衡元年,李勗從建安海道擊交趾。

    】 晉太康三年,始以侯官為晉安郡,嚴高為守。

    初治故都,遷今城。

    縣八。

    【原豐、新羅、宛平、同安、侯官、羅江、晉安、溫麻。

    】隸揚州。

    【漢武帝元封五年始置刺史,時東越已虛矣。

    吳時,以丹陽郡為刺史治所,今建康。

    晉因之。

    】元康元年隸江州。

    【時以疆土曠遠,統理尤難,分置江州。

    以揚州之豫章、鄱陽、廬陵、臨川、南康、建安、晉安七郡,荊湖之武昌、桂陽、安成三郡置。

    (底本作“佳陽安城”,崇抄同,庫本作“襄陽安城”,據《晉書·地理志》改。

    )刺史治所初在豫章,鹹康六年移治浔陽,今江州。

    】宋泰始四年,改為晉平郡。

    【《舊記》雲:元嘉中改為昌國。

    考《宋書》無。

    】縣五。

    【按:《宋志》:晉安太守領縣五:侯官、原豐、晉安、羅江、溫麻,而無新羅、宛平、同安者,并省也。

    或以為是時析置南安郡,非也。

    《宋志》即無此南安郡。

    其晉安縣,即今南安之地。

    故知是并省。

    】尋複故。

    【《宋書》:晉安王子勳敗,遂改為晉平,以封休祐,似嫌其名稱。

    六年,休祐死。

    明年,徙其十三子于晉平。

    齊建元四年,封王子懋為晉安王,相距十餘年。

    史缺更複。

    】梁天監中,置南安郡。

    【以晉安縣地置。

    時始置龍溪縣,遂以晉安縣為南安郡而屬焉。

    按《隋志》:梁武帝天監十年,有州二十三,郡三百五十。

    其後頻事經略,開拓閩越。

    謂此。

    】普通六年,【(底本作“晉通”,據崇抄改。

    )】遂以晉安、建安、南安三郡屬東揚州。

    【先是,宋武帝惡江州疆大,常欲分之。

    孝建元年,因讨平臧質,(底本“臧質”前二字殘損不明,據崇抄、庫本補。

    )遂分揚州之會稽、東陽、新安、永嘉、臨海五郡為東揚州。

    刺史治所在會稽,至是遂以三郡屬之,從其近也。

    】陳永定初,升為閩州,領三郡,始為刺史治所。

    【時以陳寶應為閩州刺史。

    】天嘉六年,州罷。

    【以寶應敗故,廢。

    】還屬東揚。

    光大元年,複升為豐州。

    隋開皇九年,平陳,改為泉州。

    廢建安、南安二郡來屬。

    大業初,複為閩州。

    三年,改為建安郡。

    【治閩縣。

    】縣四。

    【閩、建安、南安、龍溪。

    】唐武德元年改為建州。

    四年,移建州于建安。

    【是時,閩縣屬建州。

    】六年,析置泉州。

    【《舊唐志》雲:“貞觀初為泉州”,非也。

    四年,移建州。

    五年,以南安為豐州。

    六年,置泉州。

    宜以《新唐書》為正。

    (底本作“宜以新唐為正”,庫本同,據崇抄于“唐”字下補“書”字。

    )】縣五。

    【閩、侯官、長樂、連江、長溪。

    】八年,置都督府,領建、豐三州。

    【《寰宇記》雲:“武德四年,為豐州外都督,領泉、建、潮。

    ”《會要》雲:“武德八年改為豐州都督府”。

    按:《新唐書》,武德四年未有泉州。

    五年始置豐州于南安。

    《寰宇記》年與州名及所領皆誤;《會要》州名誤。

    宜以《元和志》為正。

    】貞觀初,隸嶺南道,廢豐州來屬,縣六。

    【萬安,今福清,聖曆二年置。

    】景雲二年,改為閩州都督府。

    【是歲六月,分天下,置汴、齊、兖、魏、冀、并、蒲、鄜、泾、秦、益、綿、遂、荊、岐、通、梁、襄、揚、越、安、潤、洪、潭二十四郡都督。

    閏六月,置按察使。

    七月,停新置都督府。

    是時,二十四郡都督之命并不行。

    惟閩州都督乃是歲正月指揮,不在停廢之列。

    】領泉、建、漳、潮五州。

    【先是,垂拱二年,析置漳州。

    聖曆二年,以舊豐州為武榮州。

    是歲,以武榮州為泉州。

    】開元十三年,改為福州都督府。

    【或曰:以董奉福上名。

    】十九年,置泉山府兵。

    【《治平志》:“按察使席豫奏:福、泉等州山洞僻遠,江海廣深,請于福州置上折沖府兵千二百人。

    】二十一年,置經略使。

    【《治平志》有:八月十二日敕。

    】二十二年,以漳、潮歸嶺南,督泉、建、汀四州。

    【二十一年,置汀州。

    】天寶元年,改隸江南東道。

    尋改為長樂郡。

    【改刺史為太守,仍為長樂經略使。

    】縣八。

    【古田、尤溪。

    】複領漳、潮二州。

    十載,複以漳、潮歸嶺南。

    【《舊記》雲:“二年”,非。

    】至德二載,置經略軍、甯海軍。

    乾元元年,改為都防禦使兼甯海軍使,複為福州都督府。

    【改太守為刺史,置防禦使以治軍事,刺史兼之。

    】上元元年,升節度使,領州六,【《舊記》雲:“代宗時領溫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