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華紀麗譜全文
關燈
小
中
大
市,早宴大慈寺之設廳,晚宴金繩院。
三月三日,出北門,宴學射山。
既罷後射弓,蓋張伯子以是日即此地上升。
巫觋賣符于道,遊者佩之,以宜蠶避災。
輕裾小蓋,照爛山阜。
晚宴于萬歲池亭,泛舟池中。
九日,觀街藥市,早晚宴如三月八日。
二十一日,出大東門,宴海雲山鴻慶寺,登衆春閣觀摸石。
蓋開元二十三年靈智禅師以是日歸寂,邦人敬之,入山遊禮,因而成俗。
山有小池,士女探石其中,以占求子之祥。
既又晚宴于大慈寺之設廳。
二十七日,大西門睿聖夫人廟前蠶市。
初在小市橘,田公以禱雨而應,移于廟前。
太守先詣諸廟奠拜,宴于衆淨寺,晚宴大智院。
寒食,出大東門,早宴移忠院,晚宴大慈寺設廳。
曩時寒食,太守先設酒馔于近郊,祭鬼物之無依者,謂之遙享。
後置廣仁院,以葬死而無主者,乃遣官臨祭之。
而民間上冢者,各儀集于郊外。
天禧二年,趙公稹嘗開西樓亭榭,俾士庶遊觀。
自是每歲寒食,辟園張樂酒垆花市。
茶房食肆,過于蠶市。
士女從觀,太守會賓僚凡浃旬,此最府庭遊宴之盛。
近歲自二月即開園,逾月而後罷,酒人利于酒息(或請于府展其日,府尹亦許之)。
四月十九日,浣花佑聖夫人誕日也。
太守出笮橋門,至梵安寺谒夫人祠,就宴于寺之設廳。
既宴,登舟觀諸軍騎射,倡樂導前,泝流至百花潭,觀水嬉競渡。
官舫民船,乘流上下。
或幕帟水濱,以事遊賞,最為出郊之勝。
清獻公記雲:“往昔太守分遣使臣以酒均給遊人,随所會之數以為鬥升之節。
”自公使限錢,茲例遂罷以遠。
民樂太平之盛,不可遽廢,以孤其心。
乃以随行公使錢釀酒畀之,然不逮昔日矣。
五月五日,宴大慈寺設廳。
醫人鬻艾,道人賣符;朱索彩樓長命辟災之物,筒飯角黍,莫不鹹在。
六月初伏日,會監司;中伏日,會職官以上;末伏日,會府縣官,皆就江渎廟設廳。
初文潞公建設廳,以伏日為會避暑,自是以為常。
早宴罷,泛舟池中。
複出就廳晚宴,觀者臨池張飲,盡日為樂。
趙清獻公使限錢,但為初伏會,今因之。
七月七日,晚宴大慈寺設廳,暮登寺門樓,觀錦江夜市,乞巧之物皆備焉。
十八日,大慈寺散盂蘭盆,宴于寺之設廳。
宴已,就華嚴閣下散。
八月十五日,中秋玩月。
舊宴于西樓,望月于錦亭,今宴于大慈寺。
九月九日,王局觀藥市,宴監司賓僚于舊宣诏堂,晚飲于五門,凡二日。
官為幕帟棚屋,以事遊觀,或雲有恍惚遇仙者。
冬至節,宴于大慈寺。
後一日,早宴金繩寺,晚宴大慈寺。
清獻公記雲:“至前一日,太守領客出北門石魚橋,具樽豆觀樵已,乃即天長觀晚宴。
”蓋文潞公始為之,後複罷。
牋紙譜 古者書契多編以竹簡,其次用縑帛。
至以朩膚、麻頭、敝布、魚網為紙,自東漢蔡倫始。
簡太重,縑稍貴,人遂以紙為便。
倫,宦者也,傳多稱其能。
然受宮掖風旨諂親貴,猶宦者態也。
智足以創物,而亦足以殺身。
第於文字有功,人至今傳蔡倫紙。
今天下皆以朩膚為紙,而蜀中乃盡用蔡倫法。
牋有玉闆,有貢餘,有經屑,有表光。
玉闆、貢餘雜以舊布、破履、亂麻為之,惟經屑、表光非亂麻不用。
於是造紙者廟以祀蔡倫矣。
廟在大東門雪峰院,雖不甚壯麗,然每遇歲時,祭祀香火纍纍不絶,示不忘本也。
恩足以及數十百家,雖千載猶不忘如此。
易以西南為坤位,而吾蜀西南重厚不浮,此坤之性也。
故物生於蜀者,視他方為重厚,凡紙亦然,此地之宜也。
府城之南五裡有百花潭,支流為一,皆有橋焉,其一玊溪,其一薛濤。
以紙為業者,家其旁錦江。
水濯錦益鮮明,故謂之錦江。
以浣花潭水造紙故佳,其亦水之宜矣。
江旁鑿臼為碓,上下相接,凡造紙之物必杵之使爛,滌之使潔,然後隨其廣狹長短之制以造,砑則為布紋、為綾綺、為人物花朩、為蟲鳥、為鼎彞,雖多變亦因時之宜。
紙以人得名者,有謝公、有薛濤。
所謂謝公者,謝司封景初師厚。
師厚創牋様以便書尺,俗因以為名。
薛濤,本長安良家女,父鄖因官寓蜀而卒,母孀,養濤及笄,以詩聞外,又能掃眉塗粉,與士族不侔,客有竊與之宴語。
時韋中令臯鎮蜀,召令侍酒賦詩,僚佐多士,為之改觀。
期歳,中令議以校書郎奏請之,護軍曰“不可”,遂止。
濤出入幕府,自臯至李德裕,凡歴事十一鎮,皆以詩受知,其間與濤唱和者,元稹、白居易、牛僧孺、令狐楚、裴度、嚴綬、張籍、杜牧、劉禹錫、吳武陵、張祐,餘皆名士,記載凡二十人,競有酬和。
濤僑止百花潭,躬撰深紅小彩牋,裁書供吟,獻酬賢傑,時謂之薛濤牋。
晚歳居碧雞坊,創吟詩樓,偃息於上,後段文昌再鎮成都,太和歳,濤卒,年七十三,文昌為撰墓誌。
謝公有十色牋,深紅、粉紅、杏紅、明黃、深青、淺青、深緑、淺緑、銅緑、淺雲,即十色也。
楊文公億《談苑》載:韓浦寄弟詩雲:“十様蠻牋出益州,寄
三月三日,出北門,宴學射山。
既罷後射弓,蓋張伯子以是日即此地上升。
巫觋賣符于道,遊者佩之,以宜蠶避災。
輕裾小蓋,照爛山阜。
晚宴于萬歲池亭,泛舟池中。
九日,觀街藥市,早晚宴如三月八日。
二十一日,出大東門,宴海雲山鴻慶寺,登衆春閣觀摸石。
蓋開元二十三年靈智禅師以是日歸寂,邦人敬之,入山遊禮,因而成俗。
山有小池,士女探石其中,以占求子之祥。
既又晚宴于大慈寺之設廳。
二十七日,大西門睿聖夫人廟前蠶市。
初在小市橘,田公以禱雨而應,移于廟前。
太守先詣諸廟奠拜,宴于衆淨寺,晚宴大智院。
寒食,出大東門,早宴移忠院,晚宴大慈寺設廳。
曩時寒食,太守先設酒馔于近郊,祭鬼物之無依者,謂之遙享。
後置廣仁院,以葬死而無主者,乃遣官臨祭之。
而民間上冢者,各儀集于郊外。
天禧二年,趙公稹嘗開西樓亭榭,俾士庶遊觀。
自是每歲寒食,辟園張樂酒垆花市。
茶房食肆,過于蠶市。
士女從觀,太守會賓僚凡浃旬,此最府庭遊宴之盛。
近歲自二月即開園,逾月而後罷,酒人利于酒息(或請于府展其日,府尹亦許之)。
四月十九日,浣花佑聖夫人誕日也。
太守出笮橋門,至梵安寺谒夫人祠,就宴于寺之設廳。
既宴,登舟觀諸軍騎射,倡樂導前,泝流至百花潭,觀水嬉競渡。
官舫民船,乘流上下。
或幕帟水濱,以事遊賞,最為出郊之勝。
清獻公記雲:“往昔太守分遣使臣以酒均給遊人,随所會之數以為鬥升之節。
”自公使限錢,茲例遂罷以遠。
民樂太平之盛,不可遽廢,以孤其心。
乃以随行公使錢釀酒畀之,然不逮昔日矣。
五月五日,宴大慈寺設廳。
醫人鬻艾,道人賣符;朱索彩樓長命辟災之物,筒飯角黍,莫不鹹在。
六月初伏日,會監司;中伏日,會職官以上;末伏日,會府縣官,皆就江渎廟設廳。
初文潞公建設廳,以伏日為會避暑,自是以為常。
早宴罷,泛舟池中。
複出就廳晚宴,觀者臨池張飲,盡日為樂。
趙清獻公使限錢,但為初伏會,今因之。
七月七日,晚宴大慈寺設廳,暮登寺門樓,觀錦江夜市,乞巧之物皆備焉。
十八日,大慈寺散盂蘭盆,宴于寺之設廳。
宴已,就華嚴閣下散。
八月十五日,中秋玩月。
舊宴于西樓,望月于錦亭,今宴于大慈寺。
九月九日,王局觀藥市,宴監司賓僚于舊宣诏堂,晚飲于五門,凡二日。
官為幕帟棚屋,以事遊觀,或雲有恍惚遇仙者。
冬至節,宴于大慈寺。
後一日,早宴金繩寺,晚宴大慈寺。
清獻公記雲:“至前一日,太守領客出北門石魚橋,具樽豆觀樵已,乃即天長觀晚宴。
”蓋文潞公始為之,後複罷。
牋紙譜 古者書契多編以竹簡,其次用縑帛。
至以朩膚、麻頭、敝布、魚網為紙,自東漢蔡倫始。
簡太重,縑稍貴,人遂以紙為便。
倫,宦者也,傳多稱其能。
然受宮掖風旨諂親貴,猶宦者態也。
智足以創物,而亦足以殺身。
第於文字有功,人至今傳蔡倫紙。
今天下皆以朩膚為紙,而蜀中乃盡用蔡倫法。
牋有玉闆,有貢餘,有經屑,有表光。
玉闆、貢餘雜以舊布、破履、亂麻為之,惟經屑、表光非亂麻不用。
於是造紙者廟以祀蔡倫矣。
廟在大東門雪峰院,雖不甚壯麗,然每遇歲時,祭祀香火纍纍不絶,示不忘本也。
恩足以及數十百家,雖千載猶不忘如此。
易以西南為坤位,而吾蜀西南重厚不浮,此坤之性也。
故物生於蜀者,視他方為重厚,凡紙亦然,此地之宜也。
府城之南五裡有百花潭,支流為一,皆有橋焉,其一玊溪,其一薛濤。
以紙為業者,家其旁錦江。
水濯錦益鮮明,故謂之錦江。
以浣花潭水造紙故佳,其亦水之宜矣。
江旁鑿臼為碓,上下相接,凡造紙之物必杵之使爛,滌之使潔,然後隨其廣狹長短之制以造,砑則為布紋、為綾綺、為人物花朩、為蟲鳥、為鼎彞,雖多變亦因時之宜。
紙以人得名者,有謝公、有薛濤。
所謂謝公者,謝司封景初師厚。
師厚創牋様以便書尺,俗因以為名。
薛濤,本長安良家女,父鄖因官寓蜀而卒,母孀,養濤及笄,以詩聞外,又能掃眉塗粉,與士族不侔,客有竊與之宴語。
時韋中令臯鎮蜀,召令侍酒賦詩,僚佐多士,為之改觀。
期歳,中令議以校書郎奏請之,護軍曰“不可”,遂止。
濤出入幕府,自臯至李德裕,凡歴事十一鎮,皆以詩受知,其間與濤唱和者,元稹、白居易、牛僧孺、令狐楚、裴度、嚴綬、張籍、杜牧、劉禹錫、吳武陵、張祐,餘皆名士,記載凡二十人,競有酬和。
濤僑止百花潭,躬撰深紅小彩牋,裁書供吟,獻酬賢傑,時謂之薛濤牋。
晚歳居碧雞坊,創吟詩樓,偃息於上,後段文昌再鎮成都,太和歳,濤卒,年七十三,文昌為撰墓誌。
謝公有十色牋,深紅、粉紅、杏紅、明黃、深青、淺青、深緑、淺緑、銅緑、淺雲,即十色也。
楊文公億《談苑》載:韓浦寄弟詩雲:“十様蠻牋出益州,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