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關燈
小
中
大
,持尺劄,入夷落桑陰,未徙而縛其兩雄,市不易肆,何其善哉!乃今翦滅草竊直眇小耳!符檄紛纭,張皇漏洩,蓋承平狃縱,賞罰不章,上不圖危,而下不習武也。
” ○楊輝 楊輝者,播州宣慰使也。
始祖铿元時為安撫使,洪武初納款授宣慰使,三傳而輝襲之,怙富負險,代恣豪舉。
輝二子,長友、次愛。
友庶而長,輝以妾故特嬖之,屢欲奪嫡,而安撫宋韬、長官毛钊等不從,曰:“楊氏家法立嗣以嫡不以長,主公奈何紊之,以啟亂階?”輝不得已乃嗣愛,而嬖友之心終不解。
幸客張淵日慫恿之,因說輝曰:“主公欲貴孟主,而戚戚以仲主為仇,即使奪彼以與此,不過轉移故物耳!且贻口實于後人,何不别為孟主地雙,貴而朋立?是使孟主創業而傳世也。
”輝曰:“為之奈何?”淵曰:“夭霸諸苗,主公部境也。
山箐險遠,憨而易淩,誣之曰賊,而請兵讨之,歸功孟主,因請立官分治,則事為有名矣。
”輝大喜,乃召容山長官韓宣、重安長官張通計之,将以疏請。
宣曰:“夭霸諸苗,力耕服役,皆順民也。
奈何以賊誣之?”輝大怒,立杖殺宣,通皇恐股栗叩頭曰:“諸苗誠賊也。
”乃從輝署名,疏言苗亂,請兵讨之,部議報可,乃命都禦史張瓒将兵讨之,諸苗被戮者千餘人。
輝、通賂于瓒,瓒乃盛陳友功,且曰:“友謀勇冠軍,手刃七馘,城設安撫司于安甯,以友為安撫使,則諸苗不複反矣。
”時友年才十三耳。
部議信之,乃立司授官,一如所請。
既而爛土諸苗赍果等忽夭霸以無辜受戮也,時時攻安甯。
瓒又疏請築城衛之,費糧數十萬。
十九年輝死,愛修怨子淵,淵屢謀殺愛不克。
二十一年冊章,諸苗寇安甯,四川右參政謝士元、副史翟廷蕙、都指揮楊綱以兵往過播州,詣愛家,置酒交會。
翌日視學,适州民賽社,士元等因坐學宮觀之,愛複攜酒以往。
訓導楊禮者,介士也,艴然谏曰:“視學而觀社,提兵而樂酒,略等威而款下屬,竊為明公恥之。
”士元等大慚而起,淵自知不容于愛,乃嗾友誣愛通苗,越境為亂。
報之貴州守臣,而緻書舉人路義,令通賂上下。
安撫宋韬獲之以報愛,愛乃易書于義,僞以人往,義信之。
詣貴州守臣陳愛反狀,守臣不聽曰:“播州非我轄也。
”義複書于友,信非奏聞不可。
愛得書以報四川守臣,友淵、大懼,乃誣疏愛嘗言夢騎龍登天,上帝謂我曰:“南方帝子也。
”又嘗立嵩呼門金水橋以拟宮禁。
廷議大駭,乃命刑部侍郎何喬新、錦衣指揮劉綱,會四川都禦史、禦史等官鞫之,淵以妖言坐死,士元等落職,義削籍,友、愛皆論死,贖免之。
友削官竄保甯,無何友黨篡友以歸,與愛仇殺不已,而友子張、愛孫相尤酷毒。
嘉靖七年,兵部尚書胡世甯議謂張黨與已成,若不因而撫之,恐遂流禍,請立安撫司于凱裡,屬治貴州,以張為安撫使,而相宣慰,屬治四川如故。
然其仇固自若也。
諺雲:“骨肉脔醢,參商播凱。
” 論曰:“播凱之亂,其初不過楊輝奪嫡之私耳!一妄夷酋上書誣人以逞,兵部不核實而遽爾興師,非徇情何以有此?張瓒欺君曲法,造禍百年,蔓延邊徼。
其後展轉調停,不過分疆别省耳!貸禍首而不究,何以服諸夷哉!” ○阿溪 阿溪者,貴州清平衛部苗也,桀骜多智,雄視諸苗。
有養子曰阿剌,膂力絕倫,被甲三襲,運二丈矛,躍地而起辄三五丈。
兩人謀勇相資,橫行夷落,推為渠魁。
近苗之弱者,歲分畜産而倍課其入,旅人經其境者,辄誘他苗劫之。
官司探捕必谒溪清計,溪則要我重賄,期為剿之,乃捕遠苗之悍者,誣之為賊以應命。
于是遠苗亦複憚而投之,以為寨主,鎮守内臣監軍總帥率有歲賂,益恣肆無忌,時時讧官苗,以收鹬蚌之利。
弘治間,都禦史孔镛巡撫貴州,廉得其狀,詢之監軍總帥,皆為溪解。
镛知不可與共事,乃自往清平訪部曲之良者,得指揮王通,優禮之,扣以時事。
通亹條答,而獨不及溪。
镛曰:“吾聞此中事惟阿溪為大,若秘而不言,何也?”通不對。
再扣之,仍默然。
镛曰:“吾所以異待若者,謂能辦大事,非行輩等也。
今若此固庸人耳。
”通曰:“言之而公事辦,則一方受福,而愚言有益,否則公将損威,而小人且赤族矣。
”镛笑曰:“何用弗辦而過慮若此也?”通始慷慨陳列根枝。
镛曰:“阿溪
” ○楊輝 楊輝者,播州宣慰使也。
始祖铿元時為安撫使,洪武初納款授宣慰使,三傳而輝襲之,怙富負險,代恣豪舉。
輝二子,長友、次愛。
友庶而長,輝以妾故特嬖之,屢欲奪嫡,而安撫宋韬、長官毛钊等不從,曰:“楊氏家法立嗣以嫡不以長,主公奈何紊之,以啟亂階?”輝不得已乃嗣愛,而嬖友之心終不解。
幸客張淵日慫恿之,因說輝曰:“主公欲貴孟主,而戚戚以仲主為仇,即使奪彼以與此,不過轉移故物耳!且贻口實于後人,何不别為孟主地雙,貴而朋立?是使孟主創業而傳世也。
”輝曰:“為之奈何?”淵曰:“夭霸諸苗,主公部境也。
山箐險遠,憨而易淩,誣之曰賊,而請兵讨之,歸功孟主,因請立官分治,則事為有名矣。
”輝大喜,乃召容山長官韓宣、重安長官張通計之,将以疏請。
宣曰:“夭霸諸苗,力耕服役,皆順民也。
奈何以賊誣之?”輝大怒,立杖殺宣,通皇恐股栗叩頭曰:“諸苗誠賊也。
”乃從輝署名,疏言苗亂,請兵讨之,部議報可,乃命都禦史張瓒将兵讨之,諸苗被戮者千餘人。
輝、通賂于瓒,瓒乃盛陳友功,且曰:“友謀勇冠軍,手刃七馘,城設安撫司于安甯,以友為安撫使,則諸苗不複反矣。
”時友年才十三耳。
部議信之,乃立司授官,一如所請。
既而爛土諸苗赍果等忽夭霸以無辜受戮也,時時攻安甯。
瓒又疏請築城衛之,費糧數十萬。
十九年輝死,愛修怨子淵,淵屢謀殺愛不克。
二十一年冊章,諸苗寇安甯,四川右參政謝士元、副史翟廷蕙、都指揮楊綱以兵往過播州,詣愛家,置酒交會。
翌日視學,适州民賽社,士元等因坐學宮觀之,愛複攜酒以往。
訓導楊禮者,介士也,艴然谏曰:“視學而觀社,提兵而樂酒,略等威而款下屬,竊為明公恥之。
”士元等大慚而起,淵自知不容于愛,乃嗾友誣愛通苗,越境為亂。
報之貴州守臣,而緻書舉人路義,令通賂上下。
安撫宋韬獲之以報愛,愛乃易書于義,僞以人往,義信之。
詣貴州守臣陳愛反狀,守臣不聽曰:“播州非我轄也。
”義複書于友,信非奏聞不可。
愛得書以報四川守臣,友淵、大懼,乃誣疏愛嘗言夢騎龍登天,上帝謂我曰:“南方帝子也。
”又嘗立嵩呼門金水橋以拟宮禁。
廷議大駭,乃命刑部侍郎何喬新、錦衣指揮劉綱,會四川都禦史、禦史等官鞫之,淵以妖言坐死,士元等落職,義削籍,友、愛皆論死,贖免之。
友削官竄保甯,無何友黨篡友以歸,與愛仇殺不已,而友子張、愛孫相尤酷毒。
嘉靖七年,兵部尚書胡世甯議謂張黨與已成,若不因而撫之,恐遂流禍,請立安撫司于凱裡,屬治貴州,以張為安撫使,而相宣慰,屬治四川如故。
然其仇固自若也。
諺雲:“骨肉脔醢,參商播凱。
” 論曰:“播凱之亂,其初不過楊輝奪嫡之私耳!一妄夷酋上書誣人以逞,兵部不核實而遽爾興師,非徇情何以有此?張瓒欺君曲法,造禍百年,蔓延邊徼。
其後展轉調停,不過分疆别省耳!貸禍首而不究,何以服諸夷哉!” ○阿溪 阿溪者,貴州清平衛部苗也,桀骜多智,雄視諸苗。
有養子曰阿剌,膂力絕倫,被甲三襲,運二丈矛,躍地而起辄三五丈。
兩人謀勇相資,橫行夷落,推為渠魁。
近苗之弱者,歲分畜産而倍課其入,旅人經其境者,辄誘他苗劫之。
官司探捕必谒溪清計,溪則要我重賄,期為剿之,乃捕遠苗之悍者,誣之為賊以應命。
于是遠苗亦複憚而投之,以為寨主,鎮守内臣監軍總帥率有歲賂,益恣肆無忌,時時讧官苗,以收鹬蚌之利。
弘治間,都禦史孔镛巡撫貴州,廉得其狀,詢之監軍總帥,皆為溪解。
镛知不可與共事,乃自往清平訪部曲之良者,得指揮王通,優禮之,扣以時事。
通亹條答,而獨不及溪。
镛曰:“吾聞此中事惟阿溪為大,若秘而不言,何也?”通不對。
再扣之,仍默然。
镛曰:“吾所以異待若者,謂能辦大事,非行輩等也。
今若此固庸人耳。
”通曰:“言之而公事辦,則一方受福,而愚言有益,否則公将損威,而小人且赤族矣。
”镛笑曰:“何用弗辦而過慮若此也?”通始慷慨陳列根枝。
镛曰:“阿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