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關燈
小
中
大
?凡此以利害言揆之于義,反之于心,使君必自有不安者。
夫拂心違義而行,衆所不與,鬼神所不嘉也。
承問及不敢不以正對,幸亮察。
”既而驿竟不減。
宋氏部羅阿賈、阿劄等叛人言貴榮嗾之,而督府檄兵安家,辄違約不至。
守仁複贻貴榮書曰:“阿賈、阿劄等畔,宋氏為地方患,傳者謂使君使之,此言出妒婦之口,然阿賈等自言使君賞錫之以氈刀,遺之以弓弩,雖無其心,不幸乃有其迹矣。
始三堂兩司得是說,即欲聞之于朝。
既而以使君平日忠實之故,未必有是,且信且疑,姑令使君讨賊。
苟遂出軍剿撲,則傳聞皆妄,何可以濫及忠良,其或坐觀逗遛,徐議可否,亦未為晚。
故且隐忍其議,所以待使君者甚厚。
既而文移三至,使君始出,衆論紛紛,疑者将信,喧騰之際适會左右來獻阿麻之首,偏師出解洪邊之圍,郡公又複徐徐又三月餘矣。
使君稱疾歸卧,諸軍以次潛回其間分屯寨堡者不聞。
擒斬以宣國威,惟增剽掠以重民怨,衆情愈益不平,而使君之民罔所知識,方揚言于人,謂宋氏之難當使宋氏自平,安氏何與?而反為之。
役我安氏,連地千裡,擁衆四十八萬,深坑絕坉,飛鳥不能越,猿猱不能攀縱,遂高坐不為宋氏出一卒,人亦莫如我何?斯言已稍稍傳播,不知三堂兩司已嘗聞之否,使君誠久卧不出,安氏之禍必自斯言始矣。
使君與宋氏同守土,而使君為之長,地方變亂皆守士者之罪,使君能獨委之宋氏乎?夫連地千裡,孰與中土之一大郡?擁衆四十八萬,孰與中土之一都司?深坑絕坉,安氏有之。
然如安氏者,環四面而居以百數也。
今播州有楊愛,恺黎有楊友,酉陽、保靖有彭世麒等人,謂斯言苟聞于朝,朝廷下片紙于楊愛諸人,使各自為戰,兵分安氏之所有,蓋朝令而夕,無安氏矣!深坑絕坉何所用其險?使君可無寒心乎?且安氏之職,四十八支更疊而為,今使君獨傳者三世,而群支莫敢争,以朝廷之命也。
苟有可乘之釁,孰不欲起而代之乎?然則揚此言于外以速安氏之禍者,殆漁人之讨蕭牆之憂未可測也。
使君宜速出軍平定反側,破衆讒之口,息多端之議,弭方興之變,絕難測之禍,補已往之愆,要将來之福。
某非為人作說客者,使君幸熟思之!”貴榮死,子萬鈞立,淫酗嗜殺,其下怨之。
一日集督府,督府來衙候于外次,忽有賊刃萬鈞頭去,一城哄然,督府索賊竟不得,亂五六年不定。
其弟萬铨廉知土目烏挂所弑也,撲殺之,并其從者百餘人,遂自立,收其嫂為妻。
督府置不能理,而萬铨恣橫尤甚。
論曰:“安氏有貴州千餘年矣,豈其先世有大功德子諸蠻哉!何其祚之綿求也?羅鬼憨而戀生,與諸夷異即暴虐不怨,其他強族不得代有之,故不易姓。
令雖授官給印,直名羁之,不能令也。
恣殺戮服食僭儗,自專無上,彼何歉于南面稱孤者哉!貴州武備單弱,征剿必賴水西,長彼桀傲,萬一沖決,則雲南非所有也。
” ○田琛 田琛者,故思州宣慰使也。
自宋元來世有思州,宗族蕃衍。
自叙出自關中,蓋漢高帝從齊諸田關中,而巴蜀關中近地,遂蔓延于此。
今婺川縣有齊地圖,猶稱齊田雲。
諺曰:“思、播田、楊,兩廣岑、黃。
”言大姓也。
吳元年,田仁智納土歸附,诏立思州宣慰司,以仁智為宣慰使。
其族人田茂安者,據沿河婺川以獻僞夏明玉珍。
洪武五年,明玉珍敗,茂安乃降,立為思南宣慰使。
琛,仁智子也,嗣立,與茂安之子宗鼎争砂坑,日尋以兵。
宗鼎複禁其民不得從華風,瓦屋樹秔秫,子弟不得讀書,民大疾苦。
永樂初,遣行人蔣廷瓒往勘之,琛自言願見上白事,廷瓒遂以入觐。
琛言思南故思州地,當歸思州。
上曰:“思南叛歸僞夏時,何不徑取屬汝耶?畫土分疆是朝廷事,汝安得擅有之?”琛複讦宗鼎諸不法事。
上曰:“過惡在彼,汝何與焉?第安分守士,再犯吾磔汝矣。
”琛叩頭受谕而還,與宗鼎構殺如故。
十一年十一月,上乃遣旗校數人潛入二司,執琛宗鼎去,城中無聞知者。
頃之,忽一官開黃榜,谕諸夷曰:“首惡既擒,餘無所問。
”于是諸夷帖然。
琛、宗鼎至京師鹹斬之。
乃谕兵部尚書印全忠等曰:“思南、思州之民苦田氏久矣,其滅之以為府治。
”遂建布政司貴州,以廷瓒為左布政使。
時廷瓒以為行在工部侍郎矣。
論曰:“二宣慰之就擒也,神謀睿策亦已周矣。
發單轺
夫拂心違義而行,衆所不與,鬼神所不嘉也。
承問及不敢不以正對,幸亮察。
”既而驿竟不減。
宋氏部羅阿賈、阿劄等叛人言貴榮嗾之,而督府檄兵安家,辄違約不至。
守仁複贻貴榮書曰:“阿賈、阿劄等畔,宋氏為地方患,傳者謂使君使之,此言出妒婦之口,然阿賈等自言使君賞錫之以氈刀,遺之以弓弩,雖無其心,不幸乃有其迹矣。
始三堂兩司得是說,即欲聞之于朝。
既而以使君平日忠實之故,未必有是,且信且疑,姑令使君讨賊。
苟遂出軍剿撲,則傳聞皆妄,何可以濫及忠良,其或坐觀逗遛,徐議可否,亦未為晚。
故且隐忍其議,所以待使君者甚厚。
既而文移三至,使君始出,衆論紛紛,疑者将信,喧騰之際适會左右來獻阿麻之首,偏師出解洪邊之圍,郡公又複徐徐又三月餘矣。
使君稱疾歸卧,諸軍以次潛回其間分屯寨堡者不聞。
擒斬以宣國威,惟增剽掠以重民怨,衆情愈益不平,而使君之民罔所知識,方揚言于人,謂宋氏之難當使宋氏自平,安氏何與?而反為之。
役我安氏,連地千裡,擁衆四十八萬,深坑絕坉,飛鳥不能越,猿猱不能攀縱,遂高坐不為宋氏出一卒,人亦莫如我何?斯言已稍稍傳播,不知三堂兩司已嘗聞之否,使君誠久卧不出,安氏之禍必自斯言始矣。
使君與宋氏同守土,而使君為之長,地方變亂皆守士者之罪,使君能獨委之宋氏乎?夫連地千裡,孰與中土之一大郡?擁衆四十八萬,孰與中土之一都司?深坑絕坉,安氏有之。
然如安氏者,環四面而居以百數也。
今播州有楊愛,恺黎有楊友,酉陽、保靖有彭世麒等人,謂斯言苟聞于朝,朝廷下片紙于楊愛諸人,使各自為戰,兵分安氏之所有,蓋朝令而夕,無安氏矣!深坑絕坉何所用其險?使君可無寒心乎?且安氏之職,四十八支更疊而為,今使君獨傳者三世,而群支莫敢争,以朝廷之命也。
苟有可乘之釁,孰不欲起而代之乎?然則揚此言于外以速安氏之禍者,殆漁人之讨蕭牆之憂未可測也。
使君宜速出軍平定反側,破衆讒之口,息多端之議,弭方興之變,絕難測之禍,補已往之愆,要将來之福。
某非為人作說客者,使君幸熟思之!”貴榮死,子萬鈞立,淫酗嗜殺,其下怨之。
一日集督府,督府來衙候于外次,忽有賊刃萬鈞頭去,一城哄然,督府索賊竟不得,亂五六年不定。
其弟萬铨廉知土目烏挂所弑也,撲殺之,并其從者百餘人,遂自立,收其嫂為妻。
督府置不能理,而萬铨恣橫尤甚。
論曰:“安氏有貴州千餘年矣,豈其先世有大功德子諸蠻哉!何其祚之綿求也?羅鬼憨而戀生,與諸夷異即暴虐不怨,其他強族不得代有之,故不易姓。
令雖授官給印,直名羁之,不能令也。
恣殺戮服食僭儗,自專無上,彼何歉于南面稱孤者哉!貴州武備單弱,征剿必賴水西,長彼桀傲,萬一沖決,則雲南非所有也。
” ○田琛 田琛者,故思州宣慰使也。
自宋元來世有思州,宗族蕃衍。
自叙出自關中,蓋漢高帝從齊諸田關中,而巴蜀關中近地,遂蔓延于此。
今婺川縣有齊地圖,猶稱齊田雲。
諺曰:“思、播田、楊,兩廣岑、黃。
”言大姓也。
吳元年,田仁智納土歸附,诏立思州宣慰司,以仁智為宣慰使。
其族人田茂安者,據沿河婺川以獻僞夏明玉珍。
洪武五年,明玉珍敗,茂安乃降,立為思南宣慰使。
琛,仁智子也,嗣立,與茂安之子宗鼎争砂坑,日尋以兵。
宗鼎複禁其民不得從華風,瓦屋樹秔秫,子弟不得讀書,民大疾苦。
永樂初,遣行人蔣廷瓒往勘之,琛自言願見上白事,廷瓒遂以入觐。
琛言思南故思州地,當歸思州。
上曰:“思南叛歸僞夏時,何不徑取屬汝耶?畫土分疆是朝廷事,汝安得擅有之?”琛複讦宗鼎諸不法事。
上曰:“過惡在彼,汝何與焉?第安分守士,再犯吾磔汝矣。
”琛叩頭受谕而還,與宗鼎構殺如故。
十一年十一月,上乃遣旗校數人潛入二司,執琛宗鼎去,城中無聞知者。
頃之,忽一官開黃榜,谕諸夷曰:“首惡既擒,餘無所問。
”于是諸夷帖然。
琛、宗鼎至京師鹹斬之。
乃谕兵部尚書印全忠等曰:“思南、思州之民苦田氏久矣,其滅之以為府治。
”遂建布政司貴州,以廷瓒為左布政使。
時廷瓒以為行在工部侍郎矣。
論曰:“二宣慰之就擒也,神謀睿策亦已周矣。
發單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