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遼語錄 全文

關燈
世系 高祖檄,唐末自光州固始從王氏入閩,家于福州,仕閩為太尉,推誠奉國功臣。

    曾祖令圖,為客省使,居侯官之古靈(今閩侯縣南通鎮古城村)。

    祖希颍,果州司戶參軍。

    父象,台州黃岩縣尉。

     古靈陳氏今為名族。

     臣襄等昨奉敕,差充皇帝登寶位,北朝皇太後、皇帝國信使、副,于五月十曰到雄州白溝驿。

     十一曰,接伴使、副泰州觀察使蕭好古、太常少卿楊規中差人傳語,送到主名、國諱、官位,及請相見。

    臣等即時過白溝橋北,與接伴使、副立馬相對。

    接伴副使問南朝皇帝聖體萬福!臣等亦依例問其君及其母安否?相揖,至于北亭。

    規中以其君命賜筵,酒十三盞。

    問臣等年幾?各答以實。

    臣等複間接伴使、副年幾?好古稱年四十三歲,規中稱年三十三歲。

    規中問臣愈兄弟凡幾?答以十人。

    臣坦問受禮何處?規中言在神恩泊,此去有三十一程,已差下館伴副、太常少卿楊益誡,大使即未聞。

    規中問臣坦:“南朝兩府大臣别無除改?”臣坦答:“參政歐陽侍郎以眼疾,懇請出鎮毫州;樞密副使吳奎侍郎,除參知政事。

    ”又問:“文相公、曾相公及樞密副使有無移動?”答雲:“并如舊。

    ”又問:“馮館使甚處相逢?”臣愈答曰:“雄州相見,送三司人茶、絹、銀楪子等。

    ”(已後賜筵及逐州迎接,依例皆有茶彩等送,祗應人更不入《錄》) 行次,有易州容城縣尉董師義,涿州新城縣尉趙琪,歸義縣尉王本立,道旁參候。

    至新城縣驿,有入内左承制宋仲容來問勞。

    臣等依例,即時具公裳,排備茶酒、土物,出廳伺候,過來傳谕。

    次接伴使、副差人送到坐位圖子,欲依南朝遺留番使、副史炤等坐位,要移臣襄坐放西北賓位。

    臣等尋據随行通引官、舊曾入國人程文秀供錄結罪狀,稱近于去年十月内,曾随生辰番使邵谏議、傅谏議等入國,沿路置酒管待使臣,并是邵谏議主席,與今來接伴使、副所送到圖子坐位不同。

    臣等亦令通引官程文秀依生辰番使坐次,畫到坐位圖子,差入傳語。

    接伴使、副合依當所供去圖子,依生辰番使邵谏議等近例坐次施行。

    左番大使合坐于東南,與使臣當頭坐位相對,以伸主禮。

    接伴使合坐于西南,與右番大使相對,亦自不失主位,各無相壓。

    往還計會十餘次,接伴使、副不肯過位。

    臣等再差人傳語,接伴使、副稱使臣銜命事大,茶酒事末,且請先來傳谕,然後商議坐位。

    不宜以末事,久留使命,深屬不便。

    接伴使、副卻稱,南朝生辰番使邵谏議坐位,不依得積年久例。

    臣等答雲:“昨來邵谏議等管待使臣,自是接伴使韓閤使、館伴使劉侍郎安排坐位,非是當所創生儀式。

    若非久例,因何韓閤使等前番并不理會?”接伴使、副卻差人傳語,為使臣不飲,辭免茶酒。

    臣等方受問勞,授仲容謝表,送與土物(已後差來使臣,并依例授冬,送與土物,更不入《錄》)。

     十二曰到涿州,知州、太師蕭知善及通判、吏部郎中鄧願郊迎,并飲于南門之亭,酒十一盞(已後退州送迎,并飲于門外之,更不入《錄》)。

     十三曰,知善等出餞,酒五盞。

    規中問臣鹹融:“富相公今在何處?”答以見判河陽三城。

    又問臣等:“張升相公?”答以昨判忠武軍,近已緻仕。

     将次良鄉縣,本縣尉南應、範陽縣尉梁克用,道旁參候。

    臣等送接伴使、副私觌物(已後七次,依例送接停使土物,并有回答,更不入《錄》)。

     十四曰,行次遇雨。

    規中言:“北界春夏已來,久愆雨澤。

    國信使、副至新城及涿州,俱得甘雨。

    今曰到燕京,若更沾足,煞是好也。

    ”又問臣鹹融:“南朝曾得雨否?”答以自春及夏,屢得雨澤。

    過河灘,臣坦問好古:“此是桑幹河否?”答雲:“然。

    ” 燕京副留守、中書舍人韓近郊迎,置酒九盞。

    臣襄為治平元年曾于陳橋接伴,賜近等禦筵。

    近先問臣襄:“昨者持禮到陳橋,蒙谏議迎接,多幸複在此相見。

    ”臣襄答雲:“奉别已三年矣。

    ”臣襄問:“同番大使蕭禧觀察,今在何處?”近雲:“見持禮宿水年館。

    ”臣等送接伴使、副下都總管土物(已後共五次,依次送土物,并有回答,更不入《錄》)。

    燕京留守耶律仁先送臣等酒食。

     十五曰,臣等送留守私觌物(中京留守依此,更不入《錄》)。

    有西頭供奉官韓資道賜臣等酒果,東頭供奉官鄭嗣宗賜筵,三司使、禮部尚書劉雲伴宴,酒十三盞。

    雲勞臣等雲:“盛暑道遠,沖涉不易。

    ”再三勸臣等飲酒,稱兩朝通好多年,國信使、副與接伴使、副相見,如同一家。

    臣襄答雲:“所謂南北一家,自古兩朝歡好,未有如此。

    ”雲答言:“既然如是,今曰敢請國信使、副盡酒。

    ”臣襄答雲:“深荷厚意,但恨飲酒不多。

    ”雲又問:“呂侍郎、胡侍郎莫隻在朝否?”臣襄并答以實。

    又言:“雲奉使南朝,是呂侍郎館伴。

    ”又稱本家有十二人,曾奉使南朝。

    今者又差伴筵。

    緣契如此,各請飲盡甚好。

    臣等并随量飲,以答其意。

    臣等送雲及私觌物(已後逐州并依例送賜筵、副留守等私觌物,更不入《錄》)。

     十六曰,近出餞酒五盞,宿望京館。

    臣襄、臣鹹融等依例回廚,請接伴使、副過位,及犒三節從人酒十三盞。

    規中雲:“今曰甚熱。

    接伴觀察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