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關燈
三江口,即此城也;或雲越王無諸築。

    仲夏堰,唐刺史于季友開,溉田數千頃。

    唐刺史王密德政碑,李舟文,顔真卿書,李陽冰篆額。

    孝子董黯祠,唐徐浩文并書。

    四明山,孫綽天台山賦雲,登陸則四明,天台是也。

    今按此山有四面各産異木,而皆不雜。

    它山堰,縣令王元緯置,溉田八百頃。

    今民祀之。

    古句章城。

    古鲒亭,漢書地理志雲:鄞有鲒亭。

    顔師古雲:“鲒”音“結”,蚌也;“”,曲岸也,其中多鲒,故以名亭。

    句餘山,山海經雲此山多金錫,少草木。

    大隐山,夏侯曾先地志雲:大隐山口南入天台北峰四明東足,乃謝康樂煉藥之所。

    晉虞喜墳。

    梁虞荔墳,在慈溪鳴鶴山。

    東門山,漢書志所謂天門山也。

    蟹浦,在定海,今有蟹浦鎮。

     ◇常州 沖虛觀,本登仙觀,徐锴碑雲:梁有王八百于此山修道也。

    夫椒山,左氏傳雲:吳王夫差敗越王于夫椒。

    杜預雲:太湖中椒山也。

    奔牛堰,故老相傳,古有金牛奔此,故以名之,又梁載言十道志雲:萬栅湖有銅牛,人逐之,奔上東山;人掘之,走至此栅,故川有栅口及牛堰之名。

    黃土渎,越絕書雲:伍員取利浦土及黃渎土築阖闾城。

    是也。

    徐偃王廟。

    慧山,南徐州記雲:南此數十裡,山嶺東西各有泉,皆合溪西南入太湖。

    柯山,在慧山側,即吳子仲雍五世孫柯相所治之處。

    太伯城,越絕書雲:吳太伯所築。

    宋王華墓,宋書雲:太保弘從弟也。

    齊王琨墓。

    王僧達墓,在膠山南嶺下大路北。

    臨津城。

     ◇溫州 破石山,永嘉記雲:永嘉江南岸有枯石,乃堯時神人以破石為椎,将入惡溪,置之溪側,遙望有似張帆,今俗号張帆溪。

    又郡國志雲:東海信郎神娶海女為妻,破石為帆,今東海有信郎廟。

    王表廟,吳志雲:羅陽有神曰王表,周旋民間,言、飲食與人無異,然不見其神,有婢名績紡。

    白石徑,太守謝靈運行縣,至白石徑;有詩。

    玉環山,輿地志雲:樂成縣東南海中有地肺山,一名未陋山,去岸百餘裡,周回四五百裡,中無蛇虎,舊有民居,今無,而湖田宛然,疑此是也。

    北雁蕩山,圖經雲:昔有高僧全了入山洞,見此山岩,雲是第五羅漢諸矩羅尊者所居。

    其山靈異,中有宋真宗皇帝所賜承天靈岩兩寺額及太宗禦書。

    又晉張文騎白鹿于岩上仙,今石上鹿迹猶存,遇水旱祈禱必應。

     ◇台州 蓋竹山,一名竹葉山,上有石室、石橋。

    天台記雲:橋上有小亭,橋龍形,龜背架在山壑,有兩澗合流于下,氵曳為瀑布。

    景德寺,舊名國清寺,隋炀帝在藩日,為智ダ禅師所建。

    唐會昌五年廢,大中五年再置,柳公權書額,時以濟州靈岩、荊州玉泉、潤州栖霞、台州國清為“四絕”。

    皇朝賜金額。

    天台山。

    赤城山。

    桐柏觀碑,唐天寶元年為司馬煉師所立,玄宗禦書額,其碑崔尚文,韓擇木八分書。

     ◇虛州 好溪,舊名惡溪,水内多怪,唐大中年刺史段成式有善政,怪族自去,因改今名。

    仙都山,一名丹峰山,見東陽記。

    石帆山,四山鬥絕,下臨長江。

    永嘉記雲:昔有神破永嘉江北山為帆而去。

     ◇衢州 徐偃王廟,圖經雲:昔偃王為周穆王所伐,不之彭城而之越城之隅,棄玉幾于會稽水中。

    唐韓俞碑石在其内,龍遊縣南靈山乃本廟也。

    爛柯山,圖經雲:即晉代樵人王質見石橋下二童子棋,質就橋下看之,二童子指示質斧爛柯焉。

    即此是也。

    泉嶺山,朱買臣雲:東越居保泉山,一人守險,萬人不得上也。

    殷浩宅,基址猶存,土人号殷牆,今名廢牆者是也。

    浩被廢徙信安,故有此宅。

    龍丘山,漢龍丘苌隐于此。

    谷溪源,漢書地理志雲:會稽太末有谷水,東北至錢墉入江。

    姑蔑城,按春秋哀十三年,越伐吳,王孫彌庸觀見姑蔑之旗。

    杜預注雲:姑蔑,越地,今東陽太末也。

    又東陽記雲:在谷水南三裡,東門,臨薄裡溪是也。

    漢龍丘苌墓,在龍丘山。

    毛璩墓。

     ◇睦州 銅官山,新安記雲:秦時于此置官采銅,因以名。

    孝子泉,孝子圖雲:州民夏孝先喪父,盧于墓側,嘗有野火奄至,俄而火滅,尋複湧泉出其地。

     ◇秀州 李城,史記:吳伐越,越王勾踐迎擊之李。

    賈逵曰:越地。

    杜預曰:今吳郡嘉興縣南有李城,即其地也。

    馬塘堰,圖經雲:秦始皇三十七年東遊至此,改長水為由拳縣,遏水為堰,既立,斬白馬祭之,因名。

    昆山,吳地記雲:華亭谷水東二裡有昆山,陸氏之祖葬于此,因機、雲皆負辭學名,時人以玉出昆罔,因而名之。

    秦始皇馳道,地志雲:秦始皇至會稽、句章,渡海經此。

    陸士衡宅,在華亭縣西北三十五裡華亭谷,有八角井。

    當湖,吳地記雲:王莽改海鹽縣為展武縣,後陷為當湖。

    吳皇象墓,輿地志雲:象字休明,廣陵江都人,善隸書。